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主义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2 (8 个评分) 作者: 葛兆光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7 - 2
葛兆光教授十年前開始推動「從周邊看中國」研究計劃,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保存的有關中國史資料作為「新材料」,試圖提供重新認識東亞和中國的多重視角與立場。為此,葛教授陸續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著作,在國際學界受到廣泛關注。本書是葛兆光教授有關東亞與中國研究系列論著之一。為了對「周邊」及其相對應的「中國」概念做一個清晰的界定,作者在這本書中梳理歷史上中國疆域、族群和文化的移動與交錯,說明「內」與「外」之變化,並嘗試溝通原本分屬中外關係史、中國民族史(包括「邊疆民族」)、歷史地理學(包括「邊疆史地」)、全球史(和區域史)等各學術領域的資料和方法。
2021年7月28日 已读
相较《何为中国》,《内外》更细致地论述了古代与现代之间frontier与boundary的区别,历史上内与外的进退变迁,公允地承认即便在政治-文化核心内部也存在“外”,再强调了“汉化”的历程就是血与火的压迫,根本不是天下主义者所谓的那套平等互敬的莺歌燕舞。不过与前书一致的是,《内外》依旧以汉族儒家士人、贵族的价值文化作为理所当然的代表去描绘政治-文化核心的稳定性,其他社会阶层对文化、身份的认同面貌则无可描绘,让这个“核心并非建构”的判断仍然留有存疑之处。历史事实求证的作用也有其极限,虽让后人知道倒推求证想象的谬误,但同样难以解决眼前的认同问题。
中国 历史 国族 国族主义 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