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超级无敌掌门狗:发明的世界 (2010) 豆瓣
Wallace and Gromit's World of Invention
8.0 (5 个评分) 导演: 尼克·帕克 演员: 彼得·萨利斯 / 阿什利·詹森
吃苍蝇的钟表,可以自动行走的海滩PVC管,新型水肺,各种奇异新潮的发明⋯⋯超级无敌可爱的Wallace以它独特的视角审视现实生活中的发明家,玩意儿,小工具和发明。
BBC One播出的动画科学节目。本剧集是由掌门狗和它的主人一同主持介绍各种发明的科普纪录片,非他们主演的动画片,请注意区分。
历史频道 狙击手 身在瞄准镜 (2009) 豆瓣
History Channel Sniper Inside The Crosshairs
8.0 (12 个评分) 导演: Emre Sahin 演员: Scott Levy / Chad Mathews
其它标题: History Channel Sniper Inside The Crosshairs / 狙击手 身在瞄准镜
战场上最致命的武器不是子弹或枪炮,而是孤身一人的狙击手。本节目由在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执行狙击任务的狙击手主持,介绍了世界上最高超的狙击手,让观众了解军事史上最伟大的猎杀背后的科学和心理。加拿大狙击手Robert Furlong首次在美国电视上讲述了自己在阿富汗的历史性猎杀——从1.5里外击中了塔利班分子。本特别节目生动地详述了狙击手掌握的导弹学、战术、武器和潜伏等关键技术,结合了访问、动画和当今射击演练,以电影的方式重现场景,使观众如身临四角瞄准镜中。
The deadliest weapon on the battlefield is neither bullet nor gun; it's the lone sniper. Journey inside the science and psychology behind the greatest shots in military history, through the scope of the world's most extreme marksmen. Deconstruct the missions, ranging from Vietnam to Iraq to Afghanistan, presented by the men who were there and pulled the trigger. For the first time on American television Canadian sniper Robert Furlong, tells the story of his history-making shot in Afghanistan--striking a Taliban fighter from 1.5 miles away. Ballistics... Tactics... Weaponry... Stalking... This two-hour special examines these critical components in vivid detail, combining interviews with cinematic reenactments, CGI and present day shooting demonstrations to put the viewer squarely inside the crosshairs.
官方网站:

狙击手(Sniper)这个词源于1773年前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士兵的一种游戏,那里的士兵经常猎杀一种名叫沙锥鸟(Snipe)的敏捷的小鸟。由于这种鸟非常难于击中,因此长于此道的人被称为sniper。后来,sniper成为专业狙击手的正式叫法。真正现代意义的狙击手初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时德军挑选士兵组成自由行动的狙击手,他们大多具有猎人和护林员的背景,对东西两线的英法军队和俄军造成了重大杀伤。为此,在战争末期,英军专门成立了狙击手学校以培养反狙击手人才。
通常来说,狙击手分为两种:一种是受过完整正规狙击训练的具有正规编制的狙击手,另一种是在战时临时挑选的枪法准确的射手。对于一名狙击手来说,强健的身体和钢铁般的意志是必备的前提条件,而好枪法只是基本的素质而已。对于狙击手的训练,除了要求其贯彻狙击概念和熟练掌握武器系统外,还包括如何计算风差影响和测距,要学会潜伏行进,选择战术机动路线,构筑射击阵地,隐蔽地进入和撤出阵地,观测和发现隐藏的目标等。狙击手还要善于观察战区,确定可疑声音的方位,善于使用人工和天然材料进行伪装,能够迅速机动,具备忍受长时间潜伏的能力等。此外,狙击手还需要准确判读地图和战场航拍照片的能力,这往往能够帮助狙击手迅速、安全地进入和撤离阵地和战场。对于在野外“狩猎”的狙击手们来说,通常会选择两个以上的撤出路线,而安全撤退计划早在进入阵地前就已制定好了。
狙击手的目标不仅仅只是杀伤对方的人员,实际上他们往往可以起到普通步兵无法达到的战术作用。例如狙击手可以通过对坦克成员、油箱、潜望镜和通讯设备的射击使其丧失战斗力;可以通过毁伤关键设备来迟滞敌方基地的作战行动等。另外,类似于弹药库、油料库、指挥部等薄弱环节也非常容易成为狙击手的高价值战术目标。
作为德国国防军在二战中狙击手射杀记录第一名的马蒂亚斯•海岑诺尔,他的记录为345次猎杀。他曾经表示,衡量一个狙击手的成功之处不在于他射杀了多少人,而在于他能对敌人造成如何的影响。狙击手如果能击毙敌军军官,往往能够挫败敌人的进攻。二战中,苏军充分认识到狙击手的战术价值并加以推广。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狙击手使德军部队产生了很大的恐惧心理,对于打击德军的士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20万发子弹,然而同时期的一名狙击手却平均只需1.3发。
狙击手并不仅仅只能影响某一场战争的发展,有时还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军队中的帕特里克•弗格森上校倡议建立和发展的狙击手们被大陆军称为英国殖民军中最危险的部队。弗格森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狙击手,然而使他扬名的却是他那著名的“未开的一枪”: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城附近,当时弗格森在125码距离上瞄准了一名美军军官,由于这名军官转身离去,弗格森可能是因为绅士风度而没有向他后背开枪。他本来可以改变整个历史,因为被他瞄准的这个人正是领导美国独立的乔治•华盛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弗格森本人却在1780年10月被大陆军的肯塔基步枪手在450码距离上打死,他的部队投降后,英军将领康华利将军被迫放弃了对北卡罗来纳州的进攻。与此相反的是,1777年10月7日,北美大陆军肯塔基步枪队中的一名狙击手墨菲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击毙了率队侦察的英军将领西蒙•弗雷瑟将军。弗雷瑟的死直接影响了战局,导致英军将领约翰•伯格因的突围计划破产,萨拉托加战役由此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狙击手墨菲射出了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分量的一颗子弹。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狙击手的训练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名狙击手的基本训练时间为6个星期。这个时间的约定俗成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狙击教官一般来自前线部队,他们在狙击学校呆满6周后往往要回到前线。相比之下,狙击枪械和装备的变化却日新月异,尤其是在观瞄设备上,从光学瞄准器材一路发展到红外和微光观瞄设备。现代的狙击任务一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通常包括一名狙击手和一名观测员,后者有时候也是第二狙击手。一般来说,除了必备的狙击步枪外,狙击手的装备还可以包括手枪、伪装服、伪装油彩、望远镜、无线电通讯设备、红外或微光夜视仪、地图、指南针和食物等。为了保持长时间潜伏的隐蔽性,大部分的狙击手们都使用水袋和吸管,甚至采用流质高热量食品。二战中德军狙击手中拥有最高猎杀记录的马蒂亚斯•海岑诺尔表示,一名狙击手一定要始终专一,不能去担任除了狙击之外的任务。二战德军狙击手猎杀记录第二名的阿伦伯格则认为,冷静、自信和勇气是一名优秀狙击手的必备素质。如何测量和修正枪支的弹道,如何掌握射击的时机都需要不断地训练和积累经验。
据报道,在1994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车臣非法武装的狙击手对进入格罗兹尼市的俄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光是俄军131旅在3天中就损失了近800人和20辆坦克、102辆装甲车。据统计,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80%的人员伤亡仍然是由车臣非法武装的狙击手造成的。对于受到狙击的部队来说,通常采用对可疑方位的火力压制来干扰狙击手的射击,同时迅速接近敌人,以寻找狙击手。寻找敌方狙击手的方法包括通过枪声、动植物的动态、子弹的射入角,甚至是猜测敌方可能采用的有利地形来判断。当然,对付敌军狙击手的最好办法是派出己方的狙击手对其猎杀。为了反制德军的狙击手,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办了第一所军事狙击手学校。1955—1956年间,美国步兵训练学校成立了美国陆军射手训练营,这就是美军狙击手学校的前身。该校的训条主要包括:对付敌方狙击手的最佳方法是指派另一名训练有素的狙击手。对于狙击手的战术来说,发现目标是很重要的一环。猎杀对方的狙击手,有一种被称为SLLS的追踪方式,即停止(stop),观察(look),听(listen),闻(smell),其目的是时刻意识到可能会有人在监视你,而决不要贸然暴露自己。
历史上最著名的狙击手之战是二战时发生在苏军军士长柴切夫和德军上校、同时也是德国狙击手学校校长的汉斯•托瓦德之间。最后是柴切夫赢得了这场对决。高手也无法永远保持不败,这正是狙击的法则。被称为“白色死神”的芬兰狙击之王西蒙•海耶虽然在苏芬战争中猎杀了505名苏军,最后还是在1940年3月6日被另一名苏军狙击手的达姆弹击中面部而退出战斗。从这一点来说,狙击战的确是最强射手之间的对决。
【转自emule】
2010年12月28日 看过
one shot one kill.
纪录片
透视内幕:超级航母 (2007) 豆瓣
Inside The Super Carrier
其它标题: Inside The Super Carrier / 国家地理 透视内幕 超级航母
九万七千吨的艾森豪号,以三十节的时速在诺福克外海巡航.这艘刚耗费250万美金整修过的战舰,是最新航空母舰技术的结晶.艾森豪号是由核子反应器驱动,可装载85架飞机,并备有新一代的雷达和备战能力.它必须在长达两星期的真枪实弹演习中,胜过罗斯福号,证明它的实力,海军才会将它派遣到波斯湾.本片首度将联合特遣部队演习的过程搬上银幕,跟拍艾森豪号上的重要人员,记录他们在超级航空母舰上的紧张危险生活,带领观众见识21世纪的航空母舰技术,舰上的武器/战斗机与工程技术.....
探索频道:2012启示录.世界末日 豆瓣
Discovery Channel 2012 Apocalypse,The end of Days
6.4 (5 个评分) 导演: Discovery Channel 演员: AARON MAY
其它标题: Discovery Channel 2012 Apocalypse,The end of Days / 解码世界末日
玛雅日历转盘曾预测在公元2012年12月21号,将有一颗外太空流行撞击地球毁灭世界,同时世界各地核子发生爆炸,地球将陷入灭顶之灾。
2012世界某日同时被宗教领域、科学领域以及预言界预测过。一些伟大的预言学者,宗教典籍和科学证据都纷纷不约而同的指向2012可能得世界某日这一点上。
在这里我们将分析2012世界末日这个理论和预言,看看究竟是谁或者哪种组织将会潜在的造成全球的毁灭战争?自然界的哪种行为将会导致末日的到来?末日来临之前究竟有何迹象?
我们的古代预言家们也曾写下过不少记录。我们将对引用如下资料进行解读,诸如: 诺斯特拉达穆斯(法国星相学家) ,圣经,玛雅文明史以及其他关于有关2012年的书籍。
但是究竟是谁或者什么事情会导致末日来临呢?火山大爆发?瘟疫还是疾病?行星撞击地球?彗星大毁灭?魔鬼?全球变暖?还是核子战争呢?
世界末日在那天真的来临么,discovery探索频道专门专门为此做了一期节目,敬请收看。
混沌理论 (200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Chaos Theory
6.9 (19 个评分) 导演: 马科斯·西恩加 演员: 瑞安·雷诺兹 / 艾米莉·莫迪默
其它标题: Chaos Theory / 混沌科学
弗兰克(瑞安·雷诺兹 Ryan Reynolds 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他所撰写的《五分钟效率训练》在年轻人之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生活中,弗兰克同样是一个注重效率和计划的人,在他的世界里,每一分钟每一秒每一件事的发生都经过了他精心的策划和安排,绝无意外的发生。
作为弗兰克的妻子和女儿,苏珊(艾米莉·莫迪默 Emily Mortimer 饰)和杰西(伊莉莎白·哈诺伊斯 Elisabeth Harnois 饰)也被迫过着和弗兰克一样的“计划人生”,这种失去了刺激和新意的生活让两个女人简直是要发疯。无奈之下,苏珊决定帮弗兰克做一点改变,可是,令苏珊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小小的举动,却让弗兰克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神秘的混沌理论 (2009) TMDB 豆瓣
The Secret Life of Chaos
8.8 (73 个评分) 导演: Nic Stacey 演员: Jim Al-Khalili
其它标题: The Secret Life of Chaos / BBC 神秘的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一直是困扰人类数千年的一个迷。这种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解释和预测的神秘理论,在科学界只有初步的了解。在本部纪录片中,吉姆·奥卡利里教授将带领我们探索这神秘的混沌理论,试图揭开这层归因于神奇或者上帝力量的神秘面纱。
吉姆教授带着宇宙是如何由从尘埃中诞生,又是如何孕育出智慧生命的难题,开始了他的探秘旅程。混沌中的数学可以解释宇宙中从无序中产生有序的神奇景象,他揭示出大自然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和结构中隐藏的科学规律,它是物理定律的固有的组成。看过本片之后,你眼中的世界会变得与众不同。
黑手党的十诫 (2007) 豆瓣
Ten Commandments of the Mafia
导演: Discovery Channel
其它标题: Ten Commandments of the Mafia
2007年,意大利警方对黑手党作老板的别墅中搜查惊人的发现:在黑手党的最神圣的法律的清单。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帮派行为准则。现在. 前暴徒第一次说出的支配他们的犯罪世界的规则,揭露黑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时开始质疑.所谓的'黑手党十大戒律。
In 2007, Italian police make an astonishing discovery during a raid on a Mafia boss' villa: a list of the Mafia's most sacred laws. It's an incredible find: a code of conduct for the Mob. Now, for the first time, former Mobsters speak out about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ir criminal world; and reveal what happened when gangland began to question the
so-called 'Ten Commandments of the Mafia.
日常生存自救手册 第一季 (2010) 豆瓣
Worst-Case Scenario Season 1
8.8 (10 个评分) 导演: Discovery Channel 演员: 贝尔·格里尔斯
【内容介绍】:
你曾经想象过最危险的情景吗?
如果发生在你身上 你知道该如何应对吗?
我是Bear Grylls
用我的特别的生存技巧和直觉,我会教你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危险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因为是幸存……还是遇难,关键取决于你有没有利用求生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Bear Grylls 从荒野回到了城市,他将告诉你如何应对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危险。
第1集:被困燃烧车辆中 撞船事故营救 小贴士:被工业强力胶粘住的手指
第2集:被困触电车辆中 糟遇疯狗 小贴士:被口香糖粘到了怎么办
第3集:汽车落水(救人与自救) 糟遇毒蛇 小贴士:被食物噎住该怎么办
第4集:地震 小贴士:如何更换破灯泡
第5集:刹车失灵 受到人身攻击 小贴士:流鼻血 对付老鼠
第6集:极度严寒(被困工业冷库) 小贴士:手指麻木该怎么办
第7集:抛锚沙漠中 小贴士:引擎过热 邂逅毒蛛
第8集:电梯失控 大停电 小贴士:卡在保龄球里的手指
【主持人介绍】:
姓名:Edward Michael Grylls
出生日期:1974年06月07日
出生地:北爱尔兰
职业:探险家、作家、激情演说家、电视主持人、童军总领袖
配偶:Shara Cannings Knight
子女:Jesse、Marmaduke和Huckleberry
出版物:《Facing Up》--这本书记录了贝尔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的非凡经历
爱德华·迈克尔·格里尔斯(Edward Michael Grylls),昵称贝尔(Bear),是英国的一名探险家、作家和电视主持人,以其主持的求生节目《荒野求生秘技》而闻名。他在23岁时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了登上该峰最年轻的英国人。2009年7月,他以35岁的年龄成为了迄今最年轻的童子军总领袖。
基督教历史 (2009) 豆瓣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9.1 (39 个评分) 导演: Gillian Bancroft / Sian Salt 演员: Diarmaid MacCulloch
牛津大学著名的历史学教授迪尔梅德.麦克库洛赫与BBC英国广播公司联手,精心打造这部优秀的纪录片。他将带我们去基督教古迹的现场鉴证历史,去访问知名的学者和宗教人士寻知问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品味文明的足迹。透过这个系列的节目您将增加对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了解。
基督教在人类历史上和当代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全球估计现在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最早期的基督教信仰仅从凤毛麟角的几个信徒萌芽,何以成长到可以影响人类的文明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呢?
这千年的基督教历史之问,将由Diarmaid MacCulloch 迪尔梅德.麦克库洛赫教授在本系列节目中不懈地探讨。
武士刀传奇 (2009) 豆瓣
Samurai Sword - The Making Of A Legend
导演: John Wate
其它标题: Samurai Sword - The Making Of A Legend / 日本武士刀的秘密
在西元一八七六年明治天皇颁布[废刀令]以前,武士刀除被用做护身的武器外,同时还被日本人视为像征民族传统精神的一项灵器。现在,虽然它已不再具备实用的价值,但不可否认,它在日本民族美的意识演变过程中,仍居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剑有双刃适于戮、刺,而日本刀仅一刃,因此两人对峙时,必得用双手握刀以砍、劈的方式御敌,所以一把保存良好的日本刀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刀口没有碎裂、刀身没有弯曲变形、锋芒依旧锐利,但足以令这把刀永垂不朽的还在于符合美学、工艺的流线设计。
千锤百炼始成好刀,日本刀以造型和长度,分成太刀、打刀、胁差及短刀。太刀及打刀长在六十公分以上,平安时代(十二世纪)末期到室町时代初期,流行佩戴太刀于马上或仪仗典礼;室町时代中期(十五世纪后半)到江户时代末期(十九世纪中叶),则开始使用打刀,刀长在三十公分与六十公分之间者则称做‘胁差’;三十公分以下则称做短刀。
成就一把好刀需要经过不断的冶炼:高温加热反复折叠、锤平,尤其为使刃口更为坚锐,采用局部淬火。而且通过改变钢制结构的方法解决了几千年来不能韧性和硬度兼顾的难题。如何鉴赏一把好刀?通过外表来窥探刀的品质,最显著的是通过折叠锻造而产生的天然纹路---地肌。曲度必须幽雅,也就是所谓的刀姿,同时造型匀称、另外刃文也很讲究,就连与之匹配的刀鞘质感与图案、缠绕刀柄回旋绳线的特殊设计,都极尽考究,所以尽管锻造方法人人皆知,但只有极少数名家精心冶炼的刀,才会被武士真心接纳为肢体的一部分,并为其后世子孙代代相传下来。
超级工厂:哈雷摩托 (2007) 豆瓣
Ultimate Factories: Harley-Davidson
其它标题: Ultimate Factories: Harley-Davidson / harley davidson
1903年,William Harley和Davidson 三兄弟在密尔沃基创建了的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哈雷戴维森机车公司,
100 多年来,它经历了战争、经济衰退、萧条、罢工、买断和回购、国外竞争以及市场变幻的重重洗礼,但它经受住了所有考验。
哈雷戴维森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放慢发展的步伐。
一个世纪以来,哈雷得理念一直是自由大道、原始动力和美好时光。密尔沃基摩托车的形象在全世界车迷心中生根发芽,
他们狂热地忠诚于 V 型双缸驱动的机车以及制造它们的公司。
公司被《福布斯》杂志提名为"年度最佳公司"及 400 名最佳公司之一,并且"哈雷"连续跻身于美国十大最著名品牌
终极工厂:阿帕奇直升机 (2007) 豆瓣
Ultimate Factories: Apache Helicopter
其它标题: Ultimate Factories: Apache Helicopter
AH-64是目前攻击直升机的最终极表现,它的强大火力与重装甲,使它像是一辆在战场上空飞行的重坦克。不管白天或黑夜,也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它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找出敌人并摧毁敌人,而且几乎完全无惧于敌人的任何武器。跟M1艾布拉姆斯坦克一样,阿帕奇直升机也是从一项本来被取消的计划中救活的,这项计划就是洛克希德公司的AH-56“夏安”。
终极工厂:保时捷跑车 (2009) 豆瓣
Ultimate Factories: Porsche
其它标题: Ultimate Factories: Porsche / 超极工厂:保时捷跑车
Porsche911,一家由德国汽车公司打造的全球顶尖知名车,跑车界的指标。
Porsche911这40多年来均在德国斯图加特同一地生产,工厂运作如同精准的机器,每日制造数百具引擎,把产品和制程合而为一,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自动化、科技,结合经验老到的人工,打造出16款Porsche,包括911GT3……
欢迎来到Porsche的超级工厂!!
终极工厂:兰博基尼 (2009) 豆瓣
Ultimate Factories: Lamborghini
8.0 (7 个评分)
其它标题: Ultimate Factories: Lamborghini / 国家地理:终极工厂 兰博基尼
Lamborghinis factory in SantAgata Bolognese, Italy [ALT: 20 miles/30 kilometers north of Bologna) is building its fastest car ever the Murcielago SV, of which just 350 will be made. The $450,000 Murcielago SV launches from 0 to 62 miles per hour in just 3.2 seconds and can achieve a top speed of 212 miles per hour. The factory builds the car almost entirely by hand including its engine and body. The car is also painted and assembled by hand, including installation of the famous Lamborghini scissor doors. Every car is custom-built to order, and only 2.7 cars are completed per day
国家地理:解密紫禁城 (2007) 豆瓣
National Geographic: Inside The Forbidden City
其它标题: National Geographic: Inside The Forbidden City
以中央电视台斥资千万的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为蓝本,在中央电视台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众多资深制作人的共同努力下,《解密紫禁城》终于面世。
今天,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正在播出此片,该英文摘要即选自2007年4月23日的网站。
作为《故宫》的精编版本,《解密紫禁城》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全新的叙事方式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讲述,系统阐释了紫禁城从举世瞩目的帝王宫殿到国家博物馆的演变过程,全面揭秘了高耸的宫墙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价值连城的收藏,科学剖析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更迭进程。特别是好莱坞著名美籍华人演员陈冲的解说,更是画龙点睛。
可以说,《解密紫禁城》不但是一部精华版的故宫编年史,而且更是一部众望所归的视听杰作!
终极工厂:M1主战坦克 (2006) 豆瓣
Ultimate Factories: M-1 Tank
演员: Pete Gold / Steve Gardner
其它标题: Ultimate Factories: M-1 Tank
Discover how the decades-old Abrams M-1 tank became of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weapon systems.
国家地理:42次刺杀希特勒 (2008) 豆瓣
National Geographic: 42 Ways to Kill Hitler
7.3 (6 个评分) 导演: Jonathan B. Taylor 演员: Erik Thompson / Arlo Hemphill
其它标题: National Geographic: 42 Ways to Kill Hitler / 暗杀希特勒的四十二种方法
Over sixty years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recently declassified documents and contemporary experiments offer insight into a multitude of attempts at assassinating one of the most feared and despised dictators of the 20th Century. As the Nazi war machine spread terror and death across Europe, there were at least forty-two documented plots to kill Adolf Hitler and bring his regime crumbling to the ground. But who were the men that offered to lay their own lives on the line for the sake of killing one of history's most despised tyrants, and just how did they plan on accomplishing such a formidable feat? In this documentary, the filmmakers at National Geographic offer detailed insight into the forty-two assassination plots that may have alter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had they actually succeeded. ~ Jason Buchanan, All Movie Guide
从最近的一堆已解密的绝密档案中,发现有多达42次试图刺杀德国独裁者-希特勒的行为,最著名的莫过于1944年7月20日的施陶芬伯格事件,当然最终还是成功的几乎没有。了跟随这个节目,让我们来了解了解当年的历史始末吧。
如何读懂教堂 (2010) 豆瓣
Churches: How to Read Them
8.6 (10 个评分) 导演: Karen Selway 演员: Richard Taylor
The medieval church cannot be understood without recognising that death was at its heart. Richard Taylor shows how churches were designed to give medieval people a way to escape death, with their Judgement scenes, cadaver tombs and graphic depictions of the crucifixion.
He explains why scenes of suffering on the cross became so prominent and why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persecution of Jesus were depicted in the decoration of windows, floors and walls at such remarkable sites as Malvern Priory in Worcestershire.
Taylor explains the medieval obsession with purgatory and how this again transformed our churches with the building of elaborate chantry chapels, where Masses could be said to ease the journey of departed souls into he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