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俊
中国数学史大系(副卷第1卷) 豆瓣
作者: 吴文俊 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5
关于中国古代数学书目的整理和编辑工作,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其中记载了两种书目。后来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和《清史稿》中都包括有数学书目,其他的古书目著作中也常收录数学书目。《算法统宗》末尾有“算经源流”,载宋代刊刻的数学书和明万历年间以前刊刻的数学书目录51种。清初,梅文鼎有《勿庵历算书目》,记录自己的著作。专门的数学书目到清末才出现,计有冯澄《算学考初编》二十卷,刘铎《若水斋古今算学书录》八卷,梁兆铿《天文算学考》十六册,此外还有华世芳、陈澧、丁福保等人各自编写的数学书目,不过所载有限。20世纪初,中国数学书目的编辑工作颇引人注意,先后有裘冲曼、李俨、钱宝琮、严敦杰等学者的工砟,使中算书目渐成规模。其中李俨的“近代中算著述记”和邓衍林的《北平各图书馆所藏中国算学书联合目录》最有代表性。1957年有丁福保、周云青的《四部总录算法编》出版。所谓“四部总录”是指丁福保的《算学书目提要》、刘铎的《若水斋古今算学书录》、冯澄的《算学考初编》和李俨的《中算书录》的数学部分。该书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见在数学书为收录范围;二是有提要,大部分提到版本,给读者提供了很大方便。出版后颇受欢迎,已多次再版。
数学机械化 豆瓣
作者: 吴文俊 科学出版社 2006
《数学机械化》是围绕作者命名的"数学机械化"这一中心议题而陆续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的综述。《数学机械化》试图以构造性与算法化的方式来研究数学,使数学推理机械化以至于自动化,由此减轻繁琐的脑力劳动。《数学机械化》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虑数学机械化的发展历史,特别强调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给出求解多项式方程组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与特征列方法。作为这一方法的基础,《数学机械化》还论述了构造性代数几何中的若干问题。第三部分给出了特征列方法在几何定理证明与发现、机器人、天体力学、全局优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