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聋哑时代 豆瓣
8.1 (33 个评分) 作者: 双雪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6 - 8
对于很多人来说,中学时代尤其是初中时期,是一生中重要而难忘的记忆,十三四岁,正是叛逆而懵懂的年纪,同时,又是人生中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一个“成长点”,成长的新奇与疼痛让刚刚迈入少年时代的孩子们既无所适从又激动不已。他们被圈在校园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每天按部就班听老师灌输各科知识,鲜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这也是人生中一个“聋哑时代”。
不道德教育講座 豆瓣 Goodreads
7.0 (5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邱振瑞 大牌出版社 2012 - 1
三島由紀夫深入洞悉人生、社會與文學的大膽異論
道德教育?那是什麼鬼?
所謂心理健康的人,究其本質就是不道德的人!
99/100的道德加上1/100的不道德是危險的心理狀態
盡可能減少自己的善良秉性,正是不致受到誘惑的不二法門!
「人類最應該向貓看齊。因為再沒有比貓更冷淡、更無情、更任性,並且絕不任由人類擺弄的動物了!牠恐怕也是最不容易被催眠成功的動物吧。因此,我也想要摹仿貓,盡量讓自己變得冷淡、薄情、麻木不仁、自主獨立……。而且,只在想吃魚的時候,才願意發出撒嬌的喵喵聲。」
—三島由紀夫
《不道德教育講座》為三島由紀夫散文隨筆的代表作,連載於1958年《明星週刊》,並於翌年發行單行本,與《文化防衛論》、《行動學入門》並列為三島文明論的三大巨作。
三島由紀夫善於反諷批判俗世,此書他以擅長的心理分析和敏銳的洞察力,在詰問人性真實面的省思中,把人性心理逆反過來探討,如腦筋急轉彎的啟示和趣味,充分展現了三島在小說創作中未曾發揮的機智、詼諧與邏輯辯證的功力。讀者於此書正可以一窺三島毫無隱藏的另一種姿態,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展現出批判性思考的精神和深入洞悉人生、社會與文學的大膽異論。
從〈應當和陌生男人一起去酒吧〉、〈應當打從心底瞧不起老師〉、〈應當盡量說謊〉、〈應當利用貌美如花的妹妹〉等,總計六十九篇都標示著試圖推翻道德、顛覆傳統思維的聳動性標題。他以輕鬆、嘲弄、揶揄和遊戲般的筆致,理所當然的把常見的教條或德行,逆轉為違背道德直覺的標題;更針對各種流行之社會現象,提供批判性的思考。
書中,三島闡述了諸多形式的「惡」,或者近似「惡」的事物;也出現過許多類型的「惡徒」,抑或近似「惡徒」的人們。這就像報紙的社會版,「隱善揚惡」之事,當然格外容易吸引民眾的目光。麻煩的是,為何邪惡的事物看起來總是那麼美麗呢?
面纱 Goodreads 豆瓣
The Painted Veil
8.6 (101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于大卫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 - 4
“那描画的面纱,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
凯蒂怎么也琢磨不透,丈夫到底有没有发现她出轨的秘密——偷情时门把手的转动、晚餐时意有所指的话语,还有突然要带她前往霍乱之地的决定,这些都让凯蒂的神经越绷越紧。终于,忍无可忍的她决定摊牌。然而面纱揭开,爱情的真相与人性的冷漠将她的天真 击得粉碎。
造物的日常 豆瓣
種まきびとのものつくり
作者: [日] 早川由美 译者: 蕾克 新星出版社 2017 - 4
一家4口、9只鸡 、1条狗、18年。制衣、种菜、捏陶、采蜜、去旅行……
《造物的日常》是早川由美的手绘生活笔记,她在书中将自己根植于大地的手作生活分享给了大家。一针一线缝衣服、做梅干、做味噌、在田间播种。只要手做的东西,都让她心生爱惜。亲手做的东西不仅会有手工的痕迹,还蕴含眼睛看不到的心意。那是飞针走线时的发愿,是做米饭时倾注的爱意。播种时盼望天会下雨,收获时盼望放晴。手作里不仅有自我的力量,还有天地自然之力的参与。亲手做东西让她充满自信,愈发喜欢自己。
吃鲷鱼让我打嗝 豆瓣
Bream Gives me Hiccups
7.6 (8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杰西·艾森伯格 译者: 吴文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演员×剧作家×小说家、导演×制片×编剧
杰西•艾森伯格
首部短篇小说集、同名美剧拍摄中
《吃鲷鱼让我打嗝》是杰西•艾森伯格创作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全书以“吃鲷鱼让我打嗝”系列开篇,后承“家人”、“历史”、“室友偷走了我的拉面” 系列、“约会”等八个部分。故事背景既有当代美国的各种实景,也有庞贝古城和“电话之父”贝尔的电话空间。既采用常规的短篇小说体,也大胆使用书信体、短信体、邮件体等多种形式。
作品中,人物个性和虚构场景融为一体,柔情和潜藏在滑稽幽默之后的悲情相互交织,极致诠释了艾森伯格式喜剧,探索了现代世界的疯狂与光怪陆离。
书中漫画由法国获奖插画师让•朱利安创作, “为巴黎祈福”是他的作品。
《今日美国》:杰西•艾森伯格在文坛的前途就跟他在影坛一样,不可限量。
《泰晤士报》:你还没听过杰西•艾森伯格这位有才华的年轻人?那快了!
《周六夜现场》最年轻编剧 西蒙•里奇:《吃鲷鱼让我打嗝》令人捧腹,又令人心酸,有时还使劲儿自嘲,搞得我都想给杰西一个拥抱。他这多年的神经质性格终于炼成了这块喜剧真金。
波士顿公共电台:读《吃鲷鱼让我打嗝》的时候,我简直笑得不能自已!写得太好了!
《人物》杂志:伍迪•艾伦的粉丝们会喜欢这部由演员兼剧作家杰西•艾森伯格创作的滑稽大作。
百年孤独 Goodreads 豆瓣
Cien años de soledad
9.5 (1027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范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6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唐宋词十七讲 豆瓣
8.9 (3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叶嘉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5
一部完整的唐宋词史。本书为国学大家叶嘉莹教授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之邀所做的唐宋词系列讲座纪录。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鱼王 豆瓣
Царь-рыба
8.9 (63 个评分) 作者: [俄]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译者: 夏仲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4
长篇小说《鱼王》是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
活的沉思。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大自然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足迹在其间虽如雪泥鸿爪,却又带着生命不息的尊严。
这些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淡化情节,描写细腻鲜活,“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王小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显露出连贯的内容和意象,犹如
不经意穿成的一串珍珠,每一颗都以其自身的美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
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此后的汉语译本皆因袭此删节版。本次由俄语翻译家张冰将该篇翻译补入,首次呈现这部杰作的全貌,并收入俄罗斯原版精美彩插,满足读者多年期待。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豆瓣 Goodreads
職業としての小説家
8.3 (175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1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首部自传性作品,历时六年完成。
一个人,写作三十五年,十三部长篇小说,超过五十种语言译本。虽然拥有享誉世界的知名度,但关于村上春树,许多事情始终包裹在神秘的面纱中:他是怎样下定决心走上职业小说家之路?对他来说,人生中幸福的事是什么?究竟如何看待芥川奖与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家看似风光,却是份孤独的职业。三十五年来,村上春树在孤独中编织着美妙动人的故事。他以十二章肺腑之言,真挚诚恳又不失幽默地讲述自己写作道路上的故事,和追逐梦想与幸福的人生往事。
不论是作为声名显赫的作家,还是认真生活的普通人,他的故事都为人们带来信心和勇气。《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就是村上春树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真实写照。
欢迎来到猴子馆 豆瓣
Welcome to the Monkey House
7.6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王宇光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7 - 7
【编辑推荐】
★冯内古特重要短篇小说集之一,问世50年首次引进中文版;楚尘文化“冯内古特黑色幽默作品系列”2017年重磅推出。
★ 村上春树、多丽丝·莱辛、格雷厄姆·格林、诺曼·梅勒等重量级文学大师推荐。冯内古特影响多位当代重要作家,开6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小说的风气之先,堪称大师们的偶像。
★ 冯内古特是美国反主流文化大师和年轻人的偶像,在1960年代美国大学校园里,他的小说人手一册。
★本书中《欢迎来到猴子馆》《哈里森•伯杰龙》和《电欢喜》等经典篇目诞生了一系列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典故,并被多部电影、漫画和音乐作品改编和致敬。
★ 冯内古特被许多作家公认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但他的书写的深刻性却从未受限于这一门类,是一位带着幽默面具的悲观主义者,被誉为怀有悲悯情操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战文学家。
★ 本书集科幻、幽默、寓言、反乌托邦等风格于一身,具有独特的冯内古特式笑中带泪,谐趣中传达深刻省思的风格,“冯内古特风格”已成为文学领域中的经典标签。
★ 冯内古特是当代的乔治·奥威尔和马克·吐温,他们都是深刻的怀疑主义者,半个世纪前就对当下这个时代做出了惊人的预言。
★本书是《X档案》《黑镜》等科幻作品的鼻祖,想象力惊人,表现对被科技、药物和战争所统治的、非人性的未来世界的讽刺,半个世纪前的洞见至今仍给我们巨大的启迪。
【内容简介】
《欢迎来到猴子馆》是冯内古特于196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中文版首次引入。
小说囊括了从战争史诗到未来主义、惊悚小说等多个类型,想象奇崛,震撼人心。 本书是一部“后人类”的末世寓言:
——未来人人平等了,但你得带上“助残器”:让你不能比别人更聪明、更漂亮;
——人口爆炸了,要么接受伦理自杀服务,要么吞下“除欲”药丸,你只能二选一;
——只要身体通电就能方便地获得极乐,想要吗?拿钱来电;
......
这是冯内古特创作力最为旺盛的作品集,将人类在当今社会中变成了战争机器、科技产品、金融产品的傀儡的悲剧命运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呈现得淋漓尽致。
南方高速 豆瓣
Cuentos completos 2
8.8 (91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利奥·科塔萨尔 译者: 金灿 / 林叶青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7
★ 马尔克斯、聂鲁达、萨拉马戈、略萨、莫言 5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齐声推崇
★ 安东尼奥尼、王家卫 2代世界级导演倾心爱重
★ 天才的,迷人的,独一无二的科塔萨尔:生活,本该是日复一日的奇迹。
★ 科塔萨尔最受欢迎、最受期待的小说集 // 金棕榈大奖电影《放大》原著小说中文版首次面世
★ 本卷收录《秘密武器》《克罗诺皮奥和法玛的故事》《万火归一》三部短篇集,每一部都是传世佳作。科塔萨尔说:“我想创作的是一种从未有人写过的短篇小说。”
★ 阅读《南方高速》时,我的心情激动不安,第一次感觉到叙述的激情和语言的惯性,接下来我就模拟着它的腔调写了《售棉大路》。这次摹仿,在我的创作道路上意义重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 任何不读科塔萨尔的人命运都已注定。那是一种看不见的重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从没尝过桃子的滋味,人会在无声中变得阴郁,愈渐苍白,而且还非常可能一点点掉光所有的头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勃罗·聂鲁达
★ 科塔萨尔发现了孤独中的不同寻常,顺理成章中的荒谬,教条规则中的意外,以及平淡无奇中的奇迹。没有人能以文学的方式让日常生活中的陈词滥调和乏味庸常得到如此的升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
====
当现实还有别的可能时,为什么要接受司空见惯的某一种呢?阅读科塔萨尔,就是轻快地掉进爱丽丝的兔子洞,是惊奇地通过衣橱走向纳尼亚,是缓慢但不失优雅地步入普通世界中更幽微的那片天地。现实与幻想交织,时空秩序犹如万花筒一样充满了颠覆的可能,日常生活和美丽幻想中的自我时而重合时而冲突,冥冥中存在奇异、神秘、荒诞的联系。与科塔萨尔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飞驰,一场华丽自由的冒险。
过于喧嚣的孤独 豆瓣
Příliš hlučna samota
8.9 (130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赫拉巴尔 译者: 杨乐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爱情的忧伤,文化的忧伤。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
夜航西飞 豆瓣
West with the Night
9.2 (3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柏瑞尔·马卡姆 译者: 陶立夏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11
附赠怀旧明信片一套!
一部让海明威自愧弗如的传奇经典!
你读过柏瑞尔•马卡姆的《夜航西飞》了吗?……她写得很好,精彩至极,让我愧为作家。我感觉自己只是 个处理词语的木匠,将工作所得拼装到一起,有时略有所成……由于我彼时正在非洲,所以书中涉及的人物故事都是真实的。我希望你能 买到该书,并读一读,因为它真的棒极了。
——美国作家海明威
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假如你阅读,或玩纸牌,或照料一条狗,你就是在逃避自己。对孤独的厌恶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样理所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就不会费神创造什么字母表,或是从动物的叫喊中总结出语言,也不会穿梭在各大洲之间——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
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的时间,不可避免的孤身一人,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本书第二十三章
这本回忆录以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肯尼亚为背景,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非洲的生活,其中包括她毕生钟爱的两项有趣又传奇的事业——训练赛马和驾驶飞机。柏瑞尔•马卡姆以非常动人的文字,铺陈出她在非洲度过的童年、她参与狩猎的情景、她与当地土著的情谊、她训练赛马的过程,以及她独自驾驶 单翼双座木螺旋桨飞机,在东部非洲从事职业飞行并猎队搜寻大象踪迹的往事;还详细描述了她从非洲驾机回英国沿途所遭遇到的政治与自然险阻;最后更记录了她在一九三六年九月独自驾机从英国飞越大西洋直抵北美的经过。
飞女郎与哲学家 豆瓣
8.8 (12 个评分) 作者: F·S·菲茨杰拉德 译者: 姜向明、蔡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飞女郎最早在公共场合吸烟,她们惯常在鸡尾酒和晚会间穿梭,
她们一副时尚杂志的标准装束,面色苍白,嘴唇猩红,眼圈黝黑。
她们是让男人说“是”的老手,让他们甘心送出礼物……
我的几本书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记述了飞女郎的非常举止。
———F·S·菲茨杰拉德
此书是作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他已发表的八个短篇故事。作者以崭新的视角和鲜亮的文笔如实描绘一战后美国社会的生活景象,颂扬了年轻一代对旧道德的反叛心态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离岸的海盗》是个虚构的浪漫故事,女主角阿蒂塔简直就是飞女郎的形象代言人。她彻底反对平庸的生活,情愿生活在美丽的谎言里。《冰宫》弥漫着浓浓的诗意,作者用精美绝伦的文笔写出了美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傲慢与偏见对人心的影响,许多重大主题都凝缩在这篇美丽的短篇里。《脑袋与肩膀》是集子里最为幽默的一篇。《刻花玻璃酒缸》是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构思巧妙,主人公的一生都受到一只酒缸的影响。《伯妮斯剪掉了头发》是集子里最为著名的一篇,曾被改编为电视短片及舞台剧,这故事也折射出作者本人对飞女郎既欣赏又困惑的态度。《祝福礼》是集子里的一个另类,反映了作者对宗教思想及宗教仪式的敬畏与恐惧的复杂心态。《戴利林波的堕落》是篇笔调幽默的短篇,讽刺了当时冒险走捷径的时代风气。《四只拳头》是一则苦涩的幽默故事,反映了一个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四次刻骨铭心的打击。
《飞女郎与哲学家》是作者最成熟最受欢迎的作品,标志作者已经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功。
事实改变之后 豆瓣 Goodreads
When the Facts Change
8.7 (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托尼·朱特 译者: 陶小路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 - 1
◆“全球百大思想家”、奥威尔终身成就奖得主托尼·朱特最后一本文集,由其遗孀珍妮弗·霍曼斯整理出版;
◆收录了朱特对他持续关注的话题的最终看法。事实改变之后,朱特不畏惧修正自己,亦不畏惧站在潮流的反面;
◆一本关于我们时代痛点的书,深入讨论了中东危机、伊拉克战争、“9·1 1”事件、世界新秩序等问题;
◆交付“真诚之心”的公共知识分子写作,关注公正、历史、国家、公共领域、记忆与遗忘的深层意义。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托尼·朱特的遗孀珍妮弗·霍曼斯整理并作序出版的朱特的最后一本文集,收录了朱特作为一位公共知识分子所写作的诸多重要文章。这些文章记录了他思想的改变轨迹,也代表了他对公共生活持续的、充满热情的介入。无论是谈论巴以冲突中人类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还是“二战”中对自己国家犹太人的遭遇选择性失明的法国人,抑或他所崇敬的加缪和奥威尔,朱特都带着一种公正的视角、清晰的道德判断和绝佳的智识标准。他提醒我们这个时代潜藏的危机,让我们在走进21世纪时不忘回顾20世纪的历史,亦使我们更加接近当下世界的真相。
···
【媒体及名人推荐】
在这些文章中,你会看到托尼既是一个头脑清晰,相信事实、事件、数据的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追求过上一种良善生活,不只为自己也为社会而生活的理想主义者。
——珍妮弗·霍曼斯(历史学家、本书编者)
·
在一个越来越反智的时代,托尼·朱特的文章提醒我们,当紧紧持守高贵的道德和智力标准的时候,我们将得到什么,而让它们溜走的时候,我们将失去什么。
——马克·马佐尔(《谁将主宰世界》作者)
·
托尼·朱特常被视为爱德华·萨义德之后美国最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朱特一生中学术方向不止一次发生变化,但对专制暴力之恶的憎恨、对人权道德价值的肯定却是一以贯之。今天,在史学的成就之外,人们记得他,是因为他曾经致力于用公共写作来防止民主因自身的堕落而被毁掉。
——徐贲
·
朱特这样写加缪:“加缪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他在对善恶的区分上毫不犹豫,但他不去谴责人性的弱点。”这句话作为朱特自己的墓志铭也很恰当,他的充满智慧、人道主义和勇气的学识被很好地记录在了这本书中。
——《纽约书评》乔纳森·弗里兰德(Jonathan Freedland)
·
托尼·朱特对我们永远是一种鼓舞:一个智识上的巨人,一个勇猛的战士,一个才华横溢的发声者,一个充满魅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但他从来无意主动获取以上的任何一种褒奖。他只想讲述他认为必须被讲述的,一直到人们注意到他所讲述的问题。
——《观察家》
数汤匙的贼 豆瓣
The Burglar Who Counted the Spoons
7.0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屠珀 新星出版社 2018 - 5
一天,一位自称史密斯的神秘客人来访。
史密斯对菲兹杰拉德极其嫌恶,
却愿意花重金购买他的手稿。
与此同时,九十二街的红墙别墅里死了一位老妇人,
伯尼·罗登巴尔除了是个贼,还是个绅士,
所以他不能对老妇人的死无动于衷。
他一边和纽约警官雷·基希曼联手破解红墙别墅的疑案,
一边继续自己的盗贼生活,
辗转在昂贵画作、银汤匙、和数不胜数的纽扣之间。
谁也想不到,史密斯的真实目的竟然是……
月亮警察 豆瓣
MOONCOP
8.4 (33 个评分) 作者: [英] 汤姆·高尔德 译者: 吴勐 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3
我是一名月亮警察。
从小时候起,我就梦想着当警察,移民月球。如今这些都实现了。
可能你会羡慕我,但故事的开端就这么美好并不是一件好事。
月亮上的生活很孤独,那种囿于空间孤岛之上的孤独。
大批人类开始返回地球。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个人喝着咖啡,一个人吃着甜甜圈,一个人看 着天上的星星。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月球上仅剩的另一个人……
当你们看到月亮,或许会想到我,想到月球上仅剩的两个人会有怎样的故事。
但请相信,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孤独与陪伴,和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一样。
************
★一本孤独也拯救孤独的图像小说,呈现《小王子》般的诗意与忧伤:
在遥远的未来,月球成为全人类的遗弃之所,星球上仅剩的两个人相遇了。因为彼此的存在,如入绝境般的孤独也变得诗意起来。故事中传达的孤独与陪伴,恰好契合了当下大城市中,众多孤独个体的普遍心理,令人心碎又极其真实。
-
★罕见的治愈系科幻作品,和《机器人总动员》(WALL-E)一样温暖人心:
在全人类瓦解的科幻梦想的背景下,两个渺小个体的经历,与整个人类文明和太空探索计划形成巨大反差,蕴藏着温暖的治愈力量,极具戏剧性的张力。科幻背景为本书提供了绝佳的未来感和空旷感,突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故事中人类从登月到离月的心态变化,也引发了读者对现实中“登月计划”的无限思考。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年度好书,《纽约时报》十佳图像小说,美国亚马逊、Goodreads高分评价,读者口碑极佳。
-
★完美还原外版书品质,适合收藏。
**************
【媒体评论】
《月亮警察》是一出略带忧伤的喜剧。它舍弃了事无巨细的情节发展,代之以长久的、无声的留白。这本书告诉我们,即便梦想瓦解,也能从废墟中找到美好。——《纽约时报》
让高尔德为你从坏消息中找到些许宁静的诗意吧。 ——《GQ》
精彩、安宁、幽默……就像吉姆·贾木许在银幕上创造出的一种极不光彩的未来。 ——《出版人周刊》
在高尔德笔下,就连月亮不过是另一个舞台,上演着一个观察细致的生活故事,上演着日常生活中的担忧和沮丧。 ——《创意评论》
《月亮警察》中所体现的幽默更加宁静、悲伤、高尚。高尔德在每个层面上的细节描绘都无比迷人——月球空旷的地表上画着无数起伏的曲线,岩石的海洋仰望着靛蓝的天空。 ——《西雅图书评》
英格力士 豆瓣
8.0 (9 个评分) 作者: 王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9
作者王刚目前主要从事影视编剧工作,与导演冯小刚可谓是金牌搭档,共同合作了电影《甲方乙方》,《天下无贼》,电视剧《月亮背后》,王刚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以及多年影视创作经验使其这部在心中酝酿8年之久的最新小说兼具艺术性以及故事性。
小说描写了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特殊年代,在新疆的乌鲁木齐,一个名叫刘爱的十几岁的孩子却对英语情有独衷,他梦寐以求能够拥有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渴望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格力士”。当文明因为稀有而徒增了虚幻的意义的时候,成年人将对文明的向往努力压抑在蓝绿的统一色之下,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执着地追求着心目中神圣的优雅与真诚,在他敏锐躁动而又无所顾及的目光下,一串串隐蔽的事件,一个个复杂的心灵一一呈现。
这篇作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那个疯狂年代里对人性的扭曲及对灵魂的摧残,语言优美、洗炼、亦庄亦谐,富有节奏感,对文明和现代化的渴望表现虽然有些变形,但其内涵都是比较厚重和深刻的,也确属近年难得一见的长篇小说。
悲惨世界(上中下) 豆瓣
Les Misérables
9.2 (138 个评分) 作者: [法] 维克多·雨果 译者: 李丹 / 方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 6
这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彷徨少年时 豆瓣
Demian
9.4 (21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苏念秋 上海三联书店 2013 - 8
这部《彷徨少年时》描写了少年辛克莱追求自我的艰难历程。全篇以黑塞标志性的抒情笔调写就,是一部描述贯彻真正自我过程的、探索自我命运的心理小说,可以说是黑塞纪念碑式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