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Naked Spirit 豆瓣
8.7 (6 个评分) Sainkho Namtchylak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1998年6月9日 出版发行: Amiata Records
1998 "Naked Spirit"-Amiata Media,Italy/U.K.
SAINKHO最内省,最深沉,也最为耐听的专辑.整张专辑不到40分钟,却有11首作品.这些短小而精致的曲子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SAINKHO对传统民间音乐以及古典式演唱技巧的独特视角.
第一首的同名歌曲便是与亚美尼亚duduk(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土耳其NEY管)演奏家Djivan Gasparyan合作的, SAINKHO深情的哼唱和着Djivan Gasparyan如泣如诉的吹奏,营造出一种萧瑟异常的思乡情绪.使得"Naked Spirit"这首曲子成为浩瀚的世界音乐海洋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接下来的歌曲当然也不会让我们失望,<<Inuit Wedding>>的蒙古式长调沁人心脾;<< Midnight Blue>>里的达到超高音”2”的宽广音域,足以让每一个技巧高明的声乐家为之侧目.
SAINKHO在专辑里除了两首钢琴伴奏的作品外,其余的曲子均由民间乐器伴奏:从古老的mouth harp(口弦),马头琴,到Shaman's drum(萨满鼓),甚至用上了来自印度的TABLA鼓,加上各种喉音双声唱法的展现, 与其说"Naked Spirit"是SAINKHO在音乐上的一次归乡之旅,不如说是她对传统民间音乐的短暂告别.
(耶胡达)
失乐园(严肃音乐1) 豆瓣
7.9 (14 个评分) 金武林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上海声像出版社
在中国最有才华的音乐人中,金武林是遭受了最不公平待遇的一个。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速度与遗忘成正比,两年来每个人都在忙着迎接新的刺激,金武林和他的《严肃音乐》就这样被忘记了,他甚至没有得到足够的评论哪怕是批评,这使我一直耿耿于怀。
记得在1995年,朋友们人手一盒《严肃音乐》,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讨论这位不明出处的同志。我们的兴奋与“圈中人”的冷落反差太大,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英语不太好,所以听欧美音乐总是先听音乐后翻译歌词并把人声也当做一件乐器来听,所以我们没去追究金武林的歌词是不是不知所云,所以我们一致说:“好音乐,金武林!”
我们中的我还认为,歌词看不懂、音乐大量舶来的先锋中,金武林是唯一用完美形式和隐约的意义创造了成功范例 的人,这是陈劲、“冥界”、“战斧”等人构成的形式主义倾巢下唯一的完卵。形式主义做为一个术语而不是贬义词的情况下,是指艺术作品重视材料本身的形式和相互关系而不是反映或象征现实,金武林喜欢把自己藏起来,用音乐和超现实主义的歌词说话,难道这有什么错吗?其实,听他的歌倒是该先读几句歌词:“音乐它流动着,流动到路边了/接着它开始往下啦/你于是理解你于是听懂/你于是歌唱了”,这是我们进入金武林音乐世界的游客须知。美蕴藏在含混中,理解要依赖直觉,这对长期把音乐当做配乐诗朗诵的文化或没文化人士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蔑视。当然,假如真要讨论诗歌的话,我又要说,金武林的诗歌功底已经接近专业水准,他的歌词除了语感稍差之外完全称得上佳作,其风格接近80年代中后期的许多中国青年诗人,其中《PM 11:30鸟》完全是一首敏感、内向、完整的好诗——这对近年来只革新听觉习惯而不革新阅读的人士来说,又是天大的启蒙。
我们甚至不能从音乐中找到属于金武林个人的线索——他是南方人?北方人?他坚强?脆弱?他的情感方式?道德观?——我们只能隐约触到一种具有双重人格的审美方式。《我被你歌唱了》、《上海女人》、《浮世绘》等作品大量的效果人声,《变形记》、《还阳》等作品的多 重人声、背景合唱的隐约和出现都让我们在潜意识和意识两个层面上戏剧性地自相矛盾。却又最终与自己握手言欢。压缩的诡异、弗兰格的迷幻、延时的虚幻以及分轨制造出的层次把金武林打扮得神秘而又高傲。他的作品无非两部分,《浮世绘》和《失乐园》由陈耶门(莫非是北村小说中的基督徒?)作词,大气、崇高,尤其《失乐园》的悲壮辽阔简直就是对尘世的断然抛弃,金武林的野心似乎是用这两歌首尾呼应,建筑一个人神相融的史诗世界。当然这题材有点太大了,在节奏的激情中,他还是免不了回到另6首歌、另一个极端去。“我的灵魂鲜美,留给你们”,留给我们 ,与我们嬉戏、愉悦的是另一个金武林,他克制着自己的欲望(《PM 11:30鸟》)、狂热《我被你歌唱了》)、压抑和爆发(《变形记》、《还阳》)以及《好吧好吧好吧》那样的揶揄,他在《上海女人》中创造了波动的幻梦,让“上海”和“女人”这两个事物相互溶化,却又让自己与之拉开距离。是的,这种克制和距离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它会使流行的、时髦的、保守的审美习惯感到恼火——干嘛不淋漓尽致?!干嘛不大哭大笑?!干嘛不打开天窗说亮话?!——就连《还阳》这首Grunge作品也一点不粗野煽情,还有《我被你歌唱了》,那种有节制的、水到渠成的激情更像是引爆听者的导火索,而不是一下子炸个粉碎的炸药包,那是回味无穷的冲动,持久的欢欣。金武林在尘世的一半身躯也是保持了矜持的。
《好吧好吧好吧》是一个看戏的故事,第一段说场面,第二段说我们(观众);《还阳》说的是灵魂混乱和肉体恐惧,解决的办法是重新投胎;《我被你歌唱了》是倾听与歌唱的关系,是存在与发现的隐喻……这种表达方式来自对心理现实的热爱,我们于是可以理解他音乐中丰富清晰的层次感和那些不可或缺的细节。这一切被良好的技术和乐手恰当的发挥所传递出来,贯穿着强烈的节奏意识。至于大家乐于提及的Grunge、迷幻、根源、民族等音乐元素,我觉得金武林的融合是富有原创性的,这很像美国80年代的校园音乐先锋Replacement,更何况有一部分作品也的确采用了与Paul Westerberg相近的思路。他对中国打击乐和弦乐的运用也丝毫没有牵强的痕迹;像《变形记》这样自我迷恋又自我解构的小品,像《PM 11:30鸟》这样精神分裂的抒情夜曲,各种元素的巧妙组织更增加了迷人的魅力。如果说专辑有什么明显的毛病,我想就只是它的整体性了,金武林没有让自己作词的6首歌成为另两首歌宏大主题的具体化,也没有抓住它们内在的、稍纵即逝的联系。唉,四溢的才情和麻木的耳朵呀,又有几个人看到了这些呢?
金武林在九五年录制的这张专辑真是让我无可挑剔。宏大的艺术摇滚场面,放诸今日仍颇为另类的配器、旋律和歌词。好在这里我写的只是一份介绍,要是再做一番比较的话,不知又会使多少乐队汗颜。
这张专辑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元素复杂,运用比较得当。音乐上包括交响乐、样板戏、死亡、民谣、艺术摇滚……;歌词里掺进了大量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容。不知是什么时候,做摇滚乐的人开始愿意把中央乐团的人找来做美声和声,仿佛这样人家就觉得摇滚乐高雅了,其实这种和声很难加,加不好更闹个人嫌狗不待见,《失乐园》的美声和声配得很是到位,用合唱的宏大进一步的托出了乐曲的宏大。当然这些歌的歌词可能仅仅是为表现而表现的艺术手段,可是音乐上给人的感官享受还是显而易见而不用思考那么多的,他好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了。
这张专辑发行的非常早,能到这个水准只能注定他商业上的失败,谁能指望当时的人能欣赏他们呢?现在的金武林已经在作美少女、潘劲东之流的作曲作词制作人了,《失乐园》恐怕也真的成为了无法复得的净土了。
高德堡变奏曲 (2008) 豆瓣
Body Remix/Goldberg Variations
导演: Marie Chouinard 演员: Coreography and Artistic Direction
其它标题: Body Remix/Goldberg Variations / 身体重组
Cognoscente of the extraordinary, Marie Chouinard shares her reflections on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elusive Other and the flagrance of Beauty in the Goldberg Variations by Johann Sebastian Bach. Subtle and extravagant, sumptuous and wild, the movements plumb the insoluble mystery of the body, of 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