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散文
梦里花落知多少 豆瓣
8.5 (169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 - 6
《梦里花落知多少》记录了荷西过世后三毛的生活,共23篇。内容均为台湾皇冠出版社81年至88年的初版。
荷西的死对三毛又是一场劫难,因此由《背影》到这本书,在文学、心情上都与早期大不相同,说情叙事极其内敛,但在曲折的空间之余,读者当能感受到三毛哀而不伤的笔调里,更多的其实是三毛对人生的坚定。
2011年6月5日 已读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道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也不知道荷西的死是否纯粹的劫数。当失眠的夜里她疯狂的想念他的时候,最想要的不过是依靠在一起,和过去的岁岁日日一样。想说的,最后不过是,婚姻消失,爱情不死。爱情真的美好。
经典|诗歌|散文
活着 豆瓣
8.8 (21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08 - 5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2011年5月31日 已读
怎么说呢。苦逼的活着。看的都不想评分了。真的太苦逼了!
经典|诗歌|散文
滚滚红尘 豆瓣
8.2 (28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5
《滚滚红尘》荣获金马奖八项大奖,创最高得奖纪录,林青霞、秦汉、张曼玉主演。主要内容有:时代背景、人物介绍、楼高日尽、望断天涯路、来时陌上初熏、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等。
2011年5月28日 已读
引用别人的说的话:
滚滚红尘。
忽略掉腰封多少名人的推荐,只觉眼里心里,漫过连绵不绝的忧伤。
红尘,让人迷惘,跌进来,瞬间失了方向。
滚滚,这两个字多好,一来一去,毫不留情的将过往未来割裂,
时间溜走,我们竟也相逢陌路。
动人的故事,读的时候心里有小小的担忧,
那么柔软清净的女子,如何抵得上硝烟弥漫的流言,还有背叛。
可是,她就那样淡淡的,一路走过繁华,凋零,自顾自的继续前行。
我不知道自己选的书是否都有着相似的眉目,故事是否同样波澜不惊着令人动容。
那日,为何你与我诀别。
你那么清楚地语出惊人:你不是我想要的人。
原以为。
可是还是未曾被懂得。
最初的相遇,怜惜也罢,心疼也好,皆为真。
【不会评论剧本。却能看出三毛的用心和细致。
经典|诗歌|散文
雨季不再来 Goodreads 豆瓣
雨季不再來
8.5 (134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 - 7
《雨季不再来》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真实呈现出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辍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这本书中透露的纯真情怀和异质美感,可以清楚地印证她传奇性格的痕迹。
2011年5月26日 已读
“人/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每个人都需要时间。”这是少女的时代的作品,我并没有有任何看不起那个时候单薄脆弱的赋愁的少女青春时代。只是,你看完了对比她后面的文字,你觉得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拔节蜕变的过程。每一段生命哪怕幼稚可笑荒唐无聊也是美好的,因为没有那个时候的你,就不会有这样的耀眼光鲜成熟完美的你。其实就单从文字和文学角度,这也就是还行。正如三毛自己所说的<雨季不会来>是我生命的一个阶段,是我无可否认也无从隐匿的过去。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地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是在芸芸众生中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那的喜悦,安详宁静,明朗而不颓废。对于风景比起人,爱人才是伟大的。浪漫,都是水字旁,就是说心里不能是死水,要明镜般的止水,倒映出来的要是爱才好。能懂么。
经典|诗歌|散文
私房书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简媜 九洲图书出版社 2000
我说人生哪,如果尝过一回痛哭淋漓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够了。
2011年5月24日 已读
“我说人生哪,如果尝过一回痛哭淋漓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过,也就够了。”看的次数越多,看的越慢,越有感触。【悟与不悟无法用话说,说出来就心猿意马了。】
经典|诗歌|散文
高原的百合花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哈尔滨出版社 2003 - 7
2011年5月16日 已读
我也不知道,就是越看她的书越喜欢她。其实三毛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只是她那种全宇宙般的爱。她很喜欢回信,总是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别人身上,最后吃很多安眠药,不小心过量再也没有醒过来。这个世界,对于这样的人,读者总是强迫她接受他们过度的爱。这个女人别人一点感激,一个微笑,一句话语就能轻而易举的感动。这样的女人,身体太弱,却还要感受着什么,代替所有的走向远方。我看最后她的演讲,简直是完美的,现场的气氛总是能轻而易举的让大家会心而笑。我觉得这是一种让人心安的魅力。最后她哭了,她说自己是一个双头都在燃烧的蜡烛,一边是读者,一边是自己,她说自己没有办法真正陪伴自己的父母尽人事,觉得自己很不称职。这样的女生,就是美了。这样的美,比起镜花水月的容颜,我更爱这样的女生。性格好才是真的好。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一直的温暖之中小安宁。 人文|历史|地理 经典|诗歌|散文
棋王 豆瓣
9.1 (156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作家出版社 1999 - 10
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阿城笔下著名的"棋王"王一生是近世以来罕见的一个深刻体现了道家文化特征的人物形象。王一生深得老子的阴柔之气。他的性格是坚忍而沉着的。《棋王》表面上写棋,实质上则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表现着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评价和对中国文化进步的展望。
2011年5月14日 已读
棋王真的很好看。貌似从小学的课外读物就看过节选,只是这是第一次完成的看完。和小时候的感触还不一样。其实我喜欢的道家胜过儒家的棋路。关于运和势,“太盛则折,太弱则泻。“对手太强,就用柔化之。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是含而化之。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造势在于契机。谁也不走子,这棋没法下。对方一动,势就可入。遇见高手就要损,个损一子,导开,或者找眼钉下。万不可死损,势式要相机而变。为棋是为了养生,生会坏性。展到天下,道同势不同。我深以为然。提到母亲的那副棋子,让人感触良多。关于最后棋呆子的“最后嘱托”还是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感觉。其中很大的篇幅在写关于饥饿。我其实只是觉得用一种身体的饥饿来写精神的匮乏,在那个文革下乡的年代,精神是嗷嗷待哺的,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棋。
经典|诗歌|散文
夜谭十记 豆瓣
7.1 (7 个评分) 作者: 马识途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书中故事以一个不负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赢得“洋翰林”尊号的主人公开篇,他从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以为从此以后,摆在他面前的就是鹏程万里了。可没想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后,竟应了在大学里早已听说却总不肯相信的话:“毕业即失业!”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县衙门的工作,遇到了各色科员,故事由此展开。
置身于“冷衙门”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中,他们整日“观看”着一幕幕令人气愤又同情的“奇闻异事”在面前轮番上演:老实会计为“五斗米”竟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穷小子抛妻弃女,成为大财阀后竟娶亲女为妾;“梁山伯与祝英台”重现世间,母女相见不相识;官商一体,杀人夺命只为谋取暴利……黑暗的社会把人变成鬼,它逼迫着一些人由善良、单纯逐渐变得麻木、自私,如行尸走肉一般苟活于世……难道这辛酸血泪就没有流尽的一天?挣扎在苦难生活中的人们是否能遇到一位似罗宾汉一样的侠士,带领他们冲破黑暗的束缚,获得光明与自由?
2011年5月10日 已读
若是你想看类似让子弹飞一样的故事,那这本就不推荐。因为那个毕竟是姜文大爷请了不知道四个还是七个编剧改的本子。话归正题,这是一本子摆龙门和扯野狐禅的的合集。据说写了四十年,作者1915年出生,1942年开始写,经历国民党、地下党新中国、文革以及以后很多,被批斗过,最后还是早1982年得到出版的权利。这就是一本民间的本子。这世道,认真不得。真像《红楼梦》里面的“太虚幻境”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又还无”,哪里还有真假是非之分?再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在舞台上看到生、旦、净、末、丑,不也就是你我在衙门里天天看到的张、王、李、赵、孙?这世道本来是这么真真假假。若有若无。“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台”嘛。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开戏,你仔细看来,还不是生旦净末丑几种人物,翻出种种悲欢离合?
经典|诗歌|散文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豆瓣
作者: 海子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8
诗歌,凝练而细腻,富于想象而讲究韵律,无论是温婉抑或豪情,精致抑或粗犷,含蓄抑或奔放,她总在不知不觉中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最薄弱的一环,令我们乐而忘返。用心去品读,或许就在那一刹那,我们恍然领会,领会我们一直未曾领会的真谛,体味到诗意般的人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收录了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海子的众多诗篇,分为短诗和长诗两辑。有人说海子是飞翔的诗人,可是谁又能抵挡得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馨呢?或许诗人总是难以理解的,也或许死亡与幸福都是他最真实的一面,无论怎样,让我们好好地读他吧……
2011年4月17日 已读
我其实不喜欢海子这个人。幼稚单调黑暗绝望。比起他血泊和黑暗的长诗,喜欢的不过就限制在短诗,喜欢的句子不少:“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我请求 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在早上 你碰见 埋我的人”“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我还是觉得,诗人一定要自杀才是最好的归宿。最喜欢还是那首老套的——
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再见。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经典|诗歌|散文
人·兽·鬼 豆瓣
2017年8月北平第25次印本 ∞ 定價19元
8.9 (78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5
《人·兽·鬼》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部短篇小说。
2011年4月17日 已读
我个人还是喜欢钱老先生,老练辛辣的笔锋里面透着一股子才气。各种信手拈来的比喻完全讲想要表达的内容完全表现出来。还不以大师自居。他说自己是“一束矛盾”深得我心啊。上帝的梦,说这个充满物质的世界很空虚,古旧的黑暗温厚地掩盖住衰老的世界,仿佛沉重的眼皮盖在需要休息的眼睛上。寂静好久没给人声打破,结成了胶。最后一场梦。冷峻的讽刺。讽刺专家说,仿佛天文台上的气象预测者,刮风下雨都要自己做主一样。蜜里调油的声音掩盖着剑拔弩张的态度。打仗之前怕死。打仗之后怕了忘了死。恋爱!?我们太老了,也不够老。讽刺写作,以中学生的程度和见识作为作品的标准。用清晰来掩饰浅薄,使糊涂冒充深奥。讽刺嫉妒者,眼睛变色。告文人:诽谤、抄袭、有伤风化。要冷静的轻佻还是热烈的鲁莽。总觉得韩寒曾经就是这种风格。钟其实是个感情专家。呵呵
经典|诗歌|散文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特藏名家手稿) 豆瓣
作者: 朱自清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8 - 6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最早见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着的《文选》,此后历代评论家皆予以高度评价。《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以其显著的地位和影响,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的诗文评释,或者是做音韵训诂、征引典故的考论;或者是做兴象玲珑、辞采华茂的体验。朱自清的《古诗十九首释》则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且以一个现代人的学术眼光和审美情趣来重新阐释。其中既有对诗歌曲事的注解考证,又有着对诗歌意蕴的鉴赏批评,形成了朱自清独有的诗歌阐释,亦成为后人研究的典范。王瑶先生说:“朱先生是诗人,中国诗,从《诗经》到现代,他都有深湛的研究。”朱自清先生说:“选了《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作对象,有两个缘由。一来‘十九首’可以说是我们最古的五言诗,是我们诗的古典之一。所谓‘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作风,‘一百篇’之外,‘十九首’是最重要的代表。直到六朝,五言诗都以这一类古诗为标准;而从六朝以来的诗论,还都以这一类诗为正宗。‘十九首’影响之大,从此可知。
2011年4月12日 已读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手稿}你可以看这本。然后看完之后你会觉得任何的小五宋体是多么美多么轻松的阅读。= =||||这是与那些名家名帖不同的风格……(其实就是说字不好看……)好在内容有各种好看的。在那个年代,没有搜索引擎存在,释诗真的是才华活儿。朱自清真的是一位文学大家。各种摘章引句,深入浅出,旁敲侧击,意境深远。回归正题,古诗十九首可以说是“温柔敦厚”“哀而不怒”,可以说是诗的古典。最爱的句子有很多:“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空床难独守。”“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说到底,不过“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诗还是有种穿过漫漫悠长时于光,尘与土,一击命中心中那个柔软的点的神奇能力,不胜唏嘘啊不胜唏嘘。
百家|国学|古籍 经典|诗歌|散文
万水千山走遍 豆瓣
8.6 (28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 - 7
《万水千山走遍》记录了三毛返台后,再度出走,游历中南美洲以及首次回归故土的旅行见闻,共十八篇。在荷西去世之后,三毛鼓起生活的勇气,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2011年3月27日 已读
【我们曾经飞过千山万水/飞越过成千上万各有悲欢离合的芸芸众生。】原来荷西后来死了。在她之前。哪怕她说西语“我的丈夫是西班牙人”还用现在语态。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手上的婚戒,脱脱戴戴,总也舍不得留下来,几番周折还是戴着走了这么多路。谁喜欢做一个永远漂泊的旅人呢,若有手中脚下心里的土地。此生若能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身上没有零钱拿来乞讨,得到一枚铜板,心中很快乐。拿三美元听了一场两个观众的华丽触动心的表演。高原反应快死掉。救了很多人。遇见一个前世见过的旅人。其实这些南美洲的旅程仿佛风样停不下的感觉。有荷西的撒哈拉才是心中的归宿。P.S.在看书的时候,貌似有个女孩子清秀的写了一句:此刻只有三毛你才能安慰我了。我想了想,接了一句:这就是我们获得温暖的方式。期待之后的人会写什么。好矫情呢哈哈
经典|诗歌|散文
致橡树 豆瓣
作者: 舒婷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 - 10
第一辑 双桅船
致大海
海滨晨曲
珠贝——大海的眼泪

呵,母亲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中秋夜
心愿

致橡树
自画像
四月的黄昏
思念
往事二三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双桅船
遗产
小窗之歌
也许?
馈赠
一代人的呼声
献给我的同代人
赠虽
童话诗人
落叶
土地情诗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
群雕
礁石与灯标
第二辑 会唱歌的鸢尾花
“我爱你”
人心的法则
北京深秋的晚上
兄弟,我在这儿
白天鹅
还乡
“?。!”
惠安女子
神女峰
黄昏星
读给妈妈听的诗
……
第三辑 始祖鸟
第四辑 最后的挽歌
作者主要著作目录
2011年3月27日 已读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这是我最爱的舒婷的句子。虽然说致橡树也是很好的一篇。你看着这书,真的觉得“世界发出尖锐的啸声向后倒去 时间疯狂的旋转 雪崩似的纷纷摔落”。崇尚精神完善转换到崇尚物质实惠,理想乌托邦的破灭,人生信仰逐步丧失和改变,启蒙主义热情和崇高感的消失。舒婷写“青春的盛宴已没有我的席位。”“眺望 掏空了眼眶 剩下眺望的姿势 钙化在 最后的挽歌。”看着时候我突然觉得诗人自杀也许真的是最好的归宿。从自然中进入社会中,从“自然如洗,心贞如玉”到现实的“此事与他人无关”。时间具有摧毁和塑造的双重功效。诗人每天经历着肉体和词语的双重死亡。你真正的声音是一场灰。使灵魂像起了大火般雪亮。于是走过这里的人,都染上无名的相思。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
经典|诗歌|散文
撒哈拉的故事 豆瓣
9.3 (51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3
收录散文19篇。记述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这部散文集发表出版后,因其风趣自然的笔触、热情感恩的心灵和诚挚悲悯的情怀,风靡全球万千的中文读者。
2011年2月4日 已读
我这那么喜欢这本的文字。我是一个会吧撒哈拉总是念成哈萨拉的小笨蛋= =。。我看完好后悔我为啥没有早点看到这么好看的书。我看完关了小灯。我本来以为三毛的生活会是纯粹浪漫的,像琼瑶那样只有浪漫,我看这书,觉得不是的。三毛一个女子描绘的是一个截然不同于我们平时生活的世界,这里落后荒凉贫瘠。生活艰苦单调枯燥。可是正是由于特殊所以才能有机会给所有人展现。我喜欢有荷西的三毛。我也为救荷西的三毛感动。因为他们没有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情放在爱情上,而是更多的对生活、人性、以及其他不那么昙花一现的东西上。因为眼界让东西有了不一样的意味。我喜欢凉凉的评价——风一样的女子,流浪一样的感觉。背景是撒哈拉以及内心世界。
一直的温暖之中小安宁。 经典|诗歌|散文
天龙八部 豆瓣
9.1 (374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天龙八部乃金笔下的一部长篇小说,与《射雕》,《神雕》等 几部长篇小说一起被称为可读性最高的金庸小说。《天龙》的故事情节曲折,内容丰富,也曾多次被改编为电视作品。是金庸作品中集大成的一部。故事以北宋末年动荡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展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塑造了乔峰、段誉、 虚竹、慕容复等形象鲜明的人物,成为武侠史上的经典之作。故事精彩纷呈,人物命运悲壮多变,是可读性很强的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顾城的诗 豆瓣
8.8 (80 个评分) 作者: 顾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顾城的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黑眼睛》的再版,在原书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删节和补充。其中有些诗是第一次发表。突出了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特点,稍兼顾全面。编排上基本上按照写作年月,但又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以利阅读诗感的连贯。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 豆瓣
8.6 (37 个评分) 作者: 顾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 1
《顾城诗歌精品: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插图本)》主要内容:顾城是一位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他的创作是当代诗歌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一。《顾城诗歌精品: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插图本)》由作者的家人选编,并配以作者本人的富有个性的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诗集。主要节选作品有:星月的来由·烟囱、对宇宙大声发问、怀念、铭言(二首)、割草谣、找寻、我赞美世界、生命幻想曲、友谊、一代人·巨星、梦想、梦痕、眼睛、石壁、摄、山影、眨眼。
一代人远和近 豆瓣
作者: 顾城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8
顾城,北京人。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等,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品读经典诗歌,体味诗意人生。
诗歌,凝练而细腻,富于想象而讲究韵律,无论是温婉抑或豪情,精致抑或粗犷,含蓄抑或奔放,她总在不知不觉中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最薄弱的一环,令我们乐而忘返。用心去品读,或许就在那一刹那,我们恍然领会,领会我们一直未曾领会的真谛,体味到诗意般的人生。《一代人·远和近》收录了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顾城的众多诗歌,共有三辑,分别为“生命与生活无关”、“感性即自然的理性”和“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2010年12月12日 已读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经典|诗歌|散文
围城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豆瓣
围城
9.1 (796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 2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围城》 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崇。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从199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对本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卖弄文字,语言显得尖酸刻薄。但这一说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
2010年12月4日 已读
能把类比用到如此出神入化的世间仅此一人。
经典|诗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