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nock
平诺克:帕海贝尔 卡农 和 赋格 豆瓣
9.8 (13 个评分) The English Concert / Trevor Pinnock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5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
帕海贝尔·卡农·巴洛克
约翰·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从海因里希·施韦默学习,1674年起从维也纳的克尔为师。1677年任爱森纳赫宫廷管风琴师,与巴赫之父相识。先后在埃尔富特(1678)、斯图加特(1690)、戈塔和纽伦堡(1692)的圣塞巴尔杜斯大教堂供职。在羽管键琴组曲与小赋格曲风格的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的领域中,他是巴赫的重要先驱者。
《卡农》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字面上是"轮唱"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有好几个声部的旋律重複出现,交织着演奏,互相追随,让人有无限延伸的感觉。《卡农》虽然是一首精美的小品,却让帕海贝尔一辈子名留古今,如果他还在世的话,那可能是全世界版税收入最高的音乐家。《卡农》旋律简单朴实,可是具备精密完美的音乐结构,十足表现出对位法的严谨与平衡。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低音部只有八个音符组成同一组旋律,从头到尾重複了28次,不但是一首男女老少雅俗共赏的曲子,也是初次接触古典音乐的最佳入门曲。
除了《卡农》以外,这张唱片还共收录了亨德尔的《示巴女王莅临》以及阿尔比诺尼、维瓦尔第、普赛尔、阿维森、海顿等作曲家的巴洛克名曲作精华。大约从十六世纪末到1750年间的音乐,被人们称为巴洛克音乐。巴洛克(Baroque),原指形状不整的珍珠,最初被用来表现一种建筑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以希腊、罗马的形式美为第一性的;相对而言,巴洛克风格则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它促成了后来的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兴起。巴洛克时代的欧洲音乐以德、意、法等几个国家为代表,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在《卡农》众多版本中,特雷沃·平诺克指挥的这一版可能是最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
平诺克
特雷沃·平诺克(Trevor Pinnock)1946年生于英国坎特伯雷。自幼进入坎特伯雷教堂唱诗班,饱受音乐传统熏陶。1963-1967年间入皇家音乐学院深造,主修羽管键琴和管风琴,均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1966-1972年间他自组了Galliard三重奏团(包括长笛、大提琴和大键琴三件乐器),这个以17、18世纪欧洲宫廷舞蹈命名的团体的演奏也以那一时期的作品为主。此后的平诺克,迅速在大键琴领域崛起,他频频登台,或独奏或重奏或与大乐队交相辉映,还随著名的圣马丁学院管弦乐团到欧洲各地演出。其精湛的琴技远近闻名,很快便跃居英国大键琴界的第一把交椅。
七十年代初期,英国的古乐器演奏风潮正兴,平诺克看准这一契机,于1973年联合一群有志从事古乐器演奏的年轻乐手组建了英国协奏团,自任指挥兼羽管键琴手,仍然以演绎17、18世纪的巴罗克音乐和早期古典时期音乐作品为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得到伦敦著名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支持,得以使用这两家博物馆多年珍藏的古乐器。适逢这一年英国隆重举办巴赫音乐节,平诺克和他的乐团在音乐街上崭露头角,即使是苛刻的英国乐评界也给给予他们相当的好评,从此逐渐奠定了平诺克和英国音乐会乐团在巴罗克音乐演绎方面的权威地位。作为一名羽管键琴家,他经常通过键盘指挥他的乐队(这种方式对于早期音乐的演绎是常见的),使他能够运用精密的低音线条把乐队的演奏紧紧凝聚在一起,显示出严整的构筑力。
和当代其它的古乐器演奏团不同,平诺克手下的这支古乐团只演奏18世纪以前、特别是巴罗克时代的作品,追求的是旧瓶老旧式的原汁原味。而同样是古乐团,加迪纳的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不仅回朔前古典的拉莫、巴赫、亨德尔,还观瞻晚近的柏辽兹、马勒、德沃夏克,这旧瓶里面新旧兼收,也就多了几种不同的颜色。至于诺灵顿的伦敦古典演奏家乐团,则主要演奏贝多芬以后的作品,这又该是“旧瓶装新酒”的音乐风味。
作为英国协奏团的灵魂和指挥,平诺克坚持"原本"的真实和演奏风格的纯正。对所演奏的每部作品,从乐谱到与其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考证,以求揭开尘封,获得其音乐上的真髓。20多年来,这支古乐团从小到大、不断发展,除每年定期到欧美及亚洲等地举行的音乐会外,还经常在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节上登台。像雪斯维格—霍斯坦音乐节、圣西西里亚音乐节、爱丁堡音乐节等。1988年,乐团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演出亨德尔的《弥赛亚》,受到好评。此后,便成为该音乐节的常客。而平诺克本人除主盟自己的古乐团之外,也涉足歌剧或客座于其它的乐团。1988年,他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亨德乐的《弥赛亚》。近年,与英美各大交响乐团也多有合作。1991年,他又出任加拿大国家艺术中心的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
1978年开始,他与德国Archiv唱片公司长期签约,至今已录制出版了近百张早期音乐作品唱片,并多次荣奖。譬如分别获1988年和1989年Gramophoneug唱片大奖的海顿《纳尔逊弥撒曲》,柯莱里的《十二首大协奏曲》,获1990年日本唱片艺术大奖的普塞尔的《颂歌》,获1990年法国唱片大奖的海顿《圣母悼歌》等等。
总而言之,平诺克的指挥和演奏既具有德国式的严谨,又具有英国式的清新和优雅。作为深受60、70年代风行欧洲的古乐运动影响的一员,平诺克在组建英国音乐会乐团之初就确立了仿古乐器在乐团中的主导地位。除了使用仿古乐器,他们还尽可能使用古代的演奏方式(例如很少使用跳弓等近代弓法),追求一种真实而质朴的演奏效果。和哈农库特一样,平诺克认为仿古不是为历史服务而是为音乐和艺术本身服务。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历史是有趣的,但在舞台上历史几乎没有它的一席之地,而对于我们音乐家而言,古乐器已经超越了历史而成为音乐表情的有机成分。当被人问及为什么他坚持使用仿古乐器时他回答:"原因是很简单的.我们需要找到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我们的任务。古乐器对巴赫来说是最合适的,对演奏巴赫音乐的我们来说当然也就是最合适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重新发掘那些失传的演奏技法,来展现古乐器特有的色彩和感情。当仿古乐器的秘密大白于世之时,我们就会对被近代乐器和演奏方法掩盖起来的古乐精髓产生新的认识。"
英国协奏团: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3首五重奏/一首六重奏 豆瓣
Johann Christian Bach (Composer) / The English Concert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4年12月4日 出版发行: Archiv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Christian Bach,1735年9月5日-1782年1月1日),生于德国莱比锡,卒于英国伦敦。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最小的儿子(排行第十一),为其第二位夫人 Anna Magdalena Wilcke 所生。
J·C·巴赫早年从其兄C·P·E·巴赫学习音乐。1750年他父亲老巴赫死后,他离开莱比锡前往柏林,找他的同父异母哥哥C·P·E·巴赫,他哥哥在那里给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当宫廷乐手。他哥哥训练并提携他成为一个钢琴手,并在宫廷音乐会上演出。当时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的歌剧正在柏林走红,给了巴赫很深的印象。1754巴赫前往意大利米兰,服务于 Agostino Litta公爵。公爵酷爱音乐,同时还赞助着博洛尼亚的乔凡尼·巴蒂斯塔·马蒂尼。所以巴赫也有机会跟马蒂尼学习作曲。
1760年巴赫从新教改信天主教,随后担任任天主教米兰大教堂的管风琴手。1762年他前往英国伦敦,在皇家剧院上演歌剧,其中有他创作的歌剧《Orione》。之后他留在伦敦,担任Charlotte王后(1744–1818)的音乐师。1766年他在伦敦娶女高音歌手Cecilia Grassi为妻,1782死于伦敦,享年47岁。
因长期居住在伦敦,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常被称为“英国巴赫”或“伦敦巴赫”,他与阿贝尔(Carl Friedrich Abel)合组“阿贝尔与巴赫音乐会”,对莫扎特音乐风格的形成亦影响极深。
J·C·巴赫是巴赫家族中唯一一位重要的歌剧作曲家,同时也是伟大的键盘乐器演奏家。其作品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结构严谨,旋律优雅动听。他是最早的钢琴协奏曲作者之一,同时对交响曲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
Water Music &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豆瓣
Trevor Pinnock / The English Concert
发布日期 2009年1月26日 出版发行: Dg Imports
01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 1. Ouverture (Grave - Allegro)
02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 2. Adagio e staccato
03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 3. Allegro - Andante - Allegro
04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 4. (Menuet)
05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 5. Air
06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 6. Menuet
07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 7. Bourrée
08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 8. Hornpipe
09 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 9. (Andante)
10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1. Allegro
11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2. Alla Hornpipe
12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3. (Menuet)
13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4. Rigaudon
14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5. Lentement
15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6. Bourrée
16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7. Menuet
17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8. (Andante)
18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9. (Country Dance I/II)
19 Water Music, Suites II & III in D/G (HWV 349/350) - 10. Menuet
20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Suite HWV 351 - 1. Ouverture
21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Suite HWV 351 - 2. Bourrée
22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Suite HWV 351 - 3. La paix
23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Suite HWV 351 - 4. La réjouissance
24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Suite HWV 351 - 5. Menuet I
25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Suite HWV 351 - 6. Menuet II
The Flute King (Standard Edition) Music from the Court of Frederick the Great 豆瓣
Emmanuel Pahud / Trevor Pinnock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1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Emmanuel Pahud (flute), Matthew Truscott (violin) & Trevor Pinnock (harpsichord & conductor)
Kammerakademie Potsdam
Emmanuel Pahud performs music written for and by the gifted flautist, composer and patron of the arts, King Frederick the Great of Prussia. The release features concerti, solo sonatas and chamber works by J S Bach, CPE Bach, Johann Joachim Quantz, Franz Benda, Johann Friedrich Agricola, Anna Amalia von Preussen and Frederick the Great.
Joining Pahud are the period instrument ensemble Kammerakademie Potsdam and renowned harpsichordist Trevor Pinnock. 'The Flute King' anticipates the 300th anniversary, in January 2012, of the birth of an enlightened monarch whose love of music changed the musical scene in continental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