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
无主孤军 (2006) 豆瓣
Hârtia va fi albastră
导演: 拉杜·蒙泰安 演员: Paul Ipate / Adi Carauleanu
其它标题: Hârtia va fi albastră / 纸会变成蓝色
1989年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下台的革命之夜。分散各处的军队,有的早已跟群众打成一片,有的仍在听候不存在的指挥。负责保卫最高领导人安全的内务部,与站在救国阵线委员会一边的国防部队,在市中心等重要地点展开对攻。
内务部的一支巡逻小队里,有个满腔热血的士兵科斯蒂(保罗•伊帕特饰)。他不顾中尉(安迪•卡拉尔里努饰)劝阻,只身赶往打得不可开交的电视台,歼灭“恐怖分子”。如果第二天收队时丢了个手下,中尉当然不好交待。于是他决定放弃巡逻,带着手下开着装甲车,誓要找回科斯蒂。
2008年4月26日 看过
这其实很严肃
2008年4月26日 评论 冲动的人民+冲动的国家=荒诞可悲的故事 - 在斯大林模式近五十年的压抑下,东欧的积怨终于在剧变中得到了总爆发。美国及其阵营认为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东欧各国也认为自己将迎来西方式的自由、民主。然而在某些国家,事实是:罗马尼亚陷入骚乱,经济下滑,险些演变成内战;南斯拉夫共和国一分为五,原本是兄弟的人民相互间大打出手。国家不断分裂。剧变打破了独裁专制,但是却带来了无政府的混乱状态。这,恐怕不是热爱自由的人们所追求的吧。 前些天看了一部罗马尼亚电影《无主孤军》(罗马尼亚的电影当年以“搂搂抱抱”而著称),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当年罗马尼亚政变之时的混乱、荒唐与可悲。那种荒诞,让我想起了经常在书上可以看到关于文革的描写以及偶尔从上一代人那里听说的文革故事。是的,不论是一切“左”的文革还是统统“右”的剧变、解体,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现如今,不少捷克人重新开始审视伏契克,重新拾起被遗弃的《绞刑架下的报告》,承认他是捷克的民族英雄而非仅仅是共产党强力推销的偶像;在俄罗斯,人们正在恢复起对苏联老兵们的尊重,重新客观地认识列宁、斯大林等人的行为;在罗马尼亚,人们也开始反思这场政变,反思它给罗马尼亚人带来的究竟是什么。我想在《无主孤军》里已经表达了一种反思:政变带给“人民”的或许是“自由、民主、平等”,但是带给个人的却只是无常的命运,生命的无辜逝去和家庭的不幸。 影片一开始是两个罗马尼亚内务部的士兵(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内卫武警)一个戎装、一个便装,爬出一辆代号18-34的轻型轮式装甲车抽烟。突然,一名士兵爬上对面的步兵战车拉响了机枪的枪栓,抽烟的戎装士兵虽然感到不对劲,但在反应过来之前,对面的机枪响起,把他打倒在血泊里。车内的士兵试图冲出车外,但是马上被打死在车门旁。幸存的便装士兵以车体为掩护多活了几秒,仍在试图逃走时被打死。一个恼怒的声音传来:“停火!停火!谁下令开枪的?!谁下令的……”开火的士兵们面面相觑…… 于是影片开始倒叙,原来18-34号车在昨夜(即1989年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出逃被抓回的当晚)奉命在布加勒斯特市区巡逻。小队里,有个受了西化思想、熏陶满腔热血的士兵科斯蒂。他不顾尼克中尉劝阻,只身赶往打得不可开交的电视台(反对罗共的救国委员会将在这里发布齐氏被捕的消息,挺共的内务部等一些部队和武装群众随即向电视台发起进攻),去为“人民”而战,歼灭“恐怖分子”(其实是“挺共派”武装,其中甚至有与他同一阵营的内务部部队)。不知为何,中尉竟未枪毙他,由他去了。由于不能缺人回到基地,科斯蒂走后不久,尼克中尉就带着大家去找他。在电视台,尼克找到了正在与“反罗共派”武装(其中有国防军)交火的内务部部队,却糊里糊涂地被缴了枪,连收条都没有。而科斯蒂先是糊里糊涂地跟着“反罗共派”的人去干仗,然后又糊里糊涂地被“反罗共派”的人当成了内务部特务,被关起来准备枪毙。这时。尼克中尉到了科斯蒂家找他,影片交待了一个情节:科斯蒂的父亲是罗共高官的保健医生,是“高干子弟”,所以中尉不敢怠慢。科斯蒂的母亲和未婚妻正在为他的安全担忧。科斯蒂那边,由于他说出了父亲的名字,“反罗共派”的一个头头似乎和他父亲有交情,加上尼克中尉和那位头头的一番沟通,科斯蒂终于被放了回来。他十分后悔自己的行为。一夜惊险过后,大家身心俱疲,回到基地门口报了口令,等待放行。谁也不知为什么,中尉记得很清楚而且再三确认的口令“Blue”竟是错的,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便装士兵正是科斯蒂。 整个影片贯穿始终的是混乱:混乱的国家、混乱的城市、混乱的战斗、混乱的阵营、混乱的口令、混乱的枪击……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切是那样的荒唐,却又是那样的真实。特别是影片运用了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开头的枪击显得尤为真实,就像我们在反映波黑、中东等冲突的纪录片中所见的那样。在这样一场大规模的骚乱中,没有哪个百姓能从中得到任何的政治实惠,得利只是少数人,牺牲的却是大多数。
2006 东欧 历史 社会 罗马尼亚
斯特凡大公 (1975) 豆瓣
Stefan cel Mare
导演: 米尔恰·德勒甘 演员: Gheorghe Cozorici / 维奥莉塔·安德烈
其它标题: Stefan cel Mare / Stephen the Great
15世纪七十年代,侵略成性的奥斯曼帝国在征服巴尔干其他民族后,疯狂地向罗马尼亚进行挑衅,并派遣他的12万大军进犯摩尔多瓦,强令摩尔多瓦公国割让白堡和基利亚等城市,遭到摩尔多瓦君主斯特凡大公的严正拒绝。为了保卫祖国,说服统治阶级的上层,打击主张投降的地主,处决叛徒卖国贼,斯特凡大公动员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侵略战争,终于打败奥军,取得胜利。
2015年9月18日 看过
当时为什么不同时引进穿刺者弗拉德?
2015年9月18日 评论 【科普向】关于片中的斯特凡和瓦拉几亚王室的亲属关系翻译问题 - 斯特凡的姑妈,也就是摩尔多瓦的公主,是瓦拉几亚大公米尔恰的大公妃。穿刺者弗拉德(德古拉)和拉杜都是她的儿子。 弗拉德生于1431、斯特凡生于1433,拉杜生于1435。所以斯特凡管德古拉叫表哥,管拉杜叫表弟。 片中斯特凡夫人问他为什么攻打瓦拉几亚,他说“我表姐的儿子拉杜是苏丹的奴才”,这里翻译有误,应该是姑妈。不过拉杜确实是投靠了土耳其人,而且(可能)和匈牙利人勾结,让匈牙利人囚禁了自己的哥哥德古拉。 拉杜的妻子对斯特凡说“您从这孩子(拉杜的女儿,瓦拉几亚公主)的舅舅那得到过帮助”也是错误翻译,应为伯父(指的就是德古拉,后面她也提到了“弗拉德·采波什”)。这个史实是斯特凡的父亲博格丹被暗杀后,摩尔多瓦陷入内乱,是德古拉派兵帮助平息并扶植斯特凡上台,所以斯特凡是欠了表哥一个人情的。虽然表弟当了“罗奸”,但是他也不好拿表弟的家人怎么样,毕竟也是自家人。 片中提到拉杜大公去世,恰好斯特凡也取得了瓦斯卢伊战役的胜利,在罗马尼亚人人中威望达到顶点,他借此机会把被囚禁的表哥德古拉请了回来继续担任瓦拉几亚大公,也算是还了表哥一个人情。 很可惜,第二年(1476)德古拉就神秘阵亡了。凶手是个谜,有说是瓦拉几亚国内反对派,有说是土耳其人。
历史 史诗 战争 欧洲电影 罗马尼亚
年轻斗士的肖像 (2010) 豆瓣
Portretul luptătorului la tinereţe
导演: Constantin Popescu 演员: Constantin Dita / Ionut Caras
其它标题: Portretul luptătorului la tinereţe
When the Soviet Army marched into Romania in 1944, a part of the Romanian population went “into the mountains” – a diverse assortment of nationalists and fascists, liberals, apolitical farmers and members of the middle-class, who were affected by the Communists’ expropriations. Over a thousand armed resistance groups took refuge in the inaccessible forests of the Carpathian Mountains where they waited in vain for the support of the Western Allies. Thirty of them held their ground well into the 1950s. One was led by Ion Gavrilă-Ogoranu, who managed to remain undetected until 1976 when he was arrested. Constantin Popescu’s feature film depicts the daily existence of this group. With the strictness of protocol, it tells the story of a struggle that became an end in itself, as the enemy was constantly in pursuit and arrest meant torture and often liquidation. Hungry and emotionally withdrawn, the group of young men got entangled in a partisan war that could not be won, lost in the landscape of the South Carpathians, accompanied by a vigilant secret police, the Securitate. The everyday life of a hunt that was far from the heroism attributed to the glorified anti-communist resistance today. –Berlinale
帝国苍穹 豆瓣
作者: 陶力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5 - 7
前所未见的历史,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空军秘密战史在国内的首次全景披露!
从奥匈帝国时期到凡尔赛体系再到欧洲新秩序,变迁下的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空战史,及其政治与版图演化史。
斯洛伐克空军,在1939年9月1日唯一追随德国空军攻入波兰领空的仆从国空军;罗马尼亚空军,空前绝后地先后与苏联空军、英国皇家空军、美国陆军航空队乃至德国空军全部进行过面对面较量的奇异空中力量。
发生在仆从国领空最惨烈的空中战役,美国空军(陆航)历史上至为血色的一章,普洛耶什蒂油田大空袭的现场直击式全程记录。
2018年1月13日 已读
一开始说到仆从国空军第一反应是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结果看到最后居然没有保加利亚?芬兰空军也没有,不过以芬兰丰富的抗爹史来说单独出一本书也不为过。普罗耶什蒂油田大轰炸写的很精彩,如果不是外文直接翻译的话,那就是作者本身的写作功力优秀了。
二战 二战史 仆从国 克罗地亚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