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rtwängler
Furtwängler conducts Brahms 豆瓣
Wilhelm Furtwängl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3年10月15日 出版发行: Disques Dom
专辑介绍:
Archipel也是一直致力于推广富特文格勒历史录音的唱片公司。2003年Archipel推出的ARPCD 0157-2双片装被誉为“荒岛唱片”,收录有富特文格勒指挥勃拉姆斯作品:
1.《第1交响乐》1950年7月13日阿姆斯特丹
2.《第1交响乐-第4乐章》1945年1月23日,著名的柏林海军上将宫版
3.《匈牙利舞曲第1、3、10号》1949年4月4日维也纳
4.《A小调双提琴协奏曲》1949年8月24日瑞士卢赛恩
5.《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52年3月7日意大利都灵
富特文格勒对勃拉姆斯的作品一直是情有独钟的,他甚至专门就勃拉姆斯的思想、曲风写过一片文章《勃拉姆斯和我们时代的危机》(注:英文原版文章见此)。回顾富特文格勒的演出录音我们也会发现,勃氏的作品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著名的1945年海军上将宫《第1交响乐-第4乐章》演出录音我已经在前面的介绍中有过详细分析,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52年都灵版也是不多见到的录音。
另外一部《A小调双提琴协奏曲》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作品,今天就来谈谈她吧。
《A小调双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协奏曲作品,作于1887年。由于勃拉姆斯精练、圆熟的作曲手法,达成了小提琴、大提琴这两种独奏乐器的精美协调以及和管弦乐的浑然一体化。曲中洋溢着勃拉姆斯晚年特有的美感及堂皇的规模与高贵的气质。此曲的独奏乐器要求有高度的演奏技巧,管弦乐部分又具有交响般的气魄。虽然三者之间,没有主属的区别,但务必由技艺卓越的、音乐性丰富的、彼此气脉相通的两位独奏者与优异的指挥家和管弦乐团合奏,才能表现出作品的美感和乐趣,因此这是一首极为艰深的乐曲,也是被演奏家敬而远之的原因所在。第一乐章:管弦乐壮大的乐思引出独奏大提琴华彩性的经过句,不久独奏小提琴加入进来,两件乐器相互模仿呼应,华彩段落越来越丰富。乐曲中段是两件独奏乐器驰骋的天地,更充分地展现独奏乐器的技巧,他们既是重奏,又是协奏曲中起主奏作用的整体,相互衔接补充。音乐的表现手段丰富多样,音乐感情表达的幅度更加宽阔。第二乐章:是勃拉姆斯最杰出而又最简洁的慢乐章之一,以一支忧郁的、色彩阴沉暗淡的旋律开始,反映出作者晚年寂寞的心境。乐章中段,木管和独奏小提琴唱出悠扬的旋律,再和大提琴以二重奏进行。第三乐章:第一主题生动明朗、朴实动人,带有民间舞曲风格;第二主题亲切而带民歌风格。随后,小提琴的加入形成美妙的二重奏,音乐变得沉着抒情。乐章中段节奏鲜明、气势宏伟,带进行曲风格。尾声中,两件独奏乐器大幅度地上下波动,主要主题变形出现,在激烈的高潮上乐队突然停止,只留下了定音鼓的滚奏,随即以强有力的和弦结束全曲。
这部作品也是富特文格勒经常演出的曲目,同时还留下了1949年8月24日瑞士卢赛恩与1952年1月27日维也纳两次录音。
比起1952年的录音,我觉得1949年的卢赛恩演出更富有激情,两位独奏家的演奏也非常有个人特色,尤其是沃尔夫岗.施奈德汉,把我对他在1953年柏林巨人宫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留下的阴霾一扫而空。
值得注意的是:该录音可能是当年磁带保存不善,第一乐章有近20小节效果很差。所以PAL CD版本里删除了23小节失真的音乐,但是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ARPCD 0157-2作了完整保留,大家可以仔细辩听,但是我觉得是“暇不遮玉”。
富特文格勒:战时录音 第一卷 豆瓣
Furtwängl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8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Music & Bridge
Music & Bridge,这对大多数乐迷来说是个比较陌生的唱片品牌,但是如果你是个十足的富迷(富特文格勒迷),如果你读过约翰.阿杜安的《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中文版一书(英文版的《The Furtwangler Record》没有注明),你一定会对书籍最后由英国富特文格勒协会会长约翰.亨特编纂的唱片目录有印象。当然亨特的英文版目录里也没有包括Music & Bridge,那么M+B到底是些什么唱片呢?中文版本的目录里对M+B的说明只有“个人版”三个字。经过我的了解,其实M+B就是日本富特文格勒资深收藏家田中昭先生个人出版的唱片。田中昭先生毕生致力于富特文格勒资料的研究与收集,耗费精力、财力无数。在上世纪的90年代,田中昭先生拿出许多珍藏多年的富特文格勒演出录音母带、胶木唱片,自费出版了不少激光唱片,其中家喻户晓的就有《乌拉尼亚“英雄”》头版(只有200张)与《第5交响乐“命运”12版本》!这些唱片是非商业化的,出品数量也不多,现在市面上几乎已经绝版。但是透过M+B,我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豪情。
Furtwangler Conducts Brahms 豆瓣
Wilhelm Furtwangler
发布日期 1999年11月16日 出版发行: Music & Arts Program
德国指挥家 Wilhelm Furtwängler 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和柏林爱乐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第二钢琴协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1999 年 Music & Arts 发行。
四首交响曲分别录音于 1951、1945、1954、1943 年,选取的正是 Furtwängler 对这些作品的多次演绎中最优秀的录音。钢琴协奏曲和变奏曲分别录音于 1942 和 1943 年。
尽管这都是早年的单声道录音,但这张唱片所收录的出色演奏依然被许多人认为是最优秀的勃拉姆斯交响曲录音。
舒伯特交响曲No.9 海顿交响曲第88号 豆瓣
9.6 (5 个评分) Furtwangl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6年4月9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Review from Amazon:
Since the entry below is worthless, I thought I'd write a more useful review of this title. When I first started seriously collecting classical music, I tended to avoid buying mono recordings. While I fell in love with golden age stereo performances, mono ones from a few years earlier just didn't sound as good. I tried to listen to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discs, like the Casals Bach Cello Suites,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s with the composer on piano, and the Furtwangler Beethoven 9th. But no matter how celebrated these performances were and how great the playing was, I just couldn't get passed the overall poor sound quality of the mono recordings. However, there are always exceptions to every rule, and this CD was definitely one of them.
This recording of the Schubert Symphony No. 9 coupled with the Haydn Symphony No. 88, by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under the baton of legendary conductor Wilhelm Furtwangler, is a mono recording from 1951-52. But this disc, part of the DG Originals Series has terrific sound, and my only complaint is it ever so slightly lacks the overall brightness and separation that stereo provides. In terms of an empathetic, passionate rendition, this is unparalleled. The Szell and Krips versions in early stereo of Schubert's Ninth may be equal to Furtwangler's, but they certainly don't surpass it. But the added treat here is the Haydn 88. I love the Paris and London Symphonies, so I was very excited about the inclusion of the 88th. There are surprisingly few recordings currently available on CD of Symphonies 88-91, unless you buy one of those major Haydn box sets. In all, this is a wonderful pair of symphonies, recorded excellently (despite being in mono), and performed impeccably.
这张CD其实包含了舒伯特第九交响曲“伟大”,和海顿交响曲第88号"Letter V",是DG唱片100周年100精选之一。继续发布福尔特文格勒的指挥作品,这一张也是不得不听的精品。
第九“伟大”交响曲的首乐章一开始由圆号缓缓的奏出主题,舒缓的旋律表现出一种深广意识,积聚了作者对人生、历史所感悟的“沉重”感,随着乐曲的进行,主题意识明显的逐渐加强,仿佛作者已经从以前的困惑苦恼中摆脱出来,而达到了一种更为高尚与超旷的思想境地,由此,可以看出它反映了当时维也纳音乐乐派(包括舒伯特自己)在深受多种多样的社会矛盾经历、走过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之后,在思想领域里面已经找到了一种自我解脱、自我超越的战斗武器。
聆听该乐章的时候,此前受第八“未完成”交响曲而迷漫在内心世界的那种沉闷、紧张状态便一扫而空!舒伯特的高尚人格、宽广胸襟都在这种自信十足的旋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矣!乐章中深邃、肃穆性的情感升华让人激动不已,听者如果达到如此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岂非人生一大快事乎?
次乐章如诗一般的旋律,依旧沉稳、轻快,循序渐进的节奏令人难以忘怀,真挚细腻的情感轻袭而来,新致纤巧、生动有趣;情深意远。仿佛作者一个完整的内心世界,一条奔涌的思想与情感,如山中清泉潺潺而出.....
诗意与热情温柔的巧妙结合,对音乐主题发展的巧妙组合,处处显示了舒伯特其精妙绝伦的想象力。
第三乐章,旋律奔放,思想意境高远、深婉,乐章结构波澜起伏不定,格调高下抑扬,在这样优美的意境之中,快意之情显而易见;清丽中又似含蓄有加,韵味悠长、绵绵不尽,强烈而又舒缓的放射出积极而又浪漫的光芒。
其中,乐章中部反复出现的舒缓、回肠荡气的旋律令人难以忘怀。
终乐章以一个惊人的长度再次增加了乐曲气势磅礴的伟大力量,犹如火山爆发般的急剧和有力节奏伊始,感情波澜层层迭迭、萦回不尽。作者为了加强抒情感人的艺术效果,将一个短小但气势恢宏的旋律支撑着整个乐章,使整个乐章铿强有力,不断激起听者心中阵阵漪涟,频频扣击听者心弦,令人振耳发瞶、感奋不已。使音乐的主旨表达得含蕴深长,耐人寻味。
海顿的第八十八交响曲,G大调,Hob.1.88,作于1787年,这是应艾斯特哈吉乐团小提琴手约翰·彼得·托斯特之约而作,共4个乐章:
1.慢板,G大调序奏,由两个8小节的乐节构成,强弱音互成对比,以确立主调。主部为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呈示部毫无抒情成分,以器乐的乐念发展为基础。第一主题先由弦乐呈示,再加入管乐器重复。经过部前半以一小节为单位的单纯模进保持主调,后半则以巧妙的和声导入属调。第二主题为第一主题的附属,无鲜明特点。发展部大约分成4部分,第一部分以第一主题动机为素材,以D小调为中心;第二部分为插入的5小节,以第二主题为材料;第三部分以第一主题为动机展开,后半部在内声部叠以第二主题动机;第四部分运用结尾材料,移入关系大调。
2.最慢板,D朋,主题取自赞美歌《赞颂恩赐一切恩宠的神》,由双簧管与大提琴表现,此主题共有5个变奏部。
3.小步舞曲,稍快板,G大调。小步舞曲第二段的前半移为G小调,后半由小步舞曲部旋律再现而再度回复G大调。中间部由属调构成,第二段由A小调经C大调再回复D大调。
4.终曲,抖擞的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各段反复的二段体构成,第二主题无性格,完全是快速音群的形态。发展部以发展第一主题的材料为主,有很巧妙的转调。再现部以二段体的第一主题部再现,结束于属七和弦的强奏重复后,省略经过部,直按进入第二主题再现,然后是终结部。
The Complete Rias Recordings 豆瓣
Wilhelm Furtwängl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25日 出版发行: Audite
LEGENDARY RECORDINGS:
Quality feature 1st Master Release
The production is part of our series “Legendary Recordings“and bears the
quality feature “1st Master Release“. This term stands for the excellent quality
of archival productions at audite. For all historical publications at audite are
based, without exception, on the original tapes from broadcasting archives.
TAHRA フルトヴェングラー メモリアル・エディション(40枚組) 豆瓣
威廉·富特文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8年6月20日 出版发行: TAHRA TOWERRECORDS
仏フルトヴェングラー協会の重鎮、ルネ・トレミーヌ氏が1993年に設立した「TAHRA」の音源を使用した怒涛の40枚組ボックスを完全限定盤としてリリース。戦時下から戦後のコンサートまで、延べ81曲を収録した全40枚はフルトヴェングラーの歴史的名演奏を俯瞰したファン必携のセットです。
---
タワーレコード
第三帝国伟大的指挥家:艺术为邪恶服务 (2005) 豆瓣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Third Reich: Art in the Service of Evil
演员: Wilhelm Furtwängler / Karl Böhm
其它标题: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Third Reich: Art in the Service of Evil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THIRD REICH includes stunning newsreel footage showing that Böhm, Furtwängler, Karajan, Knappertsbusch and Krauss, among others, turned themselves and their art into Nazi propaganda. The Nazis wanted to be perceived as men of culture, so they crowned many of their victories with concerts, which they sometimes filmed. "We are bringing the world the greatest art," was their message.
On this DVD a newsreel presents panzers parading down the Champs-Elysées juxtaposed with Karajan conducting the Prussian Staatskapelle in occupied Paris. Other footage includes Furtwängler conducting in celebration of Hitler's birthday, also Hitler at Bayreuth. When women see Hitler they weep with joy. The performances are glorious, spiritual even--the greatest art in the service of the greatest evil.--Stefan Zu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