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读史阅世六十年 豆瓣
7.9 (14 个评分) 作者: 何炳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3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的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60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何炳棣半个多世纪的亲见亲闻,弥足珍贵。阅读这本书,不仅可吸收他生平积累的治史心得,更可从何炳棣艰忍自强的性格和天生异禀的记忆力——特别有关三四十年代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师友和校风——重新体会中国过去百年的风云变幻。
太傻十日谈 豆瓣
作者: 陶谦//黄果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 4
两种图片随机发放
《太傻十日谈》内容简介:Jim是一个立志去美国Top10读MBA的牛人,有过两次申请失败的惨痛经历,第三次在太傻的帮助下终于申请到了啥佛。一年之后,Jim却毅然放弃了令无数人羡慕的哈佛学位,回国创业。这是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又是什么让他做出如此出人意料的抉择的呢?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豆瓣
作者: M. Scott Peck Arrow 1990 - 3
The New Psychology of Love, Traditional Values and Spiritual Growth Confront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is a painful process which most of us attempt to avoid. And the very avoidance results in greater pain and an inability to grow both mentally and spiritually. Drawing heavily on his own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Dr M. Scott Peck, a practising psychiatrist, suggests ways in which facing our difficulties - and suffering through the changes - can enable us to reach a higher level of self-understanding. He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loving relationships: how to recognize true compatibility, how to distinguish dependency from love, how to become one's own person, and how to be a more sensitive parent.
少有人走的路Ⅱ 豆瓣
7.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斯科特·派克 译者: 刘素云 / 张兢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8 - 10
20世纪末,一股回归心灵的风潮席卷全球,派克医生的《少有人走的路》三部曲就是这一精神风暴的滥觞。继《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之后,派克医生又以其丰富的人生智慧,与读者进行一场心灵的深度探讨,这就是《少有人走的路Ⅱ:与心灵对话》。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告诉读者: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读者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读者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Ⅲ 豆瓣
6.3 (6 个评分) 作者: 摩尔 译者: 严冬冬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9 - 4
《少有人走的路3:心灵地图》与《少有人走的路》《少有人走的路II》一脉相承,一同触发了20世纪末“回归心灵”的风潮,它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150周之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布雷箫说:“它补全了我失落的一角……我愿毫无保留地推荐此书。”20世纪人类最大的病痛是“心灵的沦丧”。心灵沦丧的我们物质越来越丰富,却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相处的技巧越学越多,婚姻关系却越来越难搞;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感动却越来越少。针对当下的种种问题,《少有人走的路3:心灵地图》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它无需高深的哲理,更与医学技术无涉,你只需要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就能找回久违的快乐与满足。其实,精心挑选的一束鲜花、浆洗的干干净净散发着香味儿的桌布,这些微末细节都可以滋养干涸已久的心灵,让我们从中获得满足与幸福。
活出意义来 豆瓣 Goodreads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8.5 (16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维克多·弗兰克 译者: 赵可式 / 沈锦惠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 1
本书以作者的集中营经历为本,揭示人类生命的动力在于寻出意义;人只要参透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而无论处境如何,亦皆有自由抉择的余地。本书深入浅出,但振聋发聩人人可读。自出版迄今,轰动全球,堪称为研究人类心理学与精神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之作。
人性与命运 豆瓣
作者: 黎鸣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 - 6
黎鸣先生认为,人生追求的最终极的目标是智慧,因为在人类历史中,只有智慧,才真正是永垂不朽的;除此之外,无论权力、金钱、名望,都是会随着肉体一道速朽的。人生智慧有三:坚定地信仰真;顽强地求知善;敦厚地仁爱美;任何人,只要遵循这条“坚定”、 “顽强”和“敦厚”的人生之道,才不至于“白活”,才可能真正上承祖先,下启后人,才可能真正提升和光大中华民族,并最终有利于整个人类世界建立文明社会。
本书把著名思想家黎鸣先生的最重要的大约240万字的七部书(《问人性》上下卷、《问天命》三卷——《命运的诅咒》、《道德的沦陷》、 《悲剧的源流》、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和《西方哲学死了》)的精华;汇萃为仅40余万字的一册,向中国青年讲述他对世界的看法。凡欲自知、自信、自尊、自强者读之。
灵魂的事 豆瓣
9.0 (17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 4
《灵魂的事》是史铁生关于生命、爱情和信仰的沉思的散文集。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务虚笔记 豆瓣 Goodreads
9.3 (22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南海出版公司 2004 - 5
《务虚笔记》是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的长篇小说,叙述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本书是史铁生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史铁生半自传式的作品。   我们将默默地凝望,隔着咫尺空间,隔着浩瀚的时间,凝望生命的 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他抑或我、不动声色却黯然神伤。  他转动轮椅的手柄,轮椅前进、后退、转圈、旋转180度360度720度……像是舞蹈,像是谁新近发明的一种游戏,没有背景,没有土地甚至也没有蓝天,他坐在那儿轻捷地移动,灵巧地旋转,仿佛这游戏他已经玩得娴熟。
活着的事 豆瓣
作者: 史铁生 2006 - 4
“使一个人愿意活着比使一个人活着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

“人生最根本的两种面对,无非生与死。对于生,我从基督精神中受益;对于死,我也相信佛说。通常所谓的死,不过是指某一生理现象的中断,但其实,宇宙间无限的消息并不因此而有丝毫减损,所以,死,必牵系着对整个宇宙之奥秘的思悟。对此,佛说常让我惊佩。顿悟是智者的专利,愚顽如我者只好倚重一个渐字。”

-------------

这是一本思想随笔集。中国当代的作家中,恐怕很难再找出第二个人像史铁生这样爱好玄思并且擅长此道的了。
所谓擅长,是指他能够从现实的琐事里撷取那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片段,而又能表达得优美、机智、引人入胜,让人不忍释卷。

这是一个文学家所表达的人生智慧,绝非貌似深刻的哲学专著。

-------------

目录

1、 病隙碎笔二
47、病隙碎笔四
57、对话四则
89、给盲童朋友
93、 康复本义断想
101、 安乐死断想
109、 神位? 官位? 心位
117、 游戏? 平等? 墓地
135、 悼路遥
139、 随笔三则
147、 三月留念
153、 关于《务虚笔记》的一封信
165、 一封信
173、 无答之问或无果之行
187、 说死说活
195、 私人大事排行榜
213、 “忘了”与“别忘了”
以前的事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东方出版中心 2006 - 4
《以前的事》集中收录了史铁生的回忆性散文。久病的史铁生在寂寞的轮椅中一次次回忆的往事,由他一贯沉稳而有力量的语言娓娓道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往事有的温暖,有的苦涩,而往往从日常的事情上升到令人心情为之爽净的玄思。我们能从这些文字中看到命运是怎样无常地折磨一个凡人,而这个人及他周围的人怎样不懈地和命运抗争,从而变得不同凡响。
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豆瓣
Busting Loose from the Money Game
作者: 罗伯特·沙因费尔德 译者: 胡尧 华夏出版社 2011 - 6
《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内容简介:你一辈子都没有发觉,你一直都在玩金钱游戏……并且总是输掉。现在,你终于可以赢了!你是否负债累累,财务上捉襟见肘?你是否财务状况良好,却想要更好?你是否觉得要维系自己的成功,会让自己感到非常费力?
以上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是”,你就是在玩金钱游戏。你曾习得了一些特定的规则,你毫不怀疑地信守这些规则,你从未怀疑过它们的有效性,或寻求改善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这个游戏中玩得越来越好。你可能会获得一连串的胜利——但是你永远不会赢。何以见得?因为金钱游戏诞生之初的设计就是让人永不能赢的。
只要你依循习得的规则去玩这个游戏,那么不论你积攒了多少钱,你总得付出各种形式的代价,诸如压力、局限、人际关系的紧张、疾病、梦想的破灭等。要赢得这个游戏,只有彻底从中解脱出来,将所有你所以为的规则统统撇弃,并开始一盘全新的、能够让你赢的游戏。
《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将让挣钱成为你生活中最不重要的事。一旦你获得解脱,你将不再为账单或还信用卡支票而苦恼了,你不再因为那代价太昂贵而拒绝自己真正想要的;你不再问自己“我买得起这个吗”或“我该买这个吗”,累积、管理和持有更多你想要的事物,将不再繁琐、不再令你感到烦扰,也不再有任何压力。一旦你获得解脱,金钱将会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汹涌而来。一旦你到达那个点,你生命中的其他领域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将超乎你的想象。
病隙碎笔 豆瓣
9.1 (56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3
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
人都是要死的 豆瓣 谷歌图书
Tous les hommes sont mortels
8.5 (56 个评分) 作者: (法) 波伏瓦 译者: 马振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 其它标题: 人都是要死的
《人都是要死的》内容简介:中世纪时期,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并存着一百来个各自为政的小城邦,频年相互攻战,企图争雄称霸。城邦权力的建立依靠暴力和阴谋。君主们的生活骄奢淫逸,党同伐异,政权的更迭异常迅速。
公元一二七九年,雷蒙·福斯卡出身于卡尔莫那的一个贵族家庭。后来当上了该邦的君主。他努力振兴城邦,欲与当时强盛的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并驾齐驱。可是他感到人生须臾,无法在短短几十年的岁月中治理好一个国家。他盼望长生不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名老乞丐手里取得来自埃及的不死药,服下后以为从此可以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意大利各城邦争权夺利的结果,反而招致法国势力的入侵。
福斯卡看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命运是相通的,要励精图治真正有所作为,必须掌握一个统一的宇宙。他不惜把卡尔莫那献给疆域庞大的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充当皇帝的谋士。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不但没有如愿地建立依照基督教教义行事的世界帝国,反忙于镇压各地诸侯的兴起与叛乱。兵连祸结,帝国分崩离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旧两派。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上,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贪得无厌,强占尽可能多的土地,使原来庞大昌盛的印加帝国、玛雅城镇、阿兹特克民族的家园只剩下一堆废墟。福斯卡看到这种情景心灰意懒,认为统一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一个人妄想为他人建立的幸福秩序,在他人眼里可能是一种灾难。在这些短暂、多若恒沙而又各不相干的心灵中,能不能找到可以共同依据作为真理的东西?他无法肯定。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其结果则难以预测。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
尔后,福斯卡与法国探险家卡利埃勘探加拿大大草原;在法国度过一七八九年革命爆发前的启蒙时期;参加一八三〇年推翻波旁王朝的群众起义;目睹一八四八年席卷欧洲、使工人阶级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革命运动。在与普通人的接触中,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时的胜利会成为日后失败的伏笔,一时的失败也可能是日后胜利的种子。从有限的人生来看,一切成就还是具体而微的,胜利来临而失败未至的时刻人总是征服者,不管未来如何是奈何他不得的。福斯卡又看到,有了这样的信念,值得人去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了实现这样的信念,又值得人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一代代往下传,使人始终有爱,有恨,有微笑,有眼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人生的智慧 豆瓣
9.2 (103 个评分) 作者: (德)叔本华 译者: 韦启昌 上海人民 2008 - 10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著作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在这世上存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我相信运气至为重要。
人生五大问题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法)莫罗阿 译者: 傅 雷 三联书店 1986
法国著名作家莫罗阿在这里探讨了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以及政治和经济等等。他以小说家的丰富经验,传记家深刻的观察,对人生习见的种种难题讨论得深入浅出,分析得鞭辟入里,既显示了实际的明智,又不乏理论的智慧和丰美的文采。作为西方作家,作者对人生病态所开药方未必都能使我们折服,但是他主张为人注重情操,强调积极面对人生,而又不尚空论,不说假话...显然是值得提供给关心人生问题的读者思索和咀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