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卷) 豆瓣
La 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n à l'Epoque de Philippe II 所属 作品: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卷)
9.0 (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费尔南·布罗代尔 译者: 唐家龙 / 吴模信 等 商务印书馆 1996
本书是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集大成者费尔南.布罗代尔的成名作和扛鼎之作,曾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本书从总体历史的思想出发,把16世纪后半期即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在位时期的地中海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首先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地中海的自然地理状况,进而探讨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和文化生活,最后才涉及到16世纪后期该地区的政治史。作者在广泛地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平凡的日常生活与伟大的历史潮流,把微观与宏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再现了所述时代地中海及相关地区人类的全貌……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全三卷) 豆瓣
所属 作品: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作者: [法国] 费尔南·布罗代尔 译者: 顾良 / 施康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5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分为“日常生活的结构”、“形形色色的交换”和“世界的时间”三卷。分别描述了15至18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粮食、食品、能源、货币、城市等;分析了交易的根据、市场、生产、资本主义组织、社会各统治集团;叙述了先后控制世界经济的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市场及经济特点,最后以英国工业革命结束。
文明史纲 豆瓣
histoire et civilizations 所属 作品: 文明史
作者: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 译者: 肖昶 / 冯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当代世界最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布国代尔独力撰写的一部通史,也是其最后一部被译成中文的重要著作。初版于1962年,初衷是为法国16到18岁的中学生提供一部用全新的史学方法(即年鉴学派方法)编写的教材,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二十五章。第一部分“方明史”着重叙述了有关文明与文化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欧洲以外的文明”分为三个小部分,分别介绍了“伊斯兰与穆斯林世界”“非洲”“远东”的文明;第三部分“欧洲文明”同样分为三个小部分;欧洲、美洲以及另一个欧洲(叙述乐欧和俄国的历史)。它在大量汲取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布氏自己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及总体史学观念写成,“给了人们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史”。全书各个部分自成一体,而又有着有机的联系;融古今于一体,既考察过去,又论及不远的将来。各章虽比较简约,但其内涵比许多长篇巨作还要丰富,论述深刻,予人以启迪。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三卷--世界的时间 豆瓣
Civilisation matérielle, économie et capitalisme, XVe-XVIIIe 所属 作品: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三卷--世界的时间
作者: [法国] 费尔南·布罗代尔 译者: 施康强/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 - 2
《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第一卷题为《日常生活的结构》,分别描述十五至十八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粮食、食品与饮料、居住与衣着、能源与冶金、技术革命、货币、城市。第二卷题为《形形色色的交换》,分析交易的工具、市场、生产、资本主义组织、社会各统治集团(包括国家、文化)。第三卷题为《世界的时代》,按地区和年代顺序,分别叙述先后控制世界经济的威尼斯、安特卫普、热那亚、阿姆斯特丹,并涉及法、英等国的国内外市场,以及美洲、黑非洲、俄罗斯、土耳其及远东的经济特点,最后以英国工业革命结束。
地中海考古 豆瓣
作者: [法国] 费尔南·布罗代尔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它不是史前世界和古代世界的外行之作,而是出自一位一直钟情于地中海研究的历史学家、作家之手。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在蔚蓝色的光线映衬下,通过对巨石建筑、金字塔、希腊神庙或罗马长方形大会堂的精彩描述过去的一幕幕活剧似历历在目。
费尔南布罗代尔不仅是法国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而且是写文章的高手。
现代史学的古典基础 豆瓣
The Class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 所属 作品: 现代史学的古典基础
作者: [意] 莫米利亚诺(Arnaldo Momigliano) 译者: 冯洁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6
古代并非只有一种历史,人类自由的心灵创造出许多种类型。谁想要知道如今称之为历史学的是关于什么,就必须理解这个类型的多样性和它们的起源。
在本书中,意大利史学家莫米利亚诺(Arnaldo Momigliano)告诉了我们,希腊史学、希伯来史学与波斯史学之渊源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希腊史学伟大的修昔底德传统和希罗多德传统的兴衰与希伯来史学在《马加比书》出现之后消失的原因,以及希罗多德传统、古文物学者到现代社会学的传承和这个统绪与源自于修昔底德传统的古典—现代史学的对立、融合;作者还指出,罗马人接纳了希腊史学,并创造了民族历史的书写形式,这种接纳从此决定了欧洲史学的未来:欧洲民族史学与史学的古典特性即来源于此;最后,作者叙述了凯撒利亚的优西比乌斯首创的基督教会史学,它受到希腊史学多方面的影响,却又有超验的意义,以使徒传承和教义正统为支柱,创造了关于神圣制度与普世教会的历史,其对历史进程赋予意义的天命观,在18、19世纪开始渗透进现代历史的书写,促成了历史哲学的出现,而随着现代的兴起,又因基督教与人间事务的深刻纠葛,使得教会历史存在的权利被广泛地质疑。
历史学将走向何方?作者问道,历史学与社会学还会继续分离吗?教会历史在现代世界的命运将会如何?现代历史哲学与现代史学最终是否能协调一致?一切疑问的解答与对未来的预言依然有待我们再一次回到一切历史的开端之处。
Essays in Ancient and Modern Historiography 豆瓣
所属 作品: 论古代与近代的历史学
作者: Arnaldo Momiglian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 - 7
Arnaldo Momigliano was one of the foremost classical historiograph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is collection of twenty-one carefully selected essays is remarkable both in the depth of its scholarship and the breadth of its subjects. Moving with ease across the centuries, Momigliano supplements powerful readings of writers in the Greek, Jewish, and Roman traditions, such as Tacitus and Polybius, with writings that focus on later historians, such as Vico and Croce. Charmingly written and concise, these pieces range from review essays reprinted from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to treatises on the nature of historical scholarship. "Essays in Ancient and Modern Historiography "is a brilliant reminder of Momigliano s profound knowledge of classical civilization and his gift for deftly handling prose. With a new Foreword by Anthony Grafton, this volume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any student of classics or historiography."
Alien Wisdom 豆瓣
所属 作品: 外族的智慧
作者: Arnaldo Momiglian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2
In this classic study of cultural confrontation Professor Arnaldo Momigliano looks at the attitude of the Greeks to four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 the Roman, Celtic, Jewish and Persian - and analyses their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interactions from the fourth to the first centuries BC. He argues that in the Hellenistic period the Greeks, Romans and Jews formed a special exclusive relationship and effectively established what until recent times was the normal horizon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Goethe. Deutschlands innere Wandlung. Das Problem der historischen Zeit. Rembrandt 豆瓣
所属 作品: Goethe. Deutschlands innere Wandlung. Das Problem der historischen Zeit. Rembrandt
作者: Georg Simmel Suhrkamp 2003 - 9
Dieser Band vereinigt die beiden berühmten Monographien Goethe von 1912 und Rembrandt vom 1916, ergänzt um die einst separat erschienenen Vorträge Deutschlands innere Wandlung von 1914 und Das Problem der historischen Zeit von 1916. Die beiden Schriften Goethe und Rembrandt stießen bei ihrem Erscheinen auf starke Resonanz und große Beachtung in der Literatur- und Kunstwissenschaft und gehören bis heute fraglos zu den bekanntesten und einflußreichsten Studien Simmels.
中世纪的衰落 豆瓣
HerfHerfsttij der Middeleeuwen 所属 作品: 中世纪的秋天
作者: [荷兰]约翰·赫伊津哈 译者: 刘军 舒炜 等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7 - 8
《中世纪的衰落》研究的是十四、十五世纪的历史,研究的是中世纪文明的结束阶段。作者正是本着上述观点,试图真正理解凡·艾克兄弟及其所处时代,亦即试图从它与当时时代生活的联系中来理解。而现实已经证实,那个时代文明的种种形式中所共有的一点,就是它们均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更甚于它们与正孕育的未来的联系。因此,那个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不单对艺术家用如此,对神学家、诗人、史学家、君王和政治家也是如此,都应被当作是对过去的完善与终结,而非新文化的前奏。
论技术、技艺与文明 豆瓣
Techniques, Technology and Civilization 所属 作品: 论技术、技艺与文明
作者: 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 / 施郎格 译者: 蒙养山人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0 - 9
《论技术、技艺与文明》是由莫斯有关技术和技艺方面的论述所构成的一本真正的全集,是一项深入、全面且相当具有开创性的成就。《论技术、技艺与文明》内容几乎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中有关技术的所有重要问题,从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与交换、殖民地田野点的调查,到物质文化(莫斯和他的同事都没有使用过“物质文化”一词)的社会和象征意义;小到吃饭、走路、坐姿,甚至是睡觉,都不能被看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些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文明中,成为他们相互区分的标识。
趣味横生的时光 豆瓣
所属 作品: 趣味横生的时光
作者: [英国]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译者: 周全 中信出版社 2010 - 3
九十一歲的歷史學家,他的生命長度幾乎等同於「恐怖的」二十世紀。雖然如此,他自己也誠實地說:個人的生活經驗其實與二十世紀的許多恐怖事件之間,存有明顯的矛盾,因為至少一般人的生活仍講得出好笑話。
身為一位歷史學家,而不是小說家,他的筆觸充滿熱情卻不煽情,敘事方式叼叼絮絮卻不試圖勾勒一個戲劇化的人生,或者特意營造某種感染力。可是跟隨他信手拈來的吉光片羽,才發現他側面認識了許多影響二十世紀發展的重要人物不論是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或社會行動方面。他也許不是某個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卻在某種機緣下近身觀察,加上身為歷史學家對文獻的嫻熟掌握,幫助他速描事件中人們的處境,以及每個世代、每個地區的變動痕跡,讓我們體會「那些年代、那些人、那些事」。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平凡的人生,但不只是「他的」人生是一個趣味橫生的「二十世紀」人生。
The Age of Revolution 豆瓣
所属 作品: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作者: E.J. Hobsbawm Abacus 1988 - 1
Eric Hobsbawm traces with brilliant anlytical clarity the transformation brought about in evry sphere of European life by the Dual revolution - the 1789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at originated in Britain. This enthralling and original account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t sixty years when industrial capitalism established itself in Western Europe and when Europe established the domination over the rest of the world it was to hold for half a century.
The Age of Capital, 1848-75 豆瓣
所属 作品: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作者: E.J. Hobsbawm Abacus 1988 - 1
A major treatment of the crucial years 1848-1875 - a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the rise of capitalism throught the world. In the 1860s a new word entered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vocabulary of the world: "capitalism". The global triumph of capitalism is the major theme of history in the decades after 1848. It was the triumph of a society which believed that economic growth rests on competitve private enterprise, on success in buying everything in the cheapest market (including labour) and selling it in the dearest. An economy so based, and therefore nestling naturally on the sound foundations of a bourgeoisie composed of those whom energy, merit and intelligence had raised to their position and kept there, would - it was believed - not only create a world of suitably distributed material plenty but of ever-growing enlightenment, reason and human opportunity, an advance of the sciences and the arts, in brief a world of continuous and accelerating material and moral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