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东线 豆瓣
作者: 董旻杰 / 卫队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 11
《东线:第三帝国的黑洞》为“经典战史回眸”系列丛书之一,德军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在德国的代号为「巴巴罗沙作战」,二战苏德战争,亦即所谓的东线从此正式展开。
Panzers at War (The At War Serie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Michael Green / Gladys Green Zenith Press 2005 - 11
It is a chance to get inside one of the most feared adversaries in the history of tank warfare. "Panzers at War" takes us around and inside the mighty tank, from its first incarnation through the versatile Panzer IV - the backbone of Germany's tank forces through most of World War II - to the impenetrable, nearly 10-ton Panther, with its 75-mm gun, torsion-bar suspension, and interleaved road wheels...inviting us to imagine what it must have been like to confront one of the most feared tanks in the history of warfare.
通往罗马之路 豆瓣
作者: 赵楚 编 / 周明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公司辞书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 5
鉴于篇幅所限,本书主要撷取意大利战场前半阶段,即从西西里岛战役到盟军解放罗马这段历史,这也是整个意大利战场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堪称精华所在。
全书分为《二战中的意大利战线:一个战略检讨》、《撞开意大利的大门:西西里岛登陆》、《风雷激变:意大利投降始末》、《未能如愿的雪崩:意大利南部登陆》、《通往罗马的崎岖的征程:安齐奥一卡西诺战役》、《抽姻的眼镜蛇:亚平宁山脉中的巴西远征军》7篇,其中西西里、意大利投降、南部登陆和安齐奥-卡西诺战役4篇为主干,即时间为轴线,用大量详实全面的资料力求尽量完整准确地介绍意大利战场的发展变化及诸次重大战役事件。而巴西远征军和人物篇由介绍了远涉重洋参战的巴西远征军和意大利战场的双方风云人物,提供了更鲜为人知的侧面、更深的背景资料,使全书更为生动。《二战中的意大利战线:一个战略检讨》一文则以独到的观点对整个意大利战场的战略思想和用兵之道的用作。
本书几位作者都是对二战战史方面颇有研究的资料人士,在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相关资料、史籍基础上,经过认真考证精心创作之后的呕心力作,在本书创作过程中,得到amigojeff、本垒打、如月、OCT等多位网友在资料、翻译等方面的大力帮助;朱墨青和章骞先生则为本书提供了宝贵的附录和图片资料,特此致谢。
诺曼底的六支军队 豆瓣
作者: [美]约翰·基根 译者: 小小冰人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5 - 1
盟军对诺曼底海滩的进攻是一场几近完美的胜利,但还是经历了三个月的苦战才将德军在诺曼底的防御彻底打垮,并解放了巴黎。本书对这场战役进行了出色的、极为独特的描述,面对这些战斗,读者们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每个人都会邂逅一个不同民族的观点。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的东西,就像亲身参与美军伞兵的空降,跟随加拿大士兵冒着弹雨向前推进,陪伴苏格兰步兵步行穿过田野,搭乘一辆英军坦克对敌发起进攻,投身于德国人在莫尔坦发动的反击,在波兰人的指挥下封闭法莱斯包围圈,作为一名“自由法国”的战士解放巴黎。本书在超越传统军事史的同时,也为二战中这场最重要的战役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诺曼底登陆是二战乃至人类历史上规模zui为宏大的登陆作战,它的成功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参与登陆作战的有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波兰、法国等多国部队,他们与严阵以待的德军展开了长达两个月的殊死搏斗。《诺曼底的六支军队:从D日到巴黎解放(1944年6月6日~8月5日)》从英美两国艰难确立作战计划讲起,独辟蹊径地剖析了上述六国所面临的不同处境和桌面下的博弈,除了紧张的战斗场面,本书还将诺曼底登陆的幕后全面、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M4 Sherman at War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Green, Michael Motorbooks Intl 2007 - 2
Not the most heavily armored tank, tall, ungainly, with firepower that could not match the German tanks - but by sheer numbers and reliability, the M4 Sherman became the winning workhorse of World War II. An inside view of Sherman tanks is given by military personnel who experienced the Sherman first-hand in and out of combat. With diagrams and cut-away illustrations, descriptions of components, and close-up first-hand accounts of the Sherman's mechanical make-up, this book gives readers an unprecedented insight into the tank that embodies sheer reliability, pluck, and dogged power.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全二册) 豆瓣
作者: [英] 李德·哈特 译者: 钮先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 8
李德·哈特是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一生著述宏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既是他的遗著,也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者凭藉着个人的军事经历、丰富的资料文件、当事人的访谈记录,集22年之功才完成这部战史。全书对历时六年的二战中大小战役均有翔实的叙述,铺陈详尽。作者同时也对此段历史作了冷静、客观的分析与思考。
戦藻録 豆瓣
作者: [日]宇垣纒 原書房 1996 - 7
本書の名称は「戦の屑籠、否戦藻録と命名」とはしがきにあり宇垣本人によるもの。1941年10月16日から1945年8月15日の死まで宇垣により続けられた陣中録。海軍甲事件で負傷した時期も宇垣の口述筆記で部下によって書き続けられた。
宇垣は軍の要職を歴任した人物であるため、第一級史的資料として見られる。彼の人生哲学、処世感、思考なども読める。「鉄仮面(黄金仮面)」とあだ名され喜怒哀楽を表さない冷血漢と見られた宇垣が亡妻を思いやるなど意外なほど家庭的な一面持っていたことなども読みとれるとい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