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我的故事 豆瓣
所属 作品: 我的故事——琼瑶自传
作者: 琼瑶 花城出版社 1996 - 1
对于一个备受全世界华人瞩目的,著有四十多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且部部都经改编拍成凄美的电影或电视剧,荡气回肠,精彩绝伦,赚尽亿万中国人的爱与泪知名作家,难道你不想了解她的故事吗?
新月格格 豆瓣
所属 作品: 新月格格
6.8 (5 个评分) 作者: 琼瑶 花城出版社 1996 - 1
清朝,顺治年间。“荆州之役”改变了新月格格的命运,除了克善以外,她在一夜间失去了所有亲人,只剩两个忠心的仆人,云娃和莽古泰。他们逃难途中,新月被人掳去,幸得那让敌人闻名丧胆,绰号“马鹞子”的大将军努达海所救。
“荆州之役”平定后,努达海护送新月等人回京,一路上努达海用心的想抚平新月的丧亲之痛,他和新月之间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在滋长。
回京后,新月和克善等住进了努达海的家。努达海的妻子雁姬、儿子骥远和女儿珞琳都十分欢迎新月他们。珞琳多了个年龄相仿的好姐妹,骥远心里更是爱慕着柔情似水的新月。但此时,努达海发现自己对新月的感情已超越了父女的感情,为了逃避这份情感,努达海自动请缨到巫山打仗。
巫山连日传来努达海兵败的消息,新月实在难以控制自己对努达海的爱和思念,她毅然远赴巫山找努达海,与他共生死。努达海欲为兵败而自刎之际,他听到新月的呼唤,他们再次的相遇,真有彷如隔世之感。那夜,新月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努达海。翌日,他们欲自刎以谢天下,但最后却决定回京面对众人。
雁姬、骥远和珞琳实在难以接受新月要成为努达海的姨太太的现实。雁姬对新月百般刁难,骥远、珞琳更是不能接纳和原谅新月。看到新月受如此委屈,自己又得不到雁姬和一双儿女的谅解,努达海心里更是难过。其实,珞琳心里真的佩服新月远赴巫山追随努达海的那份勇气和对爱情的执着,终接纳了他们的爱情。
骥远欲证明自己的实力不在努达海之下,遂自动请缨前赴巫山剿灭“夔东十三军”。努达海放心不下,要与儿子一同前往。出发之前,雁姬终接纳新月。骥远看到战场上的努达海指挥若定,深具大将之风,他对父亲打从心底的佩服,更被努达海和新月的感情所感动,终接纳了他们。骥远中了敌人埋伏,努达海为救爱儿中箭而死,新月亦自刎随他而去。
水云间 豆瓣
所属 作品: 水云间
作者: 琼瑶 花城出版社 1996 - 2
航业钜子之女杜芋芋,无意间邂逅菁英群聚的『醉马画会』,画会中个个才子都对她表睐有加,惟独穷画家梅若鸿对芋芋却不敢觊觎与亵渎,他瑟缩在自己简陋画室『水云间』中,眼见众人全心撮合年轻有为的子默和芋芋,他的心,宛如在淌血...... 而芋芋呢,一次坦诚的示爱,却遭若鸿莫名其妙的侮辱与拒绝,她自此从杭州逃避到上海。理应逍遥快乐的一群才子佳人,就在这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下迷惘,他们任情徜徉于水云间,却
白狐 豆瓣
所属 作品: 白狐
作者: 琼瑶 花城出版社 1996 - 2
县太爷葛云鹏从猎人手中救下周身雪白的狐狸,白狐似乎想表达满腹感激之情,从喉咙间发出柔和的低鸣声。 不久葛云鹏又收留了一位卖身葬父的白吟霜,她能诗善曲、能断是非,更绝的是,她有一对和白狐一模一样的眼神...... 杨柳青青、画梅记、白狐...... 总括狐、鬼、侠记、及儿女之情的六篇传奇,是琼瑶有心且唯一,以古老中国为背景的小说集。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所属 作品: 麦田里的守望者
8.3 (261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07 - 3
这本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猎人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甚至在1960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出身中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 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到他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的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批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碧奴 豆瓣
所属 作品: 碧奴
6.8 (30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重庆出版社 2006 - 9
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孟姜女是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徒步千里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当时,皇帝为了阻止外敌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壮年去修建长城。孟姜女想到北方冬天寒冷,便立志要为丈夫送去冬衣御寒。在得知丈夫已经埋骨于长城之下而自己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时,她放声大哭,以至于天地变色、长城为之而崩塌。
在《碧奴》中,苏童带我们回到了遥远的古代,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重现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精心动魄的精彩场景——为了生存而练就九种哭法、送寒衣前为自己举行葬礼、装女巫吓走顽童、被当作刺客示众街头、众青蛙共赴长城……小说中,碧奴的坚韧与忠贞击退了世俗的阴谋、人性的丑恶,这个在权势压迫下的底层女子以自己的痴情、善良在沧桑乱世中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传奇。
卡尔维诺文集(第三卷) 豆瓣
所属 作品: 我们的祖先
9.6 (38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吴正仪 译林出版社 2001 - 9
卡尔维诺钟爱童话这一艺术形式,熟稔童话的特征、手法,自然也偏爱在小说中运用童话的手法来写现实的人和事。《我们的祖先》是这一艺术手法占主导地位的标志。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由《分成两半的子爵》(1952)、《树上的男爵》(1957)、《不存在的骑士》(1959)三部小说组成。 三部曲没有一个共同的人物或共同的情节脉络来把它们连缀;但共同的思想内涵,共同的艺术探索,把它们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这三部小说都采用童话的手法,来表现当代社会里的人被摧残,苦苦追求自身的完整性的遭际。
莲花 豆瓣
所属 作品: 莲花
7.5 (199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作家出版社 2006 - 3
全书收录安妮墨脱之行所拍八张图片,皆沿途所见。
《莲花》叙述年轻女子庆昭身患疾病,滞留高原,静等死亡。中年男人善生刚刚结束追名逐利的暄腾往日,内心长久压抑的黑暗苏醒,准备去与世隔绝的墨脱,寻访旧友内河。内河是被世界遗忘的女子,命运多舛。一路上善生向庆昭讲述自己和内河的往昔,雅鲁藏布江江河谷的奇崛险阻,恰似叙述中依次展开的一代人苦痛而流离的蜕变过程。
青蛇 豆瓣
所属 作品: 青蛇
7.7 (80 个评分) 作者: 李碧华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 1
桥是断肠桥,塔是伤心塔。
作者李碧华用周星驰式的无厘头语言作为开篇,将我引到缠绵悱恻的故事中。白蛇与青蛇因误吃了七情六欲丸,开始懂得了人类的感情,相继爱上了美少年许仙。其实这本书是写了两种人在路口的徘徊与抉择,许仙是平凡男人群体的缩影。小青被成功地塑造为觉醒的女子典范。
书中描写白蛇的语气是冷的,象她又凉又滑的蛇皮,恰似金庸笔下的小龙女。当她遇到了爱情,义无返顾地舍弃了千年道行时,她如一只自焚的凤凰。在仙人分界的路口,她被迷离的春雨蒙昏了头。为一个平凡的男人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以为平凡的爱和关心,嘘寒问暖,眉目传情,会使这个男人永远的感动,结果多情反被无情误,她成了雷峰塔底的囚徒,千年与孤独为伴。她永远迷失在感情的十字路口,不知哪儿是正确的方向。
在白蛇与许仙结为夫妻后,青蛇对姐姐又妒又恨。一度充当第三者的角色。她面对许仙眼中永远流泻不出的迷茫和永远不知投放在哪儿的眷顾,意乱情迷了。但还好,她比白蛇多了层冷静。也许是心头的愧疚吧!在最后,她终于迷途知返,走出了死巷,也彻底认清了许仙的面目。
然而许仙,这个忧郁,儒弱的美男子,他对自己人生的分岔路口几度退缩,并且负情负义。他既贪恋白蛇的美貌,同时又希望拥有小青。在人类自以为是的聪明下,他不断起誓,又不断地违背自己的誓言。最后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卑鄙小人。生死攸关的时候,他选择了保全自己,遗弃了对他情深一片的素贞。
法海带着一种几近变态的刚毅和执着,去追寻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他的人生路途上没有所谓的路口,所以他永远不会迷失。他能让人产生与爱等量的憎恨,又让人一筹莫展,但他的内心也有柔软不可触摸的一部分,所以最后无法面对小青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