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 豆瓣
所属 作品: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8.4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译者: 方平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 4
1889年,白朗宁在威尼斯逝世前不久,把一个镶嵌细工的木盒交托给他的儿子,里面珍藏着他和妻子间的全部书信。1898年,两位诗人间的情书公开发表,即两卷本《白朗宁——巴莱特书信集》,这洋洋一百万字以上的来自现实生活的“情书文学”在世上绝少出现,它情深意真,诗趣盎然,受到读者的喜爱,短短十四年间再印六次。
十四行诗的故乡在意大利,它原是配合曲调的一种意大利民歌体,后来才演变为文人笔下的抒情诗,以莎士比亚成就最高,英国文学史上每一时期的重要诗人如弥尔顿、雪莱、拜伦、济慈都曾写过十四行诗。
《葡萄牙人十四行诗》是白朗宁夫人的代表作,历来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相互媲美。
这部感人的诗集就是他们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之一。其美丽动人,甚至超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
白朗宁夫人最初开始写这十四行组诗,大概是在她答应了白朗宁的求婚以后那一段时期。直到他们婚后住到了比萨,白朗宁才读到这本诗集。他不敢把这文学上的无价之宝留给他一个人享受。1850年白朗宁夫人出版了一卷诗集,把这组十四行诗也收进在内,共四十四首,还取了一个总名,叫做《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用以掩饰作者身分,因白朗宁夫人不愿意把个人情诗发表。
《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 豆瓣
所属 作品: 《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
9.2 (5 个评分) 作者: 里尔克 译者: 林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4
里尔克于1912年在亚德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城堡动笔写《杜伊诺哀歌)),1922年完成于瑞士的慕佐城堡(Muzot),历时十年。这部作品以十首哀歌组成,与《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构成里尔克的思想结晶,让人入迷地呈现出对现代世界中个体生存的意义根据的困惑。哲人如海德格尔从里尔克的诗作中看到形而上学的现代性问题,神学家则从中看到基督神学的现代性问题―天主教神学家巴尔塔萨(HansUhr von Balthasar)说过,里尔克的诗作浸透着经过转换的传统神学母题。
选编这个集子旨在为深入理解里尔克诗作中的神学思想提供最基本的文献:除《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的译文外,勒塞的“里尔克的宗教观”提供了对里尔克神学思想的一个全面的、批判性的分析,文中提供的一些里尔克日记和书信中的宗教思想材料十分难得,宜作导论研读。瓜尔蒂尼一文系他解读《杜伊诺哀歌》一书中的第二章,“天使”概念是里尔克神学思想中的一个决定性要素,瓜尔蒂尼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里尔克的诗作。
随风而行 豆瓣
所属 作品: 随风而行
8.2 (8 个评分) 作者: [伊朗]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 [伊朗]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译者: 李宏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在中国,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是深受影迷喜爱的导演,而在伊朗,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不仅仅是一位电影人,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写作比其他的艺术行为要早得多。《随风而行》这本集子收入阿巴斯以波斯文所写的诗歌22首,他的诗作背靠悠久深厚的波斯诗歌传统,经常以哲学或冥思为基础,但是在体裁上,却“向辉煌千年的美学传统中诗歌的形式特征宣示决裂”,做到韵脚和格律的彻底自由,因此被称为是“他那一代,或者那个世纪中最激进的伊朗诗人”。
我们观看阿巴斯的电影不难感受到这位作者导演的诗意,而阅读他的诗作会让我们首先注意到那些电影般的瞬间。阿巴斯电影安静、淳朴的影像曾经使我们重新张开想象和反思的翅膀;这一次,是他的文字,那些简短、迅疾、跳跃但目光细致的诗句把人置于天地间,让我们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和景象,领悟日常世界的诗意本质。
《随风而行》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一位艺术家对充满微妙差别的世界的专注凝视和细致观察;将古今最优秀波斯诗人最恒久的抱负,嫁接到当代的焦虑,把我们引向一种崭新的思维、文字和言语活动方式。阿巴斯同时是一位摄影作者,在诗集的卷首和卷末,我们选取了二十多张他的摄影作品,呈现他“想以某种方式让那些热情或者痛苦的时刻变成永恒”。
在今天这个急时、浮躁的时代里,阿巴斯的诗作、照片和电影,能够清洗我们眼睛和脑袋的污染物,使我们再次安静聆听、用心观看、凝神思考周围的人与事。
地狱一季 豆瓣
所属 作品: 彩画集
8.6 (23 个评分) 作者: 阿尔蒂尔・兰波 译者: 王道乾 花城出版社 2004 - 5
《地狱一季》给人一种混乱和绝望的印象。是因为那许多互不连贯的句子和呼喊号叫。既有对真实的确认又有幻像虚影。要控制生命、生活的梦幻和由生存逃出的梦幻。还有撒旦冷笑的声音。但主导思想是:自幼即被加之于己的原罪的观念,这是全部罪恶的根源。所以说“地狱伤不到异教之人。”最后,承认失败,只有回到卑劣下流一途。“是火焰,火焰卷着罪人升腾而起。”
兰波彩图集 豆瓣
Illuminations 所属 作品: 彩画集
9.4 (8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图尔·兰波 译者: 叶汝琏 / 何家炜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 1
《彩图集》(Illuminations)是一个谜。
《彩图集》中所有的诗篇,其灵感来源各异,但每一页都闪耀着兰波的诗歌特征,那就是他完全个人化的“看”的方式,以及他的让人去“看”的方式。散文诗这一新的诗歌形式,给了兰波的诗歌创作以更大的自由度,更丰富的可能性。他以句法的革新、紧凑的节奏感,发现了“和谐的不连贯”(瓦雷里语),更重要的是,他的视觉的清新和新奇让我们的眼睛得以摆脱日常习惯和陈旧观念,以一颗敏感的心去观看这个世界,去发现了不可知。(毋庸置疑,《彩图集》是兰波的代表作品。
《彩图集》是兰波倍受争议的作品,诗人以“通灵者”的身份开创了一种求索于潜意识和幻想的力量的自由诗风,并以此成为现代诗的真正奠基人。
海子的诗 豆瓣
所属 作品: 海子的诗
9.2 (155 个评分) 作者: 海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4
本书收录了已故诗人海子的诗作精华,其诗以独特的风格深受读者的喜爱,从这些诗中反映出诗人那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对于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动和关怀。
食指的诗 豆瓣
所属 作品: 食指的诗
7.6 (10 个评分) 作者: 食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食指的诗》: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相信未来!
神曲 (全三册) 豆瓣
作者: [意] 但丁 译者: 张曙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11
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六百多年长盛不衰的不朽诗篇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意大利诗人但丁在流亡时所作。叙述诗人迷失在黑暗的森林中,遇见象征着智慧的古罗马大诗人维吉尔的幽灵带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并由年轻时的恋人贝特丽齐带他进入天堂从黑暗和谬误走向上天显现的神圣之光.T.S.艾略特认为,只有莎士比亚才可以与但丁媲美,他们平分了现代世界没有第三者。
失乐园(上下) 豆瓣
所属 作品: 失乐园
作者: (英国)弥尔顿著、金发燊译 译者: 金发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5
《失乐园》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本书译者金发�为我国资深翻译家,对弥氏著作有独到的见解。译文信、达、雅三者咸备。原著的经典加上译者的严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无疑是一份上乘的精神粮食。
楚辞选 豆瓣
作者: 屈原 / 校注 马茂元 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 8
《楚辞》的出现,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确实又跨进了一个完全新的阶段。它的光彩像晴空的丽日一样,照耀着从周末到汉初的诗坛。风靡一时,衣被百世。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骄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本辞选《诗经》的十五国《国风》,所收集的基本上是北方的民歌。它的地域分布,以渭河流域为起点,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它的边缘也曾触及汉水和长江。江、汉都是楚国的领地②。《国风》里没有楚风,可以肯定为楚地民歌见于“二南”的仅有《汉广》和《江有汜》。其余像《芣莒》、《草虫》、《行露》、《野有死麕》等篇,也可能是同一地区的产物。就其风格而言,它们都有别于北方的诗歌,而独标逸韵。“二南”的时代是西周初期,当时楚国还处于草莱未辟的状态。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楚诗的一个光辉起点。
汉魏六朝诗选 豆瓣
所属 作品: 汉魏六朝诗选
9.2 (8 个评分) 作者: 余冠英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结束结束了楚汉相争的局面,建立了西汉帝国。其后又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沿革,至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其间共791年,这一时期,有两个不同的叫法,一称“汉魏六朝”,一称“两汉魏晋南北朝”,本书所选的诗歌,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