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疯狂的果实 豆瓣
7.8 (18 个评分) 钟立风
发布日期 2009年2月28日 出版发行: 野草莓
“民谣音乐有点类似于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庄稼,而民谣歌者都有一颗像培育庄稼的劳动者那样的默默而美好的心灵,他们对自然、对土地、对人群、对周遭所有的一切都有着难以言传的爱和绵延不尽的情感。” ——钟立风
2009年伊始,民谣歌手钟立风倾心推出了现场音乐作品集《疯狂的果实》,以及文字作品集《像艳遇一样忧伤》。
《疯狂的果实》是继钟立风在太合麦田公司发表首张个人专辑《在路旁》之后阔别三年以后的全新力作。现场专辑包括10首没有正式发表过的歌曲和7首老歌。文字集是累积创作的小说、随笔、断想和电影记忆。
中国人 豆瓣
所属 作品: 吾国与吾民
作者: 林语堂 译者: 郝赤东 / 沈益洪 学林出版社 2007 - 1
《中国人》旧译《吾土吾民》,是林语堂(1895年—1976年)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文化等诸方面,写得非常幽默,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等作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所以自1935年由美国纽约约翰·戴公司出版以来,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被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等名士推崇备至,曾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广泛流传,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因为各种特殊原因,国内尚未出版过《中国人》全译本,这部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是国内第一个全译版本。
中国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国民生活如此复杂, 对她有形形色色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阐释,都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有人持有与我相反的意见,我也随时准备支持他,并为他提供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他的正确性。人们能够获得真理、体会真理的时刻并不多,只有这些时刻才能永存。”《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本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文化等与西方人的诸方面作了相应的、广泛的、深入的比较。
玻璃之城 (199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玻璃之城
7.8 (162 个评分) 导演: 张婉婷 演员: 黎明 / 舒淇
其它标题: City of Glass / 玻璃の城
在1997年的除夕夜,英国伦敦的人们都在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为新年的到来欢呼庆祝。此时一辆汽车失事撞毁了,港生(黎明 饰)和韵文(舒淇 饰)是车上的一对中年男女,他们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逝去。经调查发现,原来他们是一对偷情的爱侣,由于各自都有家室,家中亲人大怒,只派了他们各 人的儿子及女儿处理后事。刚开始这两个年轻人都认为对方的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家庭幸福,各有怨恨。当他们翻查警方交给他们有关父母的资料的时候,才从照片、书信、日记等东西中,看到了他们父母当年美好的爱情故事……
梁实秋杂文集 豆瓣
作者: 梁实秋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 1
选编大师的作品不容易,那洋洋两千万字的大作,每一篇文章都折射着人生的历练,每一笔都凝聚着梁实秋——这位一代散文宗师的高度。 我的选择无意于置身于一座时空小屋,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从远去的年代,从月光的洁净中涌过来,迫我和大师的心灵对话,感受大师那“灿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言志小品、恋秣篇章。循着他的心迹,看他从“兼济天下”转至“独善其身”,倾心于审美地享受人生,以苦写乐再写智。他1903年1月出生于北京,原籍浙江杭县(今余杭);1923年自清华毕业,即赴美留学,研习英语和英美文学;1926年回国,在南北数所大学执教;20世纪30年代为著名文学团体“新月社”的主要成员;1938年入蜀,蛰居重庆北碚;1948年赴上海转广州后去台湾,直至1987年11月遽归道山。 作为中国现代典型的自由知识分子,梁实秋“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留下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冬夜草儿评论》、《骂人的艺术》、《文学的纪律》、《偏见集》、《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清华八年》、《秋室杂文》、《秋室杂忆》、《槐园梦忆》、《看云集》、《梁实秋札记》、《白猫王子及其他》、《雅舍谈吃》、《英国文学史》以及《莎士比亚全集》的中译本等等。他的大女儿梁文茜女士对我说:我父亲的作品在国内已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版本,且长销不衰,其中《雅舍小品》在海内外也有300多个版本,这充分说明广大读者对他的作品的喜爱。
万里行记 豆瓣
作者: 曹聚仁 三联书店 2000 - 7
本书是曹聚仁先生的一部重要文集,收录了他的120余篇文章。本书即可看作是以文化与历史双重观照,对中国地理的综合梳理。本书不同于一般记游的浮光掠影,这里更有对文化名城、历史重镇、祖国山川的历史沿革、风俗掌故、人物轶闻、诗词文献的综览。纵横上下古今之际,笔墨酣畅淋漓。非常值得一读。
花间集注 豆瓣
所属 作品: 花间集
作者: (后蜀)赵崇祚 / 华钟彦注 译者: 华钟彦 注解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 - 4
《花间集注》主要内容:河南大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自建校以来,一向重视国学研究,并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传承有序的研究队伍,在国学研究领域可谓人才济济,成果丰硕。经初步调查梳理,近百年来在河大工作过的有高深国学造诣的学者包括大师级学者有数十人,出版有关著作近百种。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翠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我们从中遴选在学术史上有一定地位、至今仍有研究参考价值的作品分批整理出版,这便是「百年河大国学旧着新刊」的由来。
闲话闲说 豆瓣
所属 作品: 闲话闲说
9.2 (28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作家出版社 1998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以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为号召,当然凡有志和有热情的中国人皆会趋之,理所当然,厚非者是事后诸葛亮,人人可做的。这个超现实,也是一种现代的意思,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凡事标明“现代”的一切观念,都像车票,要搭“现代”这趟车,不买票是不能上的。“无为而无不为”我看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佚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你可以动热铁了,“无不为”。后来的读书人专讲“无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只是越讲越酸。
我个人是喜欢孔子的,起码喜欢他是个体力极好的人,我们现在开汽车,等于是在高速公路上坐沙发,超过两个小时都有点累,孔子当年是乘牛车握轼木周游列国,我是不敢和他握手的,会被捏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成仙了,仍要携带世俗,就好像我们看中国人搬进新楼,阳台上满是旧居的实用破烂。不识字的中国老百姓也晓得“敬惜字纸”,以前有字的纸是要集中在一起烧掉的,类似一种仪式,字,是有神性的。记得听张光直先生说中国文字的发生是为通人神,是纵向的,西方文字是为传播,是横向的。我想中国诗发生成熟得那么早,而且诗的地位高,与中国字的通神作用有关吧。这样地对待文字,文字焉敢随便变化?白西易讲究自己的诗通俗易懂,传说他做了诗要去念给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听,这简直就把通俗做了检验一切的标准了。做诗自己做朋友看就是了,为什么会引起生存竞争?
看来唐朝的诗多商业行为的成分,不过商品质量非常高,伪劣品站不住脚。中文里的颓废,是先要有物质、文化的底子的,在这底子上沉溺,养成敏感乃至大废不起,精致到欲语无言,赏心悦目把玩终日却涕泗忽至,《红楼梦》的颓废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后是“落了个白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见原来并非是白茫茫大地。
旧情解构 豆瓣
所属 作品: 旧情解构
作者: 董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10
收有“薰香记”、“亲爱的税务局长……”、“两般彩笔,一样风情”、“中年是下午茶”、“春日即事”等散文。
闲情偶寄 豆瓣
所属 作品: 闲情偶寄
8.8 (17 个评分) 作者: 李渔 / 校注 校 译者: 江巨荣/卢寿荣/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 5
《闲情偶寄》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相当丰富,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其中的戏曲理论集中国古代曲论之大成,有些见解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园食单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随园食单
8.0 (32 个评分) 作者: 袁枚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 1
清代大学者袁枚在治学之余对饮食文化也情有独钟。由于他在诗士林的声望与地位,使得他 常常成为各地门生故旧,社会名流宴请的对象。
而他每次遇上美味佳肴都要让自己的家厨向 主人的厨师学习烹饪之法,以至四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珍贵 的食谱,于是就有了这本值 得重视的文化遗产――《随园食单》
容斋随笔 豆瓣
所属 作品: 容齋隨筆(全二冊)
作者: 洪迈 岳麓书社 1994 - 10
《容斋随笔》为宋代学者洪迈穷40余年之功编纂而成。其内容博大精深,广涉历代治乱兴衷、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向来为治国者所珍爱。
书中内容博大,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文翰,从典章制度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称道。此书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决不亚于任何一部史书,其中的政治历史、人物佚事、文章典籍,甚至各朝各代的制度无所不包,堪称宋朝之前的百科全书。
洪迈(1123-1202),南宋著名文学家,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他学识渊博,一生涉猎典籍颇多,被称为博治通儒。撰著除《容斋随笔》外,还有志怪小集《夷坚志》,并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