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慢煮生活 豆瓣
8.8 (12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8
【内容简介】
怀念汪曾祺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文字。
本书为汪曾祺逝世20周年精装纪念散文集。
完整收录《五味》《昆明的雨》《人间草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等经典名篇。
同时新增《猫》《一技》《名优逸事》《和尚》《一辈古人》等罕见篇目。
从花鸟虫鱼、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见闻等多主题出发。
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志趣。
———————————————————————————————————
【编辑推荐】
★汪曾祺逝世20周年 精装纪念散文集
★新增《猫》《一技》《名优逸事》《和尚》《一辈古人》等罕见篇目
★全新修订,烫金工艺,环保护眼纸,完美精装,适合珍藏
★特别收录汪曾祺本人的书画作品,四色印刷,妙趣横生
★汪曾祺留给世间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兴致盎然地生活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献给繁忙都市中渴望诗意栖居的你
———————————————————————————————————
【名人推荐】
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鹦鹉史航
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平凹
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刚好。
——梁文道
汪曾祺的腔调就是业已灭绝的文人气,就是业已灭绝的士大夫气,这种气息在当今的中国极为稀有。
——毕飞宇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铁凝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冯唐
他的一切,都是诗。
——黄裳
老味道 豆瓣
8.6 (20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 10
汪曾祺是个小说家,谈吃更像个美食家。
《老味道》依据一生中的四个阶段,汪老接地气地展示了四种不同地域的鲜香美味。云南味儿的奇,家乡味儿里的亲,老味儿里的香,鲜味儿的艳,都让人读来过目不忘;马连薯,韭菜花,烧豆腐,炖小鸭,书中写的虽都是平常饭菜,却被汪老描绘出了人生的终极幸福与无限向往。
五味 豆瓣 Goodreads
8.8 (38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4
汪曾祺既不是达官贵人,又不是商贾巨富,因此所食、所喜的多是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他谈萝卜、豆腐,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则津津有味,满嘴噙香。汪曾祺在《葵・薤》里说,自己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怡阿谁”时,尽管他“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想见汪曾祺老人也是多愁善感,性情中人,遇事有激情,有感动,有愤慨。
但汪曾祺并不止于见花流泪,感别伤心,而是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葵到底是什么物种,他从《毛诗品物图考》追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恰巧在武昌见到了古书中的葵―――冬苋菜,终于放下了一件心事,总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当然,汪曾祺的心思可不仅仅在考古,而自有深意,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一尝”,“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中国人讲究寓教于乐,汪曾祺也不例外,在其他几篇谈美食例如《吃食与文学》的文章里,他犹如邻家老妪,絮絮叨叨地讲自己的创作观点和人生感悟,可是你竟然一点也不讨厌他,反而觉得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小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