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自足的世俗社会 豆瓣
Society without God: What the Least Religious Nations Can Tell Us about Contentment
作者:
[美国]菲尔·朱克曼
译者:
杨靖
译林出版社
2021
- 1
★世俗研究前沿之作。揭示信仰迷思,为世俗幸福正名★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丹麦和瑞典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对象,得出一个核心观点:宗教观念淡薄的世俗社会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温文尔雅、令人愉悦,给人们带来自足、幸福的生活。朱克曼认为,社会的高度发达与宗教并无关联,宗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带来医疗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同样有可能带来混乱、紧张和暴力。
【名人评价及推荐】
过去二十年的黄金时期,在世俗研究这个新兴的领域,朱克曼一直身处前沿。从《自足的世俗社会》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个中原因:行文精致,引人入胜,既依靠深厚的学养,又不乏睿智的思想。这是典型的朱克曼式作品。
—— 斯蒂芬·布利万特,英国圣玛丽大学学院神学与宗教社会学教授
大多数美国人坚信,对上帝的信仰是文明社会的基石。《自足的世俗社会》表明,这无非是一种听了让人受用的美国式奇想。如果发现当今大多数丹麦人和瑞典人竟如此不受宗教之累,就连身处美国的无神论者也会感到惊讶吧。对另一种世俗现实的这一瞥,既令人谦卑,又鼓舞人心——来得太是时候了。朱克曼的研究确实不可或缺。
——萨姆·哈里斯,《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说到北欧,你可能会想到安徒生的童话,想到美人鱼的故乡,想到在各种发达程度、幸福指数和廉洁程度排行榜上,丹麦和瑞典总是位居前列,那里似乎是一片无忧无虑的乐土。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那里总体上是一个世俗社会,宗教信仰淡薄。那里的多数国民虽不愿自称“无神论者”,却也并不相信存在着一位人格神。他们可能会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但仅仅是仪式性的,是在遵循一种文化传统。
的确,宗教有许多积极作用,比如提振人心、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教人宽厚仁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极端的宗教势力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制造着动乱、纷争甚至杀伐。这本书并不是想说,没有宗教信仰必然会使社会和谐、繁荣,而只是说,宗教的缺失并不构成障碍,由此否定了一种极端的说法:“没有宗教信仰,社会必将灭亡。”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丹麦和瑞典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对象,得出一个核心观点:宗教观念淡薄的世俗社会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温文尔雅、令人愉悦,给人们带来自足、幸福的生活。朱克曼认为,社会的高度发达与宗教并无关联,宗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带来医疗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同样有可能带来混乱、紧张和暴力。
【名人评价及推荐】
过去二十年的黄金时期,在世俗研究这个新兴的领域,朱克曼一直身处前沿。从《自足的世俗社会》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个中原因:行文精致,引人入胜,既依靠深厚的学养,又不乏睿智的思想。这是典型的朱克曼式作品。
—— 斯蒂芬·布利万特,英国圣玛丽大学学院神学与宗教社会学教授
大多数美国人坚信,对上帝的信仰是文明社会的基石。《自足的世俗社会》表明,这无非是一种听了让人受用的美国式奇想。如果发现当今大多数丹麦人和瑞典人竟如此不受宗教之累,就连身处美国的无神论者也会感到惊讶吧。对另一种世俗现实的这一瞥,既令人谦卑,又鼓舞人心——来得太是时候了。朱克曼的研究确实不可或缺。
——萨姆·哈里斯,《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说到北欧,你可能会想到安徒生的童话,想到美人鱼的故乡,想到在各种发达程度、幸福指数和廉洁程度排行榜上,丹麦和瑞典总是位居前列,那里似乎是一片无忧无虑的乐土。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那里总体上是一个世俗社会,宗教信仰淡薄。那里的多数国民虽不愿自称“无神论者”,却也并不相信存在着一位人格神。他们可能会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但仅仅是仪式性的,是在遵循一种文化传统。
的确,宗教有许多积极作用,比如提振人心、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教人宽厚仁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极端的宗教势力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制造着动乱、纷争甚至杀伐。这本书并不是想说,没有宗教信仰必然会使社会和谐、繁荣,而只是说,宗教的缺失并不构成障碍,由此否定了一种极端的说法:“没有宗教信仰,社会必将灭亡。”
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 豆瓣
The White Lotus Teachings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
作者:
[荷] 田海
译者:
刘平
/
王蕊
商务印书馆
2017
- 11
该书系田海博士论文的改进本,也是近年出版的非常重要的关于中国教派的西方作品。田海写这本书有三个目的:1.重新建构中国教派运动的社会历史;2.研究“白莲社”及“白莲教”名称如何起用于宋代的主要资料中;3.分析现代学者的历史研究如何受他们不辨这二词的影响。田海推翻了传统上认为原先虔诚信徒们的“白莲社”在韩山童领导的元末起义时退化成八卦教的“白莲教”的观点。这样的认识是长期以一些错误的设想为基础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想就是认为有一个持续不断的白莲运动,认为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资料可以被集中在一起来研究这个运动,且所有宋以后的八卦教起义均可以被视作属于“白莲教”。田海还区分了这些集团的自称、他称以及用于批评他们的名称(标签)。根据这一区别,他说明“白莲”一词是宋元时期的一个自称,明初明太祖宣布白莲社和白莲教非法后就停止使用。后来,许多士大夫所用的“白莲教”,是描述教派运动的一个他称,或对那些他们决定镇压的运动进行攻击所用的标签。
“山中”的六朝史 豆瓣 谷歌图书
9.7 (13 个评分)
作者:
魏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8
在六朝江南社会,“山中”这一地理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随着佛教山寺的兴起、道教洞天体系和山中修道的宫观化,一些山岳成为寺馆集中的宗教圣地,江南山岳完成“名山化”的过程,文化景观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和地理格局。作者立足山岳,全面搜集正史以外的宗教文献、文学作品、石刻史料等,打通佛道二教,透过若干个案的“深描”,细腻地展现了山岳历史自身的发展脉络(从山神祭祀到佛道寺馆的过程),佛道与民间信仰在山岳中活动的复杂关系。名山,特别是江南洞天福地的出现与山中景观的变迁,因此得到了鲜活而饱满的解释。六朝时代,乃至秦到隋唐历史演进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从而更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思想的锁链 豆瓣
作者:
(法) 苏珊·乔治
译者:
蓝胤淇
商务印书馆
2016
- 8
乔治·布什于2009年1月离开白宫之后美国就回归“正常”了吗?本书在对美国社会和政治文化长达数十年的进行了饶有兴味的、彻底的并且时常令人胆寒的描述之后,就这个问题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美国世俗与宗教右翼抱着敏锐的使命感,凭借四个“M”—金钱(money)、媒体(media)、营销(marketing)、管理(management)进行了“经过机构与制度的长征”,从而改变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当自以为其政策、纲领和计划会一直占据上风的左翼仍然按照惯性行事之际,运转良好的右翼基金会、游说团体、智库、出版物、政治领导人、律师以及活动组织已经缓慢地、战略性地取而代之了。新自由主义者、新保守派与宗教右翼的广泛联盟成功地制造了一个新的常识,他们攻击启蒙价值观,并将那些创造文化并使其合法化的顶层社会作为目标人群,因为他们深知思想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土。
本书是一部极其难得、研究透彻的优秀论著。其清晰而优雅的文笔必将令读者为之痴迷,同时也为政治、文化、宗教及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而对于那些希望在未来看到一个另样的美国的人而言,第一步就是仔细阅读本书从而理解如何才能实现心中的目标。
本书是一部极其难得、研究透彻的优秀论著。其清晰而优雅的文笔必将令读者为之痴迷,同时也为政治、文化、宗教及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而对于那些希望在未来看到一个另样的美国的人而言,第一步就是仔细阅读本书从而理解如何才能实现心中的目标。
修仙 豆瓣
Making Transcendents: Ascetics and Social Memor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7.4 (7 个评分)
作者:
康儒博
译者:
顾漩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
- 3
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康氏认为,仙并未脱离社会,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绝世的,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它对修仙作为一种社会氛围的描摹非常新颖,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其他社会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创造性。该书先后获得美国宗教学会2010年度宗教研究杰出著作奖和美国亚洲学会2011年度列文森奖。
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 豆瓣
作者:
刘昭瑞
文物出版社
2007
- 6
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已经成为众多人文学科的研究获得新突破的起点,这已是人们的共识。近年来,随着考古材料的较多出土和公布以及道教研究领域的深入和扩大,利用考古材料对道教特别是早期道教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学者们的重视。本书则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这方面的尝试。本书的研究,涉及道教观念、道教典籍、道教法器、道教科仪、道教传播、道教史乃至道教相关背景的讨论。随着考古发现的新材料的不断公布及相关研究的进展,相信可以促进整个道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修真图 豆瓣
作者:
戴思博 (Catherine Despeux)
齐鲁书社
2012
- 9
《修真图:道教与人体》对初涉传统修真的人来说,阅读起来很困难。它是古人在若干岁月中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完整的修真理论,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剖析了修真的概要。《修真图:道教与人体》进行了比较直观和全面的介绍,其中所描述的关于身体的种种符号和丰富的想象让人迷惑不解,因此许多人把它们与巫术、迷信联系在一切,但也有人试图除去其神秘的一面,当成古代神话来接受——殊不知正是这些原始神话构成了中国身体观念的基石和本质,但到底如何解读这些符号,的确存在方法上的差异。因此,笔者试图在导论中用现代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方法对道教内丹中的身体观做一个简单的研究。
天国的陨落 豆瓣
作者:
夏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1
太平天国的宗教是与太平天国的政治密切相关的。本书很好地把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地就宗教论宗教,而是透过宗教对太平天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对宗教与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的关系,都做了相应的连带研究,有较充分较深入的论述。所以,这本书实际上超过了它的书名所示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涉及太平天国全部主要历史的著作,体现了本书的广度和深度。本书对太平天国研究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是一个贡献。
这本书对太平天国的宗教——春涛很有理由地称之为“上帝教”,做了细致充分的研究。它考察了洪秀全创建上帝教的过程,上帝教的教义、经典、仪式、节日,上帝教在太平军中和在民间的传播,上帝教与西方基督教及与中国旧有民间宗教的关系,同时又研究了上帝教对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它与太平天国兴亡之间的关系。这就将太平天国宗教的正反诸方面都纳入了研究的范围,显示出视野的宽广和研究的深度。
这本书对太平天国的宗教——春涛很有理由地称之为“上帝教”,做了细致充分的研究。它考察了洪秀全创建上帝教的过程,上帝教的教义、经典、仪式、节日,上帝教在太平军中和在民间的传播,上帝教与西方基督教及与中国旧有民间宗教的关系,同时又研究了上帝教对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它与太平天国兴亡之间的关系。这就将太平天国宗教的正反诸方面都纳入了研究的范围,显示出视野的宽广和研究的深度。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豆瓣
Les formes éle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10.0 (9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埃米尔·涂尔干
译者:
渠东
/
汲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8
爱弥尔·涂尔干是与马克思和韦伯齐名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不可多得的集大成者之一。本书援用了大量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了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堪称涂尔干所有作品中最精湛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其社会思想取向的文献。此外,本书还反映了涂尔干晚年思想的主要转向,即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道德个体主义的理论企图,其中的若干章节被认为知识社会学研究的范本。
宗教右派 豆瓣
作者:
馬國明
/
羅永生
…
dirty press X 香港基督徒學會
2010
- 10
究竟香港基右是怎麼回事?正是本書要認真處理的課題。它史無前例地從階級意識、政治哲學及政治形勢分析、科學哲學、批判神學、酷兒政治、行動實踐及個人經驗反思等不同進路,爬梳了香港基右各種意識型態的承傳及轉化,與近年的發展脈絡,對於一直相信可以獨善其身、或助長了基右也不自知的基督徒,與仍然大惑不解、自以為無染原罪的非基督徒來說,都應是必讀的入門課本。
--游靜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本書展現香港知識份子並未止於簡化式的批判和譴責,作者們很嚴肅地、慎重地針對被稱為「香港宗教右派」的興起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對香港本地特有的政經結構溯源,對宗教右派在殖民體系與西方信仰中逐步茁壯的前世,與佔盡階級優勢且充斥政治慾望的今生,都提出了詳盡的歷史社會政治分析,不但揭露其呼應全球保守勢力的擴張野心,也指出某些香港宗教群體與本地先後建制勾結合謀的悠長歷史。
--何春蕤 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
--游靜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本書展現香港知識份子並未止於簡化式的批判和譴責,作者們很嚴肅地、慎重地針對被稱為「香港宗教右派」的興起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對香港本地特有的政經結構溯源,對宗教右派在殖民體系與西方信仰中逐步茁壯的前世,與佔盡階級優勢且充斥政治慾望的今生,都提出了詳盡的歷史社會政治分析,不但揭露其呼應全球保守勢力的擴張野心,也指出某些香港宗教群體與本地先後建制勾結合謀的悠長歷史。
--何春蕤 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
論盡明光社 豆瓣
作者:
張國棟
dirty press
2009
近十年,香港一再出現社會道德大戰,若稍為關注的社會事務的,不難察覺始作俑者為一股在不斷壯大的基督教保守力量——明光社陣營,他們挾其滿有征服意味的十字軍精神「剷除」異己,搞得滿城風雨,以致連名筆陶傑也忍無可忍,怒稱他們為「道德塔利班」,封他們為「盲光社」。
自年前的《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秋天的童話》「粗口」等事件,以至近期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家庭暴力條例」的政治角力,明光社陣營牽起的波瀾越來洶湧,他們的聲勢也越發壯大,態度越來越囂張跋扈。很明顯的是,明光社陣營企圖主宰香港社會的道德議程。
本書作者原為明光社陣營友好,但隨著明光社陣營的霸權式發展,也「棄明投暗」,全力撰寫本書,以揭露明光社陣營的思考盲點和社運手段。本書為目前本地首本最深入剖析明光社陣營的著作,全書資料翔實,分析角度獨一無二。任何關心社會發展事務的人,不論信徒與否,本書都是手邊或案頭不可少的重要書籍。
推介:
■馬國明‧《文化研究@嶺南》總編輯
金融風暴,沒有倒閉的企業紛紛裁員,政府呼籲企業要有社會道德,與僱員共渡時艱。道德不單是個人操守對錯的問題,更有對社會好與壞的層次,「明光社」勇於提出他們認為對社會好的主張;好與壞當然可以再討論,大家可以一起《論盡明光社》。
■安徒‧文化評論人
「宗教右派」近年在港急速發展,方興未艾,也招來風風雨雨。張國棟這本書,是目前最深入的相關文獻。作者貼身緊隨事態發展,資料翔實,評論懇切,分析角度獨一無二。無論讀者是否教徒,本書所談案例,都會令讓你深深震撼。
■陳士齊‧香港浸會大學宗教與哲學系
宗教權力形成網絡,又對信眾進行廣泛動員,企圖主宰香港社會的道德議程,這是非常值得香港人關注的一件大事。現時港人仍缺乏對此一政治力量可觀的宗教右派進行詳細分析及解讀。張國棟作為曾被基督徒教授訓練的青年才俊,他為我們做了這件艱巨的工作,正好反映宗教作為正面能量,能為社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期望這書能成為所有關心公民社會發展及宗教在社會定位的人仕的必備讀本。
■明婉儀‧業餘田野神學工作者
這是第一本揭露明光社陣營思考盲點的書,香港的教會等待張國棟這著作已經太久了,香港社會更加需要有這樣的書。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縱使你可以不認同國棟兄在書中的分析,但國棟兄的分析可以令你釋然,因為在基督宗教裡,我們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並拒絕成為帝國的誘惑。
自年前的《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秋天的童話》「粗口」等事件,以至近期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家庭暴力條例」的政治角力,明光社陣營牽起的波瀾越來洶湧,他們的聲勢也越發壯大,態度越來越囂張跋扈。很明顯的是,明光社陣營企圖主宰香港社會的道德議程。
本書作者原為明光社陣營友好,但隨著明光社陣營的霸權式發展,也「棄明投暗」,全力撰寫本書,以揭露明光社陣營的思考盲點和社運手段。本書為目前本地首本最深入剖析明光社陣營的著作,全書資料翔實,分析角度獨一無二。任何關心社會發展事務的人,不論信徒與否,本書都是手邊或案頭不可少的重要書籍。
推介:
■馬國明‧《文化研究@嶺南》總編輯
金融風暴,沒有倒閉的企業紛紛裁員,政府呼籲企業要有社會道德,與僱員共渡時艱。道德不單是個人操守對錯的問題,更有對社會好與壞的層次,「明光社」勇於提出他們認為對社會好的主張;好與壞當然可以再討論,大家可以一起《論盡明光社》。
■安徒‧文化評論人
「宗教右派」近年在港急速發展,方興未艾,也招來風風雨雨。張國棟這本書,是目前最深入的相關文獻。作者貼身緊隨事態發展,資料翔實,評論懇切,分析角度獨一無二。無論讀者是否教徒,本書所談案例,都會令讓你深深震撼。
■陳士齊‧香港浸會大學宗教與哲學系
宗教權力形成網絡,又對信眾進行廣泛動員,企圖主宰香港社會的道德議程,這是非常值得香港人關注的一件大事。現時港人仍缺乏對此一政治力量可觀的宗教右派進行詳細分析及解讀。張國棟作為曾被基督徒教授訓練的青年才俊,他為我們做了這件艱巨的工作,正好反映宗教作為正面能量,能為社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期望這書能成為所有關心公民社會發展及宗教在社會定位的人仕的必備讀本。
■明婉儀‧業餘田野神學工作者
這是第一本揭露明光社陣營思考盲點的書,香港的教會等待張國棟這著作已經太久了,香港社會更加需要有這樣的書。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縱使你可以不認同國棟兄在書中的分析,但國棟兄的分析可以令你釋然,因為在基督宗教裡,我們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並拒絕成為帝國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