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历代大师 豆瓣
所属 作品: 历代大师
作者: [奥地利] 托马斯·伯恩哈德 译者: 马文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11
《历代大师:伯恩哈德作品选》收了伯恩哈德两个短篇作品集、两篇小说。两个短篇作品集中《声音模仿者》包括一百多了短篇,涉及生活中各方面的人,表现了人世间的冷漠、交流沟通的困难。
城南旧事 豆瓣
所属 作品: 城南舊事
8.9 (7 个评分) 作者: 林海音 著 / 傅光明 选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 - 11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初版于1960年。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透过英子童雅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她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南城风光恰切地洽融入字里行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小说除多次再版外,1985年,《城南旧事》在中国大陆被搬上银幕,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电影“城南旧事”先后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章”、第十四届“贝尔格勒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等多项大奖。
这本书除《城南旧事》外,还收录了《婚姻的故事》、《孟珠的旅程》、《晚晴》三部中短篇小说。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豆瓣
Call if you need me 所属 作品: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7.6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 Raymond Carver 译者: 于晓丹 / 廖世奇 译林出版社 2012 - 9
卡佛丰富文学遗产全面呈现
生前未出版短篇以及处女作、文论、书评首次亮相
-----------------------------------------------------------------------------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为卡佛小说﹑散文﹑随笔和书评的合集,所选文章以类相从,全景敞视般地展示出卡佛风格的多样性,从而使读者得以窥见其一生文学创作的丰富维度。此书还特别收录五篇新近发现的卡佛生前未结集的短篇作品。阅读卡佛,读者可见其对现代社会中底层人边缘性的关注,其实也是 已身经历的一种言说,时至今日仍可引起绝大多数人共鸣。此合集沿袭了卡佛一贯的风格,文风冷峻,看似削到嶙峋的文字之中其实蕴含无尽深意。
-----------------------------------------------------------------------------
编辑推荐:
1. 全新视角品读卡佛——此次同期推出的《火》和《需要时,就给我电话》是两本展现卡佛多样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合集,都不局限在只收录短篇小说,还收录了诗歌、散文、书评、文论等文体,极大地丰富了卡佛作为作家的文学形象;全面而立体地呈现出一个文学的卡佛,而非仅仅是一个短篇小说家的卡佛。这些文体的创作,跟短篇小说一样,均为卡佛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
2.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对于中国读者而言,《需要时,就给我电话》目前最能代表卡佛文学创作多元化的尝试。在这本书里,卡佛不仅仅是一位短篇小说大师,他还化身为书评人、文书理论家、散文家。
A. 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卡佛生前未结集出版的五篇短篇小说首次亮相。这五篇短篇小说,其文学含量和思想内涵都不亚于卡佛创作生涯最巅峰时期的那些作品。
B. 另外,此书还将卡佛创作生涯早期的作品收纳进来,包括卡佛创作的第一篇短篇——《愤怒的季节》,也为初次和中国读者见面。这个短篇深受美国文学大师福克纳的影响。在其文学创作的处女作中,卡佛已经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文学造诣。
C. 此外,卡佛创作的书评和文论,也均为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豆瓣 谷歌图书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所属 作品: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7.9 (344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 小二 译林出版社 2010 - 1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出版于1981年,是雷蒙德•卡佛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本书由十七篇短篇小说组成,讲述了如餐馆女招待、锯木厂工人、修车工、推销员和汽车旅馆管理员等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的生活。这些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愿望,做着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他们发现自己在为生存而挣扎,无法获得在常人看来并不远大的人生目标。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窘困和不如意,婚姻破裂,失业,酗酒,破产。卡佛用“极简”的遣词、冷静疏离的叙事,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边缘性以及现代人脆弱的自我意识。
冰与火之歌 豆瓣
A Song of Ice and Fire 所属 作品: 冰与火之歌
9.5 (61 个评分) 作者: [美]乔治·R.R.马丁 译者: 谭光磊 / 屈畅 重庆出版社 2013 - 10
《冰与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是由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小说家乔治·R·R·马丁(George R.R. Martin)所著的史诗奇幻小说,是当代奇幻文学一部影响深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于1996年初问世时,便以别具一格的结构、浩瀚辽阔的视野、错落有致的情节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迅速征服了欧美文坛。迄今,本作已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并在各个国家迭获大奖。作品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虚构的中世纪大陆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全书七卷(已出版到第五卷)浑然一体,共同组成了一幅壮丽而完整的画卷。
从1995年至今,《权力的游戏》、《列王的纷争》、《冰雨的风暴》、《群鸦的盛宴》和《魔龙的狂舞》陆续出版,引发了全球性的追捧热潮。
2008年底,该系列图书销量接近一千万册,在全球以三十多种语言翻译出版。由于HBO同名电视剧的推动,该系列图书仅今年二季度,在美国一地就卖出了400万册之多,长时间霸占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十位的多个位置。
纽约客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紐約客
8.8 (197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纽约客》是白先勇在六十年代就已着手创作的小说系列,《纽约客》之名或许借自美国著名文学杂志New Yorker,却与《台北人》正好成为一个浑成的佳对。从收录在《纽约客》尔雅版这个集子中的六篇小说来看,《谪仙记》和《谪仙怨》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夜曲》和《骨灰》发表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Danny Boy》和《Tea for Two》则是最近几年创作的作品。仔细对照这些分属不同时期的小说,或许可以发现,体现在白先勇《纽约客》中的创作立场,经历了一个从上个世纪的国族(中国)立场,到近年来的世界主义的变化过程。
明朝那些事儿(1-9) 豆瓣
所属 作品: 明朝那些事儿
8.7 (256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9 - 4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作品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运用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作品也是一部明朝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Good Earth 豆瓣
作者: Pearl S. Buck Pocket Books 1990 - 8
Pearl S. Buck's epic Pulitzer Prize-winning novel of a China that was -- now in a Contemporary Classics edition.

Though more than sixty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is remarkable novel won the Pulitzer Prize, it has retained its popularity and become one of the great modern classics. "I can only write what I know, and I know nothing but China, having always lived there," wrote Pearl Buck. In The Good Earth she presents a graphic view of a China when the last emperor reigned and the vast political and social upheaval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re but distant rumblings for the ordinary people. This moving, classic story of the honest farmer Wang Lung and his selfless wife O-lan is must reading for those who would fully appreciate the sweeping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liv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during this century.

Nobel Prize winner Pearl S. Buck traces the whole cycle of life: its terrors, its passions, its ambitions and rewards. Her brilliant novel -- beloved by millions of readers -- is a universal tale of the destiny of man.
身份 豆瓣 Goodreads
L'identité 所属 作品: Identity
8.5 (48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董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2
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特别喜欢一个隐喻;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听来的,还是从哪里读到的?没有关系。她想成为一种玫瑰香,一种四处扩散的香味,四处去征服。她希望就这样穿透所有男人,并通过男人,去拥抱整个世界。玫瑰四处扩散的香味:那是对艳遇的隐喻。这个隐喻在她即将成人之际开放,就像是对温柔地与男人混杂相处的浪漫许诺,对穿越所有男人之旅的邀请。可是,她天生又并非是一个常换情人的女人,这个朦胧的、抒情的梦,很快就在她宁静而幸福的婚姻中沉睡过去。
局外人 豆瓣
所属 作品: 异乡人
8.8 (74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郭宏安 译林出版社 1998
《局外人》是加缪小说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称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有划时代意义最著名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The Miniaturist 豆瓣
所属 作品: 玩偶屋
作者: Jessie Burton Picador 2014 - 7
Set in seventeenth century Amsterdam—a city ruled by glittering wealth and oppressive religion—a masterful debut steeped in atmosphere and shimmering with mystery, in the tradition of Emma Donoghue, Sarah Waters, and Sarah Dunant.
”There is nothing hidden that will not be revealed . . .“
On a brisk autumn day in 1686, eighteen-year-old Nella Oortman arrives in Amsterdam to begin a new life as the wife of illustrious merchant trader Johannes Brandt. But her new home, while splendorous, is not welcoming. Johannes is kind yet distant, always locked in his study or at his warehouse office—leaving Nella alone with his sister, the sharp-tongued and forbidding Marin.
But Nella’s world changes when Johannes presents her with an extraordinary wedding gift: a cabinet-sized replica of their home. To furnish her gift, Nella engages the services of a miniaturist—an elusive and enigmatic artist whose tiny creations mirror their real-life counterparts in eerie and unexpected ways . . .
Johannes’ gift helps Nella to pierce the closed world of the Brandt household. But as she uncovers its unusual secrets, she begins to understand—and fear—the escalating dangers that await them all. In this repressively pious society where gold is worshipped second only to God, to be different is a threat to the moral fabric of society, and not even a man as rich as Johannes is safe. Only one person seems to see the fate that awaits them. Is the miniaturist the key to their salvation . . . or the architect of their destruction?
Enchanting, beautiful, and exquisitely suspenseful, The Miniaturist is a magnificent story of love and obsession, betrayal and retribution, appearance and truth.
豆瓣
所属 作品:
8.1 (96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
本书是莫言的最新长篇小说。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丰乳肥臀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丰乳肥臀
8.3 (43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3 - 9
小说中通过母亲,含辛茹苦、艰难的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并且视上官金童为生命一般重要,其用意在于说明:人永远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生命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是第一本位的,“种”的繁衍生殖(即上官金童的重要与受宠)自然就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生命的承传、沿袭是人类赖以永恒存在的源泉。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显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小说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揭示了:人不仅是历史的主体,也是美的主体、生命的承传、延续是当最受到礼赞的。没有生命的宇宙和世界,无论美与丑、纯洁与肮脏、卑鄙与高尚,都不再具有意义。所以我们才悟得了《易传》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真正含义。小说或作者的深刻性也就在于将这个似简单又普泛深刻的道理蕴含在母亲率领儿女们的顽强的求生保种的生命过程中。
那么生命的创造者--母亲无疑要受到尊敬与赞美。母亲是无私,是爱,是奉献,是生命的载体。对母亲由衷的尊敬与感恩,也表明 了人们对生命的终极崇拜和热爱。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的母性意识或说女性意识在小说中起着主导作用。创造社会历史的可能是男性为主,创造生命历史的,或说人类历史的却是母亲生命源初的女性。这里似乎既体现了作家的心灵深沉着的恋母情结,而上官金童,作为作家思想意识的化身,他对母乳的依恋--恋乳证,在这里也找到了情感的回答,它源出于作家本人的一种情结。
小说主体仍然是展示生命的过程,讴歌生命的本体意义及母亲的伟大性。对于历史的再现与表现,以及城市生活的描写是为揭示人性之变曲,并提出问题,但不是小说的主旨。作者用笔仍然着力于刻划与表现讴歌的主题仍然是:生命、母亲、历史只是作为副线贯穿其中,着力突出的是历史的主体--人。 纵观整篇小说,我们说这是一部具有相当力度与厚度的作品,它蕴含了作家对生命、母亲、历史的深沉思索,对于社会历史与时代问题的独特、新颖的思考与探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独创性。
大概由于小说篇幅太长,小说后部分在艺术手法上,显得有些尚欠锤练,不够圆熟,加之匆促收尾,读来未免使人觉得不如前部分和谐、完好,而有些迷乱,用语生硬,对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手法运用不够圆熟。诚然,这样一部巨著,存在一些个别不足且是艺术手法上的,并不影响它整体的价值。
生死疲劳 豆瓣 谷歌图书
所属 作品: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8.1 (88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作家出版社 2006 - 1
莫言怀抱华美颓败的土地,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做出重述。莫言郑重地将土地放在记忆的丰碑前,看着它在历史中渐渐荒废并确认它在荒废中重新获得庄严、熔铸、锋利。
《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在莫言对伟大古典小说呼应的那一刻,聆听到了“章回体”那最亲切熟悉的大音;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以及冤缠孽结,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檀香刑 豆瓣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所属 作品: 檀香刑
8.3 (97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作家出版社 2001 - 3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新作。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农民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檀香刑”是一种类似西方“桩刑”的酷刑,农民领袖不幸遭此大难。小说情节以女主人公眉娘与她的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展开……
这部小说是对魔幻现实主义和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反动,更是对坊间流行的历史小说的快意叫板,全书具有民间文学那种雅俗共赏,人相传诵的生动性。作者用公然炫技的“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模式,将一个千头万绪的故事讲述得时而让人毛骨悚然,时而又让人柔情万种。
生死场 豆瓣
所属 作品: 生死场
8.3 (106 个评分) 作者: 萧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5
《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海上花落 豆瓣
所属 作品: 海上花落
9.3 (6 个评分) 作者: 韩邦庆 译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10
《张爱玲全集: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Ⅱ》内容简介为: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描写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旁及官场和商界等多个社会层面,曾被胡适称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鲁迅则曾称赞它有“平静而近自然”的风韵。
张爱玲将《海上花列传》视作《红楼梦》之后传统小说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备至。为了去除书中的吴语对白对读者造成的障碍,她将之尽数译为国语,希望能使更多人读到并重视这部小说。
分为《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两本。
点击链接进入:
《张爱玲全集(套装共12册)》
《张爱玲全集:六月新娘》
《异乡记》
《易经》
《张爱玲外集:雷峰塔》
《张爱玲全集: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
《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1》
《半生缘》
《重访边城》
《流言》
《红楼梦魇》
《怨女》
《小团圆》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
《色,戒(简体版)》
《张爱玲私语录》
《传奇未完:张爱玲1920-1995》
海上花开 豆瓣
所属 作品: 海上花開
9.1 (7 个评分) 作者: 韩邦庆 / 校注 张爱玲 译者: 张爱玲 注释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10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描写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旁及官场和商界等多个社会层面,曾被胡适称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鲁迅则曾称赞它有“平静而近自然”的风韵。
张爱玲将《海上花列传》视作《红楼梦》之后传统小说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备至。为了去除书中的吴语对白对读者造成的障碍,她将之尽数译为国语,希望能使更多人读到并重视这部小说。
分为《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两本。
三国演义 豆瓣
所属 作品: 三国演义(全二册)
作者: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 8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在《三国演义》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出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豆瓣 Goodreads
Zhi wo men zhong jiang shi qu de qing chun 所属 作品: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7.0 (109 个评分) 作者: 辛夷坞 朝华出版社 2007 - 8
自喻为“玉面小飞龙”的郑微,洋溢着青春活力,心怀着对邻家哥哥林静浓浓的爱意,来到大学。可是当她联系林静的时候,却发现出国的林静并没有告诉她任何消息。生性豁达的她,埋藏起自己的爱情,享受大学时代的快乐生活。却意外地爱上同学校的陈孝正,板正、自闭而又敏感、自尊的陈孝正却在毕业的时候又选择了出国放弃了郑微。
几年后,林静和陈孝正都出现在郑微面前,而工作后的郑微也纠葛在工作、感情甚至阴谋之中。郑微感情的天平,会倾向于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