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达·芬奇密码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Da Vinci Code
7.9 (576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吴晟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2
其它标题:
达·芬奇密码
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兰登无意之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已故的博物馆馆长是峋山隐修会(Priory of sion)的成员--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提切利、维克多·雨果与达芬奇,这无疑给他们增加了风险。兰登感觉到他们是在找寻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这是个数世纪以来就证明了的既能给人启迪又很危险的秘密。在这场足迹遍及巴黎以及伦敦的追逐中,兰登与奈芙发现他们在跟一位始终不露面的幕后操纵者斗智斗勇。他们必须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峋山隐修会掩盖的秘密,那隐藏了多年的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青春禁忌游戏 豆瓣
Дорогая Елена Сергеевна
8.7 (13 个评分)
作者:
[俄]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娅
译者:
童宁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 3
他们酗酒,他们撒谎,他们作弊,他们早恋,他们肆无忌惮。他们是高中生,却老谋深算;他们理想远大,却难过考试关;他们是苏维埃青年,却让老师感到心寒……他们经历了极度的疯狂,然而最终——他们醒了,一场过火的青春游戏,让正当年轻和曾经年轻的心——体味青春。
本剧原名《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是前苏联女作家柳德米拉·苏莫夫斯卡雅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在前苏联一经上演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由于本剧对社会问题准确、深刻的揭示,引起了前苏联当局的重视,此剧甚至曾一度遭到禁演。解禁之后又迅速在欧洲以及美国、加拿大地区引起了轰动。2003年3月由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搬上北京舞台(这也是该剧在亚洲地区的首度公演),并计划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 。
剧本讲述了4名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为得到老师保管的存放试卷的保险柜钥匙,以便换掉他们上午考得并不理想的试卷而精心策划、实施的一个残酷“游戏”。在瘦弱、善良、孤独的女教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面前,4名学生充分展示了与他们实际年龄不符的势利、残酷和冷漠。他们用利诱、劝说、威胁等各种“卑鄙下流”手段,甚至不惜用当着老师的面假装强奸女同学的办法逼迫老师就范。4名学生魔鬼般的通宵折腾,最终彻底摧垮了老师的理想主义情操。女老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自杀,两名学生心中的善被唤醒,而这个觉醒会转化为向善的努力吗?
作者简介
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娅,毕业于列宁格勒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戏剧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戏剧集《无土的花园》(1989年)。《青春禁忌游戏》是她最富盛名的剧作。
译者简介
童宁,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戏剧文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教师。译有包括普希金五部小悲剧在内的多部俄罗斯剧作。
本剧原名《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是前苏联女作家柳德米拉·苏莫夫斯卡雅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在前苏联一经上演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由于本剧对社会问题准确、深刻的揭示,引起了前苏联当局的重视,此剧甚至曾一度遭到禁演。解禁之后又迅速在欧洲以及美国、加拿大地区引起了轰动。2003年3月由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搬上北京舞台(这也是该剧在亚洲地区的首度公演),并计划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 。
剧本讲述了4名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为得到老师保管的存放试卷的保险柜钥匙,以便换掉他们上午考得并不理想的试卷而精心策划、实施的一个残酷“游戏”。在瘦弱、善良、孤独的女教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面前,4名学生充分展示了与他们实际年龄不符的势利、残酷和冷漠。他们用利诱、劝说、威胁等各种“卑鄙下流”手段,甚至不惜用当着老师的面假装强奸女同学的办法逼迫老师就范。4名学生魔鬼般的通宵折腾,最终彻底摧垮了老师的理想主义情操。女老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自杀,两名学生心中的善被唤醒,而这个觉醒会转化为向善的努力吗?
作者简介
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娅,毕业于列宁格勒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戏剧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戏剧集《无土的花园》(1989年)。《青春禁忌游戏》是她最富盛名的剧作。
译者简介
童宁,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戏剧文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教师。译有包括普希金五部小悲剧在内的多部俄罗斯剧作。
抗战狙击手 豆瓣
作者:
独孤手
团结出版社
2006
- 1
本书以真实地历史事件为背景,以“战壕真实”为写实手法,从一个普通抗战士兵地视角,再现了伟大抗日战争地惨烈与悲壮。
小说主人公萧剑扬,原本是东北猎人之后,自幼与猎枪为伴,练得一手精准的枪法。
“9·18”事变之后,他跟随父亲参加抗日义勇军。义勇军失败之后,他流落进关内,参加了抗日部队。
在凇沪会战中,为了给惨死的连长复仇,他一个人潜入敌后,凭借22发子弹,连续狙击17名日本官兵,然后全身而退。
淞沪会战结束,箫剑扬随部队参加了惨烈的南京保卫战。
在南京的长江岸边,箫剑扬目睹了日军屠杀中国民众的场景,被日本人的暴行极大地激怒了。他背上心爱的步枪,毅然返回南京城,决心用自己的子弹,为惨死的同胞复仇……
小说主人公萧剑扬,原本是东北猎人之后,自幼与猎枪为伴,练得一手精准的枪法。
“9·18”事变之后,他跟随父亲参加抗日义勇军。义勇军失败之后,他流落进关内,参加了抗日部队。
在凇沪会战中,为了给惨死的连长复仇,他一个人潜入敌后,凭借22发子弹,连续狙击17名日本官兵,然后全身而退。
淞沪会战结束,箫剑扬随部队参加了惨烈的南京保卫战。
在南京的长江岸边,箫剑扬目睹了日军屠杀中国民众的场景,被日本人的暴行极大地激怒了。他背上心爱的步枪,毅然返回南京城,决心用自己的子弹,为惨死的同胞复仇……
冰是睡着的水 豆瓣
5.7 (6 个评分)
作者:
刘猛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5
- 5
他们在黑暗之中,是为了守卫光明。
那是水,那是冰,冰是睡着的水――你人间水,我也是,但是我是睡着的!
作为一个情报干部,要承受着太多的误解和压力,这种误解和压力可能来自你的朋友和亲人,甚至是你的上级和同事,而你往往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你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的是只有范围非常小的人才可以掌握的秘密,这个秘密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于是你什么都不能说,甚至是你在个人命运遭到非常挫折的情况下,你必须保持沉默承受误解。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也许当真相大白时你已经是风烛残年,你的青春你的大好年华都这样过去了,是什么样的信念可以支撑你面对这样的厄运?
这么多年来,支撑我们战斗在陷蔽战线的同志们无私奉献的信念是什么?支撑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危险的信念是什么?支撑我们顽强战斗在对敌斗争的最前沿的信念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只有一句话,就是那句普普通通的话!
――对党绝对忠诚,精干内行!
这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誓言,甚至是我们的信仰――在这个信仰面前,个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渺小的,只有我们的事业――是永恒的!这是一句话,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是却是我们情报战线的多少先烈多少无名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的一句至高无上的誓言!
你们要掌握各种常人所不能掌握的特殊技能,包括军事、政治、语言、法律、心理学、社交等等并且可以熟练运用。你们要学会招募工作关系,建立情报网情报的传递和分析,密码密语,审讯和反审讯,渗透侦察和反渗透侦察……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你们的大脑――情报干部不是超人,但是他具有超出常人灵活的大脑才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这是一个秘密的世界,到处都是秘密,充斥着阴谋,谎言、诡计,不仅是斗勇,更关键的是斗智。你走的每一步,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是你错过的每一个眼神都可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与未来――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情报职业的断员来说都是非同一般的。情报官员不是超人,也有常人一样的脆弱、情感或者说弱点,而这些必须被压抑在一个神圣的信仰下面不能爆发出来,你必须坚强必须冷漠或者说必须冷血,具有铁石一样的心肠。
你要面对多少悲剧?你在忍受多少误解?你要承受多大压力?你的一生到底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你自己想得出来,说得清楚么?但是你必须去做这个工作,因为你已经把一切都交给了情报事业,交给了那个朴素的信念――绝对忠诚,精干内行。于是你只能打碎了牙合着血往肚子里面咽,品品滋味再对着所有人说味道不错说得过去……是所谓――为人所不为,为人所不能。
那是水,那是冰,冰是睡着的水――你人间水,我也是,但是我是睡着的!
作为一个情报干部,要承受着太多的误解和压力,这种误解和压力可能来自你的朋友和亲人,甚至是你的上级和同事,而你往往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你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的是只有范围非常小的人才可以掌握的秘密,这个秘密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于是你什么都不能说,甚至是你在个人命运遭到非常挫折的情况下,你必须保持沉默承受误解。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也许当真相大白时你已经是风烛残年,你的青春你的大好年华都这样过去了,是什么样的信念可以支撑你面对这样的厄运?
这么多年来,支撑我们战斗在陷蔽战线的同志们无私奉献的信念是什么?支撑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危险的信念是什么?支撑我们顽强战斗在对敌斗争的最前沿的信念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只有一句话,就是那句普普通通的话!
――对党绝对忠诚,精干内行!
这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誓言,甚至是我们的信仰――在这个信仰面前,个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渺小的,只有我们的事业――是永恒的!这是一句话,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是却是我们情报战线的多少先烈多少无名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的一句至高无上的誓言!
你们要掌握各种常人所不能掌握的特殊技能,包括军事、政治、语言、法律、心理学、社交等等并且可以熟练运用。你们要学会招募工作关系,建立情报网情报的传递和分析,密码密语,审讯和反审讯,渗透侦察和反渗透侦察……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你们的大脑――情报干部不是超人,但是他具有超出常人灵活的大脑才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这是一个秘密的世界,到处都是秘密,充斥着阴谋,谎言、诡计,不仅是斗勇,更关键的是斗智。你走的每一步,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是你错过的每一个眼神都可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与未来――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情报职业的断员来说都是非同一般的。情报官员不是超人,也有常人一样的脆弱、情感或者说弱点,而这些必须被压抑在一个神圣的信仰下面不能爆发出来,你必须坚强必须冷漠或者说必须冷血,具有铁石一样的心肠。
你要面对多少悲剧?你在忍受多少误解?你要承受多大压力?你的一生到底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你自己想得出来,说得清楚么?但是你必须去做这个工作,因为你已经把一切都交给了情报事业,交给了那个朴素的信念――绝对忠诚,精干内行。于是你只能打碎了牙合着血往肚子里面咽,品品滋味再对着所有人说味道不错说得过去……是所谓――为人所不为,为人所不能。
绝代双骄(全三册) 豆瓣 Goodreads
绝代双骄 / 絕代雙驕 Juedai Shuangjiao / The Legendary Twins
8.1 (77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世家子弟江枫和移花宫的花月奴私奔,在路上诞下一对双胞胎,但江枫和花月奴却被移花宫主杀死。移花宫主为了报仇,决定把这对兄弟分开抚养,授以武功,等他们长大后自相残杀。哥哥花无缺由移花宫主抚养,弟弟小鱼儿由恶人谷的十大恶人抚养。小鱼儿长大后聪明绝顶,在江湖上搞出许多恶作剧。成为人见人怕的捣蛋鬼,而花无缺武功超凡,他们果然变成一对仇人,非要一战定生死不可。但他们的心地都很善良,都不忍杀死对方。在最后的决斗中,小鱼儿使用妙计,使移花宫主说出了当年的秘密,两兄弟终于相认,移花宫主花了二十年实行的这条毒计完全失败。最后自相残杀而死的,不是小鱼儿和花无缺,而是恶人谷的十大恶人。
针眼 豆瓣
Eye of the Needle
7.4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肯·福莱特
译者:
郭品
/
濡弋
译林出版社
2000
- 1
只有他发现了二战中盟军最大的秘密——巴顿将军的第一集团军完全是个假象,英国情报部门在搜索这根“针”,这个最出色、最无情的德国间谍,希特勒急于等他证实自己的直觉,而他东奔西突,几乎陷入完全令人绝望的境地…… 她是个美丽的惊人的英国女子,即将成为飞行员的丈夫失去双腿,战火纷飞中他们避到荒凉的风暴岛上。和他猝然相遇时,她以为他是那么体贴、文雅、敏锐…… 费伯和露西相逢在一个不平静的清晨。费伯利用了露西,就要成功逃脱之时却不知为何收起了他的杀心,否则,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可能会是另一种境况,国家、个体、仇恨与爱恋、忠诚与背叛的遭遇战中,庞大的情报机构与弱女子究竟谁显出了摧毁性的力量?惊险又丰富的历史又给了人们怎样的回味,著名畅销作家福莱特的这一名作高潮迭起,悬念从生,结局出人意料。
红色的英勇标志 豆瓣
作者:
[美] 斯蒂芬·克莱恩
译者:
谷启楠
/
刘士聪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红色的英勇标志》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作品,它奠定了作者斯蒂芬•克莱恩(1871-1900)在美国史学上的地位。小说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间一个不谙世事却胸怀崇高理想的青年在战火和死亡中成长的故事。亨利!弗莱明由于战火和死亡的恐惧而逃跑,又因为受到道德和荣誉心的鞭策而归队,重使用面对炮火,他奋勇当先,表现顽强,终于赢回了荣誉和信心,从而成熟起来。《红色的英勇标志》是一个描写年轻人在战火中成长的故事,重点表现战争环境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期间,不谙世事的小伙子享利•弗莱明到爱国宣传的影响,出于对古希腊英雄的崇拜,不顾母亲反对,执意报名参加了北部联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