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
我们的父辈 (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 (2013) 豆瓣 TMDB
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我们的父辈
9.5 (472 个评分) 导演: 菲利普·卡德尔巴赫 演员: 汤姆·希林 / 沃尔克·布鲁赫
1941年,德军准备入侵苏联,德国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线。女青年Charlotte立志为国家服务,成了一名女护士,也将前往战场救助伤员。女青年Greta美丽活泼,歌声动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个犹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缝的儿子。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启程的前夜载歌载舞,喝酒庆祝,约定圣诞节再相聚。
分离之前,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分离之后,他们的命运便和这场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一辈的德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父辈、他们的母辈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
教皇VS希特勒 (2016) 豆瓣
Pope vs. Hitler
导演: Christopher Cassel 演员: Michael Deffert / Dan Nachtrab
其它标题: Pope vs. Hitler
本片讲述二战史学界不常提及的一段历史,教皇庇护十二世(Pope Pius XII)和纳粹德国到底关系如何。教皇对犹太人大屠杀保持沉默,但是否参与了对希特勒的刺杀?国家地理频道出品。
2018年12月23日 看过
后十分钟的内容应该展开个三十分钟(世界宗教领袖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较少类似题材的纪录片
二战 教皇 纪录片
冲天 (201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冲天
8.7 (77 个评分) 导演: 张钊维 演员: 高友良 / 黄孝慈
其它标题: The Rocking Sky / ロッキングスカイ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他们是螺旋桨时代的最后一批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以及生死,都在目视可及的范围内,一如十九世纪的贵族决斗。
纪实电影《冲天》以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全面战争为大背景,来呈现这群年轻人的爱恋、荣耀与存亡。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201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Francofonia
7.5 (49 个评分) 导演: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演员: 路易多·德·朗克桑 /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其它标题: Francofonia / 攻占罗浮宫(台)
俄罗斯电影大师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自2011年凭借《浮士德》擒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就一直在筹备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此次索科洛夫将镜头对准巴黎卢浮宫,将时空拽回二战时期,探究纳粹占领下艺术与政治的内核关联。影片已入围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蛰伏四年,俄罗斯电影大师将再度携新作亮相水城,不知能否再夺大奖,但此次作为该片的世界首映,已足够吸引多方关注。
索科洛夫一向热衷于拍摄历史与权力题材电影,其代表作“权利四部曲”中的三部分别涉及: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描写列宁的《遗忘列宁》以及有关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而作为艺术爱好者的索科洛夫对文化收藏宝库的博物馆也是情有独钟,早在其2002的名作《俄罗斯方舟》中就曾取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此次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更是直接将镜头对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的法国卢浮宫,定将上演一场有关艺术、政治与文化的历史纠葛。
二战简史 豆瓣
作者: [英] 诺曼·斯通 译者: 美同 中信出版社 2015 - 1
◎300页读完“二战”
◎从1939年,凡尔赛秩序的解体
◎到1945年,旧欧洲的最后时刻
◎牛津历史学家的“二战”简明解读
这本书将告诉你:
大萧条为何会发生?
意大利怎样将这场欧洲战争变成世界大战?
巴巴罗萨计划的奇怪之处与恩尼格玛密码
战争中的关键时刻,局势恶化的 始末缘由
欧洲人的最后一个大幻觉是:战争将是短暂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世界都处在繁荣之中,如果你是欧洲人或者美国人,你会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主宰。但是没过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接踵而至。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是横亘在现代人心头的一场梦魇。因为它,有关人类进步的观点悉数遭到了彻底的否定。70年来,它的阴云一直未曾消散。
在我们似乎要忘却这一战事的今天,诺曼•斯通的这本扣人心弦的新作《二战简史:黑暗时代》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时局曾经是多么的凶险,正如丘吉尔所说,如果我们失败了,全世界,包括美国和所有我们熟悉且关心的国家,都将坠入一个新的深渊,一个扭曲了科学、更加凶险或者可能更加漫长的黑暗时代。
没有人能像他这样把历史写得简洁又有力。
安德鲁•罗伯茨
(Andrew Roberts)
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诺曼•斯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出色的历史学家之一。
《旁观者》周刊
(Spectator)
犀利却能说服每一个人。
英国《独立报》
(Independent)
发人深省,新颖独到 ,这恰好就是伟大历史著作的标志。
《旗帜晚报》
(Evening Standard)
一九四四 (2015)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1944
8.2 (63 个评分) 导演: 埃尔莫·纽加农 演员: 卡斯帕·威尔伯格 / 克里斯蒂安·乌克斯库拉
其它标题: 1944 / 1944铁甲连(台)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豆瓣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入江昭 译者: 李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二战已结束七十年,探讨战争起源的著作为数众多。入江昭教授在宏大的国际史视野内审视亚洲-太平洋战争,其总体解释框架是独一无二的。他清晰而令人信服地阐明了日本是如何一步步疏离,直至最终对抗它曾参与建立并维护的国际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