心理|社会|宗教
常识 豆瓣
8.2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潘恩 译者: 田素雷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10 - 1
常识(英汉双语版),ISBN:9787500125150,作者:(美)潘恩 著,田素雷 译
2011年4月6日 想读 改变美国的二十本书的排名第一。据说只有五十页。然后你会发现,改变社会文化的,都不是繁花似锦的创新,而是被呵斥为陈旧被笑话为迂腐的常识。
哲学|政治|经济 心理|社会|宗教
利维坦 豆瓣 Goodreads
Leviathan
8.8 (3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霍布斯 译者: 黎思复 / 黎廷弼 商务印书馆 1985 - 9
《利维坦》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于运动状态中。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腐朽 ,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地志,服从他的判断。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旨在否认自成一统的教会,抨击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权的大权。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其主要矛头是针对罗马教会,大量揭发了罗马教会的腐败黑暗、剥削领婪的种种丑行劣迹,从而神的圣洁尊崇,教会的威严神秘,已经在霍布斯的笔下黯然失色。
2011年3月26日 已读
这本书包含的内容要我想象中多得多。不仅仅是无政府状态,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还包含着了哲学世界观,国家,批判宗教,以及批判罗马教皇一套不断深化的体系。利维坦是圣经中的力大无穷的巨兽,【国家如同利维坦,主权是灵魂,官员是关节,赏罚是神经,财富是实力,安全是事业,知识是记忆,法律是理智,和睦是健康,动乱是疾病,战乱是死亡。】创建国家是出于人们的理性和幸福生活的需要。但是认得天性会造成斗争,【竞争。猜疑。荣誉。】霍布斯认为,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人们便处于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下。所以他提倡的是君主制、契约论以及人民的绝对服从。他也讨论的自然法,就是深植人性之中的准则,大概是十条。他说,是畏惧的心里让一切契约运行顺利等。这是近代思想家第一人,思想地位可与亚里士多德并论。稍遗憾的是没全部仔细看。
哲学|政治|经济 心理|社会|宗教
相约星期二 豆瓣
Tuesdays with Morrie
7.8 (111 个评分) 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译者: 吴洪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莫里·施瓦茨是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大学时,曾给予过他许多思想的教授。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这时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于是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上课。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在这十四堂课中,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这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
2011年3月25日 已读
【Love or Die.】相爱,或者死亡。对于人生这种东西,越是有教养的人越明白那些道理越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也就越少讨论。世界在走向一种越多越好的境地。{生命中应该有很多拥抱、亲吻、交谈、欢笑和道别。}我们总是对自己的感情不够陈恳,我们害怕面对自己孤单害怕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也许是,面对它,然后告诉你这就是孤单无助的时候,然后你就会变得勇敢。家人给我心理上安全感被守护的感觉。让我们相信婚姻学会尊重妥协守护。让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在无聊的事情。让我们全心全意陪伴着爱的人让无关的人等待。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生活在一边前进也在一边后退。你想做什么却总是想逃离什么。不要在忙着自以为是重要的事的时候而其实是碌碌无为。你一生遇见过一个好老师么。用永恒延续。死亡不会让爱断绝。【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
传记|励志|访谈 心理|社会|宗教
一九八四 豆瓣 谷歌图书 谷歌图书
Nineteen Eighty-Four
9.6 (34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董乐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之深远。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
2011年3月12日 已读
你好,反乌托邦Dystopia.。这书看的我不胜唏嘘。乔治奥威尔是一个神奇的作家,他是一个集权主义的彻底的反对者,同时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拥护者。他在1949年描绘的世界几乎是和后来的一样。这个世界泯灭人性、思想、情感、文化、科学。历史被篡改。这个世界让人思维变得正统,而正统就是没有思想。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不民主和不自由。这是一个恐怖背叛折磨的世界,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一个在臻于完美原来越来越无情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所谓进步就是朝着越来越多痛苦进步。【我们都是死者。我们在有生之年绝对不会看到任何实质的改变。我们唯一的真正的生命在将来。等到后代的人们在庆祝在欢呼的时候,我们只能以一堆白骨和一黄土的姿态参与和生活下去。唯一能够支持我们的,只是一种信念,一种牢不可摧的思想。】力荐。回来再重读。
外国|译本|文学 常读常新 心理|社会|宗教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博弈论的诡计 豆瓣
作者: 王春永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 1
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是这并不影响他通过运行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
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的身边。本书就是试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并且寻求用种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的方法。
阅读本书,我们除了了解到令人震撼的社会真实轨迹之外,还可以学到最合适的为人处世方法。
2011年2月12日 已读
这书是第一本我看过的系统的讲述博弈的书。断断续续看了快半年。我喜欢的观点是,说到底,博弈论只是一个分析问题的工具和过程,我们为的是得到一个更好的结局。大家都是理性的。我以前总是以为有一成不变的处事真理,现在觉得那很少。要就事论事。还有一点我一直坚持的,战略一定大于战术的。
哲学|政治|经济 心理|社会|宗教
省委班子 豆瓣
作者: 许开祯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8
《省委班子》内容简介:普天成曾是市委书记,后来靠着省长的提携,担任省政府秘书长。省长升任省委书记,普天成又到省委担任秘书长。普天成小心谨慎,深谙官场潜规则。然而在他以前担任市委书记时不慎失手,惹下大麻烦,政敌为了置他于死地,揪住他过去的事不放 ,这一度导致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普天成凭借着超人的镇静和出色的官场智慧,经过多方运作,为自己、也为省委一把手化解了这场危机。
在这风云变幻、凶险莫测的官场,普天成像姜太公一样,稳坐着钓鱼台。风吹来又吹去,吹走的是别人的前程与梦想,普天成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航向,在坎坷中逆风而行。但是好运会一直陪伴他么?
2011年1月26日 已读
这本书坑坑巴巴读了一百页再也看不下去了。总感觉这书写的缺少点东西。可能是太多限制在特定的领域。我觉得大道都是相通的,不一定道理一定要在特定的场合讲。我觉得作者写书缺乏灵性,可也许这就是作者的特点或者风格吧。我是看过他原来的一本书,觉得作者一直在进步越来越纯熟。我承认里面有些句子还是写的很意味。可是这书看起来真的没有让我特别的点。这书还是买的= = 35元的定价有点高唉。炒作神马的,封底介绍神马的,册封概要神马的,都是浮云。不过反过来想想,你总不能保证你买的每一本书都是精品吧,呵呵。做人啊的做事啊,总是学不完的课。
心理|社会|宗教
弗洛伊德心理哲学 豆瓣
作者: 弗洛伊德 译者: 杨韶刚 九洲图书出版社 2003 - 7
《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主要内容:这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哲学是人生观的学问,哲学是心灵的完善,哲学是生命的诗。费氏还认为,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戒律、道德规范等等归根到底都是作为对人的性本能的一种节制而产生的。一切科学和文学艺术都是出于人的性本能冲动的“升华”。当人的性欲受到压抑、无法满足时,便转向其他渠道去发泄,这种转移正是一切人类文明的来源。
2011年1月24日 已读
记得我特别爱的院长大人说过,犹太人里面有三位绝对的伟大人物:唯物历史的马克思、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以及研究潜意识的弗洛伊德。他们都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划时代的人物。我目前看的部分是{日常生活心理分析}以及{精神分析理论}。我觉得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划时代是因为他们善于【吸收】原先的精华然后自己【创造】出来新的理论。这样的继承发展吸收批判的结合让理论达到新的高度。弗洛伊德是研究潜意识的第一人。之前的人不愿意或者抗拒承认它的存在。他的理论不仅仅只是被认为的立足于欲望,我认为是一种对事物也就是各种心理的一种尝试解释。一个立足点也就是libido是同样发展的。我个人最喜欢的两个观点是人格是认同和放弃的沉淀物。以及弗洛伊德认为群体是不稳定易受刺激的,与我的一直觉得群体是理性的相矛盾。其实,这书读的很痛苦吃力
心理|社会|宗教
打黑 豆瓣
作者: 许开祯 国际文化 2010 - 2
《打黑》内容简介:黑色遮住的是阳光和色彩,黑社会蒙蔽的是正义和良知。沉渣泛起,群魔乱舞,穷凶极恶,血雨腥风。丧失了人性尊严的黑恶势力,不仅让善良弱小的人们承受苦难,也无时无刻不腐蚀着社会准则与国家利益。当我们惊恐于黑势力的泛滥时,是否想过那些潜藏在罪恶背后的权力“保护伞”和道貌岸然的官场蠢虫?黑白两道张丝结网、狼狈为奸,他们才是社真正的毒瘤。在与黑恶势力的殊死较量中,正义虽终将彰显,但过程注定充满劫难。这是勇气和智慧的较量,也是人性善恶的抗争。在贪婪和欲望的蛊惑下,黑恶势力又怎肯善罢甘休?
山雨欲来,天地齐暗,风声鹤唳,大幕开启。打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权、钱、色,勾结出人性中最丑恶的真实面目;黑、白、灰,幻化出花花世界最残酷的本质色调。
东州市。黑恶势力泛滥猖獗,欺行霸市,无恶不作。坐台小姐冷滟秋,为了实现梦想辍学谋生,却因遇人不淑被困夜总会。受到身心极度摧残的她冒险逃离,却由此踏上一条不归路。当她终于得到三和公司女老板洪芳的赏识而准备在商界大展拳脚时,以皮天磊和张朋为首的黑恶势力,却以暴力打压等手段,排挤、迫害竞争者。他们向政府甚至公安机关寻求庇护,由此引出了地产大亨、政府高官、公安局长、民企老总、风尘女郎等各色人物,官、商、黑沆瀣一气,形成一个巨大而环环相扣的利益链。势单力孤的冷滟秋将如何面对身不由己、凶险叵测的人生?在情与法、爱与仇的较量中又会做出何种选择?同样,面对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的世界。正义将如何得到匡扶?真理又如何得以彰显?现代人的命运又将指向何方?
作者以抽丝剥茧般细密的笔触、直抵人物内心的情感张力,为读者梳理出黑社会繁密、狰狞、鲜为人知的丑恶一面,暴露了现实社会中人心不古、见利忘义的时代弊病,但同时,作者也以不容置疑的态度向我们展现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人间正道,以及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们“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生信念和理想情怀。
2011年1月23日 已读
我觉得这书其实蛮无聊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评五星。可能是超润闻这群看尽网络小说无数的人推荐给我的菜都是鳞毛凤角的精品或者极品。我最多看到5本网络小说不过本本都是传奇的存在。这个小说情节一点也都没啥意思。唯一值得肯定的是最后的后记。一种坚信黑社会必定会覆灭。在现在的社会,黑社会能经济漂白能政治染红。但是我们能不能因为身体的一个部分的肿瘤而否认自己的生命。邪恶能称王一时,不能一世。黑道是没有出路和彼岸的。PS.1.作者本人是我喜欢的有责任的人,知道道德底线知道该扬什么贬什么。他批驳了社会上一些纯粹为了好看而充斥暴力和血腥的臆想中的黑社会。他认为这是价值观的本末倒置。2.说实话这本书各种简介让我震住了例如{权钱色勾结出人性中最丑恶的真实面目,黑白灰幻化出花花世界最残酷的本质颜色}blabla.扶额
心理|社会|宗教
小时代2.0虚铜时代 豆瓣 Goodreads
4.9 (98 个评分) 作者: 郭敬明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1 其它标题: Tiny Times 2.0
在《小时代2.0》中,依然是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城市为写作背景,故事延续了第一部中大量的时尚元素描写和搞笑的写作风格,但基本脱离了校园故事,更多的是几位主人公在步入职场后,随着自身环境的变化和人生阅历的不断增长,围绕友谊、爱情和职场所展开的故事:
林萧在《M.E》杂 志实习时与作家崇光互生好感,而相恋多年的男友简溪同多年前在林萧激将之下跳楼身亡的女生的妹妹相恋,和林萧不告而别。适逢崇光胃癌晚期,当林萧从外地和南湘一起回到上海时,却迎来了崇光的突然神秘死亡。错愕的林萧不久迎来了归来的简溪。顾里和男友顾源曾经在学校里的竞争,进入社会后变得更加白热化,阴差阳错之下,双双进入《M.E.》杂志,分别担任财务总监和广告总监的职位,有着职场野心的顾里同男友在这种微妙的斗争里,变得若即若离。更雪上加霜的是,顾里迎来了她人生里从来没预料到的客人,她的亲生弟弟;在《小时代1.0》里扮演大家开心果的唐宛如,却在渐渐发展的剧情里扮演了神秘的背后推手。不久,林萧迎来了生命里第二次在爱情上的选择,一个完全陌生的外国男孩,带着神秘的熟悉气息,走进她的生活。
2011年1月22日 已读
作为一本小说我觉得他做到了情节的上的四星。我其实蛮佩服郭敬明不解释不辩驳的个人气度。而大家更多的是对他本人的攻击。其实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相比的是韩寒,完全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自己的文章里。他的文就是人。我有点不太喜欢的是整个小时代这本小说的内核。也许是将故事的背景设立在中国上海而且里面的人物各种资本。我不否认里面拥有让人奋发向上的冷静以及等价交换的残酷。而我担心的是给那些少年少女一种浮躁和浮华的社会观。一种对于品牌和奢侈物的过分热衷而忽略一些其他。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承担除了赚钱之外的社会责任。哪怕路金波说自己赚钱是为了社会。其实,社会需要更多的不是钱或者GDP,而是一种态度和文化。我就是这么觉得罢了。
小说|流行|大众 心理|社会|宗教
瓦尔登湖 豆瓣
walden
8.1 (172 个评分) 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 徐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
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
德国代议制(全三卷) 豆瓣
作者: 蒋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 7
德国从911年到1934年政体的起源和演进,特别是其中轴代议制的起源、形成和变革。是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重大研究题材。《德国代议制》第一、二、三卷对此作了连贯和深入的分析与阐述。重要内容有:德意志第一帝国的政体,代议制的起源;德意志邦联的宪法及政体;德意志邦联前期第一次和第二次立宪大潮中出现的各邦宪法及其封建代议制;1848年德国革命及法兰克福宪法:普鲁士宪法及其封建代议制;俾斯麦帝国宪法的制定;俾斯麦宪法及其代议制的实施;11月革命及魏玛宪法的制定;魏玛宪法及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实施;对德国二元立宪君主制的系统分析;对魏玛议会制失败结局的系统分析。本书对本时段德国代议制建设的经验教训作了多学科的分析和阐述。
国际法 豆瓣
作者: 江国青 编 蓝色畅想 2005 - 1
《国际法》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主要课程规划教材之一,按照《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国际法》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力求做到内容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概念准确,资料新颖,阐述简明。全书包括16章内容,分别是:导论;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法主体;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领土;海洋法;空间法;国际环境法;国际法上的居民;国际人权法;条约法;外交与领事关系;国际组织法;国际责任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战争法。同时,《国际法》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适当引入案例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和增加对教材内容理解的目的。在编写体例上,《国际法》的每章前有一内容提示,章后列有参考资料和思考与练习。
《国际法》适用于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和自学考试的教学,也可供大学在校生和法律部门在职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悟空传 豆瓣 Goodreads
8.2 (347 个评分) 作者: 今何在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1 - 4
猪八戒和孙悟空虽然都神通广大,但在命运面前终究是软弱无力的小人物。顶天立地的美猴王实际上仍然是那个充满惊恐的小猴子,而决心与命运抗争的天蓬若非紧急也终究不肯以猪的面目见阿月。神仙尚且如此,何况吾辈生来渺小的小人物呢?随着年纪的增长,少年时素怀的“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情 壮志早已经烟消云散,只剩下一个行尸走肉的家伙还在苟延残喘。自己何尝不是一只因为知道自己身份而在午夜对月痛哭的猪啊!但他们最终战胜了命运,而我呢?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6.4 (527 个评分) 作者: 高铭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 2 其它标题: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24重人格 豆瓣
作者: [美] 卡梅伦·韦斯特 译者: 李永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4
《24重人格》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