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
大河盡頭 (上卷:溯流) 豆瓣
作者: 李永平 麥田 2008 - 8
無人曉得在陰曆鬼月,從婆羅洲島上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西加里曼丹省,荷屬西婆羅洲首府坤甸市出發,沿著第一大河──卡布雅斯河,一路溯流而上,航向大河盡頭、天盡頭──達雅克人的聖山峇都帝坂,會發生什麼事,會看見什麼景象?因為在遙遠的卡江流域中,原住民達雅克人相信那裡潛藏一座神祕的冥府,既屬生命的起源,也是生命的盡頭!
莽莽蒼蒼的熱帶叢林、深入群獸群鳥出沒的巢穴、熱情好客的長屋大屋長、獵人頭的英勇戰士、神出鬼沒的原住民少女、半人半神的叢林之魔、陰森詭譎的奇風異俗……婆羅洲之心──白骨墩、紅毛城、失落的伊甸園、紅色迷城,在著名小說家、翻譯家、學者李永平的豪邁筆鋒下,盡情揮灑遍覽無遺。
吉陵春秋 豆瓣
作者: 李永平 洪範書店 1986 - 4
罪惡之城 吉陵鎮是一個罪惡之城。中國底層文化的道德傳統置淫於萬惡之首,萬福巷的妓院正是萬惡之淵。劉老實的棺材店偏偏開在妓院的中間,像是死亡對生命之大慾的嘲弄。劉老實跨在棺材板上刨木的姿勢,與嫖客的姿勢互為蒙太奇。他的年輕妻子長笙,白嫩的身軀裹著白衣,在這萬惡之巷裡成為污泥中的白蓮,卻逃不過被染的命運。
強姦,正是暴力施之於性的罪惡,吉陵鎮的罪惡以此為焦點。這件事竟然發生在觀音生辰的慶典,實在是神人不容,尤其因為長笙的形象與觀音暗暗疊合。
郁老道士的自戕,眾妓女的自甘被轎夫踐踏,都是贖罪的儀式。劉邵銘說「吉陵春秋」的故事是表現「男人的受性與純良之脆弱無助」。純良的長笙在生前確實是無助,但借了死亡之力她卻為自己的貞操復仇,成為強者。 觀音假她之手來懲戒孫四房,並警告鎮民:孫四房竟然敢打棺材店老闆的主意,真是跟死亡開玩笑了。「吉陵春秋」實在是一本意象豐富對比無窮的小說,相信未來的評論家當會在這方面繼續探討。
大河尽头 上卷 豆瓣
作者: 李永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3
生命的源头……不就是一堆石头、性和死亡?
上、下卷分别入选2008、2010 《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
2008 《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
2010 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
2010 九歌年度小说选年度小说奖
河源,天际,赤道那大日头下,苍莽雨林中,拔地而起,阴森森赤条条耸立着开天辟地时布龙神遗落的一块巨石──原住民达雅克人的冥山禁地“峇都帝坂”;传说,那是生命的源头。
十五岁那年的夏天,少年“永”与荷兰姑妈克莉丝汀娜·房龙小姐——这对刚结识的异国姑侄踏上大河溯源之旅,沿婆罗洲第一大河卡布雅斯河而上,尽头是达雅克人的圣山“峇都帝坂”。
姑侄俩一路上见识人性的纯真和黑暗,经历土人部落的夜宴与笙歌,游赏雨林的纯净且原始,在大河中游的新唐,更被迫面对房龙小姐不为人知不堪回首的过去……
雨林原始氛围令西方男女放浪形骇,刚步入青春期的华人少年情欲之弦也被拨响,但更震撼的,他目睹东西方世界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外来者对自然资源野蛮的“物掠夺”,以及对土著妇女残暴的“性掠夺”。小女孩惨遭蹂躏、低呼“血”、“痛”的童音,“注定要在我耳边呢喃一辈子,幽灵似的纠缠我整世人”。
——亚洲周刊
《大河尽头(上卷:溯流)》是李永平写作计划的上卷,但以气势和情节而言,已经可以当作一本完整的小说阅读……创作四十年,李永平写出了一本既好看也令人看好的作品。《大河尽头》的下半部因此尤其令人期待。
——哈佛大学教授 王德威
大河尽头 下卷 豆瓣
作者: 李永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3
我要用我那子宫已经残破的身体,重新把你生出来……
上、下卷分别入选2008、2010 《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
2008 《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
2010 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
2010 九歌年度小说奖
2011 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婆罗 洲肯雅族有一则古老、与天地同生、至今族人仍深信不疑的传说:大河尽头有一座山,山下有五大湖,湖中聚居着每逢月圆之夜,成群结队,千里迢迢乘舟归来的往生灵魂……
在新唐,永知道了克莉丝汀娜曾沦为日寇慰安妇惨遭蹂躏以致无法生育,而那些曾糟蹋她的日本鬼子如今却摇身一变,以怪手电锯卷土重来大肆破坏婆罗洲母亲碧绿的子宫——雨林;两人之间隐隐母子情愫暗生,一路上被白人老神父哄骗失身、挺着大肚子的婆罗洲少女又如影随形,舍舟上岸的旅程变得愈发诡谲,山洪暴发后的婆罗洲,永远不知道会冲刷出什么东西来……
最后——月圆之夜,登临“峇都帝坂”。
《大河尽头》上下两卷《溯流》和《山》合璧出版,是新世纪华语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大事。我们很久没有看到像《大河尽头》这样好看又耐看的小说了。
——哈佛大学教授 王德威
谁说婆罗洲就只有莽苍赤裸原始?这其实是一本极为抒情的书呢!充满了对女∕母性的孺慕与赞颂,台北街头的小女孩朱鸰、克莉丝汀娜姑母、挚爱的亲娘,还有那许许多多披着纱笼的少女……都沿着河岸化身一尊尊天使啊……
[辶日]迌 豆瓣
作者: 李永平 麥田出版社 2003 - 8
本書為著名/重量級小說家、翻譯家、學者--李永平的第一本「自選集」,從他二十世紀的作品中挑選出重要的、精采有趣的或個人偏愛的小說篇章;從最早期的《拉子婦》,到晚近出版的《雨雪霏霏》,回顧兼反省,將過去三十年的寫作經驗和心路歷程,尤其是小說文字風格的演變,梳理一番,完整地、一次地呈現在華文世界的讀者眼前。
在台灣現代小說的傳統裡,李永平其人其文都是相當特殊的例子。李永平生長於東馬婆羅洲,一九六七年負笈來台,就讀台大外文系。一九七二年,他憑短篇小說〈拉子婦〉贏得注意,從此創作不輟。一九八六年,他推出《吉陵春秋》,以精緻的文字操作,複雜的原鄉想像,引起極大回響。但李永平真正成為一種現象是在九十年代。在一片後殖民、後現代的論述風潮中,李永平大可以成為正面或反面教材,好好被解讀一番。在李永平的小說中,女性的成長、墮落、與死亡往往是他的作品必須一再面對的後果。他的中國原鄉、中國母親、中國文字形成了他的世界裡的三位一體。三者之間的互為代換指涉,既坐實了李的文學意識形態,也生出無限空虛悵惘。原因無他,他的書寫位置本身--漂流的,邊緣的,「沒有母語的」--已經預設了種種的不可能。環顧當代台灣文學,還看不出有多少作家顯現如此的龐大的野心與矛盾。因為台灣,他的文字事業得以開展;也因為台灣,他的原鄉--不論是神州還是婆羅洲--才有意義可言。但他的台灣書寫不必只是一般人念玆在玆的本土寫實。恰恰相反,台灣的重要在於提供一個(政治的,欲望的,文本的)轉喻空間,輻輳折射,使作家得以啟動種種有情關照。先不論李永平作品的野心,這年頭視文學為聖寵,把鐵飯碗都能扔了的作者,可真是不多見。為了創作,九十年代的李永平是漂泊的。在台北古晉婆羅洲南洋東海中國世界裡,浪子少年心,紅塵來去,李永平深陷追逐原鄉神話與異鄉曖昧記憶中,他的小說在人性幽暗心靈尋找生命的罪與罰之救贖。
吉陵春秋 豆瓣
作者: 李永平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1
“吉陵”是个象征,“春秋”是一则寓言。
无数的吉陵接壤,就是中国
当代华语名家 李永平 一鸣惊人代表作
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当代经典
王德威、龙应台、齐邦媛、刘绍铭、余光中、颜元叔 推荐
------------------------------------------------------------------------------------------
吉陵镇是一个罪恶之城。中国底层文化的道德传统置淫于万恶之首,万福巷的妓院正 是万恶之渊。刘老实的棺材店偏偏开在妓院的 中间,像是死亡对生命之大欲的嘲弄。刘老实跨在棺材板上刨木的姿势,与嫖客的姿势互为蒙太奇。他的年轻妻子长笙,白嫩的身躯裹着白衣,在这万恶之巷里成为污泥中的白莲,却逃不过被染的命运。
——余光中
总算盼到了一本真正好的小说。《吉陵春秋》像一颗坚实灿烂的宝石,在一大堆玻璃珠、塑胶珠中沉静的闪着幽光。
——龙应台
-----------------------------------------------------------------------------------
小说写的是不知神州何处的一个小镇——吉陵,镇上有一条烟花巷唤作万福巷。娼寮聚集中却有一家棺材铺子,女主人长笙素颜白衣,如污泥中的白莲,却不知那样清纯的美会变成一种诅咒。六月十九迎神夜,全镇人在巷口看迎神,泼皮孙四房起歹意乘机作恶,长笙被辱自尽,丈夫刘老实发狂杀了孙四房的相好和老婆,锒铛入狱。
后报载刘老实越狱,吉陵镇上便谣传他要回来复仇。长笙被辱当日谁人没有罪?风声鹤唳,人人疑神疑鬼,说是长笙的冤魂白昼作祟,复仇者坐在苦楝树下等人……
全书以“十二瓣观音莲”的方式,用十二个互相联系的篇章将这个中心场景补全和升华,将读者的心一直提着到最后都不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