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
动物农场 豆瓣
Animal Farm
9.5 (39 个评分) 作者: [英] 奥威尔 译者: 傅惟慈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5 - 1
《动物农场》同中国的事务毫无关系,这是不言而喻的。既与中国无关,毋庸讳言,作者撰写这个故事是以苏联斯大林当政时期发生的一些事为蓝本的。《动物农场》讲的正是一个革命异化的历程,叫人民提高警惕,防止在革命的名义下出现的极权主义。这本书写成的日子,正值德国法西斯被同盟国打垮,人们对希特勒的种种罪行,记忆犹新。
一九八四 豆瓣 Goodreads
Nineteen Eighty-Four
9.5 (224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董乐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战时日记 谷歌图书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孙宜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3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这部战时时名著包括两部分:“战时日记”和“战时通信”,前者是奥威尔在任英国BBC电台东方部记者期间所写的一本独特的日记,后者是奥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书信摘选。他以高超的叙述技巧,在日记和书信中既抒发了对战争的反思,又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战争内幕,对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与选择等都有独特的思考。作者文笔优美,识见独特而深刻,所以这些日记和书信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2019年1月30日 已读
书信和日记似乎不是一个人翻译的,日记部分翻译不行。书信部分读着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翻译的,还比较用心
乔治·奥威尔 二战 历史 奥威尔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