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黑夜里最黑的花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洁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1
我一直觉得,那些美好的影片,其意义是超出电影之外的,我们可以从中唤醒自己成长期的一丝丝纤细的记忆,也可以从中获得激情和感动,这种激情和感动对成年的我们依然是礼物。
非常罪,非常美 豆瓣 谷歌图书
所属 作品: 非常罪,非常美
7.6 (23 个评分) 作者: 毛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1 其它标题: 非常罪, 非常美, 毛尖电影笔記
《非常罪 非常美》以优美的电影语言和凝练的文笔,重现了20世纪电影的画面之美,构筑了一部发狂电影浪漫史。书中的文章像一部纸上进行的电影,细腻地展现了异域的风情万种。毛尖让自己内心和演员、导演的内心交叉重叠,叙述着电影世界带罪的美,在毛尖的笔下,那个时代和爱情付出的沉重代价,都化作了无声的泪痕。
我的新电影手册 豆瓣
作者: 孙昌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8
孙昌建:出版作品有诗集《反对》《杭州呼吸》,随笔《说法:流行语超市》《我的电影手册》《活色生香》,长篇小说《我为球狂》《我为星狂》,并主编“重读李渔”丛书。与人合作出版诗集《梦幻的彼岸》,文化批评文集《杭州泡泡》,长篇小说《西湖里有张双人床》等。现为《看电影》杂志专栏作者,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与电影一起私奔 豆瓣
作者: 王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7
本书所有的文章都或多或少与电影有着某种关系,但它一般不是传统的影评,不是泛泛的电影介绍,也不是两性的电影专业研究,它是一个性情中人由电影引发的生活感悟,一个高级影迷为自己书写的极具感性的观影备忘。这其中有对影人影事的窃窃私语和即兴评说,更有超乎电影之外的联想和心得。作者博闻强记,兴味盎然,游刃于缤纷影像内外,纵横于诗情哲理之间,因为不是刻意为他人所,反具有了让所有人都感兴趣的可能。
后窗看电影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卫西谛 / 黄小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1
“后窗看电影”论坛,是网络社区“西祠胡同”中最早的一个电影论坛,也是国内最老牌的电影论坛之一,由卫西谛创建于1998年12月。
自创建以来“后窗看电影”一直是人气最旺兼质量最高的电影论坛,《南方周末》等全国数十家著名平面媒体都曾有过报道和介绍,“电影是生活的一扇后窗”、“影像沉淀为文字”等版内口号也广为流传。“后窗看电影”涌现出的数批写手,目前是全国大小媒体中影视片评论者中的中坚力量,包括许多知名电影人和电影学院专业人氏在内圈内人氏也都长年蛰伏的版内。
“后窗看电影”成立的这六年,正是网络影评崛起、发展、成其规模的六年。而后窗网友这些文字,基本代表了这些年来的民间电影评论的正果,《后窗看电影》这本书集结其中的精华篇目,不讲求专业、机械,是观影者直接的观感,具有浓厚的电影气质。
电影×音乐 豆瓣
所属 作品: 电影×音乐
7.5 (11 个评分) 作者: 罗展凤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8
《电影·音乐》是作者的电影音乐评论文章的结集,分六个部分,从不同的专题角度、不同的电影实践来谈论电影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
重点所在 豆瓣
所属 作品: 重点所在
8.2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苏珊·桑塔格 译者: 陶洁 / 黄灿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5
《重点所在》延续了桑塔格一贯的敏锐和视角的多元,在她这本最新的论文集中,她的目光投向了现当代的重要诗人、作家、戏剧家、舞蹈家,以及各种类型的艺术、文学形式,由于其独特的敏锐性,使得她的文章的意义不局限在某个领域,透过文章本身,我们看到永恒的人性,永恒的正义感,永恒的批判精神、永恒的激情以及永恒的冷静。
在土星的标志下 豆瓣
所属 作品: 在土星的标志下
8.5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苏珊·桑塔格 译者: 姚君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7
照本雅明的说法,土星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桑塔格遂用“土星气质”来描述以本雅明为代表的这类思想家的精神风貌。除本雅明外,本文集还深入评论阿尔托、巴特、卡内蒂等她本人引为榜样和同道的思想家、艺术家的作品、鲜明地描画出他们的精神肖像,桑塔格对他人的评论由是亦成为她本人的一种精神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