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
古斯特洛夫号游轮的最后出航 (2008) 豆瓣
Die Gustloff
导演: Joseph Vilsmaier 演员: Kai Wiesinger / Valerie Niehaus
其它标题: Die Gustloff
全剧分为两集:
1.希望之港 Die Hafen der Hoffnung
2.流亡在波罗的海 Die Flucht über die Ostsee
该片详细讲述了1945年1月30日这艘德国豪华客轮在波罗地海被苏联潜艇击沉的始末。多达9300人命丧茫茫大海,乃是世界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海难,“古斯特洛夫”号海难被冠以德国版“泰坦尼克”号灾难。由于德国战后几代均不愿公开审视二战期间德国人所遭受的苦难,外界对“古斯特洛夫”号海难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
英国历史学家罗杰-莫尔豪斯说:“一直以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都很难进行,因为难免会引发在由纳粹发动的这场战争中,德国民众作为牺牲品的尴尬问题。这种多年来的强迫性沉默将使许多人感到痛楚。不过,历史终归是历史,只能勇敢地面对。如今,这一故事将作为一个鸿篇巨制播出。”
蟹行 豆瓣
作者: [德] 君特·格拉斯 译者: 蔡鸿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1
本书是格拉斯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推出的新作,一面世就好评如潮,连续数月占据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两周内售出25万册。小说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1945年1月30日,德国豪华游轮“古斯特洛夫号”满载一万多名难民和士兵在古滕港启航,朝西方驶去,不料当天夜里就在波罗的海上被苏联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船上近万名逃亡者葬身海底,其中儿童占四千多!小说以这一故事为背景,用写实和虚构相结合的方法,披露了那场战争的发动者,在给别国带去沉重灾难的同时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这是一场比“泰坦尼克号”还要让人刻骨铭心的海难。而书中虚构的故事也是惨烈的:身怀六甲、年仅17岁的图拉上了“古斯特洛夫号”。夜间九时许,一阵剧烈的摇晃和几声猛烈的爆炸把她从睡梦中惊醒。所幸她被救上了德军舰艇。伴随着游轮下沉以及成千上万名儿童妇女的尸身在冰冷的海面上载沉载浮,儿子保尔降临人世。获救后她怀抱襁褓中的儿子继续逃亡,辗转来到东德什末林,并当了一名工人。保尔长大后当了记者,逃到了西德,在经历了结婚生子、家庭离异后,又与儿子康拉德长期分居。两德统一后康拉德才见到奶奶。奶奶十分宠爱他,还经常对他讲过去的经历,结果使他产生了偏激的观念,创办了新纳粹网页,最后竟然开枪杀害了网友犹太青年大卫。
德国媒体称:格拉斯以撼人心扉的笔触将读者带回那段可怕的历史,并讲述了它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个特殊群体的深远影响。
2018年9月25日 已读
作为一个前德棍,阅读本书完全没有知识背景的压力。四星感谢格拉斯的历史调查,一星扣在他的白左立场。译者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还是有所欠缺(不过毕竟是十五六年前)
Grass 二战 君特・格拉斯 外国文学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