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故乡的微光 豆瓣
作者: 付新华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 - 9
◆ 让见过萤火虫的人重温美好,让没见过萤火虫的人弥补缺憾。
◆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泰戈尔《萤火虫》
《故乡的微光》是中国萤火虫研究第一人付新华教授十三年来的研究结晶。一本独一无二的萤火虫读本,有故事,有情怀,有诗意,带你走进梦幻般的萤火虫世界。
作者回忆了自己初见萤火虫的悸动,在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风景优美的地方寻找、考察萤火虫的美好经历,以及十三年来不减丝毫热情的萤火虫研究之旅。同时,书中还有国内种类最全的萤火虫科普资料、实用的萤火虫摄影指南,各种美轮美奂的萤火虫大片。
《故乡的微光》既是记录,也是怀念。透过这些朴实的文字和美丽的图片,可以看到作者对萤火虫,这些故乡、童年中闪烁的微光的挚爱与怀念,以及对萤火虫正在消失的现状的忧虑。
How Emotions Are Made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Lisa Feldman Barrett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7 - 3
2021年10月7日 已读
You‘re your experience,you’re your emotions. 这是一份情绪建构论颠覆传统情绪观的代表综述,先是通过实验例证表明传统情绪观主张的内在于大脑的情绪本质并不存在,批驳“刺激-反应”理解pattern,再基于大脑神经的多样组合运作事实,引入内感系统,预测与检验、建构意义等猜想概念,尝试将大脑实际运作产生情绪实例的过程还原出来。建构论强调不存在某种情绪下统一的身体感受反应,人类借助过往的记忆、经历、社会环境中的概念、文化对一种经验进行判断预测,从而满足一些具体情境中的目标需要,形成意义,产生了一个具体的情绪实例。因此不同文化社群地域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知、价值,不存在世界大同的情绪。人类可以练习使用多种多样的词汇来描述情绪,提升情绪粒度。睡好吃好运动是前提
原文 建构论 心理学 心理建构论 情绪
让孩子的大脑自由 豆瓣
Brain Rules for Baby: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
作者: [美] 约翰·梅迪纳 译者: 王佳艺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 6
《让孩子的大脑自由》是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继《让大脑自由》(Brain Rules)后的一部家庭教养力作。全书从科学角度阐明了胎儿和婴幼儿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并总结出数十条大脑规则,帮助天下父母在儿童5岁前的黄金成长阶段里,养育出聪明、健康、幸福、快乐、有教养的宝宝。
在《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一书中,你可以得到很多重要教养问题的答案,比如:
给孩子买益智玩具是白浪费钱吗?
 爸爸多做家务能让孩子更聪明?
 预测学习成绩的因素难道不是智商吗?
 是赞美孩子努力,还是夸他们聪明更好?
两岁以下的孩子能不能看电视?
 什么样的父母能把孩子培养得出类拔萃?
你相信学习音乐的孩子更善解人意吗?
孩子究竟为什么说谎?
约翰•梅迪纳博士在本书中充分弥合了家长教育实践和科研成果之间的裂隙,不但能解决父母育儿过程中的燃眉之急,还能告诉你获得家庭幸福的秘密武器。不管你是准备孕育一个宝宝,还是初为父母,本书都能全方位全角度地给你提供育儿资讯,成为你床头必备的指导书籍。
2020年1月31日 已读
#电子书 介绍基础的科学常识扫除了一堆收缴智商税的项目。其后验证了一些已经很有名气的理论学说。从实验研究反过来看,儿童发展研究其实并没有跳出经典理论太远,像维果茨基的社交发展理论,搭建框架的方法论,都获得了很积极的验证结果。更从侧面映照,“教养迷思”搭建那套思路,也不过是传统理论的变形。
家庭教育 心理学 教育 科普 育儿
过敏大流行 豆瓣 Goodreads
An Epidemic of Absence: A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Allergie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作者: [美]莫伊塞斯·贝拉斯克斯-曼诺夫 译者: 李黎 / 丁立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10
现代医学让我们拥有了抗生素和卫生学,因此而使得难以计数的生命得到了拯救。然而,这也生发出了不少新的问题,使得我们的身体与寄居其中的生物之间微妙的平衡发生了改变,这些生物就是我们身体里的病毒、细菌、真菌和蠕虫,在过去的千百万年之中,它们曾使我们的祖先饱受困扰。本书极为深入地研究观察了这一医学革命所带来的后果:所有人类的免疫系统都受到了破坏。无论是医科生、科学家,还是外行人,读本书都会兴趣盎然,因为作者本人还就这些研究发现提出了颇有启发的洞见。
动物园中的中国珍稀哺乳动物 豆瓣
作者: 李健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 - 3
收录了目前国内动物园以及其他相关饲养机构中100余种本土哺乳动物的资料,它们有的躯体庞大,有的小巧玲珑,也有的集凶猛与美丽于一身,还有样貌颠覆了人们想象的奇特动物。作者李健自幼热爱动物,尤为关注中国本土动物在国内的境况。他多年来行走于国内的动物园中,用镜头记录与我们世代相伴却日益减少的中国哺乳动物,以期留住它们的身影。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中国动物种类的丰富和稀有,旨在提高人们保护中国珍 稀动物资源的意识。
野外观蝶 豆瓣
作者: 陈锡昌 / 杨骏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7 - 6
本书记录了253种蝴蝶。每种蝴蝶包含卵、幼虫、蛹、成虫不同阶段的照片以及幼虫相应寄主植物的照片,且对蝴蝶成虫特征予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述,而不同图标的使用更是有助了解该蝶种的相关信息,比如成虫发生期、活动区域、是否访花或吸果、吸水等。对部分相似蝶种,书中也进行了比较。本书还附有广州蝴蝶名录及幼虫寄主对照表,并附赠便于携带的成虫图片索引。
地球生命的历程 豆瓣
作者: [英] 理查德·穆迪 / [俄] 安德烈·茹拉夫列夫 译者: 王烁 / 王璐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 5
地球的起源、生命的出现、恐龙时代、人类的祖先以及冰河时代……我们这颗星球有着太多的谜团等待着去揭示。本书基于新近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精美的景观复原图、照片及图表,生动地展现了地球、地球景观及生命形式长达46亿年的演化历史,为你开启一段美妙而又令人难忘的探索之旅。
地球大百科 豆瓣
作者: DK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2005 - 8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为我们所关心。本书收录了最新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2000多个相关条目详细解释了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等等学科上所涉及的最重要的名词和概念。五大主题的倾心设置,追溯了地球的历史,揭示了宇宙的奥秘,绘制了山川河流,寻觅了洞穴奇观,穿越了戈壁沙漠,勘测了地下河流。从森林而来,往海洋而去。来自权威专家的科学论述,使您真正了解我们的地球,重新构建人类与地球的和谐生存之道。
《地球大百科》分为五大章。“行星地球”介绍地球的整体概况。“陆地”、“海洋”与“大气”详述了地球的主要环境,并将地球的特征加以分类,例如细分成河流、湖泊等。在这三章的引言中,对每一类别的典型特征都做了介绍,并解释形成过程;之后逐一讨论该类别的重要特征。此外,另有主题专栏贯穿全书,加以补充说明。“板块构造”则介绍了地球的七大板块,并附有完整的立体图。
美的进化 豆瓣
The Evolution of Beauty
8.9 (14 个评分) 作者: [美]理查德·O.普鲁姆(Richard O. Prum) 译者: 任烨 / 审校:刘阳 中信出版社 2019 - 1
欢迎踏上世界知名鸟类学家理查德·普鲁姆为你量身定制的智力冒险之旅。
我们通常认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可以解释生命树上的每一个分支:哪一个物种会繁衍,哪一个物种会灭绝,哪些物种会进化出哪些特征……但是, 达尔文说过:“每当我看到雄孔雀的尾屏,就觉得难受!”这是因为在他的自然选择理论看来,雄孔雀尾屏上过于华丽的图案似乎毫无生存价值。对此,传统科学的观点是:动物的择偶炫耀特征是展现它们的遗传优势或素质优势的“广告”。
但是,凭借在世界各地30多年的实地考察和野外观鸟经验,普鲁姆对这一观点发起了挑战。在热带丛林深处分布着多才多艺、美丽优雅的鸟类:雄性梅花翅娇鹟会用翅膀唱歌;雄性大眼斑雉的翼羽展开后成4英尺宽的锥面,上面点缀着立体的金棕色球形图案,灿烂夺目;雄性红顶娇鹟会用太空舞步来求偶……作者看到了许多动物的炫耀特征,而且这些特征似乎都与自然选择理论的关系不大。在寻找真正答案的过程中,普鲁姆将达尔文于150年前配偶选择的审美进化理论从故纸堆中挖掘出来,它是驱动进化历程的一台独立发动机。
这趟美的进化之旅的起点是“生命之树”,终点是我们对人类进化及自身的重新理解。自然界的绚丽多姿填补了我们理解进化史和人类起源的一块空白,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达尔文进化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科学视角。
纸上动物园 豆瓣
The Paper Zoo:500 Years of Animals in Art
7.6 (15 个评分) 作者: [英] 夏洛特·斯莱 / 大英图书馆 译者: 王岑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世界文明的诺亚方舟,荡气回肠的自然史诗!
《观察家》杂志年度书籍 《爱尔兰时报》年度非虚构类作品
《自然》杂志年度选书Top5
这部伟大的作品汇集、界定、展示了大量精美的动物珍稀插图,这本书是真正的宝藏。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要深深感动你的脏腑,请走进艺术与美的纸上动物园。 ——《艺术简讯》
我们在孩提时代第一次见到世间各种动物,不是通过遥远的丛林旅行或危险的登山之旅,而是在某间书房的地板上,某本书的书页之间。
在这部令人惊叹的作品中,科学史学家夏洛特·斯莱用终极的纸上动物园——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为艺术与科学的历史性握手提供了绝佳例证。书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稿、印刷品、画作、珍本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插图,让我们跟蝴蝶、甲虫、蜘蛛、贝壳、鱼类乃至珊瑚面对面。这正是永垂不朽的纸上动物园。
婴儿奶粉,你应该知道得更多 豆瓣
作者: 朱鹏 / 马鲲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 1
在中国,婴儿奶粉是一个敏感而脆弱的话题。消费群体特殊而庞大:0~6个月的婴儿,如果无法母乳喂养,配方奶粉是其唯一的营养来源,对其生长发育和一生的健康都有决定性影响。数据显示,我国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只有28%,以每年1600万新生儿计算,需要婴儿奶粉的家庭在1100万以上。而且6个月之后的婴儿虽然添加了其他食物,但对配方奶粉的需求一般会持续到3岁。巨大的商业利益使这一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部分海淘代购不仅销售不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婴儿奶粉,使消费者承担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而且对政府加强监管的努力和行业升级改造的事实歪曲误读,严重影响国人对政府公信力和国产品牌信任的重建。相对成千上万代购者不遗余力地鼓吹,科学严谨的奶粉知识普及却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一本以奶粉知识为主题的科普图书。
本书的两位主要作者一位是食品科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一位是乳品行业资深观察员、新浪微博知名博主,多年来专注乳制品、特别是婴儿配方奶粉的知识普及。本书从高品质配方粉的黄金指标、配方奶粉的选择、海淘代购的风险、政府的监管、奶粉喂养的正确方法等九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作者已发表的文章,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完善,科学地解答了奶粉配方、奶粉安全、各种营养素添加要求、标准及国际乳业的最新进展等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同时对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奶粉伪科普进行了剖析和纠正。
作为一本科普书,本书在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注意了语言的通俗易懂和图文的紧密结合。问题解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是一本以奶粉知识为主题的科普好书,希望藉由此书帮助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确立科学的态度、掌握正确的知识,重建对政府监管和国产品牌的信任。
南庆贤
2017.06
2018年5月8日 已读
开始怀疑他的行业背景隐含利益输送,但认真阅读书籍后消除了顾虑。从奶源、配方到工艺,家长都可以更了解所选奶粉的优劣。如果不用以改善生活境况(当然包括精神层面),再多知识又有何意义?感激豆师傅给机会让我重新学习有机化学。
科普 育儿
海蒂怀孕大百科 豆瓣
作者: 海蒂·麦考夫 莎伦·梅泽尔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6
海蒂·麦考夫是全球最畅销的孕产育儿书作者,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11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海蒂怀孕大百科》自1984年第1版问世以来长销不衰,高居美国亚马逊书店孕产类图书排行榜第1名,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600余周,迄今已售出超过1700万册,被誉为“美国人的怀孕圣经”。据调查,美国有93%以上的准妈妈都看过此书。
本书为全新修订的第4版,逐月介绍了孕前准备阶段到产后的怀孕之旅,涵盖了最新的产科技术和医疗方式,对准妈妈的工作、饮食,生理和心理变化方面给出了 全面而专业的建议。本书就像是经验丰富而充满热情的私人产科医生,无微不至地解答你怀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帮助准父母打消顾虑、摆脱压力,轻松享 受孕期生活。
2017年7月25日 已读
这是一段有趣的回忆。书中最独特的部分,是给读者列清了所需营养种类、定量和摄取途径。我按照推荐做了食谱,改变了饮食习惯,但稻草人最多吃了一半,然后我重了4公斤。回头想到,我也是那种有足够理据给建议,但又不会真强制对方实施的人。想到温格给队员饮食建议也不翻脸强迫,人格自洽是真点满啊。
女性 怀孕 科普 育儿
海洋 豆瓣
OCEANS
作者: 弗朗索瓦·萨雷诺(Sarano.F.) / 斯特凡·杜兰德(Durand.S.) 译者: 牛文生 / 程艳 海洋出版社 2011 - 5
《迁徙的鸟》《微观世界》导演雅克•贝汉又一巨制,《海洋》荣获第3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
其作品《迁徙的鸟》曾荣获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奖;《微观世界》曾荣获第22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奖。
电影《海洋》的伴侣书,细述幕后直击和精彩拍摄花絮。
包含大量海洋生物的精美图片,精装全彩印刷。
被译为中、英、法、俄等多国文字,全球发行。
这是一部由世界著名导演、科学家、摄影者、潜水员以及技术专家组成的一流创作团队历时七年、投入巨资、倾力打造的又一自然电影记录大片——《海洋》。在电影《海洋》的摄制过程中,为了追寻海洋生物的踪迹,拍摄团队的足迹遍布地球各个角落。从极地到赤道、从环太平洋到北大西洋沿岸、从红海到亚丁湾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海洋》既是一次关于海洋生物的视觉盛宴,又是一部关于海洋环保的倾情之作。同时,该片堪称电影制作史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典范之作。为了拍摄的需要,极富创造力的创新团队根据流线型的相机外壳创造出一种设备,它能够同正在嬉戏的海豚保持同步,并通过遥控控制迷你直升机进行操控,迷你直升机能够在海豚群的上空盘旋,拍摄出用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海豚足迹。
作为电影《海洋》的伴侣书,本书对影片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和补充,图片清晰精美,语言通俗易懂,优美流畅,它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科普读物。书中以潜水员们的亲身体验,以故事或叙事的形式将海洋生物的鲜活特征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从根本上避免了科普读物的乏味和说教,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让读者在感受海洋生物奇妙的同时,愉悦轻快地获取海洋知识。然而,正如导演雅克•贝汉所言,《海洋》不是一部设计用于教学的影片,本书也不是设计用于教学的科普读物,全凭读者去体验、感受。
本书所涉及的海洋生物涵盖了从食物链最底端的微小有机体,到体型庞大的巨型生物,像蓝鲸、北极熊、姥鲨以及巨型乌贼等,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海洋生态画卷,也勾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篇章。同时,也向我们全面揭开了海洋生物的种种谜团:海鬣蜥每次下水前身体呈45度的前倾意味着什么?大白鲨这个名字就令人惊悚的巨兽,为什么碰到水下摄影师却退却了?巨型乌贼如何求爱?毯子章鱼一生只做一件事情,那又是什么?海洋生物里面,潜水冠军是谁?而谁又是“活地图”,没有定位仪,也没有航海图,却能跋涉几千海里,回到出生的地方?小海龟的性别是由什么而决定的?谁是海洋里的“音乐家”?虎鲸如何猎捕海狮?而谁又是“海上强盗”……
《海洋》既反映了潜水员、摄影师们与海洋生物的亲密接触,又是《海洋》摄制团队工作的幕后花絮,画面精彩绝伦,情节扣人心弦,让人宛如身临其境。同时,它用血淋淋的事实,记录了海洋生物遭受到屠戮、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的残酷现状,与奇妙的海洋生物和海洋世界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号召人们对海洋环境保护投入更多关注的目光,并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常见树木-2南方 豆瓣
作者: 邓莉兰 中国林业 2007 - 1
绿色是一种休息,它使疲惫的眼球得到滋润;绿色是一种营养,它使劳累的身体得到支撑;绿色是一种安全,它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绿色是一种包容,它使世俗的烦恼消失在树荫中。
本书的主要宗旨是帮助读者认识身边常见的树木。精美、清晰的彩色照片可以使您对每种树木的外貌和局部一目了然。
本书主要介绍树木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明显的外部表态特征的观察,能帮助读者认识最常见的代表性的树种,并掌握一些主要的常见科属的基本特征。有了这些对常见树木的最初认识,就为进一步在一年四季中定位观察它们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区别相似种类提供了可能性。
动物必须刷牙吗? 豆瓣
作者: [德国] 亨宁·维斯纳 / 绘者 君特·马泰 译者: 王萍 / 万迎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10
猪肮脏吗?
大象的皮厚吗?
鳄鱼会流眼泪吗?
狼真像动物里描述的那么凶恶吗?
这是一些有趣而难以回答的问题.
如果你想要得到准确的答案,最好是请教一位动物园园长,
或者,阅读本书
QED 豆瓣
9.5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理查德·费曼 译者: 张钟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QED: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中,费曼对QED(即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场论中描述光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部分)做出了经典的颇其权威性的讲解。他运用日常的语言、空间的意念、具形的想象和他的著名的费曼图,而不是高深的数学,就QED的实际内容及其精神向外行读者进行了清楚明白而富于幽默的传授。徐一鸿的新序言将费曼的这本书和他对QED所做的创造性贡献放在历史发展的境遇加以考量,并进一步突出了费曼独特的富于感染力和启发性的风格。
植物的欲望 豆瓣
The Botany of Desire
8.0 (9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波伦 译者: 王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中讲述了四种植物:苹果、郁金香、大麻和马钤薯与人类之间的故事。迈克尔·波伦把它们分别代表人类的四种欲望:甘甜、美丽、陶醉和控制。这四种植物因为人类欲望,从而获得遗传上的成功。我认为这四种植物象征着人类追求幸福、美丽和权力,压制罪恶的欲望。人们从植物身上达成了欲望,而植物也从人类欲望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就如同一对舞者,缺少谁都无法完成一支动人的舞蹈。“将这些植物视为与我们的一种亲密互惠关系中的愿意合作者,意味着有所不同地看待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也视为其他物种的设计和欲望的对象。”
裸女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戴斯蒙德·莫里斯 译者: 施棣 新星出版社 2010 - 8
《裸女:女性身体的美丽与哀愁》是一本关于进化、社会学和女性身体研究的书,它引领全球女性重新认识真实的自我。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运用事例和数据分门别类地描绘出女性身体各个部位的历史,及其在各种文化习俗、种族、地域的合力下完成的“内在变革”,展现了经过上千万年进化而来的、隐藏在女性身体里的完美结晶和不为人知的身体秘密。
与弗洛伊德研究人类非常行为不同,著名的动物学家莫里斯侧重研究人类的正常行为,他站在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将人安置在人类进化历史的经纬之中观察、解剖、透视、阐述现代人的行为。
2013年10月11日 已读
#我学着成为一个温柔体贴的好男人#女性的身体,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精致最美妙的艺术品。
女性主义 科普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豆瓣
The China Study
作者: T. Colin Campbell,PhD / Thomas M. Campbell 译者: 张宇晖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 - 9
《救命饮食》是作者经过数十年研究,终於发现“肉、奶、蛋”此动物性饮食与疾病的关联,以下是原文部分重点节录……好书笔记:1. 最容易罹患慢性病是吃最多动物性食物的人,就算只摄取少量动物性食物,也有负面效果
2. 酪蛋白(在牛奶蛋白质中占87%),可促进任何阶段的癌细胞生长,而来自小麦和大豆等植物蛋白质,就算摄取高单位也不会致癌
3. 酪蛋白甚至所有的动物性蛋白,可能是食物里致癌可能性最高的物质,只要调整饮食中酪蛋白的份量,就可以启动或阻断癌症生长
4. 每日摄取15%至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降低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可大幅减少肿瘤启动
5. 即便有明显罹癌基因体质,只要改变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就能决定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
6. 动物性食品会促进肿瘤发生,植物性食品则可减少肿瘤发生
7. 饮食富含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九到十年,而生育年龄增长会提高乳癌风险
8. 人体发育和蛋白质有关,而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一样有效;植物性蛋白质虽然合成新蛋白质的速度较慢,但比较稳定
9. 没有任何手术或化学药物能和饮食(低脂植物性饮食)一样,对心脏病的成效这麼令人印象深刻
10.无论科学研究人员、医师或制定政策的官员怎麼说,外行人一定要知道,全食物蔬食绝对是最健康的饮食
11.高纤的全食物蔬食能避免糖尿病,而高脂高蛋白的动物性饮食,则会促成糖尿病
12.饮食最西化的地区(摄取高动物性蛋白质、高动物性脂肪),居民胆固醇浓度最高
13.乳癌风险高的女性除了看著办、终生服药、乳房切除外,还有一种选择:不吃动物性食品、少精致碳水化合物、辅以定期监测
14.雌激素和提高乳癌风险有关,而低脂全植物饮食可降低雌激素
15.我们会接触环境中有毒化学物,90%至95%是因为吃了动物性产品
16.动物性蛋白质、肉、乳制品、蛋等主要促成因素,与高比例的摄护腺癌相关
17.专业协会、医生和政府所推崇的“正常”饮食,却会造成瘫痪、癌症、心脏病、肥胖、自体免疫疾病和糖尿病的比例极高
18.牛奶喝越多,骨折率越高;植物蛋白的摄取量越高於动物蛋白,越不会出现骨折
19.现在的父母或孩童都不晓得牛乳和第一型糖尿病、摄护腺癌、骨质疏松症、多发性硬化症、或其他自体免疫疾病有关
20.纵然证据显示乳制品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但因攸关大笔金钱,业者或专家仍鼓励人多喝牛奶
21.黄斑病变和白内障这两种眼疾,都是因为未摄取足够深绿色蔬菜
22.摄取过多脂肪和胆固醇,易增加各种失智症的罹患机率,尤其是阿兹海默症
23.植物性食品没有胆固醇,人体需要胆固醇时,身体会自行制造,不需从食物中摄取
24.肉类真正的危险是造成营养失衡,就算改吃有机牛肉也不安全,因为营养成分相似
25.自体免疫疾病可藉由饮食,减缓速度或减轻病情
26.任何手术或药丸,都不能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27.在疾病早期阶段(诊断前)能预防疾病的营养物质,在疾病後期阶段(诊断後)同样能终止或扭转病情
28.藉由摄取全植物性的饮食,我们使用的水、土地和资源变少,制造的污染减少,也让农场动物承受较少痛苦;食物的选择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并影响全球环境
29.最营养健康的饮食:摄取全食物蔬食,将精致食物、盐分、脂肪降到最低,尽量避免动物性食品,最理想的建议摄取量是零
30.一般人以为减少脂肪摄取量就一定健康,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你可能吃下更多动物性蛋白质
31.要防止人民痛苦,政府最好提倡全食物蔬食,但政府却说动物性食品、乳制品、肉类、精致糖和脂肪对人类有益
32.其实人体只需要5%至6%的膳食蛋白质,代替体内定期流失的蛋白质(像胺基酸)
33.饮食含有越多动物蛋白,会使血胆固醇含量增加,也提高动脉硬化症、癌症、阿兹海默症和肾结石等等的罹患机率
34.整个体制都落入企业界的掌控中,政府和学术界各司其职,但大多是在做业者希望他们做的事
35.你不该认定医师就比你的邻居和同事,更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联,因为没受营养训练的医生可能让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喝过多牛奶
36.令人心惊的是,大多数医生没受过营养学训练,也不知道营养和健康的相关性
37.大部分的癌症机构都不愿讨论关於饮食的建议,甚至嗤之以鼻,因为这严重挑战了以药物和手术为本的传统医学
38.医师决定如何进行医治的考量要点,通常是基於金钱
39.医师习惯接受药物业界的好处,而业界就利用“殷勤”的服务,影响医师此後所受的医学教育;导致负责人民健康的医疗体系正在损害我们的健康
40.营养专家竟当众赞美麦当劳汉堡的营养价值,难怪消费者对健康资讯感到一头雾水
41.“研究过程中,我一再看到蔬食的好处与效果,远胜过医疗上所使用的药物或手术…若科学或医学界的人还对此不闻不问,那麼这些人不光是固执,更是不负责任”
42.“堆积如山的证据部分来自我自己,部分来自其他科学家,再加上中国营养研究的结果,说服了我改变饮食与生活型态,十五年前我就不再吃肉,六到八年来也几乎不碰动物性食品,包括乳制品…我的家人也采取了新的饮食法”
对伪心理学说不 豆瓣 谷歌图书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9.4 (5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基思·斯坦诺维奇 译者: 窦东徽 / 刘肖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1
本书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8版。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本书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而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此外,由于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本书也不失为一本精彩有趣的科学哲学类读物。
2013年6月12日 已读
本书提示,现代心理学已经走出弗洛伊德的藩篱很远很远了.人们必须知道,现代心理学也是科学的一部分,必须满足:使用系统实证办法,结论可证伪,回答可解的问题,可重复并接受同行评审这些条件.科学从不断试错中,寻找最适宜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发展,必然是渐进且关联的.几乎所有无所不知,无懈可击(不可证伪)的理论,都是虚假的.
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