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
种子的故事 豆瓣
作者: [英]乔纳森•西尔弗顿 译者: 徐嘉妍 商务印书馆 2014 - 4
学校老师都教过,植物是由种子生长而来。但种子又从那里来?《种子的故事》作者告诉我们,种子可不是从花店买来这样简单,其背后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自然史历程。从一粒撒在焙果上的芝麻,到重达二十公斤的海椰子,“种子”提醒我们地球上存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植物模样,而其生成之初均源于此 。
作者从种子的起源谈起,向读者描述了,在万物并茂的地球上,种子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地球上第一粒种子来自于近似蕨类的先祖,距今已有三亿六千万年,从这个故事开始,作者带我们环绕世界,探看种子们如何散播各处,如何展现生命特性。它们何以能够年复一年处于休眠状态?它们如何演化?如何广泛地被人类运用发展成新品种,并制作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包括食物、食用油、香料和药品呢?
《瓦尔登湖》作者梭罗曾经说过:“我对种子有莫大的信仰。若让我相信你有颗种子,我就要期待生命显现奇迹。”
与梭罗一样对自然生命有着无比的热诚,作者擅于发掘种子的不凡之处,乐于带领读者探索种子与世界的关联。从莱姆病(Lyme Disease)、人类色盲,到赛伦镇(Salem)女巫审判事件。他用清晰且诚挚的口吻,娓娓道出种子的科学知识,同时以风趣的笔触,探讨人类使用种子的各式方式。作者不忘时时提醒我们,推动种子故事发展的正是“演化”;演化有个难以抗拒的习性,就是为生命中的挑战发掘新的解答,继续向恶劣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对抗,种子于是得以延续它们的生命。
《种子的故事》兼具科学家的渊博知识及园丁的快乐情调,书中展现各式奇景,无论您嗜读科学新知,或爱好莳花弄草,都难以抗拒本书的诱惑
探险家的传奇植物标本簿 豆瓣
L'herbier des explorateurs
作者: [法] 弗洛朗斯·蒂娜尔 / [法] 雅尼克·富里耶 (绘) 译者: 魏舒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6
想象一下,你身处沙漠之中,此刻正在满头大汗地站在莫诺身旁;或是跟达尔文一起在智利的海岸边漫步;也可以跟随洪堡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迷失;抑或循着马可·波罗的脚步前往古老的亚洲;也可能陪同拉彼鲁兹伯爵穿过了太平洋……欢迎走进植物探险家的世界!
这本书不仅尽可能详实地介绍了从古埃及到今天的伟大探险家以及他们环游世界的惊险历程,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出了他们制作的标本。正是这些珍贵而又令人动容的资料,让我们能追随植物探险家们的足迹踏上新奇旅程,感受他们对搜寻植物的热爱。
植物大发现 豆瓣
作者: [英]卡罗琳·弗里(Carolyn Fry) 译者: 张全星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 3
《植物大发现:植物猎人的传奇故事》是原出版社与KEW共同推出的关于植物发现史的图文书,书中的内容包罗万千,从古埃及人的收藏到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探索之旅,再到18世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发现,讲述了人类对植物的美丽以及其经济价值的痴迷的故事,告诉我们植物是如何在各个地域传播的,以及植物的大发现带给整个世界和人们的生活以巨大的影响。跟随本书在植物史的世界里徜徉,我们可以看到改变了世界植物景观的植物学先驱们的故事。《植物大发现:植物猎人的传奇故事》从邱园的艺术收藏品中精选了100多张珍贵的图谱,以及植物学历史上极富盛名的先驱们的珍贵手稿复制品。
植物王国的奇迹:生命的旅程 豆瓣
作者: 罗布·克塞勒 / 沃尔夫冈·斯塔佩 译者: 明冠华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 8
种子是植物体所孕育的最复杂而又最完美的部分,里面蕴藏着物种的下一代。在亿万年的漫长时间内,为了保持物种的繁衍,种子植物演化出了令人震惊的适应策略,种子高度复杂精妙的结构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植物王国的奇迹:生命的旅程》中,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的艺术家罗布·克塞勒和种子形态学家沃尔夫冈?斯塔佩通过令人惊叹的特写图片和美妙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而又奇妙的微观世界。
任何热爱自然世界的人士、艺术家、设计师以及科学家都可以从《植物王国的奇迹:生命的旅程》中发现新的惊奇,受到新的启发。
植物进化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Plant Evolution
作者: [美] 约翰·克雷斯 / [英] 雪莉·舍伍德 译者: 陈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权威制作
★特别献礼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邱园建立250周年
★珍藏全球84位植物绘画大师的136幅杰作,一本书领略当代植物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一座珍贵的纸上博物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呈现植物进化之美
★一座可以挂起来的家庭美术馆,随书附赠4幅10寸可装裱植物插画,博物爱好者和艺术爱好者珍藏首选
.
为庆祝《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以及邱园建立250周年,世界两大权威机构联合出版了这份珍贵礼物——《植物进化的艺术》。全书结合数百幅惊艳的大师级绘画和国际最新的植物分类知识(APG分类法),向大众展示了植物进化的历程。从古老的植物化石到最新的DNA测序技术,从林奈、达尔文到APG分类系统,从科学到历史、文化和艺术,讲述植物不为人知的生存智慧和进化奇迹。
以艺术的眼光发现美,以科学的视角认识世界。
建议与高分纪录片《植物王国》(Kingdom of Plants)搭配阅读体验更佳。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 豆瓣 Goodreads
Botany for Gardeners
7.6 (5 个评分) 作者: (英)杰夫•霍奇 译者: 何毅 译 / 刘全儒 审订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 4
这是一本融合艺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园艺手册。
精美的植物学插画和简明的图表贯穿全书,通过阅读这本美丽的书,
可以掌握关于植物学的所有基础知识,以及最实用的园艺技巧。
书中还有14位著名植物学家的生平介绍和他们的传奇故事,读来引人入胜。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是一本实用的指南,读这本书,园艺爱好者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以及影响它们生长的因素,从而获得更好的种植结果。当然,这也是一本植物学和园艺术语的参考书,集结了植物学家们观察和研究成果。
精美的植物插画和简明的示意图贯穿全书,帮助读者们轻松理解三千余条植物学词汇和专业术语,更方便读者把园艺知识运用到每日园艺实践中。
这本书涉及所有的植物学知识,从植物的组成部分到植物的病虫害,每一章节都有类似“播种”和“剪枝”的实用指导。“园艺小贴士”专栏更是匠心独具,提供了分分钟都可以拿来使用的园艺技巧和建议。“植物学家和植物花家”专题则介绍了植物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他们的传奇故事,提醒读者,直到今天我们仍在种植这些了不起的植物学家们曾经收集、研究和描绘过的植物们。
对于园艺爱好者而言,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植物世界的知识宝藏——他们的花园也将因此而繁荣。
皇家园艺学会(The Royal Society, RHS)1804年创办于英国伦敦,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慈善园艺机构,凭着对植物的热爱以及园艺让生活更美好的信条,这个学会致力于在全球推动现代科技与园艺实践艺术地融合与发展的成就。
世间万物 豆瓣
Things That Are
7.5 (8 个评分) 作者: [美]艾米·里奇(Amy·Leach) 译者: 徐楠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2
☆ 献给孩子和恋人的睡前小书,愚蠢、疯狂、精妙
☆ 充满好奇心的科普童话集,26个关于动植物、星系天体的故事
☆ 科学家思维与诗人烂漫交织,唤起我们与所爱之人交流世界的渴望
☆ BBC广播四台《一本好书》、美国独立书商协会、《卫报》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26篇关于动植物、宇宙天体的科普童话集。
它是一本关于宇宙与日常生活的书,始于畅游的鲑鱼 ,终 于璀璨的星空。
书的主题,不局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现象,从最渺小的地球居民:水母、晕厥的山羊和泰然自若的毛毛虫等地上生物,到辽远广布的天体:恒星、卫星……
它探索神灵与驴子的相似性,爱与藤蔓的无情,以及爆炸的恒星与爆炸的海参……
▼媒体推荐
在她的文字里,现实与神秘共存,科学家与诗人同眠……
与理查德·布劳提根的《在美国钓鳟鱼》类似,
同样是对自然世界诗意、无法归类的冥想。
——《卫报》
她以一种狡黠顽皮的方式走近自然史,极好地调和了科学与想象……
对失血之花、太阳星系、斯宾诺莎等万物展开了渊博华丽的思索。
——《书单》
里奇对物种与天体进行了大量案例分析式的描写,与其说是描写,不如说妙语。
她从所描写对象的视角出发,转而赋予它们人性与高度。
——《纽约时报》
刘易斯·卡罗尔和艾米丽·狄金森的结合……
美国当代颇具创造力、令人惊喜的作家之一。
——华裔美国作家李翊云
美的进化 豆瓣
The Evolution of Beauty
8.9 (14 个评分) 作者: [美]理查德·O.普鲁姆(Richard O. Prum) 译者: 任烨 / 审校:刘阳 中信出版社 2019 - 1
欢迎踏上世界知名鸟类学家理查德·普鲁姆为你量身定制的智力冒险之旅。
我们通常认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可以解释生命树上的每一个分支:哪一个物种会繁衍,哪一个物种会灭绝,哪些物种会进化出哪些特征……但是, 达尔文说过:“每当我看到雄孔雀的尾屏,就觉得难受!”这是因为在他的自然选择理论看来,雄孔雀尾屏上过于华丽的图案似乎毫无生存价值。对此,传统科学的观点是:动物的择偶炫耀特征是展现它们的遗传优势或素质优势的“广告”。
但是,凭借在世界各地30多年的实地考察和野外观鸟经验,普鲁姆对这一观点发起了挑战。在热带丛林深处分布着多才多艺、美丽优雅的鸟类:雄性梅花翅娇鹟会用翅膀唱歌;雄性大眼斑雉的翼羽展开后成4英尺宽的锥面,上面点缀着立体的金棕色球形图案,灿烂夺目;雄性红顶娇鹟会用太空舞步来求偶……作者看到了许多动物的炫耀特征,而且这些特征似乎都与自然选择理论的关系不大。在寻找真正答案的过程中,普鲁姆将达尔文于150年前配偶选择的审美进化理论从故纸堆中挖掘出来,它是驱动进化历程的一台独立发动机。
这趟美的进化之旅的起点是“生命之树”,终点是我们对人类进化及自身的重新理解。自然界的绚丽多姿填补了我们理解进化史和人类起源的一块空白,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达尔文进化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科学视角。
纸上动物园 豆瓣
The Paper Zoo:500 Years of Animals in Art
7.6 (15 个评分) 作者: [英] 夏洛特·斯莱 / 大英图书馆 译者: 王岑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世界文明的诺亚方舟,荡气回肠的自然史诗!
《观察家》杂志年度书籍 《爱尔兰时报》年度非虚构类作品
《自然》杂志年度选书Top5
这部伟大的作品汇集、界定、展示了大量精美的动物珍稀插图,这本书是真正的宝藏。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要深深感动你的脏腑,请走进艺术与美的纸上动物园。 ——《艺术简讯》
我们在孩提时代第一次见到世间各种动物,不是通过遥远的丛林旅行或危险的登山之旅,而是在某间书房的地板上,某本书的书页之间。
在这部令人惊叹的作品中,科学史学家夏洛特·斯莱用终极的纸上动物园——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为艺术与科学的历史性握手提供了绝佳例证。书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稿、印刷品、画作、珍本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插图,让我们跟蝴蝶、甲虫、蜘蛛、贝壳、鱼类乃至珊瑚面对面。这正是永垂不朽的纸上动物园。
无尽绿 豆瓣
8.2 (31 个评分) 作者: 宋乐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这是一本以植物为主角的江南风物散文集,涉及回忆、考证、风俗与工艺。在植物的自然属性与所给人美的愉悦之外,突出的是植物与人的日常相关的“物用”,以及这种“物用”和人发生联系以后,在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情感。因为有亲身经历和亲手经验做底子,所以写起来不虚,文字朴素而真切动人。春日连绵照眼的紫云英与新绿茶树,于合适季节亲手制作出的乌糯米饭与木莲豆腐,还有秋日香气沉沉的桂花晴雨录,这些都是我们置身其中、日常生活里鲜明的“无尽绿”。
全书四色印刷,179幅精美摄影作品,随书附赠两张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