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
Bach: 6 Suites for Cello, BWV 1007-1012 豆瓣
9.4 (28 个评分) Anner Bylsm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6月19日 出版发行: Sony
J. S. 巴赫的独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1012,大约作于1717年,克滕。巴赫的这一套组曲采取标准的古典组曲形式,即集数种古典舞曲组成。当时克滕宫廷中有两位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贝尔与李尼希克,巴赫以这两位演奏家作为对象作成这套组曲,这套组曲谱系巴赫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玛格达琳娜抄下来,原谱没有速度标记。现在这套组曲的速度标记有多种历代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所标标志,公认的版本是19世纪著名大提琴家H.贝尔卡所标,卡萨尔斯所标版本也极为重要。(林逸聪)
毕斯马(Anner Bylsma),出生于1934年的荷兰大提琴家,他对巴洛克音乐投注了相当多的心力,1976年他成为第一位灌录巴洛克大提琴的演奏家,而且曾经灌录过维瓦第全部的大提琴作品。他所演奏的巴赫无伴奏评价相当高,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却是一位「巷内人」都知道的实力派大师,他两次灌录巴哈无伴奏大提琴曲加上他在巴洛克音乐上的努力,让大家以为他只在巴洛克音乐上钻研,其实巴洛克只是他擅长的类型之一。出身自音乐世家的毕斯马父亲是位长号手、作曲家、指挥家,他们家族中没有人学习过大提琴,1934年出生的他起初师承Carel Van Leeuwen Boomkamp,在老师身上学到对古乐以及古代大提琴的很多知识,1962-68年间,他在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担任大提琴首席,六零年代早期他与莱昂哈特、布鲁根等古乐名家,一起的组成的Quado Amsterdam,尝试用当代乐器诠释巴赫那个时期作曲家的作品,但是一开始合作毕斯马就觉得事情不对劲,因为不管他怎样轻柔的演奏大提琴,总是会将布鲁根的直笛声「盖掉」,后来他们发现答案是大提琴必须用「肠弦」。毕斯马的琴声充满了人性,他不以速度、炫技、华丽为诉求,展现的是宁静、内敛、沉思的味道,加上其大师风范精彩可期。(转自Marcelproust相关介绍)
此版录于1992年,使用了名琴Servais。
Dvořák & Schumann: Cello Concerto 豆瓣
亚诺什 斯塔克 Janos Starker / Sain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11月20日 出版发行: BMGメディアジャパン
“RCA RED SEAL BEST 100”系列之062,BVCC-37262。
弦外之音 豆瓣
杨洋 / 宁峰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1年6月25日 出版发行: DR Classics

和同样演奏大提琴的马友友相比,王健没名。
但他又很有名,1979年,以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访华为题材拍摄的奥斯卡金奖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里,就记录了他的演奏。他曾经获得过格莱美奖的提名,2006年录制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专辑,在英国流行榜上排到了22位——古典类专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昨晚,杭州大剧院,杭州爱乐指挥杨洋身边有两个人,坐着的是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站着的是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本来以为台风天气,来的人不会太多,结果猜错了,两位华人古典音乐界里的明星与杭州爱乐的合作,吸引力其实是与风雨无关的。
低沉的大提琴声响起,那是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首管弦乐作品,《A小调二重奏协奏曲》。这部作品和昨晚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友谊的故事: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与勃拉姆斯是一对保持了30年友谊的好友,在勃拉姆斯创作《第二交响曲》时,约阿希姆提供了大量的意见。但之后,两人因为私事断交,直至勃拉姆斯创作了专门献给约阿希姆的《A小调二重奏协奏曲》。这首曲子首演时,由约阿希姆演奏小提琴,豪斯曼演奏大提琴,勃拉姆斯亲自指挥,成为两人重修旧好的标志。
1969年出生的王健和1981年出生的宁峰,除去他们的演奏都是充满激情以外,你也许很难在他们身上发现相同的地方。可在音乐里,低沉的大提琴、明亮的小提琴和乐团之间像是在进行一场对话,关于音乐的也是关于人生的。王健曾经说过:“艺术是我们感性的一个表达方法。我们的感性就像‘第三只眼睛’一样,可以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当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最后一段旋律奏出,王健和宁峰谢幕了很多次,掌声就一直没有停下过。再返场,他们加演了一首《帕萨卡利亚舞曲》。一位现场的观众说这支乐曲让她快要哭了,她并不是那种很熟悉古典音乐的粉丝,可在音乐中,她一定也睁开了“另一只眼”。语言从琴弦上跳出,进入心灵,这就是“弦外之音”吧。
杭州爱乐2010-11音乐季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接下来还会有精彩的演出:7月8日杭州爱乐将与韩国著名钢琴家白建宇演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7月15日的“凄美·爱”闭幕音乐会,杭州爱乐会用他们精彩的表现来回报杭州的爱乐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