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金融|商业
宽客 豆瓣 Goodreads
The Quants:How a New Breed of Math Whizzes Conquered Wall Street and Nearly Destroyed It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科特·帕特森 译者: 卢开济 / 译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7
《宽客》是一本讲述华尔街顶级数量金融大师的另类人生的书。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作者采访了大量加州抵押贷款违约业主、对冲基金经理和顶尖经济学及金融学学者,在《华尔街日报》上对危机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本书对华尔街新兴的主宰者“宽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描述,其中既有宽客新锐中的佼佼者:穆勒、格里芬、阿斯内斯和魏因斯坦,又有隐士般的吉姆• 西蒙斯,史上最成功对冲基金的创始人阿伦•布朗,以及多位宽客中的异类。这群数学天才就像闯进华尔街糖果店的小孩——他们从华尔街的最底层开始一步步登上最高峰,又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市场崩溃。
2020年3月16日 已读
好几天说睡前看一会,一下子到四点。译者懂行,特好。多线故事写得不差,若在美股经历过,会有加成感受。我也曾懊恼,无法成为最顶尖的那群天才,后来想明白了,不需要绝对,只要相对比市场里绝大多数人聪明,就能够赚到足够的钱了。Quants是一群数学天才,他们唯一的问题就是太依赖漂亮的数学模型,他们能利用到稍纵即逝的涟漪,长袖起舞,却无法在浪潮起来时,安身立命。众多隐患都视而不见,比如有效经济假说可能错,价格游走非连续且会大幅跳动,人并不是理性人,数据模型只看过往,更何况相关性以及都用相似的定价公式。还发明CDO的CDO或者合成CDO这种核弹。当Money Grid少量节点开始影响全局,去杠杆过程中就造成海啸式的亏损破产崩盘。人们自认上帝,结果是恶魔。几千年投机本质始终未变。不要下输不起的赌注。
投资|金融|商业
Seeking Wisdom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Peter Bevelin PCA Publications L.L.C. 2007
Peter Bevelin begins his fascinating book with Confucius' great wisdom: "A man who has committed a mistake and doesn't correct it, is committing another mistake." Seeking Wisdom is the result of Bevelin's learning about attaining wisdom. His quest for wisdom originated partly from making mistakes himself and observing those of others but also from the philosophy of super-investor and Berkshire Hathaway Vice Chairman Charles Munger. A man whose simplicity and clarity of thought was unequal to anything Bevelin had seen.
In addition to naturalist Charles Darwin and Munger, Bevelin cites an encyclopedic range of thinkers: from first-century BCE Roman poet Publius Terentius to Mark Twain—from Albert Einstein to Richard Feynman—from 16th Century French essayist Michel de Montaigne to Berkshire Hathaway Chairman Warren Buffett. In the book, he describes ideas and research findings from many different fields.
This book is for those who love the constant search for knowledge. It is in the spirit of Charles Munger, who says, "All I want to know is where I'm going to die so I'll never go there." There are roads that lead to unhappiness.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and why we can "die" should help us avoid them. We can't eliminate mistakes, but we can prevent those that can really hurt us.
Using exemplars of clear thinking and attained wisdom, Bevelin focuses on how our thoughts are influenced, why we make misjudgments and tools to improve our thinking. Bevelin tackles such eternal questions as: Why do we behave like we do? What do we want out of life? What interferes with our goals?
Read and study this wonderful multidisciplinary exploration of wisdom. It may change the way you think and act in business and in life.
2020年3月14日 想读 Seeking Wisdom: From Darwin to Munger 哈哈哈哈这书名
投资|金融|商业
随机生存的智慧 豆瓣
The Bed of Procrustes
8.2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译者: 严冬冬 中信出版社 2012 - 6
《黑天鹅》作者塔勒布的最新作品
知识、优雅、勇气的结合
 入木三分的思想
 睿智揭示你所处世界的随机本质,道破思维陷阱的格言警句
 学习随机世界中的生存智慧,破除我们惯用的虚假模式,助你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中各种难题
 思维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自我欺骗工具,更多的信息意味着更多的错觉
 反思 你迷失其中的现代文明,展示你从未意识到的终极奥秘
《黑天鹅》作者塔勒布用最出人意料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这个荒谬世界的看法。
现代文明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它惯于通过改变人来适应科技,责怪现实不符合经济学模型,为了推销药品而发明新的疾病,把智力定义为可以在教室里考核的东西,说服人们相信雇佣并不是奴役。
本书认为,智慧的每一次失败,都可以归结为削足适履的结果。作者在书中入木三分地分析了你所处世界的随机本质,道破人们视而不见的思维陷阱。
本书汇集了塔勒布深入洞察生活的格言,轻松活泼,毫不刻板,但却能让你大吃一惊,因为它揭示出你其实无意识地生活在错觉之中。凭借尖锐的才思和深远的智慧,塔勒布为我们剖析了这些错觉的本质,倡导用勇气、优雅和博学等经典价值观来抵抗庸俗和虚伪等现代病态。
...(展开全部)
2020年3月2日 已读
四星半,soooo mean,可我好喜欢哈哈哈。恍惚中就是投资圈王尔德,极度毒舌,不留情面,一针见血。格言本来有很多英语精妙的设计,不太容易翻译出来。普遍主题是人类知识的局限,还有与未知事物认知的局限性。人类思维具有欺骗性,喜欢对未知事物进行截肢,努力将人生塞入某种叙事框架之中。“充满信息的现实世界是混乱的、随机的、复杂的,而我们对事物的直觉则是简单的—这两者之间并不匹配。结果是,我们的精神架构越来越跟不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最棒的格言是这样的:其中的内容你从来没有考虑过,并且需要反复读好几次才能意识到其中包含的重要真理。有些时候,这些真理的静默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致读过便忘。”我的古典价值观驱使我强调博学、优雅和勇气的重要性,反对现代社会的虚伪、庸俗和书呆子气。不要怕刻薄还有深刻。
投资|金融|商业
The Origin of Wealth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Eric D. Beinhocke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6 - 6
In the Origin of Wealth, Eric Beinhocker offers a thorough and convincing new way to think about economic growth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The author begins by exploring the roots of modern economic theory and ultimately declares it outmoded and wrong. Instead, he suggests, markets and growth can best be explained by drawing on the emerging field of complexity economics: the study of markets and social systems 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Although biological metaphors in business have become familiar (i.e., organizations are living organisms), Beinhocker moves beyond metaphor to explain the revolutions in science that will inevitably change the way we think about economics, competition, and business. The Origin of Wealth raises important questions such as: How can one create strategy in uncertain and fast moving environments? Why is it hard for large organizations to be innovative and how should we organize for better results? What role should governments play in this new era?
2020年1月30日 已读
Paradigm shift:一个全新思考经济增长的方式叫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06年书的新在于提出“经济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系统,并不会像传统经济学提出的实现均衡状态”经济学在过去是理想化的理论,在象牙塔里炫耀数学才华,并没有发挥学术、商业和执政之中。CAS体系认为是财富的进化过程的产物。科学的标志不在于预测,在于解释。五个视角:Dynamic, Agents, Networks, Emergence, Evolution,三个力量:物理、社会和经济。创造财富的行为本质是创造秩序,但并非所有秩序可以创造财富。人要可以predict,还有commitment,将进化、选择、放到引入内部,让好的复制。最后战略和金融分析非常开眼,尤其金融那边,非常喜欢。
复杂|系统|模型 投资|金融|商业 英语|德语|日语|法语|西语
随机漫步的傻瓜 豆瓣
Fooled by Randomness
7.6 (43 个评分) 作者: [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译者: 盛逢时 中信出版社 2012 - 7
本书从投资市场入手,将随机性的影响讲得饶有趣味。即使是精于计算的数学家,也往往会被随机性所捉弄。实际上,那些成功人士很可能只是转盘赌的幸运儿,他们的幸运能维持多久呢?塔勒布告诉我们,与其预测,不如做好准备。黑天鹅终有一天会出现,如果能做好准备,我们将是黑天鹅事件的幸存者甚至获利者,而非牺牲者。
2020年1月28日 已读
五星来粗浅表达我对Taleb的喜欢。这书的能量在于当你读了足够多,了解足够多经济学,了解多足够多投资经验,然后带来的【颠覆】:“分明是随机现象,却以为是决定论”。你相信的,就像鸽子被喂食,是不是迷信,是不是random walk,是不是nonlinear,是不是complex system,是不是summing under histories,是不是Path Dependence?黑天鹅事件最重要的四个要素:发生非常罕见、影响非常巨大、事前无法预测、可以做好预防。因为人们只重视经验experience,根本不重视exposure。而且最为重要的“预测下雨无济于事,建造方舟才能以防万一。”无论人生,还是投资,我们可以死于无常,但不能死于无知,更不能死于自以为正确的真理。要承认和接受随机性。
哲学|政治|经济 投资|金融|商业
财富的起源 豆瓣 Goodreads
The Origin of Wealth: Evolution, Complexity, and the Radical Remaking of Economics
作者: 埃里克·拜因霍克 译者: 俸绪娴 / 刘玮琦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9
·市场是一个不断演化并进行适应性调整的体系,正如达尔文进化论所说,适者生存,面对经济复杂性的指数级增长——物联网、数字经济、信息社会和智能未来,要想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获取成功,《财富的起源》为你审视经济、掌控财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方法。
·《财富的起源》回溯了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用动态、主体、互动、涌现和进化5大视角审视当下经济,阐释商业设计、物理技术、社会技术促进财富增长的进化力量,提出应用复杂经济学的4大应用领域:战略、组织、金融与公共政策,助你利用这部物联网时代的《国富论》决胜商业社会!
·无论你是商业领袖、投资者、企业家等热衷于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还是创新者、政策制定者等热衷于了解经济和科学将如何影响财富的人,还是对经济学、社会组织、公共政策以及科学感兴趣的学者和普通人,《财富的起源》都将为你提供一个前沿视角,帮助你了解关于财富的创造、财富的本质等一切有关财富的议题!
2020年1月4日 已读
原书是2006年出版,我们在2019年也就是13年后读到这本称为“前沿”的Paradigm shift 从简单经济学到复杂经济学的观点书。所以学好英语的必要不多说。我对翻译不满意,比如 an increasing returns phenomenon 翻译成沉浸回报现象?有后者这个名词吗?很多文中词汇深挖,结果索引不到,既然如此,本着专业精神,咱们弄个对照表可以吗?(或许因为我看的微信读书版,没有注释,那么我道歉。)有点生气,我去看原版了。
投资|金融|商业
稀缺 豆瓣 Goodreads
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7.1 (55 个评分) 作者: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 埃尔德·沙菲尔 译者: 魏薇 / 龙志勇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 11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是《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最推崇的行为经济学新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所以,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2019年12月31日 已读
2019最后一本。个人贫穷主题第三本。喜欢主题阅读,相互照应万物链接,特有趣。书讲稀缺(感觉拥有的比需要的少)不仅仅是物理,还有大脑和心理层面:会缩小视野(管窥),扭曲判断力(带宽)。缺钱缺时间会导致非理性,作出错误决策,导致更缺钱缺时间。原因稀缺带来的专注力提升是好事,也会将其他事情排除在外,人只会看到现在,会不断借用其他资源,饮鸠止渴。改善方式是有意设置安排余闲,建立缓冲机制,从权衡中脱身,就算犯错也能补救。这需要广阔的视野和一定认知水平。这还有一层,就是当时间资源充裕,人们往往会浪费,阵发性盲目乐观,本质是管理不善。所以制定计划的重要性,考虑周全和长期;执行计划也收到实时稀缺的影响。有效带宽最大化,就是科学规划和分配有限注意力,在把重要东西放在管子里考虑,以及保证执行的带宽和余闲。
心理|社会|宗教 投资|金融|商业
贫穷的本质 豆瓣 博客來 谷歌图书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7.5 (38 个评分) 作者: [印]阿比吉特·班纳吉 / [法]埃斯特·迪弗洛 译者: 景芳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9 其它标题: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修訂版)
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
他们是最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
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本书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2019年12月20日 已读
2019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书,原版 2012 年出版。核心思路我很喜欢:“拒绝懒惰和公式化的思考模式,倾听穷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逻辑,那么我们就能制定一套有效的政策,也能更理解穷人的生活方式。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贫穷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于是书中有众多田野和实地案例,不泛泛而谈,也产生很多宝贵思考。贫穷不仅仅是缺钱,而且是人丧失挖掘自身可能性,会产生马太效应式 “贫穷陷阱”,穷者愈穷。尽管穷人也充满生活智慧,但信息缺失导致错误观念固化,很容易会拒绝保险、低成本贷款、存钱、援助等预防和先见方案。而富裕带来的最大优势是 “很多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而且因为稳定和充足,而有更多选择权而获得耐心和长久眼光,能够延期享乐,“为未来而努力”。最后结论:信息、选择、市场、体制、期待。
哲学|政治|经济 投资|金融|商业
智能商业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曾鸣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1
《智能商业》由马云作序推荐。《智能商业》是阿里巴巴集团前总参谋长曾鸣,对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趋势做出革命性解读的作品,披露了其对于未来商业模式的思考和判断。
2006年,曾鸣教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参与阿里巴巴集团及各重要业务线,如淘宝、支付宝、阿里云计算、菜鸟等的发展,被业界称为阿里的“军师”。
基于在阿里巴巴集团十几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思考,曾鸣教授在《智能商业》中提出了未来30年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商业。
在线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智能商业的三个创新方向,纵观当下异军突起的企业,无不是在这三个领域有极大突破。“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是新商业生态系统的DNA,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有智能商业的新物种才能生存和发展。
2019年10月17日 已读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6062】曾鸣作为阿里前总参谋长,一方面把马云战略和想法可执行化,一方面努力推行自己商业理解。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靠人脑的进化,而是通过社会化合作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智能商业双螺旋是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网络协同会推动数据智能的发展,数据智能反过来也会驱动网络协同的扩张。二者循环往复,通过在线化、数据化、产品化,闭环反馈,不断进化,最终实现的万物连接。战略方面是预判未来和当下行动形成高效反馈闭环。通过点线面体,边界开放+直连互动带来的创造力激发,本身是B和C双边,最终更多角色加入协同,成为立体网络“生态”,也明白了阿里核心战略。还有他提出,三浪叠加,黑洞效应,以及“数据就是决策,而不是数据支持决策”,真的有些宝藏。
投资|金融|商业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豆瓣
A Man for All Markets: From Las Vegas to Wall Street, How I Beat the Dealer and the Market
8.4 (9 个评分) 作者: [美] 爱德华·O·索普 译者: 陈铭杰 / 中信出版社 2019 - 4
在一般人眼中,玩家肯定是赢不过庄家的,但这本书的主角,也是这本书的作者,却是一个例外。他不仅在半个世纪前就找到了击败赌场的秘诀,而且还触类旁通地把这些技巧成功地运用到了一个更大的赌场——华尔街金融投资市场之中,并取得了世界级的投资收益。这个人就是爱德华·索普(Ed Thorp)。
在本书中,这位传奇的金融天才用清晰简单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在赌场和市场这两大领域的激动人心的冒险之旅,并分享了他击败庄家、战胜市场的秘诀,比如盯住“5”和“A”两张牌,就能决胜21点;而“凯利公式”“科学预测”和“价格锚点”则是战胜市场的最重要的投资策略。
最后,索普也用自己的传奇经历总结出一条人生的成功法则,那就是:你需要有强大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对基本的金融经济知识有所了解,对投资市场和人生当中的风险、回报和不确定性有清晰的认识,你就能够打败大多数人,成为让人羡慕的少数人生赢家之一。
2019年9月8日 已读
在豆瓣9年,标的看完第1000本书。其实有犹豫这个殊荣给查理芒格的还是Edward O. Thorp,备选还有塔勒布和Ray Dalio 。我并非科班出身,纯粹是感兴趣,读书让我与很多厉害的角色产生了连接,让我感到非常幸福,特别希望又有朝一日能够与他们见面,成为一个卑微的追星boy。索普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比如思考、好学,比如非完全信息下对未来结果预测。他的存在指明我一条路,市场可以被战胜,最有把握的方式就是在自己赢面的事情上不断下注。When Your risk is not asymmetrical, why not? 我现在仍会记得他说的:“你要寻找标错赔率的赌局。这就是投资的本质。你必须拥有足够多的的知识,才能知道赌局的赔率是不是标错了。”非常感谢。一切都最好的安排。
传记|励志|访谈 投资|金融|商业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管理美元 豆瓣
作者: 船桥洋一 译者: 于杰 中信出版社 2018 - 4
1985 年的广场协议是“二战”以来国际货币合作方面最重要的范例,其直接目的是扭转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的局面。美元汇率在此前的五年间升值了一倍,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因此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美国商品价格的竞争力下降在国会中引发了规模空前的保护主义,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崩溃的威胁。因此,广场协议的最终目的,是避免一场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的贸易战。
“广场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主要的经济体,包括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五国集团很快达成共识:全球贸易体系处于风险之中,唯一可行的应对策略就是大幅调整汇率。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美元下跌了30%以上,而日元和马克的升值幅度超过了50%。经过两年的常规时滞后,美国贸易逆差(以及关键的日本贸易盈余)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收窄了一半。美国国会的保护主义压力因此消退,没有推行任何重大的贸易壁垒政策,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得以维系。
中国是广场协议的主要受益者,其经济改革始于20 世纪70年代末,并自80 年代非常成功地融入世界经济。五国集团国家间失衡的加剧,尤其是其他四国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弹,原本可能会扰乱世界贸易体系,从而限制甚至破坏中国对世界的开放,而开放在中国飞速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此外,日元的大幅升值,以及作为汇率调整一部分的韩元及新台币的后续升值,都有助于中国相对一些主要竞争对手提升竞争地位。因此,广场协议纠正的这些失衡,尤其是成功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管理美元》是对广场协议的起因、谈判、实施和早期结果的权威分析。英文原版图书出版于广场协议签署三年后,《朝日新闻》前总编船桥洋一先生,基于对112位广场会议参与者的直接采访,分析展示了参与广场会议各方的实力、决策者间的意见分歧以及促进协作式的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对各个方面给出了详细且权威的记录。
这本书曾获得1988年吉野作造奖,对于中国应对当下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有重要的现实和参考意义。
2019年5月27日 已读
前期如果没有经济和事件概念,可能会读的干巴巴的。最后结论好观点频出。总结一下,广场协议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应对浮动汇率无体系造成的无政府状态以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增强,是必然会发生的事件。美国国内政治需要强迫日本和德国做出改变。日本因为本身产业结构,对国际贸易极度依赖;以及政府部门大藏省通产省外务省之间博弈,被动且放任。而德国受到压力但走的稳,在于严格控制通胀的目标,主动且思路清晰。而英法属于搭便车。五国集团达成协议只用了6周太短无法落实明确。指标式的协议弊端很大,脱离实际而且各方冲突。但各方协调还是需要的,但需要有背信惩罚。最后日本人看法和国内主流不同,广场协议不是日本失去十年的原因:之前就有泡沫,汇率变化之后,在需求侧没有最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在供给侧也没有金融住宅改革措施等。
哲学|政治|经济 投资|金融|商业
一个聪明的投资者 豆瓣
The Einstein of Money
作者: [美]乔•卡伦 译者: 李莉 / 吴传珍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4
【编辑推荐】
巴菲特说过:“阅读格雷厄姆著作的人永远不会受穷。”同样,通过阅读这本有故事、有思想、有观点的格雷厄姆传记,你将会全面了解他的历久弥新的投资哲学,掌握财富创造的艺术。本书是获得本杰明•格雷厄姆自传(在其逝世后出版)引用权的格雷厄姆传记,既介绍了他的传奇人生,又阐释了他的投资智慧。
【内容简介】
沃伦•巴菲特、约翰•内夫、欧文•卡恩、约翰•博格、沃尔特•施洛斯、约翰•邓普顿……在投资金融界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有一位“华尔街教父”——他是一个杰出的革新者,从设计新货币到撰写百老汇剧本;他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早已被奉为经典;他是投资界的爱因斯坦,以其大胆的创造性思维,永久地改变了投资金融学。如今华尔街的顶级投资大师中,不少人都是他的“门徒”。
本杰明•格雷厄姆拥有传奇的职业生涯和跌宕起伏的个人生活,他最精华的财富创造概念,他复杂的性格特点与完美的职业操守,以及多舛、曲折而带有些许浪漫色彩的人生交织在一起,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华尔街教父”。本书萃取了格雷厄姆的诸多经典作品的关键思想,并结合作者对巴菲特、查尔斯•布兰德斯等世界顶级的价值投资者,以及格雷厄姆的家人和朋友的专访,编织出一个关于格雷厄姆的栩栩如生的人生故事。
2018年2月25日 已读
春节内看完了,好看。本想买理论专著,结果买成传记。没想到从格雷厄姆人生经历的纵向角度,突然就通透了很多想法,明白了价值投资理论的产生。突然明白一个人的生平经历对世界观的形成有多重要。更有趣的是,一个投资届教父级别的人物,特别喜欢古典文学,会拉丁语各种语言,热爱翻译,讲话都文邹邹的吊书袋,突然觉得有点可爱。华尔街赚钱是贫困生活的需求,结果投资和数字成了自己的一生的事业,同时还有自己文学写作翻译的兴趣爱好。我之前总觉得在豆瓣讨论投资这类沾钱的东西低人一等,现在觉得无所谓了,都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已,谁也不比谁低。学习时常表达非常重要,会表达会总结会输出,才能更深入。希望自己能走更远。谢谢这本书。
投资|金融|商业
万科之道 豆瓣
作者: 决策資源房地产研究中心 中信出版社 2008 - 4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万科已经步入第三个十年的发展阶段,但面对房地产市场短期内供求关系和交易状况均存在的不确定性,万科却依然一如既往地前进着。对于万科创造的业绩,业界名人冯仑的一句评论极为精辟:“有些公司80%时间关注的是机会和突破,只有不到20%时间抓管理,而万科恰恰相反,80%精力投入管理性决策上,20%是投资性的决策。”那二十多年间万科究竟积累了怎样的制胜之道?又是怎样的进行管理决策呢?
本书剖析了万科二十多年的发展之路,从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其专业化制胜之路,其中阐释了万科与众不同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战略、“尊重人”的企业文化战略、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化思维、品牌发展战略、企业产品战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等,旨在将行业领跑者二十多年来最宝贵的财富分享给大家。
2011年6月19日 已读
我觉得万科是一个太可怕的公司,因为他们不拒绝学习。这本书很好。学到很多。
投资|金融|商业
货币战争 豆瓣 Goodreads
5.4 (109 个评分) 作者: 宋鸿兵 中信出版社 2007 - 6
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
为什么华尔街风险资本会选中希特勒作为“投资”对象?
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这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这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
2011年4月6日 已读
这本书看的我头皮发麻背脊发凉。阴谋论有着一种别样的欲罢不能的魅力。若是你学的国际关系国际历史国际经济繁复嘈杂背后都有着同样的一只手在背后默默却不容质疑的操纵估计你也会感叹人生如梦好玄幻好奇妙。“严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钟表一般精确的协调,永远早于市场的信息获取,彻头彻尾的冷酷理智,永无止境的金权欲望,以及基于这一切的对金钱和财富的深刻洞察和天才的预见力,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世界二百多年的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漩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金融帝国。”每次金融危机都是蓄谋已久的精准爆破,熠熠夺目的崭新金融大厦总是建筑在成千上万破产者的废墟之上。货币的发行权和通胀再收缩就是两把利器。再加上最近的环境。世界政府。货币垄断。统计去死。债务。金融工具。黄金才是王道。
投资|金融|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