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art
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莫札特:第29號交響曲 / Mozart Symphony No.29/Tchaikovsky Symphony No.6 Pathetique 豆瓣
赫伯特·冯·卡拉扬 Karajan / 柏林爱乐乐团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Orchest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8年6月4日 出版发行: DG
奥地利指挥大师赫伯特.冯.卡拉扬一直对日本-这个美丽的东方国家充满了好感!在他整个指挥生涯中曾先后11次到日本访问演出!其中有9次是自己带着像维也纳爱乐和柏林爱乐乐团这样的世界一流演奏团体。从最早的1957年率维也纳爱乐乐团访问日本到他生命的最晚年1988年在东京的最后演奏会时隔了三十年。要知道日本是一个保守传统的国家,尤其是在古典音乐表演艺术方面。日本听众和评论家推祟的是像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和克伦帕勒这种指挥风格的演奏。并在他们的头衔上冠以巨匠的字样。而卡拉扬当时只能被称为名手之类的。可见卡拉扬并非是一到日本就被认可的,有一次他去日本开音乐会,他的自弹自挥的巴赫第三号勃兰登堡协奏曲演完竟然无人鼓掌,第二天报刊上恶评如潮、著名评论家在论评卡拉扬的指挥时用了表面化、程式化、没有进入到作曲家的内心世界等评语!但卡拉扬对待艺术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的,在他其后的访问日本演出使的日本的评论慢慢的转变了,听众和评论家的风向开始变化了,从批评苛求转为一味赞美!我想卡拉扬这个唯意志论者不可能去使自己的艺术表演去迎合听众,只能是他用强大的意志贯穿于音乐作品中去征服观众。在卡拉扬的晚年,日本人开出了最高的价码、最高的礼遇去诱使卡拉扬访问演出!这三张唱片分别取之1988年5月2日、5月4日、5月5日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的实况演出录音!当年这几场音乐会的票价最低是500美金!人们明白在历经多次脊椎手术的卡拉扬大限将至,一位教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要永远记住这种声音,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即将消失,再也无法重现!
第一张唱片的内容是莫扎特的第29交响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卡拉扬在解读那首莫扎特第29交响曲时,和通常我们在唱片中听到是完全不一样的,卡拉扬用简单直接的手法,把这首看似简单的交响曲表现的音调如歌,那些美妙的旋律直接由卡拉扬心中流出,流进听众心里那样,完全没有以往卡拉扬的莫扎特交响曲唱片里那种僵硬、华丽、不近人情的表述方式。我坚信晚年的卡拉扬是回归莫扎特的那种内心欢乐的。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则充满了巨大的热情。卡拉扬一生在录音室灌制过八次,这些唱片我都有,在没听这个东京现场前,我认为卡拉扬与英国的爱乐管弦乐团和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那次立体声数码录音为最佳。卡拉扬一生反复演奏、灌录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次数超过他的德奥同胞的交响曲!依我看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那种管弦乐技法充满了色彩绚丽和奢华的表演、浪漫的热情和激情之间巨大的戏剧冲突深深吸引着卡拉扬,令他乐此不疲!我坚持认为卡拉扬棒下的柴可夫斯基交响曲胜过穆拉文斯基的,老穆的那些突然炸响的铜管令我心脏病发作!经过反复聆听,东京的这个录音对表现即将来临的死亡、作曲家的心境是超一流的、与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死与变形》中的死亡描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Mozart: Piano Quartets 豆瓣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BEAUX ARTS TRIO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美艺三重奏组辉煌而充满活力的演奏一直脍炙人口。如同柯曾—阿马德乌斯,他们也得益于第一流的数字录音。美艺的演出不仅“Con amore” (充满爱慕之情),而且新意迭出,常演常新;音响(尤其是钢琴)特别有真实感。
L.Mozart:Toy Symphony 、Concerto in D-major for trumpet, horns, strings and harpsichord / W.A.Mozart:A Musical Joke 豆瓣
Orchestre de Chambre Jean-Francois Paillard 法国百雅室内乐团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4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ERATO
Leopold Mozart是音乐神童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父亲,《玩具交响曲》非常有名,并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海顿所作,后来才被确定属于Leopold的作品。
这张CD还收有一首小号协奏曲及W.A. Mozart的一个音乐小品“A MusicalJ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