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泰
尋找家園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5 (17 个评分) 作者: 高爾泰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09 - 11
風物依舊,新世界不新,好像舊世界的延伸,只是沒有了家。——高爾泰
一個理想主義者對尊嚴、美學與自由的追求
美學名家高爾泰生死歌哭之作
2007年獲北京當代漢語研究所「當代漢語貢獻獎」
被譽為當代散文最美的收穫之一
你很久沒有看見這樣一部作品了。文字可以如此簡單又無比優雅,情感可以如此清簡又無比飽滿。原來故事可以這樣講,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看,不用吶喊,不用悲泣,卻讓你懂得!從內心裡真正懂得。
本書共三卷。
第一卷【夢裡家山】,從一個孩子的眼睛,看一個角落裡的一段歷史。江南小城,抗戰逃難,深山小村,戰後還鄉,政權易手,「土地改革」、「鎮反運動」……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安排他外出上學。孩子在外想家,故園家破人亡。
第二卷【流沙墜簡】,寫一個大學生在「肅反運動」中,因「思想問題」被審查,畢業後分配西北,被打成右派,送往戈壁灘上一個關押著三千多人的右派集中營「勞動教養」。不到三年,已有兩千多人死亡。他偶然倖存,得以回到社會,成家立業。文革中又被揪舉,再次家破人亡。
第三卷【天蒼地茫】,寫「新時期」一個獨立知識分子的命運。「平反」、「歸隊」以後,因違反「四項基本原則」,被「清除清神污染」,禁止教書和出書。後來又被國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稱號。再後來又以「反革命宣傳」被捕入獄,出獄後逃出中國。
高爾泰說:「除了活著,還有更多。更多之一,是意義的追尋。」又說「在這資訊滔滔,文字滾滾,每天的印刷品像潮水一樣漫過市場貨架爆滿的日子裡,我一再囑咐自己,要寫得慢些,再慢些。少些,再少些。」他的文字清麗,飽滿而沉重,書中有控訴、有寬容,也有對現實的詰問與超越歷史的思考,使人看見潔白底下的黑暗,以及黑暗底下真正的潔白。面對歷史與過往,高爾泰選擇了寬恕,但對於現世,他卻以剛直的秉性,發出了「絕不妥協」的強音!
寻找家园 豆瓣
9.3 (54 个评分) 作者: 高尔泰 花城出版社 2004 - 11
我的故乡高淳,位于江苏省西南端与安徽省交界的地方,恰好是“吴头楚尾”。地势东省交界的寺主, 恰好是“吴头楚尾”。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茅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的衔接处,山高林茂,俗称“山乡”;西部为丹阳湖、石臼湖、小南湖三湖所环绕,溪河交错,苇岸无穷,俗称“圩乡”。最早的县治固城始建于公元前五四一年,比楚威王筑石头城置金陵邑(前三三三年)还早二百来年,可称古邑。
到我出生的时候,固城早已荒废,县治淳溪镇也是一个仅数千户人家的小镇。镇上只有一条三米多宽、青石板铺面的弯曲小街,俗称老街。……
2012年1月14日 已读
前半部分的篇章字句温软从容,使家乡记忆宛如入口荡漾挥散的清香茗茶,丝丝入扣,沁人心脾。梦回故乡,娓娓道来,哀而不伤,使人幻觉时空倒错,彷如置身其中;
踏出地平线,作者从此陷身历史漩涡,屡欲重返家园,然而时命所逼,人如蝼蚁,岂能如愿?离乡别井,面前所对,即历史、命运,身边再无山风松涛,星河鸭鸣矣。于“寻家”途中,所见所闻,有天地之肃然苍茫,有世事之光怪陆离,有人情之冷暖变迁,错落有致,星点其间,使这场颠沛流离的人生抑扬顿挫,柳暗花明。
“如果没有记忆,那就没有事实。”作者历尽劫波,奴役、屈辱、仇恨的辛酸回忆,正是读者重遇事实,保存事实,传承事实的凭证。时势何为,宇宙何为,人生何为,凡此种种,或许只能在事实的奠基之上,我们方能略及一二。
散文 高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