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行动的勇气 豆瓣 Goodreads
The Courage to Act: A memoir of a crisis and its aftermath
8.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本·伯南克 译者: 蒋宗强 中信出版社 2016 - 5
本书描述了美国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应对2008年大衰退的过程,无疑是同类中的最佳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本书披露了许多细节,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世界经济历史中的这一关键时期,很有启发意义。
——《纽约时报》
美联储为规避另一场大萧条,促进美国经济的复苏,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行动,本书认真、详细且格外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美联储这么做。
——《华盛顿邮报》
本书非常精彩地描述了美联储如何力挽狂澜,使得世界免于再次遭遇像大萧条那样的灾难……且不提美联储在危机爆发之前犯了哪些错误,至少伯南克主席领导下的美联储拯救了美国和世界,不至于再度遭难。人类应该有感恩之心。
——《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
伯南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何在以及未来如何规避类似问题。
——《洛杉矶时报》
本书深入浅出、精彩绝伦地介绍了一位美联储前主席的经济思想。
——新闻网站Vox.com
内容简介
全面阐释伯南克直面风险与拯救危局的金融哲学
对危机救赎内幕前所未有的披露
对金融政策的深入思考和现实考量
2006年,伯南克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从南卡罗来纳州的小镇到声誉卓著的学术殿堂,再到担任公职,伯南克个人的职业生涯可谓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巅峰。
他根本无暇庆贺。
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全球金融系统的内在缺陷暴露无遗,一度濒临崩溃。从投行贝尔斯登的崩溃到对保险业巨头AIG开展空前救助,伯南克及其团队殚精竭虑,采取一切可用工具,遏制金融危机蔓延态势,使得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得以持续运转。
公众对华尔街的贪婪义愤填膺。伯南克及其团队承受了巨大压力,但他们在两位总统的积极支持下,终于成功地让一个摇摇欲坠的金融体系恢复了稳定。一旦美国经济彻底崩溃,规模与后果将不堪设想,但伯南克等人以非凡的创意和决心力挽狂澜。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非传统的救助工具,帮助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开创了令其他国家竞相效仿的模式。
本书记录和阐释了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并以内部人士的视角回顾了华盛顿的应对政策,全面翔实地披露了决策过程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主要人物的个人形象,同时也梳理了伯南克在专业背景下对金融政策和工具的思考与反思。
伦巴第街 豆瓣
作者: 沃尔特.白之浩 译者: 沈国华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 1
伦敦城清晨,雾霭散尽,一座世界金融重镇——伦巴第街,若隐若现。
伦巴第街历史悠久,1800年就已经成为货币市场的发源地。
作为反映那个时代金融主题的《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一书,虽然首次出版于1873年,但洗尽岁月铅华,依然闪现持久的光彩。
本书堪称是金融领域的传世之作。本书作者——19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沃尔特·白芝浩在书中总结了当时的经验与教训,直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回味。本书在19999:、2001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再版后,依然是美国最大的图书销售网——亚马逊网站上的热销书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在《1929年大崩盘》中多次援引过《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的有关内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和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许多高级官员部曾把本书作为经常翻阅的床头书。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证明此书的不朽!
“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沃尔特·白芝浩,以及《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当属后者。
美国货币史 1867—1960 豆瓣 Goodreads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
作者: [美] 安娜·J·施瓦茨 / [美国] 米尔顿·弗里德曼 译者: 巴曙松 / 王劲松 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
《美国货币史(1867-1960)》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全书将繁杂详尽的历史统计材料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经济分析完美地融于一体。书中许多视角独特的分析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例如作者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分析和解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美国货币史(1867-1960)》被公认为是弗里德曼的影响最为深远和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20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是经济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参考文献,而且对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理解全球金融动荡及其政策走向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货币银行学 豆瓣
作者: 易纲 / 吴有昌 译者: 吴全昊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 1
《货币银行学》试图将现代货币银行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既反映现代货币银行理论的优秀成果,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银行学体系。针对国内同类教科书大多只编重制度性和操作性方面内容的特点,我们试图在理论性内容方面有所加强。由于篇幅所限,同时也考虑到绝大多数高校的经济类院系都开设了专门的国际金融课程。
拯救日本 豆瓣
Saving the Sun: How Wall Street Mavericks Shook Up Japan's Financial World and Made Billions
作者: 吉莲·泰特 译者: 吴谦立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 8
作为世界经济气象的一个重大部分,邻邦日本的经济情况一直是值得中国人密切关注的对象。关注者除了经济领域的研究者,还包括为数不少的对日本经济崛起和下跌都感到惊奇的人。随着坏账和权钱交易事件不断被揭露出来,日本金融界特别是银行逐步暴露。本书描写的是一场悬系国家命运的赌博,一个关于挽救带有武士道传统的日本金融界的故事。前《金融时报》东京记者站主任吉莲·泰特以小说的形式直逼真实人物事件,情节跌宕、节秦强劲,
美国货币体系 豆瓣
作者: 威廉·华莱士 译者: 陈代云 格致出版社 2017 - 1
本书对自建国以来的美国的货币体系演变做了非常全面的描述。作为内部人,作者在过去几十年为美联储服务的经验使得作者能够对美国货币体系进行精准的描述,本书成为其个人工作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具有可读性,非常具有启发意义。本书适合财经院校的所有专业的研究生作为教材或辅助读物、同时也能增进金融从业人员、与金融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对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理解。关于美国货币体系的描述一般分散在有关的金融史著作或金融学普通教科书的有关章节中,国内关于这一领域的出版物并不多见。原书250p,保罗 沃尔克(1979年-1987年美联储主席,现为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经济顾问)作序推荐。
预测论基础 豆瓣
作者: 翁文波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4
翁文波认为,在人类认知范围内,已知有对称规律、可数(量子化)规律、周期性规律等,如果建立相应的模型去拟合这种客观的现象规律,就可以预测未知了。当然,人们建立的模型和得出的结论,未必都和体系吻合,这就是预测的难处所在。因为在认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脱节的现象,或漏失了信息;或引入了假信息;或假正确,只有模型,没有预测;或偶然正确,没有建立模式得出结论等等。只有认识、结论和客观存在体系完全吻合,才能预测正确。这是科学预测的努力方向。1984年,翁文波的《预测论基础》出版,标志着他的预测理论正式建立。
在这本被人称为“包藏天地玄机”的书里,翁文波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以抽象体系、物理体系和信息体系作为预测理论的思想基础;同时,又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预测在原则上统一起来,从宇宙天体到生产销售,从粮食,副食到卫生保健,从政治军事到经济文化……预测,在他这儿,不仅科学化、系统化,而且社会化、应用化了。
翁文波在一个独特的领域里独领风骚,他的独特成就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了当今世界的先知大师。
债务危机 豆瓣
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ES
9.2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瑞·达利欧 译者: 赵灿 / 熊建伟 中信出版社 2019 - 3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之际,全球一线投资者之一瑞·达利欧公开了他独到的债务危机应对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解释债务危机的发生机制,以及妥善应对危机应该遵守的原则。凭借这些原则,桥水在其他机构受困于危机的情况下,得以准确预见事态发展,并安然度过危机。
正如达利欧在其全球畅销书《原则:生活和工作》中解释的那样,他相信,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发生的,所以通过研究事物的规律,人们可以理解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制定妥善应对的原则。在这本书中,他用这种方式剖析了大规模债务危机,并分享了他的模型,希望以此来降低大规模债务危机发生的概率,以及帮助人们在未来更好地掌控危机。
在这本书中,达利欧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债务危机及其应对原则:债务大周期模型(解释模型)、3个重要案例(深入考察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48个历史案例和数据对照分析。
作为成功驾驭危机的极少数人之一,达利欧提供了他的非常规视角。无论你是投资者、决策者,还是仅仅对危机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将帮助你以备受启发的新方式理解经济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