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tropovich
Dvorák: Cello Concerto / Tchaikovsky: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豆瓣
9.3 (28 个评分) Mstislaw Rostropowitsch / Herbert von Karajan
发布日期 1995年2月24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01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 1. Allegro 15:44
02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 2. Adagio ma non troppo 12:40
03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 3.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12:57
04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Moderato assai quasi andante 1:00
05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Tema: Moderato semplice 1:42
06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Variazione I: Tempo del Tema 0:52
07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Variazione II: Tempo del Tema 1:13
08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Variazione III: Andante sostenuto 3:59
09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Variazione IV: Andante grazioso 1:53
10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Variazione V: Allegro moderato 3:28
11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Variazione VI: Andante 2:52
12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 Variazione VII e Coda: Allegro vivo 1:58
爱默生四重奏组、罗斯特洛波维奇: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 豆瓣
爱默生四重奏组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罗斯特罗波维奇 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2年8月11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1828年秋,舒伯特病情已经加重了。但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仍写下了两首惊世骇俗的作品:《C大调弦乐五重奏,作品956》《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960》。前者是舒伯特室内乐中的扛鼎之作,后者则堪称是贝多芬之后最好的钢琴奏鸣曲之一,也是他的遗作。
这首五重奏为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2把大提琴而作。比起弦乐四重奏,这部作品更加浑厚、丰富,体现了舒伯特对于死亡的不祥预感以及他固有的乐观精神,情感起伏很大。不论从写作技巧还是精神层面来看,它都是室内乐作品中永恒的瑰宝。
舒伯特这首弦乐五重奏以两只大提琴的独特组合、切分音式的悸动节奏感、扣人心弦的旋律歌咏、情绪强烈变化的渲染力,不知安慰了多少心灵;其中第二只大提琴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声部,可以独自引导旋律,也常常负责独特的节奏音型。 然而,舒伯特处理多只乐器的作曲技巧并不像贝多芬利用多声部对位;例如第一乐章歌谣般的第二主题,第一大提琴演奏主旋律,另一只则如同补足主旋律的尾韵般地助奏;再例如第四乐章一开始的主旋律由第一小提琴主奏,第二小提琴一下子参与主旋律形成八度音合奏,一会儿又完全脱离主旋律而单纯伴奏,如此产生微妙的音色变化,产生属于舒怕特的独特风格。
特别要指出最令人喜爱的第二乐章一开始的主旋律应该在第二小提琴,它以非常少的音符来刻划宁静地沉思。 要如此澄清不单是乐曲结构上的要求,还包括了存在于作曲家最后期作品中『神秘参与』般的心灵跃升之精神要求。 虽然我们可以把第一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事实上是美化过的伴奏与助奏)当成主题而不妨碍对本乐章的喜爱(根据非正式的观察,即使是阅读总谱的老乐迷,还是有一大堆人不知道这乐章的主题是在第二小提琴),但是唯有第二小提琴上的那个真正主题才能让我们同时理解它与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D.960)第二乐章里的神秘与宁静,而能深刻体会一个短命音乐家的不朽存在。 无怪有人声称这个乐章是可以陪伴着永远的安息,死后愿与这音乐同归尘土。
本乐曲一方面承接着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的强烈音响效果,另一方面却加上足量的抒情气氛加以微妙平衡;于是第一乐章的发展部可以听到复杂对位与单纯歌谣间的平衡,第二乐章可以听到神秘悠远与热情表达的平衡;第三乐章出现最夸张的心灵对比,第四乐章硬是让凄怆的旋律融合进欢乐的节奏与单纯美感的旋律。 如此表现音乐家伟大的生命后期心灵,可说是舒伯特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柴可夫斯基:第一、二、三号弦乐四重奏;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的回忆” 豆瓣
Mstislav Rostropovich / Genrikh Talalya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3年12月6日 出版发行: Melodiya
柴可夫斯基的室内乐曲非常少,而最具代表性的大概就是三首弦乐四重奏与弦乐六重奏《佛罗伦斯的回忆》了,在写作第一号弦乐四重奏之前,柴可夫斯基对室内乐的体裁并不熟悉,而且更可说是毫无兴趣。直到在一场为欢迎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音乐会上,托尔斯泰聆赏至第一号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似的行板]时感动地流下泪来,这对柴可夫斯基而言,真是莫大的光荣,于是才开始继续为室内乐写作。
担任演出的鲍罗定弦乐四重春甫于去年(一九九五)渡过五十个年团庆,名乐评家曹永坤先生曾盛赞此团堪称当今最好、最伟大弦乐四重奏团,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等俄国作曲家的作品诠释,由本专辑录音中乐迷即可明了,而特别推荐的就是本专辑中所收录的弦乐六重奏《佛罗伦斯的回忆》,在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中罗斯卓波维契、塔拉扬与鲍罗定弦乐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手杜宾斯基几段如歌如诉的三重奏,让人心绪随着音乐而起伏,荡漾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