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拉科夫斯基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 豆瓣
作者: 葛兆光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17 - 7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思想33)的專輯是「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
當代的動物倫理或生態保護的主張,與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原本都是朝向人與自然環境共生的理想,兩者並不衝突。但長期以來的原漢矛盾,往往讓動物保護的主張,涵括在所謂的強勢族群文化中,造成了壓迫原住民族文化的假象,引發了少數民族情感上的反彈,而失去了對話的可能。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思想33)專輯,便是在「荒野中的救贖:邁向原住民狩獵與動物保護的衡平」論壇交鋒後,邀請其中幾位參與者根據演講撰寫的文章。本期另一個專輯是「大陸新儒學探究」,探討近年來大陸新儒學的發展。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思想33)的訪談對象是王兵,探討電影在社會中的功能和需求。
2020年6月9日 已读
对这期感到失望,以为组稿能够呈现一种有说服力的多元主义论述框架,而作为生命政治的动保论述也能与之交汇出新的对话成果。结果,那批pro狩猎的老师毫不顾忌地操持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本质主义的话语来为“传统”辩护,甚至不惜借来在地历史议题中的反殖民话语,去混淆议题的核心。“你们动保都是西方殖民主义,猎杀动物就是反殖民。”剩下那些索性开口就说我不尊重动物的生命权利,然后balabala开始讲物种保育生态平衡。这么自说自话这会开来有啥意义?还是忍不住再看了看葛兆光老师那篇追击文。什么是贵朝新儒家,这就是贵朝新儒家。让他们自个在某个山洞里自娱自乐无论魏晋就好了。你看即便他们的国师梦没作完,他们的目标客户就已经学了不少。
伦理学 动保 历史 台湾 哲学
馬克思主義主要流派 豆瓣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Its Rise, Growth and Dissolution
作者: Leszek Kolakowski 译者: 馬元德 / 孫均島 聯經 2018 - 1
即使天堂不存在,深陷於塵世泥沼中的人類也不能放棄在思想中構築天堂的權利!
為什麼在這個時刻讀馬克思?因為人類永遠都應該讀馬克思!
馬克思《資本論》和馬克思主義的出現、流變及其影響,
是過去150年來世界史最重要的歷史事件,無法被取代,也不能被取代!
克魯格獎(Kluge Prize)得主,「當代波蘭文化中最偉大的創造者之一」──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經典、震撼世界力作!
「生產與生產關係」,這就是哲學家馬克思用以剖析歷史的工具,一種全新的洞見。150年來,許多人深受他的洞見所啟發,衍生出自己的思辨論述,這許許多多思想流派共同形塑成「馬克思主義」的系譜。科拉科夫斯基挑選這套系譜中的主要枝幹,寫成了《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
《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像是一套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但它絕不僅止於此。出身共產波蘭的科拉科夫斯基,是無庸置疑的馬克思主義權威,他曾經深信馬克思主義,見證過這套思想如何被後人在國家的場域中運作、如何以之形塑社會體制,科拉科夫斯基對於馬克思主義發展過程的批判和剖析,至今無人能望其項背。
《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也是一套遠遠超越西方觀點的馬克思主義批判性鉅作,科拉科夫斯基展示了人類的心智如何以馬克思為基礎在不同的社會脈絡和歷史階段下衍生發育,展示了人類如何期盼以馬克思思想為工具去解決什麼樣的現實困境,展示了這150年來人類為天堂而掙扎奮鬥的軌跡。即使天堂不存在,深陷於塵世泥沼中的人類也不能放棄在思想中構築天堂的權利。
※ 各界推薦
科拉科夫斯基這三本剖析馬克思主義的書被公認為是這個主題最好的作品。
──莎拉‧萊爾,《紐約時報》
《馬克思主義》是西方思想史上無可比擬的百科全書。
──約翰‧葛雷,《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
這套書無疑是對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最完整也最具智慧的研究。
──米洛拉德‧德奇高維奇,《聽眾》
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檢視整個馬克思傳統,並予以清晰正確而詳盡的解釋,長時間且高素質的分析。無論在詮釋或分析時,都熱誠地投入……不扭曲的視角。
──史蒂芬‧路克斯,《紐約書評》
其他任何大部頭書籍都無法企及的完整與清晰,這套書……呈現了馬克思主義自出現以來直至20世紀的發展、實踐,以及學者觀點。
──《圖書館期刊》
這是一部擁有卓越洞察力道的作品,對其所處理的素材進行嚴厲而敏銳的評判,與同類型作品相比更是出色。簡而言之,這是一部傑作。
──傑佛瑞‧霍桑,《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
這套書必定可為馬克思主義評論開啟一個新世代。
──悉尼‧胡克,《美國學人》
《馬克思主義》令人激賞的不只是馬克思主義歷史,還有其評論與易讀性……只要思想對歷史與人類行為還能產生影響,我們就可以放心說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的作品將持續有其重要性,並受人讚賞。
──保羅‧霍蘭德,《紐約太陽報》
這本書無人能超越……《馬克思主義》不只是一流的馬克思主義報導,也是目前為止最具有野心的……讀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獲益良多。
──東尼‧賈德,《紐約書評》
這部作品中充滿知識分子的誠信,以及學者曖曖內含光的特質。
──Antioch Review
※ 譯者
第一卷:奠基者譯者 馬元德
第二卷:黃金時期譯者 孫均島、劉本鑒、劉旭文
第三卷:解體譯者 張金言、高銛、吳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