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长沙沙水水无沙 豆瓣
作者: 彭国梁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2
本书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文学名人与长沙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展示了长沙的城市文化。 翻开书页,时空旋即转入晚清和民国时期的长沙黑白影象,也如同一本长沙近现代的地方文化词典,一些与文化相关的名词与词条,清晰地珠串出一轴又一轴的历史风物图卷:天心阁、岳麓书院、(上朗下木)梨镇上陶公庙、碧浪湖、浩园、捞刀河、白沙井、铜官镇、长沙李合盛、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时大学;秋瑾、叶德辉、谢冰莹、郭沫若、田汉、王鲁彦、赵景深、林徽因、严怪愚等等,这些人物有的本就是长沙人,有的是某个时段在长沙,都有关于长沙的文字留下来。这本书把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文学名人与长沙的地域文化紧密结合,钩沉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书名《长沙沙水水无沙》出自白沙古井的那副名联,使无论身在何处的长沙人都会油然一种亲切,勾起一种乡情。

天心阁
岳麓书院
?梨镇上陶公庙
碧浪湖
浩园
捞刀河
白沙井
铜官镇
长沙李合盛
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时大学
抗日初期的《文学月刊》
长沙竹权词
秋瑾:今朝侬上定王台
坡子街上叶德辉
王鲁彦:浏阳门外看杀人
赵景深:湘流作师应无悔
林微因:火车站旁遭空袭
谢冰莹笔下的长沙风景
爱晚亭
青枫峡
昆涛亭
云麓宫
青山有幸
古稻田
妙高峰
大椿桥
田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母亲的话
月湖堤
抗战日报
郭沫若:值得留念的长沙
胡萍:从远东咖啡店升起的明星
严怪愚:怪笔慈悲画长沙
报界先驱名记者
大街小巷风俗画
社会底层众生相
后记
一位朋友,每次出差归来,一出黄花机场,便发感叹:“终于回来了,还是长沙好啊!”或问:“哪里好?”他说:“先不讲别的,你往窗外看看,连空气都是绿的;你再闻闻,这种长沙味道的香,都是天然氧吧里飘出来的。”也许,这位朋友落入了那种“人人都说家乡好”的俗套,但他所说的“ 绿”却是一点都没夸张,长沙目前的植被覆盖率在全国无疑地名列前茅。
长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将“山、水、洲、城”四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山:岳麓山。水:湘江。洲:水陆洲,又名橘洲。城,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有研究城市的专家评价,在中国的城市中,能将山、水、洲、城这四个字融合得如此之完美的,非长沙莫属。
长沙的马王堆汉墓,真是奇迹。一个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老太太,其安详的睡态仿佛她昨天刚刚闭眼,而今随时都会醒来。用手按一按,所有的肌肤都有弹性。从这座汉墓中出土的文物之丰富之珍贵,是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看看那彩绘帛画、那朱红罗绮绵袍、那素纱禅衣、那绢裙,再看看那云纹漆钟、凤纹漆盒、彩绘陶钫以及长方形粉彩漆奁,还有帛书《老子》、帛书《周易》、帛书《十六经》,还有乐器,还有赌具,还有农产品,还有中草药,还有还有……整整一座湖南省博物馆,全因了“马王堆汉墓 ”,方才占有了在当今世界无可取代的位置。
1996年,长沙走马楼发掘出了十万余枚三国吴简,这比二十世纪中国所发现的简牍的总和还要多。经过十余年来的整理,发现这批吴简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即券书、官府文书、户籍、名刺及账籍。涉及赋税、黄簿民籍、仓库管理、钱粮出入、军民屯田、往来书信诸多方面。据专家介绍,以往出土的简牍之中,有关三国记载的非常之少,因为三国战事频仍,史料的毁坏自然相当严重,因此,“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发现,弥补了文献史料之不足,对于研究三国时期东吴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简册制度、职官沿革、历史地理、法律、书法艺术等,提供了书籍所缺佚的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为了让数量如此巨大的“历史信息”得到珍藏和便于研究,长沙市天心阁的附近便新添了一座造型古朴的“简牍博物馆”。
在阿拉伯沿海,有一个勿里洞岛。1998年的某月某日,“有一位渔夫到勿里洞岛去采掘海参,无意之中脚被一堆瓷器碰到了,或者说,是他的脚鬼使神差地踩到了一堆瓷器。好了,渔夫的脚就这么一踩,便踩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这事件便是轰动世界的“黑石号沉船”被打捞了出来。这只船从中国的唐朝驶来,在勿里洞岛附近的海底打了个盹,醒来海水依然蔚蓝着,而船上的六万七千余件宝贝,件件都成了难以估价的历史文物。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六万七千余件宝贝中,居然有五万六千五百余件系长沙铜官窑中的瓷器。据三十多年来一直沉迷于长沙窑研究的萧湘先生说:长沙窑在中国的陶瓷史上,至少有四点是很值得一提的。其一:长沙窑是中国釉下彩瓷的发源地;其二,长沙窑也是中国瓷器上出现铜红釉彩的发祥地;其三,用诗书画同时装饰瓷器的,长沙窑可称得上中国第一窑;其四,在中国所有的外销瓷中,以诗书画同时装饰的,长沙窑依然可称为中国第一窑。就是这位萧湘先生,他还出版了一本书,叫《唐诗的弃儿》,该书收录了长沙窑瓷器上的诗一百多首。这一百多首“唐诗的弃儿”现在都已收入到中华书局重版的《全唐诗》之中去了,也算是有了一种大团圆的结局。
中国有四大名绣,长沙的湘绣便是一绣。
中国有四大名亭,长沙的爱晚亭便是一亭。
中国有四大书院,长沙的岳麓书院稳列榜首。
中国有八大菜系,长沙的湘菜位居其中。
长沙是屈、贾之乡。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便是为了纪念在汨罗江为深爱着的祖国而纵身一跃的屈原。长沙的岳麓山下,曾有屈子祠,毁灭于日军侵华期间。“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贾太傅寺位于长沙太平街,两千多年来,时毁时建。现在的贾谊古宅,比起秋瑾女士当年游玩时的“贾傅宅”来,自然是有模有样得多了。
长沙有个朱张渡。中国理学的鼎盛时期,便是朱熹和张杖在长沙的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来回讲座的时期。
曾国藩等在长沙创立湘军,让行将灭亡的晚清又苟延残喘了好多年。
长沙。长沙。长沙。长沙是永远都说不完的。
当我接受了王稼句和薛冰二兄的重托,拟写这本与长沙文化相关的书后,我就想,我决不从“宏大叙事”入手,我得把口子尽量地开得小一些。有意思的是,当时我的脑子里忽然冒出来的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表在湖南《群众艺术》上的一则“莲花闹”,名为《新旧南门口》,作者是李子科。其中有一段:“提起过去的南门口,冒事莫往那里走。几条小小麻石街,破烂摊子两边排。偷扒拐骗无人管,乌烟瘴气真混乱。茶楼酒店把门开,桌子摆到街上来。人又多,路又窄,清早挤得到断黑。劳动人民难谋生,恶棍把头成了群。反动党团十多个,地痞流氓当头目。城南镇上杨明虎,就是一只坐山虎。后背站着都森严,群众称为南霸天。西湖党,他为头,南门抓在他手头。手下党徒百多个,都是一班教脑壳。”莲花闹很长,说的都是民国时期长沙城里的故事。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长沙。人物。有名的人物。人物太多,那就写与文学相关的人物。秋瑾、叶德辉、谢冰莹、郭沫若、田汉、王鲁彦、赵景深、林徽因、严怪愚等等。有的本就是长沙人,有的是某个时段在长沙。他们有文章留下来,有深深浅浅的足迹,有这样那样的传说。长沙因此而生动,而有着人文的气息。忽然又想起郭嵩焘的一幅从湘潭至武汉的“路程联”: 湘潭开船望昭山、兴马、鹅洲、白水湾、枯石、猴(子)石、南湖巷、西湖桥上石栏杆; 长沙一站到铜官、鸭栏、茅埠、石头关、嘉鱼、排洲、金口驿、黄鹤楼中吹玉笛。
长沙在湘潭和武汉之间,猴子石、南湖巷、西湖桥、铜官等都是长沙的大地名。还有一幅非常有趣的长沙街名联: 东牌楼、西牌楼、红牌楼、木牌楼,东西红木四牌楼,楼头走马; 南正街、北正街、府正街、县正街,南北府县都正街,街上登龙(隆)。
把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文学名人与长沙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尽量地钩沉出一些新的史料,对,就这么着。于是,我这《长沙沙水水无沙》便有了现在的模样。
怎么会想起用“长沙沙水水无沙”作书名呢?一是该套城市文化丛书有着统一的体例,都是七字书名。其二,长沙白沙井有一名联:“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湖南有“三湘四水”之称,四水大都知道:湘、资、沅、澧,而三湘,能准确说出来的就不多了。其实,清代的经学家、教育家王文清的《湘水记》,开篇便是:“潇湘、蒸湘、沅湘,三水皆纬流,而经之者湘水也。湘源出阳朔,至永州,潇水如焉,日潇湘;至衡州,蒸水来会,日蒸湘;卒与沅水合于沅江,日沅湘。此三湘之所由名也。” 长沙,有一条湘江从城中穿过,这实在是长沙城的福。湘江让整个的长沙古城都富有了灵气和智慧。长沙前几任政府描绘长沙的远景:一江两岸、西文东市、六桥三环。现在湘江上的六座大桥一座比一座巍峨,三条绕城环线也已畅通无阻。因此,我以为,用“长沙沙水水无沙”七字作书名,无论身在何处的长沙人见了都会感到亲切的。当然,我更希望更多的非长沙人都来喝一喝长沙水。喝了长沙水,其前程无量是肯定的。我们通常说南下、北上,而湘江水是向北流的。你想想,长沙的水都是向上流的,那长沙城怎么会不永远地充满着生气和活力?
今年初夏,王稼句和薛冰二兄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写一本与“长沙文化”相关的书,加入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那套“城市文化丛书”中去。该丛书第一辑已出版了陈子善的上海、薛冰的南京、王稼句的苏州、韦明铧的扬州四种,反响不错,销得也好,拟重印。我的这一本与徐鲁的武汉等系第二辑。已发表的文章也可收入。这当然是好事。正好前不久,也是应稼句兄之约,我和杨里昂先生合作过‘本《消逝的长沙风景》,即福建美术出版社的那套“消逝的风景”丛书之一,因此,对长沙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致可说是刚刚吊起了胃口。现在,再来一本,乘兴而为,真是让人愉快得想好好喝上两杯。
原先,我也曾写过一些与长沙文化相关的零散文字,但我不想收入到这本书中。我想全部原创,我还得寻找一个被相关专家学者所忽略的地方切入。整整一个夏天和大半个秋天,我就这么“长沙文化”着。在仿佛没有路的地方寻找路,在路的深处时常意外地获得丰收。因为这本书的写作,长沙在我的眼中变得越来越亲切。不像曾经,人虽走在长沙的街头,但满眼都是陌生,因为对它的历史内涵太不了解。比如某一条街道叫“平地一声雷”,某一条街道又叫“三步两搭桥”,还有什么“枯树一枝梅”、“倒脱靴”什么的,你觉得怪,不知所以然,因此,即便你天天都在那些街道上走来走去,你也会感到一种隔。而现在就不同了,我和谁走在街上,有时便会不由自主地话说从前。我上班的地方曾经是巡抚衙门,出门往左曾经是贡院,走到“ 银官”电影院前面的三角花园,便想起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田汉就在旁边的皇仓坪远东咖啡店楼上办《抗战日报》。长沙忽然变得有了深度和厚度。于是,长沙在自己的心中也就真正地立体了起来。
总算可以划上个句号了,图片也差不多了,但我觉得仿佛才开了个头,还有那么多我想写的东西没写。有的文章写完了,又发现了新的史料,怎么都得补进去。可要是这么补来补去,便没个了结的时候。因此,我只得忍痛地交卷,所有的艺术都是遗憾的艺术,同理,所有的书都是遗憾的书。好在这类的书还可再写,只要有人出,只要我愿意。
平时出书写后记,我是不写感谢谁谁谁的,因为要感谢的实在太多。但这本例外,首先我得感谢王稼句和薛冰兄的信任,其次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丁亚芳女士对我交稿一拖再拖的宽容,还有杨里昂先生、陈先枢先生、龚明德先生和欧阳卫国先生为我提供史料,还有海川IT教育中心的晓晖为我 “速录”所有的文字,当然,远不能用一个谢字来表达的老婆大人,这几年来,几乎我所出的所有书的扫描和整理都是出自她小人家那一双纤纤玉手。
在此,请诸位接受我深深地鞠躬,九十度。
2019年8月19日 已读
确信能成为年度已读中的最差。各种不同类的文体东拉西凑成集,不似述典又不似散文。行文说理更是灾难:某节妇因丈夫愚钝落入歹人手中,怕失节自尽。歹人狠心连其小童一同杀害。愚钝丈夫知情后自尽。最终官府抓拿歹徒正法。本书大作家据此屌论,若节妇稍有现代意识不作过激行为,则包括歹徒在内多条人命皆可保存。那些打高分误导其他读者的人,Shame on you.
旅行 生活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 豆瓣
作者: 龚洁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 - 7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鼓浪屿别墅的建筑风格,包括:中国第一别墅、台湾板桥林家鼓浪屿林氏府、厦门港的标志八卦楼、林语堂的新娘房、悬崖上的公馆等。
2018年12月31日 已读
配图黑白,思想也是黑白。
厦门 旅行
京都古书店风景 豆瓣 Goodreads
8.2 (32 个评分) 作者: 苏枕书 中华书局 2015 - 8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京都,不仅风景迷人,古迹众多,散布于街衢的众多旧书店也往往令人留连忘返。自江户时代开始,京都的书肆就成为京都风雅的象征之一。其间历经沧桑,衰而复振,终于绵延不绝,滋养代代文风与学林。
作者以游学之便,一一寻访,搜罗掌故,渐渐和书店主人们由生分而熟络,写 下一篇篇生动有味的随笔,记录书店的故事和那些可亲可爱的人情,感知岁月的流转在京都古书店留下的印迹。此外,书中穿插诸多关于京都历史文化与风土景物的描写,亦引人入胜。
这几年来,和京都不少旧书店主人结下友谊。他们与我谈旧事与八卦,为何选择旧书店为业,如何布置店铺,如何与客人以心传心,如何度过困境,有过怎样的悲喜,怎样的希望。我也得以闻之京都旧书业的人世浮沉,几代兴衰。……我想分享的,不单是在某家旧书店买到某本得意的好书,还有日人常爱挂在嘴边的“心意”。他们也会有寂寞和悲哀,但总能话锋一转,笑云:“自己的心意,只要能传达出去,哪怕仅有一个人领会,就觉满足。”
——苏枕书
2018年12月8日 已读
能见书店古朴之风采,笔者回忆之温情,但我真的不适合读散文。
书店 京都 旅行 日本
知日·东京就是日本 豆瓣
5.3 (6 个评分) 作者: 茶乌龙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9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品牌「知日 ZHIJAPAN」 推出《知日》特集第46弹 《知日・东京就是日本!》特集!
如果你想了解现在的日本,东京就是你看日本的最好窗口。
《知日》“城市特集”第1弹,超级都市东京完全指南!
东京是日本的中心,拥有1300多万人口,在2016年世界都市综合力排名(GPCI)中位居第三。这座超级都市,却有着罕见的强大文化融合力,是一个丰富、多元的混合体。历史与现代、喧闹与宁静、经典与前沿。在东京,可以体验到日本文化的诸多侧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京就代表了日本。
*食在东京:东京美食地图、东京米其林餐厅指南、东京咖啡馆散步……从精致到日常,感受闻名世界的日本饮食文化!
*文化胜地:Top人气观光地、文化胜地巡礼、书店指南、下町物语、银座漫步、Tokyo 2020……看懂东京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东京购物:潮流店铺指南、特色伴手礼……把最地道东京时尚带回家!
*东京住与行:酒店时光、铁道迷圣地、大中央线主义……不一样的住行体验!
*东京人专访:编剧坂元裕二、选书家幅允孝、料理人小泉瑚佑慈、摄影师铃木信彦、建筑家吉野繁、艺术家山口晃、作家速水健朗……对话创造东京魅力的创意人!
想去东京看看吗?这里有最新鲜的东京——跟我们走吧!
知日·世上只有一个京都 豆瓣
5.6 (5 个评分) 作者: 茶乌龙/主编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2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品牌「知日 ZHIJAPAN」 推出《知日》特集第48弹 《知日·世上只有一个京都!》特集!
《知日》“城市特集”第2弹,千年古都京都的完全案内手帖!
世界上绝没有第二座城市,能拥有京都这般独特、复杂而令人平静的迷人气息。
它是日本最悠久的政治中心,也是古老的文化重镇;是传统工艺的守护者,也是现代艺术的中心地。在历代匠心的打磨中,它既保存了多种流传千年的职人技艺,也孕育出任天堂等影响世界的现代制造企业;它是多部文学巨著与影视经典的舞台,也是当今艺术、设计、时尚等多个领域的灵感缪斯。
经千年的风霜打磨,任世事如何变迁,京都仍然保持着平和的节奏,以传统与历史厚厚筑起的底蕴,温柔地拥抱来自世界的四方远客。
*京都风景:四季景色、寺庙庭园、历史溯源、文化胜地巡礼、寻宝古本屋、季节花事、古都物语……在亘古流转的京都风景中,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日本文化!
*食在京都:京料理、探访名料亭、抹茶、名产店铺、手作体验……品一口地道的京都美味!
*京都购物:传统工艺、职人记录、土产伴手礼、和服文化……不仅仅是京都过客!
*京都住与行:特色酒店案内、观光交通指南、街道漫步……用自己的节奏丈量京都的纹理!
*京都人专访:作家森见登美彦、设计师名和晃平、茶师木村宗慎、料理长德冈邦夫、传统工艺职人杉下永次、人形文化研究者田中正流 ……一个个生活在京都的他们,造就了这里的独特魅力!
了解京都最深度有趣的方式,就在这里!
2018年11月18日 已读
探讨层面很广,资讯内容不错,想做的文化内涵很浅,专访和特写尤其无聊。拿着当地图太重了,好看的照片应该要更多才对。
京都 旅行 日本 生活
凤凰:草鞋下的故乡 豆瓣
作者: 祝勇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 10
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地理的概念,无论是从旅游上还是文化上,凤凰似乎早就在孕育着一个梦想。正如祝勇所说的那样:对于一个漂泊者来说,心有所系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哪怕它只是一间残破的老屋,或者一只古旧的渡船。不论它是存在于记忆里还是想象中,也不论它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简陋,对于游子来说,那便是他心灵的全部。
凤凰,是同祝勇一起走进人们的视野里的。在这之前,湘西给人们的所有印象,就是《乌龙山巢匪记》里的那般模样:祟山峻岭,地势险要,十民九匪的穷山恶水。就连鼎鼎大名的张家界,也不过是开发过的匪穴遗址。可是,祝勇的《凤凰——草鞋下的故乡》却展现给我一个全新的湘西:温情、妩媚、文质彬彬。单看散落在书页中的幅幅黑白照片,斑驳的古城楼、临水的吊脚楼,雕花的木门、蜿延的木桥、雾气凝聚的石板街道,宛若江南,让人心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