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科普|物理
科学史 豆瓣
作者: [英] W.C.丹皮尔 译者: 李珩 商务印书馆 1975 - 9
本书主要讲述了科学、哲学和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各自的发生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相互纠葛。作者以科学技术之发展为主干,以哲学和宗教为枝叶,构筑了一幅人类科学技术与人文景观齐头并进的美妙画卷。
2011年3月30日 已读
(我特别喜欢立志哥推荐的。很期待。)说实话,人类这样的加速度科学进步是让人惊诧的。前面一章写几千年。最后的一章只写了几十年。最新的理论还没写到。这是各种爆炸的时代。其实没看完整各种蜻蜓点水。觉得通史这种东西就是为了将脑海中一个一个孤立却茁壮的理论轻轻连接起来。讲得不深却要感谢丹皮尔的这么认真的1929时写的不断增加到第七版。我其实觉得哲学科学是合一的。合一的还有艺术和神学。我是觉得全部都是拥有一个内核:就是认识。认识真善美。哪怕很多东西都是被决定好的,但是不去认识就是不会得知。我期待每一个知识大融合的时代。我是认为认为任何理论都会从在现实演变中凋谢的,【而我们仍将蛮对那个可怕的奥秘的存在。TRUTH。】书的最开始就写了一句很简单希腊语,翻译过来就是——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哲学|政治|经济 科幻|科普|物理
2001太空漫游 豆瓣
2001: A Space Odyssey
9.2 (9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瑟·克拉克 译者: 郝明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1
神秘的黑色石板在史前时代启蒙了地球人类的文明。三百万年后,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同样的石板,而石板在出土瞬间立即朝土星方向发射出电磁信号。美国派太空船“发现号”远征土星,追查真相。太空船的超级电脑“哈尔”发疯,害死三名冬眠中的太空人,并犯弗兰克·普尔变成太空漂流物,只有戴维 ·鲍曼逃过一劫。幸存的鲍曼独自抵达土星,又发现另一块更大的黑石板……
在阿瑟·克拉克众多作品中,以“太空漫游”四部曲最为脍炙人口,他用丰富的第一手太空科学资料,创造出比现实太空科技更为创新的场景;而他扎实的科学背景,更使作品中提到的科技情节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本书是“太空漫游四部曲”之一的《2001太空漫游》。
2011年3月17日 已读
被力捧的科幻系一部。阿瑟·克拉克,英国国籍,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不知道却没有看出很华丽的头绪。也许是我和他写书的时代差了太远了。那些东西在我看来有点不在我现在所处时代的前沿。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这种人类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的未来伸出手的感觉。我喜欢克拉克说的“只要武器存在,人类就是活在借来的时间里了。”宇宙漫游,当一个人处在黑暗的天空下,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孤绝感,淹没了他。你若是看到了多少人愿意以生命换来一见的奇景,想到死去的同伴,你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他在心中蓦然充满了一种突然的、冰冷的恐惧,大到有那么一刻他彻底乱了分寸——他对宇宙的新视野也在颤抖,很可能就此破碎。令他灵魂震颤,不是对银河深渊的恐惧,而是一种更深沉的不安,源自尚未诞生的未来。】这就是永恒
科幻|科普|物理
带上她的眼睛 豆瓣 谷歌图书
8.8 (75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 - 10
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这是刘慈欣获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演绎的故事。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刘慈欣《流浪地球》、《天使时代》、《坍缩》、《全球道阻塞干扰》、《诗云》、《梦之海》、《混沌蝴蝶》、《朝闻道》、《人和吞食者》、《光荣与梦想》等优秀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以自己的天才和艺术素养,在短短的时间里便重塑了经典科幻小说的形象。
2011年3月2日 已读
你知道大刘么。你知道科幻界的银河奖么。你知道十届的得主么。你知道谁是中国硬科幻和软科幻的第一人么。就是他!!!作为一个理科生看的甚为酣畅。作为能够把量子物理,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弦理论,甚至量子生物学解释并且彻底融入小说,我觉得超级爽快了。【也许你最后会发现所有的学问无论是科学或者哲学无论是几百光秒或者几百分之一的中微子都最后都归于“一”。】人类太渺小了。虽然这么说,但不要沉溺幻想还是要脚踏实地的生活。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能够拥有让人惊艳的想法。那些知识在厚实的存在感和飘渺的虚无物之间,是自己所拥有的那一小点的知识的衍生,从一个尘埃出发,让我看见一个世界。你看的越多,你越会发现自己知道的少。然后作为荒诞不经的延续不停存在。我想说,不过是很好看。谢谢。
科幻|科普|物理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银河英雄传说VOL.1 黎明篇 豆瓣 Goodreads
8.9 (59 个评分) 作者: [日] 田中芳树 译者: 蔡美娟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 - 7
原本银河宇宙三分天下的微妙关系,被帝国内崛起的天才战略家莱因哈特打破,率领三万艘舰队踏上征途的他,遇上了他毕生的夙敌——同盟军的杨威利,并展开了首次的智谋激斗……亚姆立札星域被同盟军的鲜血所染遍。不败的魔术师杨威利能否解决这一连串的危机……一场规模壮大的太空战记由此展开!
2011年2月20日 已读
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两百万字。十本。我总是会好奇,那些写这样庞大的史诗的人的内心该是多广大。这样广阔的建立在浩瀚银河为舞台的小说。我光看目录就整整翻了十几页。太浩渺。里面出现各种各样的人。作者说在描写战争和国家兴亡的故事中,人死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听起来觉得好军国= =。。少年啊少年,永远是离不开的话题,永远都是充满未来的。梦想大小并不重要,懦弱也不可耻,可耻的是甘于懦弱的人。怪不得今何在的标签就是三国版银河英雄传说。虽然我还是喜欢今何在的。毕竟这是1988年的书了。最喜欢的是结局,在最后又重新回到少年时代——温吞的季节结束了,两个少年面对着初夏初来的风,未来是充满阳光和朝气蓬勃的世界。我好喜欢这样的感觉。
科幻|科普|物理
大角快跑 豆瓣
7.5 (19 个评分) 作者: 潘海天 新世界出版社 2007 - 11
《大角,快跑!》中蜘节与场景匕写得接近干生活中的那种真实,而另—些题材的故事,又没有完全耗尽自己的才力1总之,我喜欢这佯的东西。幻想、寓言性与诗意,和—个动的主角,永远在不太明白的状态下奔跑与经历,并且成长。
2011年1月21日 已读
豆瓣读书可以写350字让我很欢喜。初识潘海天是知道他是清华建筑系。一级注册建筑师。在我年轻的时候清建是我的一个小崇拜。他说自己觉得现实构建不了心中的世界,于是就开始写文。五届银河奖得主。我觉得他的文就在他以建筑师天赋的灵感在作品中随意排列着光影、色彩、音响和画面,将不同的片断按照故事情节的线索脉络加以剪接组合,繁处不惜笔墨,大段铺陈。有点像灰色的雾气或者轻盈的灰猫,在密林中蹲伏,然后又会轻轻走开。我觉得我喜欢读这些人的文章是因为我们处于相似的时代。【在这样的矛盾、混沌、囚禁、激荡、了悟、困惑、破灭、重生的年纪】。潘海天就是换着方式冷静的看待。而我喜欢的江南沧月以及特别爱的{今何在},是有一种喷薄的血性和纯粹的热烈。他们走在我前面,写出我心中的心情情绪感概甚至人生和世界观。
科幻|科普|物理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三体 豆瓣 Goodreads Bangumi
三体
8.6 (1460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 - 01 其它标题: 地球往事:三体 / The Three-Body Problem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2011年1月12日 已读
我来综合下:1. 这科幻小说看的我各种恍然和惊呼啊。酣畅到飞起!2.就如大刘说的 好的科幻小说就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的像新闻纪实一样可信。3.大刘不愧是八届银河奖的得主。牛逼。4.感谢最近看过的时间简史。5.其实我的量子物理,超弦理论,时间因果这些超牛逼的知识都是从看小说得来的= = 这本解决了超维度问题。。。6 最近我是科幻系的。
科幻|科普|物理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0000年的母系氏族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潘海天 新世界出版社 2010 - 11
幻想小说集。收录了九州天神潘海天《0000年的母系氏族》、“银河奖”得主长铗《674年的母系氏族》、舒飞廉《1066年的母系氏族》、裴晓庆《2099年的母系氏族》、呼呼《2345年的母系氏族》、七月《2438年的母系氏族》、骑桶人《2007年的母系氏族》、李多《随机之年的母系氏族》、骆灵左《2008年的母系氏族》共九篇中短篇。
这本书中展现的是当今最顶尖的幻想男作者的一次集体创作井喷,展现了最疯狂最华丽的想象力
2011年1月10日 已读
标题是【男人负责幻想女人统治世界】。一群大老爷们的YY之作。很多大老爷们的东西。譬如摩天大厦和马勒的格彼得的段子哈哈。挺拓展想象的。
科幻|科普|物理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豆瓣 Goodreads
8.1 (39 个评分) 作者: 今何在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8
未来,太空。帝国的希望寄托于拥有三国时代名人基因复制人,虽然有着名将陆逊的基因,陆伯言仍然因偏科被赶出了军区大院。多年后的他重返军校,并因一首“来年若是凛风起”被派往超龄服役的“精卫号”。他改造了这艘老船和已经放弃希望的船员,但却扭转不了“精卫号”最终被击沉的命运。
帝国的这一丝颓势,宛如巨人老去的信号,让环伺帝国的列强终于找到了机会。张翼德战死埔原,周公瑾死守威海卫。帝国告急,长安告急!
2011年1月8日 已读
本来蛮怀疑的。标题写着【悟空传十年之后今何在热血重燃】。今天看特不后悔。文字又冷静又狂热。战争。梦想。未来。这是所有少年的最终梦想,我们或者默默无闻的死去,或者成为永恒的传奇。里面又太多属于男人的东西。不要燃尽自己,我的星辰,请等我。
科幻|科普|物理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豆瓣
8.1 (78 个评分) 作者: 科学松鼠会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1
本书不是一本博客集,出自松鼠会网站的文章只占了1/3。全书54篇文章,精选自百位松鼠近三年创作的上千篇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普的严肃面孔。梁文道称赞说“他们的科普小品简直有点像是带甜的凉茶”;罗永浩说,“为了跟愚昧和迷信争夺市场,科普作品在应有的理性和严谨之外,最好还能做到生动有趣,‘科学松鼠会’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趣,有时候甚至很酷”。
作者30人,其中17人为理工科博士或博士生,连文中的插图也出自理科博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