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
地下鐵事件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賴明珠 時報文化 1998 - 6
豐田清晨 6 點半走出澀谷的秘密聚會所,坐著高橋所開的車駛向日比谷線中目黑車站。以途中買來的《報知新聞報》把 2 個沙林的塑膠袋包起來。
他被指定搭乘的是,7 點 59 分發的往東武動物公園的電車。車次編號是 B711T。豐田上了第一輛車,坐在靠近門的座位。電車和平日的早晨一樣,擠滿了正要去上班的人潮。對於在那裡共乘的大多數人來說,1995 年 3 月 20 日可能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並沒有什麼特徵,只是人生中的一天而已。豐田把帶來的包包放在腳邊,悄悄把用報紙捲著的沙林袋子拿出來,移到地上。
豐田搭乘那班電車只有很短的時間。只有 2 分鐘。當電車由中目黑開出而在下一站惠比壽站停車時,豐田便毫不遲疑地用傘尖刺了幾次沙林袋子,就那樣站起來下了電車。並且快步走上階梯,坐進正在外面待機的高橋的車子裡。一切都順利地,依照預定進行。簡直就像用尺在白紙上輕快地畫出一條筆直的線一樣。
在開往澀谷聚會所的車中,司機高橋出現沙林中毒症狀是唯一的失算。大概是被附在傘尖和豐田所穿衣服上的沙林液體所影響。但從惠比壽到澀谷目的地已經近在眼前,而且並沒有發生什麼具體的妨礙。
豐田所刺破的 2 個塑膠袋都穿洞了,900 毫升之多的沙林液體全部不留地溢出地板上。從六本木一帶開始第一輛車內的乘客們開始感覺異常,在快到神谷町之前達到恐慌的頂點。人們爭相打開窗戶,即使這樣依然無法阻止被害。許多人倒在神谷町的車站月台上,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死者 1 人,輕重傷者達 532 人……。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豆瓣 Goodreads
やがて哀しき外国語
8.1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2
全书共16篇,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991-1992年在美国讲学期间写下的散文,内容均为作者在美国的亲身经历,见闻,题材丰富,涉及面广,有对美国社会文化现状的描述,有通过具体事件对美国和日本两国文化差异进行的分析,有作者在美国生活的各种趣闻轶事,还有作者对自已少年时代、恋爱结婚、成名前开酒吧谋生以及家庭生活、夫妻关系的回顾等等。本书风格一如他的小说,即生动、机智、幽默,又不乏深入的思考,是一本可读性强的有趣小书。 他坦言自己高中时代不怎么用功,一味和女孩厮混、泡酒吧、打麻将,甚至吸烟,补习了一年才考进早稻田大学文学院的戏剧专业。考上后还是不太用功,找工作面试时被人一口回绝,气得他差点儿破口大骂(《“金字塔”景观》)。他自嘲几年大学生活“惟一的收获”就是谈恋爱得到了现在的夫人阳子(有人考证说是《挪威的森林》中绿子的原型)。而且他没毕业就结了婚,婚后东筹西借千辛万苦开了一间酒吧,像“拉车的马”一样起早贪晚干了七年。每天“一大早就要把一袋子元葱细细切碎”,因而练就了一手切元葱不流泪的绝活(《远离卷心菜卷》)。他还详细谈了四十岁以后为保持“男孩”形象所做的般般努力和由此产生的种种烦恼。 这些主要篇幅写的是美国,其中有关日本和美国的比较,读来尤其有趣。
村上春树论 豆瓣
村上春樹論――『海辺のカフカ』を精読する
作者: [日本] 小森阳一 译者: 秦刚 新星出版社 2007 - 10
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是近几年全球最有影响、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曾人选《纽约时报》“2005年十佳图书”,村上也因本书荣获捷克2006年弗兰茨·卡夫卡奖。
在这样一股热读《海边的卡夫卡》的风潮中,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小森阳一却树起了一面批判的旗帜。他将《海边的卡夫卡》放置在具体而开放的历史语境下,运用精细的文本分析,揭示其对读者“疗愈”渴求的满足背后,隐藏着抹杀历史、勾销记忆的话语结构……
该书出版后,在评论界和读书界引起广泛关注与巨大反响,被视为对《海边的卡夫卡》及“村上春树现象”最为深刻而精辟的解剖。
斯普特尼克恋人 豆瓣 Bangumi
スプートニクの恋人
7.9 (66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6 其它标题: Sputnik Sweetheart / スプートニクの恋人
斯普特尼克,苏联人造卫星的名字,意思是“旅伴”。沉湎于创作的少女堇,突然宣称“爱”上了她的音乐同道、年长17岁的敏,成了她欧洲之行的旅伴。然而,在希腊的小岛上,堇却神秘地失踪了,因为她发现,“恋人”原来只是一个躯壳,而灵魂早已在一个惊险之夜消逝了——绝望于异性之爱的少女 ,同样也追求不到同性之爱的幻影。“为什么人们都必须孤独到如此地步呢?”一位为堇而单相思的青年喃喃自语,“这颗行星莫非是以人们的寂寥为养料来维持其运转的不成?”
村上春树的最新长篇,对人类孤独本性的最新探究。
永遠的少年 豆瓣
作者: 楊照 本事文化 2010
村上春樹
日本呼聲最高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全世界的閱讀焦點。
國內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導讀村上作品的專著,
進入村上世界的路徑,更是村上迷必備的攻略手冊!
全世界都在讀村上!
你們呢?心中之火不曾停息的少年們--
少年─是村上春樹一貫的形象,他的筆調有不老的生命力,
如同要做「世界上最強悍的十五歲少年」的田村卡夫卡,
始終呼喚每一個村上讀者心中那永遠的少年,反抗個人與集體的命運。
村上春樹的作品是一座森林,讀他的小說不能只看到森林裡的小徑,
還要意識到每一棵樹的存在,而必須追問:為什麼這裡有一棵樹?
這是棵什麼樣的樹?這棵樹與前一棵樹有什麼關係?
楊照指出,讀《海邊的卡夫卡》不能略過這三棵大樹:
第一、田村卡夫卡為什麼要離家出走?
第二、小說主角的名字為什麼叫做「田村卡夫卡」?
為什麼他身邊一直有一個名叫「烏鴉」的少年?「卡夫卡」是什麼?「烏鴉」又是什麼?
第三、田村卡夫卡離家出走,為什麼後來去了四國島?
為什麼有另一個世界藏在四國島的森林裡面?在那裡我們可以遇見過去與未來的自己。
楊照更強調,所有村上春樹的小說都脫離不了以下三項核心元素:
第一、人與自由的關係。取得自由之後要如何運用自由,這不是件簡單的事,很多時候甚至是件恐怖的事。
第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人活在一個我們無法追究,永遠莫名其妙、模糊一團的世界裡,這個世界逼迫我們採取一種疏離的、憊懶的生存態度或生存策略。
第三、雙重、乃至多重世界的並置、拼貼,而且用這種手法來彰顯我們所存在的具體世界。
村上春樹愛設陷阱,他總是喜歡在小說中埋藏典故與伏筆,
他認為個人不應該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宿命,
他用這個方式同樣地反省了過去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集體精神狀態。
正因人們往往將國家綱領和某場「聖戰」看成是無法抵抗的命運,
所以能毫無質疑的毀滅那麼多人的生命、繼續更大的破壞。
他對無限上綱的特定主義的恐懼與邪惡的描寫,比鈞特.葛拉斯更具震撼力。
也告訴我們,只有找回心裡永遠年少的自己,繼續反抗、繼續思考,
才能在命運面前,永不放棄對自由的追尋,彰顯人的價值與尊貴。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豆瓣
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語るときに僕の語ること
7.2 (8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賴明珠 時報文化 2008 - 11
25年前村上春樹開始他的第一次跑步,那是1982年的秋天,三十三歲那一年,寫完《尋羊冒險記》,村上先生因為戒菸而體重增加,為了減肥,開始了他的第一步。從那以後村上接連不斷地跑,他曾經跑完雅典的全程馬拉松,也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比賽,平日每天幾乎都跑上十公里,可以說除了寫作,跑步已經是他最在行的事。
村上在這本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中藉著記錄整理自己的經驗與思緒,分享他在跑步中所理解的人生以及寫作觀。至於書名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本書的日文原名就是以外來語思維所寫的(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這個名稱明顯是向他喜愛的美國小說家瑞蒙·卡佛名作之一《當我們討論愛情》(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致敬。
去中国的小船 豆瓣
中国行きのスロウ?ボート
7.1 (30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7
“我”丢失了楚楚可怜的中国女孩,从此只能每天坐在港口遥望地平线,苦等着去中国的小船;“我”身边的朋友接连死去,未死者也犹如封进了坍塌的纽约煤矿,静等着空气的枯竭。 但“我”并没有丧失生活的希望,尽管“我”设想的穷婶母社会还远在11980年;“我”也没有忘记时不时跟生活开个玩笑,在悉尼肮脏的“绿色大街”当一回滑稽侦探。 村上春树最早的短篇小说集。村上春树的深沉,村上春树的幽默,凝聚于此。
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瀛列岛。本书是他的又一力作。书中故事有去中国的小船、穷婶母的故事、纽约煤矿的悲剧、袋鼠通讯、下午最后的草坪、她的埋在土中的小狗等。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河合隼雄 译者: 吕千舒 东方出版中心 2011 - 6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内容简介:对于村上春树所述说的美国的留学经历、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学生运动、奥姆真理教事件和阪神大地震对个人的;中击,河合隼雄给予了深层的理解,并谈论了他对箱庭疗法以及每个人独自坐拥的“故事”的重要性的看法。从“个体和日本历史的密切关联”到“有关婚姻生活的体悟”,《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以极具现场感的方式,呈现了两位学者之间的对谈,轻松率性的言语中透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索和独到观察。
1973年的弹子球 豆瓣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7.1 (74 个评分) 作者: (日)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8
这还是一个入口与出口的故事。就象那只进入捕鼠器的小老鼠,因为出口已经关闭,第四天早上死掉了。小老鼠就是城市青年的例子,男主角也即是鼠,他在寻找出口。
详尽的细节描写,对弹子球机的迷恋,无不透出深深的寂寞和迷茫。曾在挪威森林出现的直子在这里只在第一节中提到,但感觉她的影子深深地笼罩住了全文。鼠忘不掉对直子的爱。他把自己封存在一个只容自己容身的洞里面,封存在弹子机游戏里面。持续不断的弹子机游戏把他与周围的世界隔绝了。
地下 豆瓣
アンダーグラウンド
7.9 (36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6
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
时间是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日,星期一。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晴朗的初春早晨。昨天是星期日,明天春分休息,即连休的“山谷”。也许你心想今天也休息多好。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缘由你无法请假休息。
这样,你在平日那个时刻睁开眼睛,洗脸,吃早餐,穿上西服走去车站,像往常那样钻进拥挤的地铁上班。平平常常的一如平日的清晨,人生中无从区别的普普通通的一天。
在五个化装男子将用研磨机磨尖的伞杆尖头捅进装有奇妙液体的塑料袋之前……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世界の終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
8.8 (206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12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树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称为村上春树三大杰作。小说共40章,单数20章“冷酷仙境”,双数20章为“世界尽头”,这种交叉平行地展开故事情节的手法是村上春树小说的特征,而这部作品是这种特征最典型的体现。“冷酷仙境”写两大黑社会组织在争夺一个老科学家发明的控制人脑的装置,老人躲到了地底。主人公“我”是老人的实验对象,他受到黑社会的恐吓,在老人的孙女帮助下,经过了惊心动魄的地底之旅,好容易找到老人,却被告知由于老人的计算错误,他24小时后离开人世,转往另一世界即“世界尽头”。“我”回到地面上, 与女友过了最后一夜告别,然后驱车到海边静候死的到来。“世界尽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与世隔绝,居民相安无事,但人们没有心,没有感情,没有目标。“我”一直想逃离这里,但在即将成功时选择了留下,因为“我”发现“世界尽头”其实是“我”自己造出的。书中想象力奇特,艺术水准高超,情节极其荒诞而主题极其严肃,用变形的手法写出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现状逃避无门的真实心态。
当心村上春树 豆瓣
作者: 内田树 译者: 杨伟 / 蒋葳 重庆出版社 2009 - 3
《当心村上春树》主要内容:咖啡、酒吧、女人、主人公玄而又玄的对白,除了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东西外,世界级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在作品中还用心设计了哪些美丽的“陷阱”,让读者欲罢不能?为了探究这一奥秘,在“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百分之百的评论怪才与百分之百的创作怪才碰撞在一起了。内田树,这个在日本文部省挂了号的、以在校园里教书育人为天职的大学教授,运用通俗易懂而又灵光四射的语言,时而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时而又强调感性捕捉,甚至还带着点无厘头的意味,对村上春树“世界畅销”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许多在众多所谓正规的学院派评论中难得一见的崭新的村上春树论。内田毫不含糊地坦陈自己对村上文学的喜爱,正是这种坦白让他摒弃了评论家惯常保持的自矜和冷静,而以一个村上读者的鲜活身份,诉说着村上的美妙故事作用于他的身体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内田树的村上文学论也许非常有效,甚至可能是村上迷最容易共鸣的解读方式。但是,正如得“当心村上春树”一样,当心别被内田树“骗婚”了。
村上春树与后虚无年代 豆瓣
作者: 岑朗天 2006 - 4
每一代思考的人,在其生命某一个路口,难免跟虚无照面一次以至多次,陷入迷失。不过,虚无很快便会被打成一种主义,俨然一个反派,然后我们的英雄或圣人会教导种种克服和超越它的方法;很快以至过快,我们又能站起来,重新做人了。
会否太过轻易?会否,我们其实借理性和意志的力量遮盖了问题?
在村上春树、尼采、加缪、卡尔维诺、梭罗等的文本中,让我们重新和虚无对话,重新在流浪者和影子的生活处境中跟虚无狠狠而深深地接一次吻。因为我们努力活过来,实实在在,情愿做一个凡人。
目录
写在前面
决定推石上山之后
浪人
疯狂是一种浪荡
浪荡是一种坚持
浪人之“游”
浪人之“浪漫”
浪人之“历史”
逍遥游
心灵之游
冒险游
英雄游
圣人游:无何有之乡
圣人游:大小之辨与三重“逍遥”
圣人游:游必有方
由“游”至“游”的考古学
地狱为懒散的浪人预备
入口
村上式处境
村上式孤独
忽然失落
失落的两重世界
“那边”就是内边,也是下边
人口在哪
出口
有入口,便有出口
出口一:电话亭的呼唤
出口二:舞舞舞吧
面对“那个”的双面性
第三个出口:从死导引出来的活法
心灵之舞
后地震和后地下铁
虚无
作为哲学考察的虚无
作为人生体验的虚无
虚无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