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
间谍课:上帝的拳头 豆瓣
The Fist of God
7.7 (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福赛斯 译者: 舒云亮 同心出版社 2013 - 8
现代高科技战争启示录。
今天的战争中,外太空的卫星,平流层中的隐形侦察机,空调房里的指挥部,红海上的航母编队,沙漠中的特种兵,以及潜入敌方市井中的特工,像钟表一样安静、准确地协同运转,指令一旦发出,就能立刻准确地打击地球另一端钉子大小的目标。
本书为你全面展示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全景与战略逻辑。
《间谍课:上帝的拳头》是福赛斯本人最满意的作品,是全世界军情专家、军事迷们深入了解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必读经典
1991年1月17日凌晨,随着“沙漠风暴”空袭行动开始,海湾战争爆发,这是迄今为止最尖端、最全面的一次高科技战争联合实战。
高新科技的全面应用,已经彻底颠覆了战争的方式:你将不会看到敌人的面孔,作战对象变成标注在地图上的密密麻麻的指挥中心、交通枢纽、电力设施、工业中心与军事设施。你将不会在战线上厮杀,作战方式变成了准确的信息加上精确制导武器的快速打击。
***
夜幕中,四名英国特别空勤团战士,背负着各种不同用途的精密电子设备,从两万五千英尺高空悄无声息地降落在伊拉克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经过严密的测定与计算后,他们将一束肉眼看不到的光束,死死地对准前方山头上的一个点。至此,经过层层伪装的萨达姆的秘密武器——上帝的拳头,标定完毕。
从南部边境起飞的一架美国空军F-15战机,装载着激光制导炸弹与空对空导弹,按照“黑洞”提供的精确地图,超低空穿越山谷,避开伊军的雷达向目标飞来……
本书为你全面展示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全景与战略逻辑。
间谍课:复仇者 豆瓣
Avenger
8.3 (1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福赛斯 译者: 舒云亮 同心出版社 2013 - 6
1995年5月15日,志愿援助人员、20岁的美国青年里基·科伦索在塞尔维亚被残忍杀害。2001年,前南斯拉夫地区终于硝烟散尽,战争罪犯得到审判,科伦索一案也浮出水面;然而,杀害他的凶手神秘消失,这个最可怕的恶徒虽然已经消失,却仍让人谈虎色变。
全美国最高情报机构、司法机构都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一个单枪作战的“复仇者”。复仇者不干暗杀之类的勾当,他决心一定要活捉恶徒,带到法庭上接受审判。
复仇者的追击从欧洲开始,到中东海湾,再到南美洲丛林,他像一只老鹰一样死死盯住了目标。目标所在的位置可谓全世界最难攻陷的堡垒,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地形、人工的巧妙设计,加上各种现代化通讯、监视与安保措施,让这个地方进都进不来,更何况还要带着目标活着出去……
然而,复仇者按计划一步步接近了目标。他从未谋面却让人觉得他无所不在;他以逸待劳却让所有人方寸大乱;他不开一枪,不杀一人,只轻轻拨动埋好的鱼线,就让大鱼按他设计的路线乖乖上钩……
失忆的爱丽丝 豆瓣
what Alice forgot
作者: [澳大利亚] 莉安·莫利亚提 译者: 顾纹天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 7
爱丽丝唯一记得的就是,阴云密布的天空中,到处都飘浮着粉色的气球,它们用白色的丝带扎在一起,就像一捧捧花束。气球花束被一阵怒风猛烈地鞭打着,她感到一阵无比揪心的巨大哀伤。吉娜,吉娜,这个曾经无比亲密的朋友究竟在爱丽丝逐渐破碎的婚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2019年1月22日 已读
2019.01.16 ~ 2019.01.22
写得好,译得也好。很轻快的读物,却让人沉浸在那软软的柔情之中。可能已婚人士读来会更有感触的。
kindle 亲情 外国文学 女性 家庭
失踪的孩子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la bambina perduta
9.2 (500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7
《失踪的孩子》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四部,小说聚焦了莉拉和埃莱娜(“我”)的壮年和晚年,为她们持续了五十多年的友谊划上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句号。

“我”为了爱情和写作,离开丈夫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那不勒斯,不可避免地与莉拉,还有我曾想要逃离的城区再度变得亲密。“我”和莉拉甚至在同一年怀孕、生子,并经历了恐怖残暴的那不勒斯大地震,一切都分崩离析,一切又将被重建。

“我”在不自觉中卷入莉拉秘密的企图——她希望利用我的名声和写作技巧来对抗城区陈腐而猖獗的恶势力。但在经历了生命最恐怖的打击之后,莉拉选择以一种怪异夸张的方式在城区彻底将自己流放。

而“我”也将以惊人的韧性和诚实面对写作、爱情、家庭的失败。在经历了多年的自我怀疑之后,“我”决定忤逆(罔顾?)莉拉的告诫,将“我”和她一生的友谊写成一本小说,却招来了最深的背叛……
2019年1月16日 已读
2019.01.11 ~ 2019.01.16
最后一本勉强给个三星吧,倒不是作者文笔有什么进步,只是我习惯了这种死样怪气的行文,没有期待也无所谓失望了。这套书中有名有姓有故事的人物很多,作者为这些角色都编织了相当丰富的人生经历,但主要人物的知情意却是割裂的,让读者难以将他们想象成活生生的人,你不能根据他们的背景、经历及在前文表现出的性格特点推测他们的后续行为,他们只是作者人为设计的棋盘上的棋子,着墨越多的人物,这种生硬的扭曲感越明显。单单塑造人物已如此无力,指望作者借人物命运展示意大利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无疑太难为她了。这套书,创作意图是有价值的,框架搭建也是很用心的,但作者的写作水平极差也是毋庸置疑的。我不会向任何朋友推荐这套书。
kindle 亲情 人性 历史 友情
离开的,留下的 Goodreads 豆瓣
Storia di chi fugge e di chi resta
8.8 (521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两个女人 50年的友谊和战争
那不勒斯四部曲NO.3
全球畅销近千万册 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我希望她在场,这是我写作的目的。”
《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 后续,
意大利最神秘的作家费兰特(Elena Ferrante)
探索中年的虚无、困惑、野心和近乎残暴的爱
《离开的,留下的》 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聚焦“我”(埃莱娜)和莉拉躁动、紧密相依的中年。
“我”在未婚夫彼得罗一家人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小说,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而留在那不勒斯的莉拉却身陷贫困而卑贱的工厂生活。“我”像个骑士一样,再度介入莉拉的生活,并动用丈夫一家人的关系,让莉拉和恩佐的生活有了转机——他们成了那不勒斯地区最早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顽强、坚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开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我和莉拉之间再次胜负难辨。婚后的“我”开始面临自己的创作危机,而平静的、中产阶级式的婚姻也令“我”疲惫不堪。对社会变革颇为冷淡的彼得罗希望“我”放弃作家的身份,而“我”在扮演“母亲”、“妻子”这些角色时,总是避免不了内心的分裂、紧张。
莉拉对“我”的新作品的指责更是让我产生彻底的自我怀疑:我接受的教育和拥有的知识是否只是让我的作品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思想,也永远无法拥有莉拉近乎粗野的表达中那些令人不安的真相。直到有一天,“我”丈夫突然将尼诺带回了家……
2019年1月11日 已读
2019.01.08 ~ 2019.01.11
随着情节越来越集中于莉拉和莱农这两个角色,作者写作能力的短板愈加凸显:文笔依旧很差就不提了,这一部中,莉拉和莱农——尤其是莱农——的多数想法、行为都是极为矛盾的,但作者对此却只是罗列而未作解析,让读者只能得出“她们精神有问题吧”的结论。这种水准的第一人称作品,我读过的大概也就是《分歧者》系列了,真的,《何以笙箫默》写得都比本书好。PS:意大利人对“聪明”怕是有什么特别大的误解。
kindle 亲情 人性 历史 友情
新名字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 nuovo cognome
9.1 (575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新名字的故事》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青年时代。在她们的人生以最快的速度急遽分化的那些年里,她们共同体验了爱、失去、困惑、挣扎、嫉妒和隐蔽的破坏。

莉拉在结婚当天就发现婚姻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她的初夜几乎是一场强奸。她带着一种强大的破坏欲介入了斯特凡诺的家族生意,似乎成为了她和埃莱娜小时候都想成为的那种女人。久未有身孕的莉拉,和埃莱娜去海边度假休养。而在伊斯基亚岛的那个夏天,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出于对莉拉所拥有的爱情的愤怒,“我”(埃莱娜)奋力摆脱这个破败、暴力、充满宿仇的街区。“我”成了街区的第一个大学生,并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男孩订婚,甚至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我”以胜利者的形象回到那不勒斯,却发现告别了丑陋婚姻的莉拉,在一家肉食加工厂备受屈辱地打工。

当“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其实完全窃取了莉拉交托给“我”的秘密笔记本里那些独特的力量和灵感,“我”被迫面临一个极度痛苦的问题:“我”和莉拉,到底谁离开了,又是谁留下了?
2019年1月9日 已读
2019.01.03 ~ 2019.01.08
不能说它“情节水”,内容其实蛮丰富的,这套书最致命的问题是:它完全没有文学性(英文版和中文版皆如此,所以我相信这不全是译者的问题)。那不勒斯儿女们浓墨重彩的人生在作者笔下成了一页一页干巴巴的流水账,这绝不是什么“举重若轻”,只反映了作者功力不够。
kindle 亲情 人性 历史 友情
My Brilliant Friend 豆瓣
L'amica geniale
8.6 (28 个评分) 作者: Elena Ferrante 译者: Ann Goldstein Europa Editions 2012 - 9
My Brilliant Friend is a rich, intense, and generous-hearted story about two friends, Elena and Lila. Ferrante’s inimitable style lends itself perfectly to a meticulous portrait of these two women that is also the story of a nation and a touching meditation on the nature of friendship. The story begins in the 1950s, in a poor but vibrant neighborhood on the outskirts of Naples. Growing up on these tough streets the two girls learn to rely on each other ahead of anyone or anything else. As they grow, as their paths repeatedly diverge and converge, Elena and Lila remain best friends whose respective destinies are reflected and refracted in the other. They are likewise the embodiments of a nation undergoing momentous change. Through the lives of these two women, Ferrante tells the story of a neighborhood, a city, and a country as it is transformed in ways that, in turn, also transfo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 protagonists, the unforgettable Elena and Lila. Ferrante is the author of three previous works of critically acclaimed fiction: The Days of Abandonment, Troubling Love, and The Lost Daughter. With this novel, the first in a quartet, she proves herself to be one of Italy’s great storytellers. She has given her readers a masterfully plotted page-turner, abundant and generous in its narrative details and characterizations, that is also a stylish work of literary fiction destined to delight her many fans and win new readers to her fiction.
2019年1月3日 已读
2018.12.21 ~ 2019.01.03
人文社的中译本读了一章,感觉行文干巴巴的,毫无文采可言,所以转向英译本,反正以我的水平看不出英文的文采来,或许能读着舒服些。看完以后非常疑惑:这种水准的小说,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畅销简直不可思议,它是怎么做到的?实在非常非常普通啊。决定接下来几部都看中译本,至少可以看得快一点,对这种书,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浪费生命呀~~
kindle 亲情 人性 友情 外国文学
歪笑小说 豆瓣
歪笑小説
7.8 (2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王丽丽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7
《歪笑小说》是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继《怪笑小说》《毒笑小说》《黑笑小说》后“笑”系列小说的第四部,荣登日本纪伊国屋、三省堂、淳久堂书店畅销榜第1名。全书共12个幽默的短篇,围绕灸英出版社,描写了作家、作家的亲友、编辑、连载杂志、文学奖、图书营销等12个趣 味横生的故事。谨介一例:
得知女儿男友的职业后,光男差点背过 气去。小说家?为什么要做这种工作?虽说得了什么新人奖,但能吃上饭吗?养活得了家人吗?身为公司高层的光男忧心忡忡。
爱读书的同事告诉他,新人奖足有100多个,靠小说能过活的作家没几个。
“如果是我,千方百计也要让他们分手。这是父亲的责任”——老友这样建议。
光男决定亲自去书店侦查,然后采取强硬手段。事态随即出现了惊人的转折。
.............................. .......................
写书的、读书的、做书的,这本书是东野圭吾为你们写的!
我想要读者大吃一惊,才无视所有小说的套路。——东野圭吾
敬请各位作家、编辑安心,这是我最后一次揭大家的老底儿了。——东野圭吾
《歪笑小说》是我最近读过的最有趣的小说了。——西尾维新(日本畅销作家)
2018年12月21日 已读
2018.12.19 ~ 2018.12.21
作为每天沉浸在“想揍作者,狠狠揍作者”的情绪中的编辑,读这本书真是别有一番趣味呢~~
kindle 东野圭吾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You Should Have Known 豆瓣
作者: Jean Hanff Korelitz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2014 - 3
Grace Reinhart Sachs is living the only life she ever wanted for herself, devoted to her husband, a pediatric oncologist at a major cancer hospital, their young son Henry, and the patients she sees in her therapy practice. Grace is also the author of You Should Have Known, a book in which she castigates women for not valuing their intuition and calls upon them to examine their first impressions of men for signs of serious trouble later on. But weeks before the book is published, a chasm opens in her own life: a violent death, a missing husband, and, in the place of a man Grace thought she knew, only a chain of terrible revelations. Left behind in the wake of a spreading and very public disast and horrified by the ways in which she has failed to heed her own advice, Grace must dismantle one life and create another for her child and herself.
Until I Find You 豆瓣
作者: John Irving Ballantine Books 2006 - 5
2018年12月4日 已读
2018.10.29 ~ 2018.12.03
感觉同《In One Person》有些类似,但缺乏后者那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整合感,或许是因为Jack的存在感太弱(就像那莫名其妙就成了他今生真爱的高中女友一样苍白无稽),而全书的灵魂人物William身上有多组难以调和的矛盾,缺乏真实感。塑造得最棒的无疑是书中那些女配角们,从Alice、Emma,到学校的女老师们,到欧洲的女学生们,甚至Jack的那些“阿姨恋人”们,包括最后才出场的妹妹,都鲜活得无与伦比。不过本书依旧很“欧文特色”:他笔下的女人总是那么强大,不惧怕,不妥协,是比男人更清醒、更有力量的存在;他笔下的男人总是要命地温柔,饱含善意,是支持性的、宽慰的暖流;他笔下的情感以世俗眼光看多离经叛道,或许无法认同,却很难不被打动。
kindle 亲情 人性 外国文学 小说
Hondo 豆瓣
作者: Louis L'Amour Bantam 2004 - 4
Two men. One woman. A land that demanded courage—or death...
He was a man etched by the desert's howling winds, a big, broad-shouldered man who knew the ways of the Apache and ways of staying alive. She was a woman raising a young son on her own on a remote Arizona ranch. And between Hondo Lane and Angie Lowe was the warrior Vittoro, whose people were preparing to rise against the white men. Now the pioneer woman, the gunman, and the Apache warrior are caught in a drama of love, war, and honor.
2018年10月29日 已读
2018.10.22 ~ 2018.10.29
这或许是我读过的第一部西部小说?真的太有味道了!悲情与温暖交织在一起,连一条狗的精神世界都比好多现代人丰富不少。
kindle 人性 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
玻璃钥匙 豆瓣
The Glass Key
作者: [美国] 达希尔·哈米特 译者: 林大容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6
唐人街出现了一具尸体,那是泰勒•亨利——参议员之子。该市的大选正如火如荼展开,各派势力相互角逐,这具不该出现尸体,是筹码也是烫手山芋。发现尸体的奈德•波蒙特是黑帮老大保罗的好朋友,他夹在选战与黑帮势力之间奋力追查凶手,最后的结果虽然在他意料之中,却也带来了甜蜜与死亡。坚守信念的侦探,貌美而危险的女子,错综复杂的情节,呈现了一个黑暗但真实的侦探世界。本书也是作者最喜爱的一部作品。
唐人街出现了一具尸体,那是泰勒•亨利——参议员之子。该市的大选正如火如荼展开,各派势力相互角逐,这具不该出现的尸体,是筹码也是烫手山芋。发现尸体的奈德•波蒙特是黑帮老大保罗的好朋友,他不信是保罗杀了亨利,然而事实……
我不会跟你作对的,保罗。
The Burial Hour 豆瓣
作者: Jeffery Deaver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2017 - 4
2018年10月20日 已读
2018.10.01 ~ 2018.10.19
迪弗写书怎么越来越不好看了呀?这一本恐怕是我读过的最平淡的迪弗作品了,主要内容似乎是意大利风光介绍(政治正确倒是贯彻得很好)。悬疑罪案类的小说一点都不紧张,最令人出乎意料的反转竟是Ercole到底暗恋谁,这叫什么事儿呀!好吧,提到了《Rush》和Niki Lauda,也算让我开心了一下下。
kindle 外国文学 小说 悬疑 推理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易卜生 译者: 潘家洵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4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收录了易卜生中期创作阶段的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生活实际,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的锋芒直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弊端,触及到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国家、政党、体制等各个领域。
失踪的总统 豆瓣
The President Is Missing
作者: (美) 比尔·克林顿 (Bill Clinton) / [美] 詹姆斯·帕特森 译者: 刘勇军 / 苏伊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6
★内容简介
“总统先生,您到底有没有用电话同世界头号通缉恐怖分子联系过?”
本书讲述了由总统失踪引出的国际恐怖组织、白宫权利角逐以及世界局势变换交织的惊天阴谋,内容影射多个真实历史事件。一千四百万人失去水源,数亿民众的电子设备遭受病毒侵略……当美国正在面临史无前例的生存 危 机时,总统 却离奇失联。与此同时,白宫外枪战四起,是恐怖分子惨无人道的爆炸式袭击,还是白宫内奸野心勃勃的悉心部署?总统失联状态下的美国将在重重迷雾中何去何从?克林顿试图通过本书展现总统这一身份需要面临的艰难抉择以及美国政治全貌。
★名家推荐
©“两位美国传奇人物笔下创作的政治悬疑小说。《失踪的总统》教育和激励我们所有人将国家放在政治之前。比尔•克林顿展示了政治的艺术,而詹姆斯•帕特森则展现了绝佳的写作技巧,为读者显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 尼尔森•德米勒(Nelson DeMille),美国畅销书作家,侦探小说家,著有《古巴事件》《黄金海岸》《小城风云》等
© “一列在肾上腺素和精妙专业知识驱动下的高速悬疑列车。情节巧妙、节奏紧凑,伴以可信性,堪称21世纪版的《豺狼的日子》。向克林顿总统和帕特森先生致敬。”
—— A.J.费恩(A. J. Finn),美国畅销书作家,著有《窗里的女人》
© “梦之队创作的高水平作品……克林顿的内幕秘密和故事天才帕特森造就了这本十年一遇的政治悬疑。”
—— 李查德(Lee Child),推理小说作家,著有“浪子神探系列”
© “这本书就像空军一号一样,既宏大又快速。克林顿和帕特森是一组梦幻组合,两位讲故事高手,一位在内,一位在外,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一起将权利与政治秘密通道里扣人心弦的旅程呈现出来。这本书既能教育我们,又富有娱乐性。”
——迈克尔•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哈里•博斯系列畅销书作家
© “比尔•克林顿和詹姆斯•帕特森紧密无间地创造了这部让人欣喜的悬疑小说,揭露了政治与野心、政治与爱国之间及其薄弱的界限。他们以无比贴近的角度一窥我们政治系统的运转,创作了一个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令人恐惧的情节,已经一系列复杂的角色——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利益索求。这本书是可以在飞机上、火车上、全世界所有的沙滩上阅读的快节奏夏日读物。”
——沃尔特•莫斯利(Walter Mosley),“易兹•罗林斯探案系列”畅销书作家
© “两位高手之间的一流合作!从第一页起就引人入胜。”
——戴维•鲍尔达奇(David Baldacci),畅销书作家
© “《失踪的总统》是一部让人惊心,扣人心弦,心生恐惧的作品。当我读这本书时,我疯狂地翻动页码,并不断地问自己:‘这真的会发生吗?’比尔•克林顿对总统面对压力和白宫生活的独到见解,加上擅长悬疑的作家詹姆斯•帕特森的加入,两人一起给我们呈现了一部真正的大师级悬疑小说。因为紧张地双手紧握,我的指关节还在泛白!”
——露易丝•佩妮(Louise Penny),加拿大侦探小说女王
© “比尔•克林顿的政治才华与詹姆斯•帕特森的技艺相结合,你得到的是一本极其有趣的悬疑小说——精心描写的华盛顿政治,节奏扣人心弦,讲述网络战争的危险。这个黑暗的故事,从本质上是一个警告和国外恐怖主义者、国内极端主义对我们民主的致命威胁的预言,以及技术奇迹让我们既能保持强大,又能马上变得毫无防备。”
——罗恩•彻诺(Ron Chernow),普利策奖得主,畅销书《格兰特》作者
© “从头开始就让人充满兴趣,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
——玛丽•希金斯•克拉克(Mary Higgins Clark),《我已盯住你》等畅销书作家
© “《失踪的总统》是一部宏大、让人敬佩的小说,它将悬疑与华盛顿内部运作的真实视角相结合。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我相信你也会。”
——哈兰•科本(Harlan Coben),畅销书作家
© “帕特森如闪电般的节奏和克林顿让人好奇的对恐怖主义者如何行事的了解,两者相结合让这部小说如此生动、吸引人——甚至让人害怕的真实。”
——卡尔•希尔森(Carl Hiaasen),《剃刀女孩》畅销书作者
© “这部小说的每一页都藏着真实——只能是终极内部人员才知道的让人害怕、难忘的真实。《失踪的总统》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本让你进入一位美国总统头脑内部的万能钥匙。一部令人惊奇的作品。”
——布拉德•梅尔策(Brad Meltzer),《逃脱艺术家》畅销书作者
© “《失踪的总统》拥有顶级悬疑作品的每个特质:节奏紧凑、充满悬念和转折、一位令人信服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彻底的普通人),以及如今美国人心中不断质疑的问题。好样的,詹姆斯•帕特森和比尔•克林顿!”
——杰弗里•迪弗(Jeffery Deaver),《神秘拼图》等畅销书作者
2018年10月1日 已读
2018.09.27 ~ 2018.10.01
强烈怀疑译者以前是编成语字典的!书本身比我想象的好太多,是部水准之上的悬疑谍战类通俗小说,情节不水,反转合理,情感细腻。(作者们真是太“女权”了,感觉政府高层的女性数量已全面压倒男性了。)
kindle 外国文学 小说 悬疑 政治
For Love of the Game 豆瓣
作者: Michael Shaara Ballantine Books 1999 - 9
Billy Chapel is a baseball legend, a man who has devoted his life to the game he loves and plays so well. But because of his unsurpassed skill and innocent faith, he has been betrayed. Now it's the final game of the season, and Billy's got one last chance to prove who he is and what he can do, a chance to prove what really matters in this life. A taut, compelling story of one man's coming of age, FOR LOVE OF THE GAME is Michael Shaara's final novel, the classic finish to a brilliantly distinguished literary career.
2018年9月28日 已读
2018.09.23 ~ 2018.09.28
一般都是剧本对原著做减法,这个故事倒是反过来的,电影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情节,导致我看书时甚感意犹未尽。不过依旧被最后两局队友们对Chapel的支持所深深感动。
kindle 体育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百年法 豆瓣
百年法
8.3 (66 个评分) 作者: [日] 山田宗树 译者: 汪洋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10
国民在接受不老化处理一百年后,必须放弃以生存权为首的所有基本人权。——《百年法》
----------------------------------------
战后的日本,引进了美国的长生不老技术,所有国民获得了永生的可能。然而永生却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政府颁布了《百年法》,规定“所有接种永生疫苗的人在百年后必须放弃生存权”。社会因此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现在,第一个一百年正向日本逼近……
-----------------------------------------
正是因为国民永驻,国家才逐渐衰老。——《百年法》(上)第71页
人的心灵都是很脆弱的。但我觉得,在死亡面前的怯懦才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这种脆弱。——《百年法》(下)第136页
------------------------------------------
◆荣获第66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年度大奖!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作者构思十年巨作
◆我再也写不出比这更好的作品。——山田宗树
◆入围2013年日本书店大奖、山田风太郎奖、山本周五郎奖、日本星云奖
◆永生是人类永恒的梦想,还是噩梦的开端?
2018年9月23日 已读
2018.09.18 ~ 2018.09.23
㚐没有把这本书禁了吗?现在看来真是充满了恶毒的zz隐喻呢~~很大胆也很深刻的一本书,行文却如此亲切松弛,颇有举重若轻的大家风范。如果中间那章仁科健莫名其妙的第一人称能够改为第三人称,这本书就完美了。
kindle 人性 外国文学 小说 政治
银色猎物 豆瓣
Sliver
作者: [美]艾拉·莱文 译者: 林晓筱 2015 - 6
每个人都是旁观者,在偷窥别人的同时,也必然会成为别人的猎物……
所著小说皆被拍成影片的传奇作家
“新好莱坞时期”代表人物,百老汇史上最佳惊悚戏剧创作人
艾拉•莱文
Ira Levin
三次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爱伦•坡奖”获得者
罗曼•波兰斯基 | 斯蒂芬•金
杜鲁门•卡波特 | 恰克•帕拉尼克 跨界联袂推荐
好莱坞著名艳星莎朗•斯通主演,同名经典惊悚电影原著
“高级公寓楼里,
出版社性感女编辑与变态偷窥杀人魔之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摩擦……”
----------
《偷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世纪末惊悚小说,为20世纪最后20年美国的奢华都市生活画上了残酷的句号。艾拉•莱文在《偷窥》里为公寓住户们勾勒了最为恐怖的噩梦。他笔下的角色一如既往地充满质感,所遇到的现实状况也几乎都很诡异,他的叙事如同自动步枪般简单而高效。
——斯蒂芬•金
艾拉•莱文以惯有的流畅简洁,毫无废话地提出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在他简单明了文风下,尤其是在其长篇小说的叙事中,处处可见亮点。
——恐怖小说协会
艾拉•莱文又一部令人欲罢不能的成功之作,和他那些鼎鼎大名的前作(《死前之吻》《罗斯玛丽的婴儿》《复制娇妻》《巴西来的男孩》《死亡陷阱》)一样好,甚至比那些更好。
——《娱乐周刊》
----------
令人不寒而栗却有充满挑逗性的心理惊悚小说。邪恶的色魔就潜藏在曼哈顿外表华丽的高级公寓楼里。
凯伊•诺丽斯,是一位事业有成、集成熟与美丽于一身的女编辑。她新搬进了纽约一栋高档的公寓楼里,独身一人。有人在暗中偷窥,偷看她收拾行李,偷看她脱掉外衣,偷看她走进浴室……他,是这栋公寓楼的主人,对楼里住户的隐私了如指掌。在这栋公寓楼的内部,藏着惊人的秘密。已有五人因为这个秘密殒命,她,或许会成为第六个……
Kill the Next One 豆瓣
La última salida
作者: Federico Axat 译者: David Frye Mulholland Books 2016
Ted McKay had it all: a beautiful wife, two daughters, a high-paying job. But after being diagnosed with a terminal brain tumor he finds himself with a gun to his temple, ready to pull the trigger. Then the doorbell rings.
A stranger makes him a proposition: why not kill two deserving men before dying? The first target is a criminal, and the second is a man with terminal cancer who, like Ted, wants to die. After executing these kills, Ted will become someone else's next target, like a kind of suicidal daisy chain. Ted understands the stranger's logic: it's easier for a victim's family to deal with a murder than with a suicide.
However, as Ted commits the murders, the crime scenes strike him as odd. The targets know him by name and possess familiar mementos. Even more bizarrely, Ted recognizes locations and men he shouldn't know. As Ted's mind begins to crack, dark secrets from his past seep through the fissures.
Kill the Next One is an immersive psychological thriller from an exciting new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