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
顺着历史学古诗 豆瓣
作者: 蒙曼 2021 - 6
《顺着历史学古诗》是《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给孩子量身定制的古诗课。
本书在全面理清中国历史与诗歌流派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精心设计6个站点——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挑选30首必背古诗,关联100+经典诗篇,跟随蒙曼老师一起,穿越到历史现场,走进大诗人,抓住古诗精髓、把握意象、掌握写作手法……击破各个知识点,还有诗题诗体、诗歌流派、成语、历史典故等超多硬核知识。
蒙曼老师对每一首古诗,都作了仔细拆解,深入分析,力求给孩子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收获。最好的方法学古诗——学古诗,就要通历史。
2022年8月30日 已读
好处是顺着朝代先后梳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也能在分析讲述时提及格律、文学手法知识。但选篇和分析细处真是一言难尽:对于讲述战争的篇目缺乏多元的评判角度,而只一味“复古”代入,共情一种显然不符现代文明的武勇杀戮精神;讲述有关儒家士人精神的篇目也是带着自觉的立场带入,缺乏批评分析,采取明显的尊讳态度,多处出现前后矛盾的价值取向。比如,一边不惜生搬硬造“隐士型渔夫”“志士型渔夫”等词汇,颂扬在儒道姿态之间切换表演的士人形象,呈现出强烈的身份边界意识和带着优越感的视角取景框,一边又认为体恤平民的士人才是“真正的儒家知识分子”;在可多样解读的农耕田园诗中附会“性别分工”,书本终章却赞扬秋瑾的女权倡议;片面地评议宋明理学.....这是教育书籍啊教授,不是你们精神儒家士人的布道讲堂,有点公允很难吗?
古典文艺 文学 文艺 蒙曼 诗歌
二手时间 豆瓣 Goodreads
Время секонд хэнд
8.9 (247 个评分) 作者: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吕宁思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
发表后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法国美第契散文奖(2013)、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2014)、波兰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2015)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2022年8月30日 已读
花了一个月有多,才一天一点地啃完了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本“苏联系列”终章。每次翻开都要深吸一口气,每读完一篇都要消耗许多内心能量。铁幕时代结束,松开枷锁的各种人群并没有遇见幸福,却遭遇的各不相同苦难。她的篇章具体到每个鲜活的个体,以ta们的感官表达,复调地讲述未经宏观概括的历史细节。 李静睿实名嫉妒阿列克谢耶维奇是有理由的。后者将人生、时代的多面、复杂记录下来,让大家慎思反省:曾经的反人类幻想是极其错误的,但并不等于代替这种幻想的新秩序就会带来自由幸福。崩溃后潜入的新自由主义掠夺、道德真空也造成了可怕的人道主义灾难。这是自由派右翼不想承认又未曾反思的复杂事实,他们没有听见被推进洪潮里的平凡人的哀鸣,而始终自满于自己悬设的批判目标,坚信自己采纳的信条不会演化出另一种苦难源头。
历史 政治 文学 文艺 苏联
地球最后的夜晚 (2018) 豆瓣 TMDB
地球最后的夜晚
7.3 (840 个评分) 导演: 毕赣 演员: 汤唯 / 黄觉
其它标题: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罗紘武(黄觉 饰)因父亲离世再次回到贵州。12年前,好友白猫(李鸿其 饰)被杀,罗紘武在追查凶手左宏元(陈永忠 饰)的过程中,被凶手的情人万绮雯(汤唯 饰)所利用。从此以后,这个神秘的女人构成了他所有的记忆、欲望、信念和梦魇,一段追寻之旅让他发现了被隐藏多年的秘密……
2019年1月1日 看过
这部的长镜头没《路边野餐》自然,强迫观众空降去共情太尴尬了。虽然叙事不友好,但整个故事本来就以一个说话、经历真假难辨的女人为线索,导演不就摆明了这是我的私人记忆不在乎大家懂不懂ok?而且汤唯老师的颜多数时间在线,这样也可以了。
回忆 文艺 毕赣 汤唯 罗飞扬
秘密金鱼 (2016) 豆瓣 TMDB
秘密金鱼
7.4 (95 个评分) 导演: 毕赣 演员: 罗飞扬
其它标题: 第53届金马形象短片 / Secret Goldfish
第53届金马奖形象短片之二——毕赣篇
去年以《路边野餐》一鸣惊人、勇夺金马奖最佳新导演的毕赣,回到故乡贵州凯里拍摄,并找来偶像侯孝贤的子弟兵、亦是金马奖得主姚宏易来掌镜,用16mm摄影机打造出“日常奇迹”的感动。
何谓“日常奇迹”?毕赣说他的“日常奇迹”很多,举凡孩子 出生、汽车突然能发动、太阳落山、或著饭煮熟了都是。而他对影展的形容也很奇妙:“影展就像是一个有品味的餐厅,然后这支广告像是这个餐厅的花园,裡面应该有鸟叫与花香,然后我要偷偷地放一把椅子进去,让入场的观众可以坐一坐。”
毕赣在《路边野餐》有个超过40分钟、技惊四座的长镜头。这是他第一次拍广告,他很开心终于可以拍一个“特别短”的电影。结果,原定交件长度是不超过60秒,他毫无意外还是不小心“超时”了。但这支魔幻又诗意的广告,却让看过的人无不惊呼意犹未尽,期待能有延伸为一部电影的机会,甚至臆测这会不会是他下一部作品的“线索”。而这次除了毕赣的招牌诗句,歌曲方面则选用了毕晓世创作、杨钰莹演唱的〈轻轻地告诉你〉。
与另外两位导演赵德胤、陈哲艺分别完成“金马53”年度广告,毕赣高兴地说:“这就像是三个人在同一个邮局写信,然后悄悄地寄给不同的人。”
这回答还真像他的电影。
2022年9月6日 看过
这条短片似乎然我感受到流行曲在毕赣影片中的魅力了。
文艺 毕赣
南方 (2010) 豆瓣
6.1 (19 个评分) 导演: 毕赣 演员: 梁晋 / 马雪峰
2010年由毕赣导演、编剧的短片《南方》获广播影视学院学生影展最佳影片。
毕赣在学校第一次拍作业完成的短片《南方》,参加校内影展获得金奖,之后很多同学找他合作,他因此认识了低一届的贵州老乡梁凯。
毕赣还曾客串梁凯主演的短片《冬至》,在影片中饰演比赛的评委之一。
二手时间 Goodreads
Время сэконд хэнд: конец красного человека
9.0 (6 个评分) 作者: Svetlana Alexievich /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吕宁思 中信出版社 2016 - 1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2022年8月7日 已读
花了一个月有多,才一天一点地啃完了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本“苏联系列”终章。每次翻开都要深吸一口气,每读完一篇都要消耗许多内心能量。铁幕时代结束,松开枷锁的各种人群并没有遇见幸福,却遭遇的各不相同苦难。她的篇章具体到每个鲜活的个体,以ta们的感官表达,复调地讲述未经宏观概括的历史细节。
李静睿实名嫉妒阿列克谢耶维奇是有理由的。后者将人生、时代的多面、复杂记录下来,让大家慎思反省:曾经的反人类幻想是极其错误的,但并不等于代替这种幻想的新秩序就会带来自由幸福。崩溃后潜入的新自由主义掠夺、道德真空也造成了可怕的人道主义灾难。这是自由派右翼不想承认又未曾反思的复杂事实,他们没有听见被推进洪潮里的平凡人的哀鸣,而始终自满于自己悬设的批判目标,坚信自己采纳的信条不会演化出另一种苦难源头。
历史 文艺 苏联 非虚构 鹅爹
给孩子的唐诗课 豆瓣
作者: 六神磊磊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8
六神磊磊,“不勉强孩子背唐诗,我只负责让孩子爱上唐诗。”
《给孩子的唐诗课》六神磊磊2019年全新力作,专门为孩子量身定制的唐诗课程。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和专家们一起精心打磨,沿着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轨迹,带领孩子去探寻那个五彩斑斓的诗的世界。
在这里,磊磊会用另一 种方法讲唐诗。不搞填鸭和大量死记硬背,不搞全盘一字一句的赏析,不搞那么多“标准答案”,而是带孩子们穿越时光,来到公元618年去漫游,做他们的游伴。给他们讲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们的故事,了解诗人们的小秘密、开心和忧伤。
2022年8月7日 已读
看了三分之一。选篇连贯精细,但“童趣”废话太多,致使不想续读。
古诗 文学 文艺 美学
进入诗歌 豆瓣
作者: 王志军 2022 - 4
本书是诗人、评论家王志军在北大的诗歌讲稿。新诗从诞生以来,误解和偏见颇多,这部讲稿围绕诗歌的基本问题——内容、抒情、声音、语言、结构和境界六个层面展开,澄清常见的误解,提出独到的认识。在作者看来,诗歌入门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是现代诗歌观念的根基,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建立对现代诗歌乃至全部艺术最基本的审美意识。不同于当前不少诗论的晦涩、空泛,本书尤其注重对当代优秀诗作深度细读,力图通过下学而上达的经验主义进路,更具体、生动地阐明幽微之义。对于广大诗人和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进入诗歌之门”的一部带有启发和指南性质的读本。正如作者所说,“诗不是一种简单的体裁,而是对世界理解的方式,是关于我们自己和这世界恒久又新鲜的知识”。
本阵杀人事件 豆瓣
本陣殺人事件
7.4 (43 个评分) 作者: [日] 横沟正史 译者: 于壮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9
《金田一探案集》:唯一抗衡“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推理杰作
堪称本格推理小说典范
日本最重要的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代表作
日文版系列销量突破5500万册
横沟正史著作已绝版多年,此次独家中文授权,忠于日本角川书店原著,未做任何删减
金田一探案集第1案:《本阵杀人事件》
名侦探金田一首次登场,荣获第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横沟正史自选“金田一探案集”10大佳作第2名
他,肤色白皙,个子矮小,有些结巴,爱挠头发。
帽子软塌塌,和服皱巴巴,裙裤松松垮垮,木屐已磨秃,脚趾几乎露出短布袜。
经常被警察误当成嫌疑犯,破案只凭脑袋瓜。
他,就是名侦探金田一。
冈山县,农村,入冬。
没落的本阵后裔一柳家迎来喜事,家主贤藏迎娶了年轻的新娘。然而新婚之夜却传出恐怖的琴声,三根手指的指痕成为了揭开密室之谜的线索:多人作证,一个可疑的三指男人曾在一柳家附近出没。
众人都为凶手的手法与去向苦恼,唯有应邀前来的金田一耕助看似另有所思……
回到战后日本推理小说的起点,探寻传统家族的保守与偏执带来的人性悲剧。
《本阵杀人事件》,日本最重要的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代表作——金田一探案集第1案。日文版系列销量突破5500万册。
不读《本阵杀人事件》可不行,全人类必读的名作。——绫辻行人
横沟正史著作已绝版多年,此次独家中文授权,忠于日本角川书店原著,未做任何删减。
2022年4月19日 已读
贞操杀人事件和厌女杀人事件合集:无贞操的女人该死,有贞操高智慧的女人该死,无贞操高智慧的女人更该死。作者下意识吐出了这种观念心声,并融入了写作的每个角落。《黑猫酒馆事件》那个地产佬的自白真能把人看吐。作者能够构思出这么细腻复杂的机械密室,但投入于杀人动机设计的想象却如此匮乏。而将这种结果诉诸时代局限很可能是偷懒的逃避。从故事描述、情感渲染的水平而言,《古井怪谈》篇幅最短但水平最高。机械密室可能让很多推理迷感到兴奋,但《黑猫酒馆》的凶手运用了更微妙精细的心理暗示手法,是三个故事里最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者。
小说 推理 文艺 横沟正史 金田一
八墓村 豆瓣
7.6 (27 个评分) 作者: [日] 横沟正史 译者: 刘红 珠海出版社 1999 - 5
战国时期,八个武士带着三千两黄金,来到这个村庄。令人震惊的利令智昏的当地村民竟然将他们残酷地杀害了。
星转斗移,时代变迁,但这桩血案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人们在心头。杀害八个武士的元凶田治见庄左卫门的后裔要藏突然兽性大作,又屠杀了三十二个村民,他自己也行踪不明。在以后连续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处处腥风血雨,人人胆颤心惊,善恶习自有报,死亡无终结。
2022年3月30日 已读
序章写得干净利落,后面的故事展开则让人失望。故事的结尾不让凶手有任何表达的渠道是非常失败的处理。这种处理并没有让人物更丰满,也没有让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姐姐那段让人有点触动,但又铺垫得不够自然。
文艺 日本 日本推理 金田一耕助
时间的礼物 豆瓣
DITT LIVS AFFÄR
6.7 (27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译者: 孙璐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内容简介】
世间的一切都有标价,除了时间,一秒就是一秒,谁都无法讨价还价。
于是我总在出差,把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贡献给工作,因为我坚信创造财富才是时间的正经归宿。45岁时,我成为一个有事业和资本的成功人士,但妻子和儿子离开了我。
癌症将我送进医院,一周前,我认识了隔壁 病房的五岁女孩。她用蜡笔给椅子涂颜色,用牛奶盒做恐龙、给兔子玩偶讲故事,都是为了安慰妈妈和来看望她的人不要难过。死亡一天天临近,女孩却一如既往期待妈妈讲睡前故事,期待上学,期待着明年的生日会。她偷偷告诉我,穿白大褂的外星人会来治好她的病。她让我想起自己的儿子,以及那些我没有为他做的事情。
死神要来带走女孩的那天晚上,我的心像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我向死神提出用我的命换女孩的命,但死神还要求抹去我在世间的一切痕迹。过去的45年,从父母的儿子,到儿子的父亲,我是如何度过的?
一次对过往的清算,让我终于明白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
【编辑推荐】
◎ 是一分一秒的陪伴,累积成我们不可替代的情感。
◎ 你的时间,是否都用在了合适的地方?给了对的人?对的事?
◎ 这一次,巴克曼要讲一个关于时间和选择的故事。
◎ 一场与死神的交易,一位父亲迟来的悔悟。
◎ 《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之后,再度热泪盈眶。
◎ 巴克曼式催泪故事,温暖度依然100分。
◎ 好莱坞金牌制作公司果断拿下电影版权,筹拍进行中。
◎ 全书彩色印刷,15副手绘精美插图。
◎ 有时候,需要全心投入地爱一个人,才会理解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 如今,巴克曼作品全系列销量已经突破1300万册,他是当之无愧的暖心小说之王。
-
从《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再到这本《时间的礼物》,巴克曼用文字实力和惊人销量证明了他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拥有超强的催泪功力。《时间的礼物》开篇就让人胆战心惊,一位父亲向儿子自白,他在平安夜早晨杀了一个人。带着疑问和不解,接下来巴克曼用非常冷静克制的语调道出一个痛彻心扉的故事。这是一位父亲深刻的心路历程,忙碌半生,却发现与最亲的人渐行渐远。
《时间的礼物》源自于巴克曼自己的生活体验,他一直在思考为家庭做出选择的问题。某年圣诞夜,看着在身边熟睡的妻子和孩子,他写下一句话“有时候,我们需要全心投入地爱一个人,才会理解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时间是一种非常公平的东西,任何人都不能讨价还价,过去了就是过去了。给了自己就不能给父母,给了工作就不能给孩子,我们最终成为怎样的人,留下什么样的回忆,都源于我们每一次做出的选择以及如何用掉自己的时间。
鼠疫 Goodreads 豆瓣
La Peste
9.1 (434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刘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8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2020年2月20日 已读
过分重视高尚行为,结果反而会变成对罪恶间接而有力的褒扬。因为那样做会让人猜想,高尚行为如此可贵,只因为它寥若晨星,所以狠心和冷漠才是人类行为更经常的动力。—— 对不起,大夫。人们并没有在历史和记述里学到太多;对不起,大夫。虽然你借友人之名义说了很多对随意定夺他人生命的憎恨,但我依然不认为任何东西都值得这份对生命的热诚。开枪打死狗的那个没被当场击毙,直接减一星。
加缪 文学 文艺 法国
短衣夜行紀 豆瓣
作者: 李維怡 kubrick 2013 - 7
《短衣夜行紀》是李維怡繼2009年《行路難》後於本地出版的文字耕作結集。集子中,維怡繼續以文字錘煉各種社會參與的思考和感受,並逐步走向一種詩歌、散文、紀錄片、小說共融的筆耕方式。集子以真實世界的緩慢、細緻,紀錄下各種被輾過的裂痕,以圖在這高速消費化、廣告化、偶像化的都市 中,持續拷問「人」的立足點。 2014年六月,《短衣夜行紀》被選為第七屆「香港書獎」獲獎書籍之一。
雄仔叔叔在序中寫道:
「歷史和瑣事,會被遺忘,至記不清楚。從1966年的反天星加價事件到2005年的反領滙收購,途經1995年的金輪大厦天台屋抗拆再到2010年的反高鐵,我們記得什麼呢?除了『歷史的算術』,我們記得那些人嗎? • • • 在社運、抗爭的呼喊、激昂中,理論、認知只是抗爭堡壘部份的基石,這部份的基石可在權力運作下朽壞,只有人與人之間的愛和尊重,才是抗爭的人間正道 • • • 」
2019年8月23日 已读
一份濃縮的上世紀中葉至本世紀初的微觀香港社會歷史講述。既是個人見聞,也是公共記錄。李維怡的中短篇裡有很多「弱者」,但他們中不少人又不是絕對的「弱」,甚至或多或少都夥同秩序對其他弱者施予壓迫與傷害:質疑領取綜緩者不工作的阿娟,關心朋友卻拋棄大陸妻子的牛精雄,都是這樣的「弱者」。至於那些從光亮處來,卻拿了暗刃割取私利的大學生、學生會代表、社工、記者,則是很多人未能識別的秩序從犯。李維怡又比較慈悲,看到人心灰暗之間一絲光明。看得很傷心,雖然一些篇目的象徵過於刻意。
历史 政治 文艺 新自由主义 李維怡
美丽新世界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豆瓣
BRAVE NEW WORLD, 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9.2 (265 个评分) 作者: [英] 赫胥黎 译者: 陈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6 其它标题: 美丽新世界
出版于一九三二年的《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国内外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继《美丽新世界》这部寓言小说杰作之后,赫胥黎又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在这部雄辩的作品中,作者运用其丰富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的方方面面,像人口过剩、宣传和洗脑以及化学劝诱等,认为他早年悲观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将赫胥黎这两部最经典的名著全部收入。
2019年4月21日 已读
#电子书# 《美丽新世界》对生物技术统治的惊悚构思,反映了赫胥尼所经历的转型时代:如日中天的生物学闯入英伦知识界,自由主义理论家期望以生物学的实证发现,证成共同体的概念构想、社会共同行动达成改革的伦理正当性。作为一个持有相对旧式自由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赫胥尼否定进步理论家的乐观关联,除了坚持精神与生物学的二元对立(人必须控制科研所得),也继承了旧式自由主义对集体、国家的天然忌惮,加上对商业统治、消费奴役的洞察,他对那个进步年代的集体讨论作了更多恐怖联想。实际上,附录中的论述更显高能:巴普洛夫式审问、暗示性商业信息轰炸引导消费,都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日常……
奥尔德斯·赫胥黎 思想史 文艺 社会 科幻
失踪的孩子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la bambina perduta
9.2 (501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7
《失踪的孩子》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四部,小说聚焦了莉拉和埃莱娜(“我”)的壮年和晚年,为她们持续了五十多年的友谊划上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句号。

“我”为了爱情和写作,离开丈夫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那不勒斯,不可避免地与莉拉,还有我曾想要逃离的城区再度变得亲密。“我”和莉拉甚至在同一年怀孕、生子,并经历了恐怖残暴的那不勒斯大地震,一切都分崩离析,一切又将被重建。

“我”在不自觉中卷入莉拉秘密的企图——她希望利用我的名声和写作技巧来对抗城区陈腐而猖獗的恶势力。但在经历了生命最恐怖的打击之后,莉拉选择以一种怪异夸张的方式在城区彻底将自己流放。

而“我”也将以惊人的韧性和诚实面对写作、爱情、家庭的失败。在经历了多年的自我怀疑之后,“我”决定忤逆(罔顾?)莉拉的告诫,将“我”和她一生的友谊写成一本小说,却招来了最深的背叛……
2018年11月5日 已读
终局的下笔技巧让人惊叹,“坦白”一种“故事中的故事”的讲述口吻,狡猾地删除了有关最后细节的确定性。这场长达半个世纪爱恨交缠的友谊,最终让莉拉走出局限了吗?真相很缥缈,感动却很真实。
埃莱娜·费兰特 女性 女性主义 意大利 文艺
离开的,留下的 Goodreads 豆瓣
Storia di chi fugge e di chi resta
8.8 (521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两个女人 50年的友谊和战争
那不勒斯四部曲NO.3
全球畅销近千万册 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我希望她在场,这是我写作的目的。”
《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 后续,
意大利最神秘的作家费兰特(Elena Ferrante)
探索中年的虚无、困惑、野心和近乎残暴的爱
《离开的,留下的》 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聚焦“我”(埃莱娜)和莉拉躁动、紧密相依的中年。
“我”在未婚夫彼得罗一家人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小说,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而留在那不勒斯的莉拉却身陷贫困而卑贱的工厂生活。“我”像个骑士一样,再度介入莉拉的生活,并动用丈夫一家人的关系,让莉拉和恩佐的生活有了转机——他们成了那不勒斯地区最早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顽强、坚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开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我和莉拉之间再次胜负难辨。婚后的“我”开始面临自己的创作危机,而平静的、中产阶级式的婚姻也令“我”疲惫不堪。对社会变革颇为冷淡的彼得罗希望“我”放弃作家的身份,而“我”在扮演“母亲”、“妻子”这些角色时,总是避免不了内心的分裂、紧张。
莉拉对“我”的新作品的指责更是让我产生彻底的自我怀疑:我接受的教育和拥有的知识是否只是让我的作品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思想,也永远无法拥有莉拉近乎粗野的表达中那些令人不安的真相。直到有一天,“我”丈夫突然将尼诺带回了家……
2018年10月23日 已读
莉拉的悲剧显而易见,而莱诺的伤痛则深掩藏不露。她们一个留下,一个离开,但彼此命运却相互连结,互为映照。“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想象描述自己的生活”“我以为你能活出我的幸福,但你其实只是个白痴”。莉拉没有走出自己的局限,但总是清醒地语出惊人。
埃莱娜·费兰特 女性 女性主义 意大利 文艺
新名字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 nuovo cognome
9.1 (576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新名字的故事》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青年时代。在她们的人生以最快的速度急遽分化的那些年里,她们共同体验了爱、失去、困惑、挣扎、嫉妒和隐蔽的破坏。

莉拉在结婚当天就发现婚姻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她的初夜几乎是一场强奸。她带着一种强大的破坏欲介入了斯特凡诺的家族生意,似乎成为了她和埃莱娜小时候都想成为的那种女人。久未有身孕的莉拉,和埃莱娜去海边度假休养。而在伊斯基亚岛的那个夏天,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出于对莉拉所拥有的爱情的愤怒,“我”(埃莱娜)奋力摆脱这个破败、暴力、充满宿仇的街区。“我”成了街区的第一个大学生,并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男孩订婚,甚至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我”以胜利者的形象回到那不勒斯,却发现告别了丑陋婚姻的莉拉,在一家肉食加工厂备受屈辱地打工。

当“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其实完全窃取了莉拉交托给“我”的秘密笔记本里那些独特的力量和灵感,“我”被迫面临一个极度痛苦的问题:“我”和莉拉,到底谁离开了,又是谁留下了?
我的天才女友 豆瓣 Goodreads
L'amica geniale
8.6 (733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莱娜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

莉拉聪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阿奇勒﹒卡拉奇要回被他夺走的玩具;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因此她到父亲和兄长苦苦维持的修鞋店帮工,又面临几个纨绔子弟的追求。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

最终,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但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莱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2018年9月2日 已读
对身体的感知、心理变化的刻画很细致、自然,而且融汇在紧凑的情节起伏、克制的社会描绘之中。这是一种具体的、向内的女性主义表述。
女性 女性主义 意大利 文艺
面纱 豆瓣
The Painted Veil
8.7 (24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阮景林 重庆 2012 - 5
★同名电影《面纱》小说原著
★爱、幻灭、生死、背叛、别离
★毛姆最具争议作品
★女性精神觉醒经典读本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刀锋》《面纱》《人性的枷锁》
容貌娇美而又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子凯蒂,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医生瓦尔特·费恩的求婚。她离开了上世纪20年代伦敦浮华而空虚的社交圈,随瓦尔特远赴神秘的东方殖民地——香港。
对婚姻感到不满和无趣,凯蒂开始悄悄与令她芳心摇动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偷情。面对不忠的妻子,瓦尔特决定举家前往霍乱横行的中国内地行医。在遥远美丽的异乡,他们每天与死亡和绝望擦身而过,经历了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波澜……
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
2017年6月30日 已读
从布局讲,毛姆以女性为第一视觉,但在人物成长转折后布足嘲笑的暗钉,树立不同的生硬标杆映照主角的羞辱。凯蒂所有变化成长,竟是为了追塑小人丈夫的谅解,达成他的自我宽恕。这是一场由始至终恶毒、傲慢的蔑视。最不可思议的拙劣,是拿出东方神秘主义来营造优越感。喏,你不缠足不东方真low…
文艺 毛姆
中国现代文学经济生态 豆瓣
作者: 裴毅然 2012 - 2
本书将20世纪前期学人整体纳入观照视野,对1898-1949年中国文化界经济状况进行整体宏观考察,力所能及地对这一段学人的经济状况进行整理梳爬,既注重宏观经济的整体影响,亦注重个全文化人的差异,从经济角度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文化活动的种种经济关系,如作家构成、学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