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美利坚大分裂:从奥巴马到特朗普 (2020) 豆瓣
America’s Great Divide: From Obama to Trump
8.3 (38 个评分) 导演: 迈克·科克 演员: 巴拉克·奥巴马 / 唐纳德·特朗普
2020年对于美国而言无疑是决定命运的一年,“选举”,一切都和这两个字有关。两部四小时的纪录片将展开深度探索,对美国日益痛苦的种族分裂和乌烟瘴气的政治生态进行调查。
从资深一线电影制作人迈克尔·柯克(Michael Kirk)和他的团队的视角看来,《美国鸿沟: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借鉴了对重要政治和文化人物的启示性采访,并取材于两届总统政府之间前所未有的深度报道档案,为当前时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背景。
纪录片第一部分追溯了随着种族、文化和政治分歧的加剧为唐纳德·特朗普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而巴拉克·奥巴马豪言壮语中的团结承诺又如何破灭。第二部分考察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如何利用国家的分歧,他的总统任期如何在分歧双方释放愤怒,以及美国的两极分化对国家未来意味着什么。
杀手内在:阿隆·埃尔南德斯的内心 (2020) 豆瓣
Killer Inside: The Mind of Aaron Hernandez
7.7 (12 个评分) 导演: 吉诺·麦克德莫特 演员: Kevin Armstrong / Dan Wetzel
阿隆·埃尔南德斯来自康涅狄格州布里斯托尔,是一名天赋异禀的年轻足球运动员,他迅速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在一个顶级学院项目中踢球,然后在 20 岁时入选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但在 2013 年,埃尔南德斯刚刚与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签下一份价值 4000 万美元的五年期合约,之后却因为自辛普森杀妻案以来涉及美国运动员的最著名的一起谋杀案而变得家喻户晓。埃尔南德斯因残忍杀害奥丁·劳埃德和两个波士顿地区的男人而接受审判,并就此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揭示了一系列秘密:一段混乱和饱受虐待的成长经历、对帮派生活的日益迷恋以及其他种种,皆描绘了他暴力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动机。
《杀手心:剖析阿隆·埃尔南德斯》是一部由三部分组成的纪录片系列,其中包括独家的庭审录像、埃尔南德斯从监狱打来的电话,以及与认识埃尔南德斯和劳埃德的人的访谈,本剧集仔细研究了导致审判、定罪和看似拥有一切的运动员之死的各因素的“完美风暴”。
2020年1月20日 看过
某些运动难道不就是铁铁的宗教吗?以小见大的纪录片,竞技体育中的多元性向,竞技体育的代价等等虽然不见得是Aaron结局最深层次的矛盾,但是给整个纪录片一个更大context;网飞的killer series我简直完全无法抵抗
Netflix 纪录片 美国
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2019) 豆瓣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
8.8 (31 个评分) 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 演员: 鲍勃·迪伦 / 艾伦·金斯堡
其它标题: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 / 滚雷秀
该片改编自迪伦1975年至1976年的《奔雷秀》巡演,片中将包括迪伦本人的幕前采访。本片被描述为捕捉到了1975年陷入困境的美国精神以及迪伦在那年秋天演奏的欢乐音乐。据悉本片不会以传统纪录片的形式展开叙述。
摩登情爱 第一季 (2019) 豆瓣
Modern Love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摩登情爱
7.9 (571 个评分) 导演: 约翰·卡尼 / 埃米·罗森 演员: 安妮·海瑟薇 / 安德鲁·斯科特
一段不寻常的友谊,一位失而复现的旧爱,一桩处在转折点上的婚姻,一场可能不是约会的约会,一个不因循守旧的新家庭——八篇纽约小品,九段“摩登情爱”,演绎当代生活中爱之纷繁复杂,将个中滋味向我们娓娓道来。
剧集改编自《纽约时报》同名专栏“摩登情爱”,“探索当代人复杂的感情生活,以及爱的痛苦与欢愉。”
2019年10月25日 看过
Omg这真的太 正能量了(只要想对视角)
电视剧 美国
革命背景乐 (2009) 豆瓣
Soundtrack for a Revolution
导演: Bill Guttentag / Dan Sturman 演员: The Roots / John Legend
其它标题: Soundtrack for a Revolution / 一场革命的背景乐
美国人权运动的展现,记录了美国黑人音乐家在20世纪中叶,用音乐的形式,激励美国黑人以和平抗议手段来获得平等权力的经过,通过采访马丁路得金的妻子,人权运动积极分子,歌手,作曲家等,将美国黑人反抗种族歧视,隔离政策等所做的努力,同时也展现了当权政府血腥镇压,还有暗杀,爆炸等恐怖行为到最后屈服于全美人民的意志过程。
The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is vividly captured by Bill Guttentag and Dan Sturman--award winners for their collaboration on Nanking--through image and song. And what song! Compelling archival footage is set against dynamite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s of movement anthems by, among others, Wyclef Jean, John Legend, Anthony Hamilton and the Blind Boys of Alabama, Richie Havens, The Roots and Joss Stone (whose stirring rendition of "Eyes on the Prize" is a stand out).
The freedom songs evolved from slave chants, the labour movement and, especially, from the black church. The music enabled blacks to sing what they couldn't say, and it was crucial in helping the protesters as they faced down brutal aggression with dignity and nonviolence. The infectious energy of the songs swept people up--as they do again here--and empowered them keep fighting. The film also features interviews with civil rights soldiers and leaders of the movement, including Congressman John Lewis, Harry Belafonte, Julian Bond and Ambassador Andrew Young, but it is the songs themselves that are really the stars here. A celebration of the power of music to give strength and hope, Soundtrack for a Revolution is a vibrant, soul-stirring experience and a film of significance, energy and power.
吾讲斯美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李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3
《吾讲斯美》这题目并不是要讽剌什么,仅是觉得好玩,自己来谈谈美国。布什家族的人气,苏珊·桑塔格的微笑,美国大选中蕴藏着怎样的文化战争,为子女存学费与为自己存养老金哪个合算,领带的不同颜色代表了怎样的政治含义,以妮可·基德曼为代表的澳洲帮如何横扫好莱坞,“哈利·波特”的成功激起的童话与文学之争结果如何,等等。这一部闲时翻翻的随笔集,有娱乐之顽心,却无讲道之热忱。之所以无热忱,倒不是被国内“到处莺歌燕舞,形势一片大好”所感动,而是对知识分子以先知自居所推行的社会工程有哈耶克式的怀疑。
英谚曰,上帝在细节里。《吾讲斯美》很注意细节,盯着“美国宪法有个漏洞”,谈女男关系,论古典文学有否现实意义,写几篇影评,主要是比较电影和文学原著,这是所谓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看看大众文化的电影如何把比较精英的小说庸俗化。因为不是讲道,《吾讲斯美》很少直接对读者说应该怎样怎样,而是把道理留给读者自己思考;如果实在有什么微言大义,通常也是以暗示的、隐喻的、谐趣的、反讽的、象征的、寓言的或类比的方式(好像卖了几个瓜)嵌进文章里,读者能理解最好,一时不理解就当故事看。《吾讲斯美》只是中立客观地介绍国外文化现象,并不是要宣传某种理论或某套理想。
2018年12月10日 已读
同为高一陈锋老师借书;题目加分;闲暇好读物
散文 文化 美国
民主的奇迹 豆瓣
Miracle at Philadelphia
7.1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译者: 郑明萱 新星出版社 2013 - 7
★奇迹,源自最大限度的激辩与妥协。
★美国大中学生必读书 内地首次授权出版
★专家资中筠、贺卫方、刘苏里、刘瑜一致推荐
1787年夏,美国费城。一场原本只为修补旧条例而召开的联邦大会,结果演变成要制定一部闻所未闻的宪法。五十五位代表,平均年龄不到四十三岁,来自十二个立 场各异的州,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激辩四个多月,有人出言威胁,有人离场抗议,连主席华盛顿都写道:“我真懊悔跟这档子事沾上关系。” 而正是在几近绝望的气氛里,会议缔造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这部宪法,孕育了当今世上最富强的国家。
这奇迹如何诞生?本书带你直击联邦制宪会议上唇枪舌剑的激斗,看美国先贤如何“吵出”开启两百多年国运的不朽文献!
◎ 许多历史学家花费笔墨描写这个特殊的“奇迹”,但没有人能写得比这位美国一流的传记作家更生动。——《科克斯书评》
◎所有讲述联邦制宪会议的著作中可读性最强的一部。——《图书周刊》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已为世人所熟知,而宪法诞生的艰难曲折过程鲜为人知。这一过程的深远意义可能超过宪法本身。200多年前,一群特殊的人物在费城完成了一件当时看来几乎不可完成之事。本书以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那历史场景、个性各异的人物和尖锐对立的政见。最后居然“求同存异”于一部宪法中,书名“奇迹”决非夸大。专业学者和一般读者都可从轻松的阅读中获益良多。——资中筠(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 225年前,被富兰克林称为“一次实验”的那场历经127天的美国制宪会议,犹如宇宙洪荒,开天辟地。本质上,它是人类进入民族-国家时代一次空前的建国行动。事实上,导致它失败的因素,远远大于成功——南北邦之争、大小邦之争,农工邦之争,以及随时展开的新(西部)老(东部)邦之争……即使围绕《弗吉尼亚方案》展开的辩论,任何一项主要条款,都会使会议毁于一旦,但它最后成功了。其成功要件,是规则、隐忍和妥协。本书力求回到制宪会议现场,还原会议时代背景,论人论事,无不活灵活现。比麦迪逊《辩论》引人入胜的,是作品补充了宪法草案批准过程中,同样充满博弈的精彩故事。它予后世建国的启示,有甚于其后果的辉煌。——刘苏里(学者型书人、万圣书园经营者、中国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2018年12月10日 已读
硬盘整理补录;高中看的书,丢了一本之后还买了一本;当时觉得天呐这些事儿居然能讨论而且还能这么激烈?;后来送给表弟了
历史 美国
偏颇的宪法 豆瓣
作者: 凯斯・R.桑斯坦 译者: 毕竞悦 / 宋华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6
美国宪法正位于一个十字路口,凯斯·桑斯坦在一条崭新的宪法解释进路中,清楚地记述了我们当下的困境,告诉我们可以去哪里。
桑斯坦主张,按照当下的解释,美国宪法是偏颇的。首先,它是有偏见的。当下的宪法把现状看成是中立的、公正的,任何对现状的背离都被看作是派系私见。但桑斯坦指出,当现状既非中立也非公正时,这样的推理就会导致不公正。从另外一层意义上宪法也是偏颇的:只能求诸最高法院的决定才能确证宪法的意义。如桑斯坦所表明的,并非总是如此,这也不是合众国缔造者们的意图所在。相反,宪法常常作为对于宪法的一般条款和热望进行公共审议的催化剂——而桑斯坦为了复兴如是对宪法作用的更广阔理解,做了有力的论证。
根据这样的分析,桑斯坦对今天我们争论最为火爆的一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包括纠正歧视行动、性别歧视、色情文学、“憎恨言论”、政府对宗教学校和艺术的资助。在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论述中,他主张是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一而非隐私权——保护了妇女选择堕胎的权利。桑斯坦将这些争论以及其他争论,同宪法上关于要求政治对手之间进行公共审议的历史承诺联系起来。这样,他对我们许多最为基本的宪法权利进行重新思考,例如言论自由和法律之下的平等。他主张对宪法含义的公共讨论,应该免于以现状为基础的中立原则的束缚。他将美国宪法过程看作是审议民主的运行,这具有历史上的合理性,但却是一项全新的理解。
PBS前线:麦凯恩 (2018) 豆瓣
Frontline:McCain
导演: 迈克·科克 演员: Priyanka Boghani / Sarah Childress
其它标题: Frontline:McCain
2018年10月23日 看过
感觉和朴槿惠时期韩国人民喜欢怀念卢武铉似的,一种托物言志;partisan与内耗;美国人还是喜欢造美国的神;然而和过去自己的主张,无论自愿与否,作对诚然勇敢,但都是危险的
纪录片 美国
阿尔比恩的种子 豆瓣 Goodreads
Albion's Seed:Four British Folkways in America
8.9 (7 个评分) 作者: [美]大卫•哈克特•费舍尔 译者: 王剑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7
▼内容简介
阿尔比恩(Albion),最早有记录的不列颠的名字。
本书从民俗的角度切入,解答一个重大问题,即美国自由体系的决定因素到底是什么。作者认为,1629—1775年英国向北美的四波移民潮深刻地改变了北美大陆,带来了四种不同的不列颠民俗,并奠定了新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这四种文化在英属北美扎下根基,最终成为英属北美自愿社会的基石。现今美国人口只有不到20%有英国祖先,但从文化意义上讲,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阿尔比恩的种子,无论他们的祖先是谁。
本书对北美的民俗各元素进行了详细考证,从宗教、地域、语言、建筑、群居模式等多个方面厘清了美国文化的源流,全面呈现了殖民时期美国的文化面貌,阐发了美国早期四种文化传统所内含的理念、互动融合的过程及其深远影响。
▼编辑推荐
《阿尔比恩的种子》是对美国历史学经典问题的经典解答。以问题为导向,以叙事方式呈现早期美国史,详细讨论了什么是当今美国自愿社会最有力的决定因素。
文化是了解不同的人群共同体的极佳路径,上至国家、民族,下至地方社会、宗族、个人,无不带有先天的文化烙印。理解美国,必从理解美国文化的源流开始,本书将为中国读者提供一条探究美国文化基因、进而理解美国立国之本的研究通路。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2016)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8.2 (1241 个评分) 导演: 李安 演员: 乔·阿尔文 / 加内特·赫德兰
其它标题: Billy Lynn - Un giorno da eroe /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 Joe Alwyn 饰)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范·迪塞尔 Vin Diesel 饰)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而林恩为了营救班长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到了短暂的休假,因此他们得以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林恩的姐姐因某事件深感愧疚,她希望弟弟能借此机缘回归普通生活。而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则对战争、卫国、士兵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理解。球场上的庆典盛大开幕,林恩和战友们的心却愈加沉重与焦躁……
本片根据作家本·方丹(Ben Fountain)的同名小说改编。
2017年12月20日 看过
我感觉得空几天再来标出,先马四星。明显体现了李安3D应用在人像上的指导精神。
2016 李安 美国
罗斯福家族百年史 (2014) 豆瓣
The Roosevelts: An Intimate History
导演: 肯·伯恩斯 演员: 彼德·考约特 / George F. Will
PBS纪录片,讲述美国政治历史上最突出最具影响力的罗斯福家族的三位成员——西奥多、富兰克林、埃莉诺。
葛底斯堡演讲 (2020) 豆瓣
The Gettysburg Address
导演: Sean Conant 演员: 莉莉·泰勒 / 迈克尔·C·豪尔
其它标题: The Gettysburg Address / 葛底斯堡演说
In the midst of the Civil War, President Lincoln went to Gettysburg, the place of America's greatest suffering, to offer his "few appropriate remarks" at the dedication of the Soldiers' National Cemetery. In 272 words he redefined the meaning of the war, explained to a wounded nation why the bloodletting must continue--what was worth fighting and dying for. "The Gettysburg Address" investigates the five extant copies of Lincoln's famous speech, separating fact from fiction along the way. Lincoln's greater journey to Gettysburg is chronicled, from his early anti-slavery sentiments as a poor farmer's son to his rousing orations as one of America's greatest leaders. In a spirit not dissimilar to Lincoln's transcending proposition of rebirth at Gettysburg, the film investigat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peech's many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s, both then and now. Featuring interviews with the country's leading historians, politicians, Civil Rights leaders, Women's Rights ... Written by Rising Picture Company
底特律 (201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Detroit
8.1 (140 个评分) 导演: 凯瑟琳·毕格罗 演员: 约翰·博耶加 / 威尔·保尔特
其它标题: Detroit / 底特律暴乱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和《刺杀本拉登》(Zero Dark Thirty)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即将和《拆弹部队》编剧马克·鲍尔(Mark Boal)再度合作,拍摄一部讲述1967年底特律黑人骚乱的电影。
该片目前暂无片名,计划三月开始选角,今年夏天开机拍摄。
1967年的底特律黑人骚乱是美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种族骚乱之一,起因是警察7月23日凌晨进入黑人区一家酒馆逮捕黑人。这次执法行动引发黑人不满,他们闻讯而来向警察投掷石块和砖头。
后来警方增援到来,强行驱散黑人,但适得其反,黑人越聚越多最终引发波及全城的大规模骚动。这场骚乱持续了五天,造成43人死亡,许多建筑被毁、许多人受伤。骚乱还蔓延到伊利诺伊、北卡罗来纳、田纳西、马里兰州。
这部电影计划在这场骚乱50周年,也就是2017年上映。
逃离德黑兰 (2012)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Argo
8.0 (969 个评分) 导演: 本·阿弗莱克 演员: 本·阿弗莱克 / 布莱恩·科兰斯顿
其它标题: Argo / ARGO - 救参任务(港)
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革命军攻进了美国在伊朗德黑兰的大使馆,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劫为人质。有超过50名人员被关押,但有6人逃脱,并躲在加拿大驻伊朗大使Ken Taylor(维克多·加博 Victor Garber 饰)的家里。CIA高层Jack O'Donnell( 布莱恩·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 饰)找到专家Tony Mendez(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让他协助将那六个人带回美国。经过讨论后,CIA决定采取Tony的办法,以拍摄电影的名义,Tony到伊朗将那六个人带回。Tony联系了他在好莱坞的朋友,化妆师John Chambers(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饰),并联系了电影制片人Lester(艾伦·阿金 Alan Arkin 饰)。Tony在许多剧本中选中了《ARGO》,一部和《星球大战》极为类似的电影。于是他作为制片人带着剧本和各种道具前往伊朗,找到了那六个人,开始了艰苦的逃离德黑兰之路......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等3项大奖。
萨利机长 (2016)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Sully
8.2 (931 个评分) 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演员: 汤姆·汉克斯 / 艾伦·艾克哈特
其它标题: Sully / 萨利机长:迫降奇迹(港)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09年1月15日,萨利(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在全美航空1549号班担任机长,飞机起飞两分钟后遭到飞鸟攻击,两架发动机全部熄火,萨利决定在哈德逊河上迫降,155人全数生还。但之后的调查显示他做了错误的抉择,认为大可选择返回拉瓜地亚机场。机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受难的国度 豆瓣
THIS REPUBLIC OF SUFFERING
作者: [美国]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译者: 孙宏哲 / 张聚国 译林出版社 2016 - 7
哈佛大学现任女校长关于美国内战史领域的重要专著
美国史学界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获奖图书
《纽约时报》2008年度十大好书
著名美国史研究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专文导读推荐
死亡常常给人以一种压倒性的浩渺和虚无感,一切过去之事,没有延续只有终点。然而,过去不在,过去留下的痕迹却无处不在。生命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死者彻底从幸存者的世界中消失。常常,死者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入生者的记忆之中,这种“生”与“死”的对话不仅是一种个人或家庭的体验,也往往会被塑造成一个国家的集体体验,尤其是当公民为了国家的存亡曾做出大规模的集体牺牲之后。
哈佛大学现任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的著作《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正是探讨了美国南北战争背景下这一“生”与“死”对话的产生、形成极其后续影响。福斯特借用19世纪改革人物奥穆斯塔特的名言 “this republic of suffering”作为书名,寓意了“内战死亡”所具有的穿透性影响力。全书以“死亡”为主线,以“种族”、“性别”为支线,通过遍览并收集包括书信、日记、报刊文章、布道词、广告词、绘画、照片、墓碑碑文以及小说和诗歌等在内的丰富史料,生动展现了美国内战期间的死亡是如何塑造了一个“受难的国度”,并由此得出结论:死亡——不仅通过保全国家,也通过塑造持久的国家结构与国家义务——缔造了现代美国。
面对内战这样众所周知的研究主题,福斯特独辟蹊径,将研究视角聚焦到内战中的死难者,并且采用突破传统的立体叙事方法,将战争史、文化史、社会史和政治史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史学视野。极富想象力的问题意识、创意迭出的研究构思、炉火纯青的史料运用都展现了福斯特之于历史学家的训练有素,而作为一位女性学者,其饱含人文关怀的细腻笔触更是令人动容。全书讨论“死亡”但不囿于“死亡”,而是将生命与死亡、个人与国家、宗教与世俗、战争与民主等宏大主题串联起来,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与悲悯。
如今,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大规模死亡所带来的“生”与“死”的对话时刻都在发生着,国家和个人时刻都在被拷问着对死亡的承受、理解、记忆和思考。而这本记载着罹难者的死亡、杀戮与埋葬,镌刻着生还者的焦虑、痛苦与困惑的史学著作,以死亡描述了国家的新生,也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启发。
埃里克•方纳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
引人入胜,新颖……福斯特回归了将战争同残存的浪漫主义、崇高品格与社会目的彻底剥离的工作。
戴维•W.布莱特 (耶鲁大学教授,“耶鲁大学公开课:美国内战与重建”主讲人)
惠特曼错了;书籍确实能够呈现真实的内战。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旁征博引的书。这是部杰作。它用大量研究、现实主义与真知灼见,粉碎了关于内战的感伤主义。
《新闻周刊》
《这受难的国度》是一部开创性的历史著作。在其中,一段先前被忽略或被误解的关键历史,突然之间成为了焦点。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 豆瓣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The Birth of a Nation
6.8 (64 个评分) 导演: 大卫·格里菲斯 演员: 丽莲·吉许 / 梅·马什
其它标题: The Birth of a Nation / 重见光明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庄园主卡梅伦一家原本过着安逸的生活。卡梅隆和斯通曼家的孩子同在一所寄宿学校念书,接触中,年轻的本杰明·卡梅隆(亨利·B·沃斯奥 Henry B. Walthall饰)和埃尔西·斯通曼(丽莲·吉许 Lillian Gish饰)互生情愫。然而不久南北战争爆发。本杰明参加了南方军队,奔赴前线,与北方的昔日好友斯通曼(拉尔夫·李维斯 Ralph Lewis饰)成了敌手。战后,黑人烧杀抢掠。本杰明组织三K党,对黑人进行报复,粉碎了建立所谓的“黑人王国”的阴谋。本杰明与埃尔西这对患难情侣也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结合,预示着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和统一。
这部由美国电影巨匠D·W·格里菲斯编导的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鸿篇巨制《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式电影,也是默片时代的经典之作。本片因为对白人优越主义的提倡,以及对三K党的美化而颇具争议性。
辩论 豆瓣
Journal of the Federal Convention
10.0 (7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麦迪逊 译者: 尹宣 译林出版社 2014 - 7
本书是美国宪法的缔造者麦迪逊记录的美国制宪会议的全过程,由著名翻译家尹宣先生翻译整理,有很高之学术价值。本书记载了1787年美国建国之父们设计联邦政府的全过程,记录了代表们在每天会议上的发言。全书按麦迪逊在制宪会议期间的原始手稿排印,保留历史原貌。麦迪逊的记录自始至终、一天不缺,写法类似连续剧,记下了历史人物(代表们)在特定场景(每天不断深入的辩论)上的台词(发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 (2013) T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The Great Gatsby
7.4 (1501 个评分) 导演: 巴兹·鲁赫曼 演员: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凯瑞·穆里根
其它标题: The Great Gatsby / 大亨小传(港/台)
1922年的春天,作家尼克(托比•马奎尔 Tobey Maguire 饰)满怀希望离开家乡,随淘金热潮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城市,虽然这里爵士乐流行,股票飞涨,但是贫富两极分化,人们沉沦在纸醉金迷中。尼克为了追寻美国梦,放弃写作而进入证券市场,并搬入纽约附近的海湾居住,成为了神秘富豪盖茨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饰)的邻居。而海湾的对岸住着尼克的表妹黛西(凯瑞•穆里根 Carey Mulligan 饰)和她的贵族丈夫汤姆(乔尔•埃哲顿 Joel Edgerton 饰),尼克不仅被邀请去赴宴,之后汤姆还带着他去找情妇寻欢,尼克渐渐迷失在这个充满魅力,以及富豪编制的假象、爱与谎言的世界中。
但是只有盖茨比最特别,他是唯一让尼克感到在这个迷失城市里充满希望的人。尼克被邀请参加了盖茨比豪宅中的盛宴,还发现盖茨比心中的秘密,原来他一直深爱着黛西,即使她没等到他战后归来,转而嫁给富豪汤姆,盖茨比一直深信他们的爱情矢志不渝。尼克作为盖茨比与黛西爱情的见证者,终于在盖茨比被谋杀之后,看清了这个上流社会的虚情寡义,决心远离喧嚣、冷漠、虚假的大都市,黯然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