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重返危机现场 第一季 (2004) 豆瓣
Seconds from Disaster Season 1 所属 : 重返危机现场
8.0 (8 个评分) 导演: Darlow Smithson Productions 演员: Darlow Smithson Productions
《重返危机现场》(Seconds From Disaster)是在国家地理频道播放的一个电视纪录片系列,由英国的Darlow Smithson Productions制作共三季45集的节目。在2007年3月7日播放了最后一集后。
从“911袭击事件”到“协和客机惊魂”,从“俄克拉荷马爆炸事件”到“日落特急列车事故”,从命悬一线的火灾现场到危机四伏的文明战场,不可淡漠的伤痛记忆,不可忽略的危机现场。《重返危机现场》的最大特色是以生还者回想经过和官方资料,在相似场景或电脑成像以顺序形式重演事件发生的经过至发生意外的一刻,并分析每场事故的起因和经过对事件的影响。
末代舞者(台) (2009) TMDB 豆瓣 IMDb
Mao's Last Dancer
7.3 (73 个评分) 导演: Bruce Beresford 演员: Chi Cao / Bruce Greenwood
其它标题: Mao's Last Dancer / Mao's Last Dancer
1972年,山东青岛某山村迎来了不同寻常的客人。来自北京的专员到此选拔具有舞蹈资质的孩子,11岁的少年李存信有幸当选。乘坐开往北京的列车,他来到中央五七艺术学校。经过七年的封闭式艰苦训练,他从一个最初并不喜欢芭蕾的后进生成长为优秀的舞者。在此期间,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身处象牙塔中的艺术工作者们也不难感觉那分毫的变化。1979年,休斯敦芭蕾舞团邀请李存信以交换生的身份前往美国。他踏足这块陌生的土地,内心深深感到旧有的信仰和资本主义物质精神文明的巨大碰撞。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感受到自由、艺术和爱情的召唤,从而决定留在这片土地上……本片荣获2009年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算命 (2009) 豆瓣 TMDB
算命
9.1 (280 个评分) 导演: 徐童 演员: 历百程 / 石珍珠
其它标题: Fortune Teller
历百程孤独半生,40多岁的时候碰到石珍珠——她因为残障,在老家倍受虐待,两人从此开始一起生活;
他们住在北方某个城乡结合地带,历百程以替人算命维生。来找他算命的主顾常常是妓女,她们都各怀心事;
因为冬天太冷,又碰上扫黄打非,老两口回到老家青龙。在那里,他们去过石珍珠的娘家,又回到历百程的老宅。
春天的时候,他们重新上路,赶赴庙会,等待时来运转……
以长卷的篇幅,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形式,《算命》的场景随人物转徙,在不同的地域空间提供的社会背景中,让人看到小人物微不足道,颠沛流离的人生以及其中的人情世故。
在这个过程中,它试图洞彻人性。《算命》对残障和社会边缘人物的呈现,从不同角度,但象《麦收》一样,充满了道德挑战的味道。
=============================================
影片概述 . . . . . .
第一回 厉百程算定孤单命  唐小雁棒打无赖汉
第二回 厉百程且说结婚事  小神仙画符财运红
第三回 小神仙进货大悲院  尤小云问事行宫村
第四回 放生养生兄弟俩各有说道  改名改命唐小雁泪流无成
第五回 避严冬厉百程返青龙县  看哥嫂老两口奔白虎沟
第六回 回娘家石珍珠记忆尤在  扒祖坟石大哥是为后人
第七回 找残联碰钉子冷脸官腔  住旅店嫖暗娼吐露私情
第八回 四兄弟大难压身是凶宅  一把牌江湖游戏只为财
第九回 三春归燕郊自有操练  五更赶辛集直待运来
尾 声 混江湖厉百程善恶掺半  度红尘石珍珠无益无害
=============================================
徐童1965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这是他《麦收》之后的第二部纪录长片。之前有摄影作品,也写过小说。
张纯如 南京大屠杀 (2008) 豆瓣
張純如
9.1 (17 个评分) 导演: Anne Pick / Bill Spahic 演员: 郑启蕙
其它标题: 張純如 / Iris Chang: The Rape of Nanking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 1968.3.28—2004.11.9),在完成自己第一部作品《蚕丝》后,开始将目光着眼于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短短几个月内,中华大地狼烟滚滚,生灵涂炭。日军长驱直入,攻陷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并对这座城市和城中的军民进行了丧失人性的洗劫和杀戮。这场超过30万人丧生的大屠杀,却在战后因种种原因而鲜为人知,甚至日方一再否认大屠杀的存在。
为了还原历史,还受害者与公道,张纯如一面收集大量第三方资料,一面前往南京、上海等地与屠杀幸存者进行面对面的取证交谈,前后历经三年时间,终于在1997年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推出《南京暴行》一书,使这段“被遗忘了的大屠杀”的历史为世人所知。
2004年,张纯如在筹备第四部作品期间饮弹自杀。
本片由多伦多史维会和大地娱乐(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拍摄,由华裔郑启蕙扮演张纯如。
寻找甘地 (2007) 豆瓣
In Search of Gandhi
导演: Lalit Vachani 演员: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其它标题: In Search of Gandhi
是Lalit Vachani(拉利特·瓦切尼)执导的纪录片,以「公路电影」形式拍摄,重新检验印度圣雄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的策略,并揭露印度独立建国之後依旧存在於印度社会之中的社会阶级不平等、偏执、暴力等问题。拍摄时的主要行进路线是圣雄甘地「食盐长征」的路线。
印度独立以来,甘地的非暴力反抗运动一直是印度近代史上重要的核心,今天印度的民主呈现什么面貌?本片导演重新踏上1930年甘地为抗议英国人徵盐税开始的「食盐长征」,观察甘地非暴力反抗的理念如何影响21世纪的印度。本片以公路电影形式拍摄,导演跟随甘地脚步,沿途遇到今日生活在印度的人们,他们的处境透露社会阶级不平等、偏执、和暴力问题,仍困扰著这片土地。
埃及民主观察站 (2007) 豆瓣
Egypt: We are Watching You
其它标题: Egypt: We are Watching You
Documentary in which three Egyptian women, unable to sit by while their country is on the brink of drastic change, start a grass roots movement to educate and empower the public by raising awareness of the meaning of democracy. It shows footage from the first year of their Shayfeen ('We are watching you') movement, and looks at how ordinary citizens can shape and secure democracy.
俄国式民主 (2007) 豆瓣
For Faith, Tsar and Fatherland
导演: Nino Kirtadze 演员: Mikhail Morozov
其它标题: For Faith, Tsar and Fatherland
是俄罗斯女导演Nino Kirtadze(妮诺‧科塔兹)执导的纪录片,探讨苏联解体之後的俄罗斯民主政治会走到什方向。该片指出,俄罗斯人民信奉的东正教主张上帝、耶稣、沙皇「三位一体」,俄罗斯传统文化推崇强人政治,以及苏联解体之後的俄罗斯经济衰败,导致许多俄罗斯人民深信「俄罗斯不需要民主」,是俄罗斯民主政治的最大阻碍。
1991年苏联解体,一般认为民主制度将会进驻俄国,但是16年後俄国政局仍然是一片浑沌不清,本片导演访问了俄国人民,讨论他们心中的「民主」是什么概念,所谓「控制式民主」不时出现在普丁总统支持者的访谈中,俄国式的民主到底是什么呢?
导演Nino Kirtadze为欧洲重要纪录片女导演,曾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包括法国FIPA国际电视电影节最佳纪录片『Dites a mes amis que je suis mort』(2004)、德国Adolf Grimme Award最佳纪录片『Il etait une fois la Tchetchenie』(2001)。
导演 Kirtadze 接受访问时表示,由於社会历史脉络不同,俄国的民主必定与西方国家呈现不同面貌,然而究竟未来俄国会走向什么方向,还是个未知数。
鸟瞰地球 (2004) 豆瓣
La Terre vue du ciel
导演: Renaud Delourme 演员: 贝纳·纪欧多 / 尼尔·雨琼
《鸟瞰地球》是法国著名的航空摄影师雅安·阿瑟斯-伯特兰所拍摄的系列影片,共四部(CCTV-电影频道曾经播出过后两部)。本片将镜头聚焦在了全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上,网罗了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正在为大自然的和谐而努力着的环保先锋者们,展示并褒扬他们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意在号召全人类发起自省,保护我们共同的 家园——地球。当然,影片一如既往地给观众呈现出了全球各地的一幅幅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象。
尼罗河 (2004) 豆瓣
Nile
演员: 迈克尔·高夫 / 西蒙·麦考金戴尔
尼罗河——这条地球上最长的河流,发源自群山环绕的陆地,漫延过丛林和沼泽,最后深入沙漠。由于它的澎湃汹涌、威力十足,让人无法一窥它的奥秘。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竭尽所能地想了解这条神秘的河流;远古时代的埃及人,相信这条河流具有魔力-来自神的恩典。而这份恩典在维多利亚时期,却让前去寻找源头的探险家们,吃足了苦头。本节目将带您窥探这条河流的真实面,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个充满珍奇异兽,雄伟壮观又变化多端的神秘领地,汨汨的延伸至非洲最荒凉的角落。
1.鳄与法老之乡
古埃及,人类第一个伟大的文明,尼罗河以它的洪水为承诺,将沙漠转化成丰沃天堂。透过古埃及人的观点来看尼罗河,我们将看到深具神话和超自然色彩的世界。
2.泛滥之谜
尼罗河要如何年年提供古埃及人洪水奇迹呢?透过一段史诗般的旅程,我们会带领您解开其中的秘密。先是逆流而上,前往苏丹的沼泽,最后到达衣索比亚的群山之中,揭开尼罗河长久以来的秘密。
3.寻找源头
跟随着史丹利,李文斯顿和其它十九世纪传奇性的探险家,一同去体验寻找尼罗河源头时,所要面临的疟疾、沼泽、蚊虫,以及各种苦难的探索之旅。
大企业 (2003)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The Corporation
7.7 (18 个评分) 导演: Mark Achbar / Jennifer Abbott 演员: Jane Akre / Ray Anderson
其它标题: 기업의 숨겨진 진실 / The Corporation
  本部纪录片以深入浅出的手法,从现代企业的本质、演变、冲击和可能的未来四个方面,批判地揭示了现代企业所隐含的内在运作、发展的历史、其所带来极具争议性的冲击及未来的可能发展。影片开篇便采用了“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的诊断标准,对那些财团法人或大企业进行人格检查,试图揭开跨国大企业的真面目。本片耗时六年完成,采访了来自不同业界的40位人士,这些业界精英现身说法,道出了企业机构以牟取利润为终极使命的惊人秘密。我们的确患病了,唯利是图、人情冷漠、反社会人格等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依靠我们的勇气、智慧和决心去阻止它。   由马克·阿克巴与詹尼弗·阿尔伯特联合执导的发人深省的纪录片《大企业》,根据乔尔·巴肯的《企业的性格与命运》改编拍摄而成。本片荣获2004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大奖在内的26项国际大奖以及10项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我和世界不一样 (2008) 豆瓣
No Arms No Legs No Worries
8.6 (18 个评分) 导演: 尼克·武伊契奇 演员: 尼克·武伊契奇
其它标题: No Arms No Legs No Worries / 无臂无腿无忧无虑(豆友译名)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潜能的演讲。尼克胡哲Nick Vujicic,1982年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这个有着塞尔维亚血统的澳洲人,因为天生无手无脚(医学无法解释),成为他人眼中的异类。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从基督教信仰中获得力量,勇敢地战胜了所有先天的灾难,成为了创造生命奇迹的神奇布道者。面对莘莘学子时,他的乐观、豁达、幽默、睿智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他讲述着自己残存的“小鸡腿”,并以此演示打鼓,踢球,接电话,甚至还和自告奋勇的志愿者玩了互动游戏。在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那些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梦想的片段,深深打动了现场的观众,有人激赏,有人垂泪。他用真挚感人的话语,传递了一种相信自己,战胜命运,热爱生活,给人希望的积极力量,不仅震撼了全场,也影响了世界……
颐和园(纪录片) (2010) 豆瓣
8.6 (34 个评分) 导演: 金明哲
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前身名为清漪园,始建于国力强盛的清乾隆时期,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纵火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为颐和园,成为慈禧晚年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颐和园于1900年曾遭八国联军抢掠,抗战期间曾被日军占据。 1928年,颐和园由皇家园林正式成为国家公园。现今保存园内的文献档案、文物收藏,记录了中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辉煌走向衰落灭亡的历史,也见证了几经沧桑的园林在新中国获得新生的历程。
颐和园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荟萃南北园林的精华,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它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本片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创作团队骨干是拍摄十二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的原班人马。《颐和园》的创作从06年启动,历时三年完成。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紫禁城代表着“礼”,颐和园则代表着“乐”,如今《故宫》和《颐和园》的拍摄完成,也代表着“礼”“乐”结合,完成了中国古典建筑和文化的一个篇章。
《颐和园》的拍摄是在颐和园管理处的全力支持和密切合作下完成的。颐和园多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与创作,在历史文献、文物、拍摄场地等方面,园方都提供了最大的帮助。
六集纪录片《颐和园》有以下几大看点:
由于当年建造清漪园的图纸、烫样等重要的历史资料大部分已经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清漪园的现存资料十分稀少,它的真实面貌更是无人得见。在这次拍摄过程中,通过艰苦努力,我们发掘了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重新揭示了一些历史悬疑,为清漪园相关历史研究提出新的素材、角度和视点。比如,我们发现了一张未得到世人瞩目的古图《万寿庆典图》,这张图描绘了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的盛况,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清漪园的建筑形制,规模以及园林盛况。这大概是现存惟一一张全面描绘清漪园的图卷。汇集各种史料,利用三维动画特技,节目中首次复原了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立体的清漪园,再现了世人从未见过的清漪园鼎盛时期的园林胜景。
全片采用故事串的叙事结构和故事化的讲述风格,依据从史料中发掘的大量事件线索进行充分加工,同时,借鉴故事片的手法,设置悬念,层层递进,进行细腻的细节和人物刻画,使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为了改变以往一些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节奏缓慢枯燥沉闷的弱点,本片将一些权威性学术性专业性的观点融于形象化的讲述之中,尤其是片中设计到大量的园林知识,以摄像机镜头代替观众的主观视线,以山水草木亭台楼阁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画面语言形象地诠释专业的理论。全片见观点不见专家。形成简捷明快通俗易懂,可视性强的独特风格。
颐和园所收藏的历史文物多达四万多件,而园中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本身也是文物。本片“历史重现”部分的拍摄,充分利用真实的场景和道具,在讲故事的同时,兼顾文物展示功能。可以说,在这些段落中,除了角色是扮演的,服装是现代的戏装之外,其余包括背景,环境、家具等都是珍贵的文物,可谓真正的“真实再现”。这种效果和价值是任何影视剧无法比拟的。本片在颐和园园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历史重现,可以说为观众提供了一幅晚清皇家生活的全息图卷。
本次拍摄采用索尼高端的数字电影摄影机。是迄今为止图像质量最好的一部高清纪录片。《颐和园》的影响延续了《故宫》的精美风格,同时,又有突破和创新。与《故宫》一样,《颐和园》依然邀请著名摄影师赵小丁(《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摄影)作为摄影指导。两度寒暑的大规模拍摄,穷尽各种视角,全面展示颐和园的极致之美。有些画面,甚至让每天身处园中的颐和园工作人员都感到惊奇,有些画面,即使是老北京,也未必有缘看到。比如,多年一遇的西山晴雪,仅仅持续两个小时的西堤雾凇,比如:一个长镜头从排云殿前拉出,穿过排云门,上升,直至俯瞰万寿山全景,等等。后者并非特技制作,而是聘请世界著名航拍队flyingcam使用遥控飞行器航拍完成。这个摄影队曾经拍摄过电影《哈里波特》、《007》系列电影,八十年就荣获奥斯卡最佳技术奖,通过各种拍摄手段,《颐和园》拥有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独家镜头,将向观众展示一个从未见过的颐和园。
斯坦福监狱实验 (2015) 豆瓣 TMDB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7.4 (112 个评分) 导演: 凯尔·帕特里克·奥瓦内兹 演员: 埃兹拉·米勒 / 李起弘
其它标题: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 史丹福监狱实验(港)
本片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初的斯坦福大学,一群大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试验。他们分成两伙人,一伙人扮演监狱狱警,另外一些人则扮演囚犯,在24小时内开始模拟监狱里的日常生活。结果证明,扮演狱警的人在模拟监狱的情境中,开始变得有暴力倾向,而扮演囚犯的人则预谋造反。试验不久就被叫停,但其研究结果许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2010) 豆瓣
8.3 (10 个评分) 导演: 徐欢 / 周兵
卢浮宫与紫禁城是东西方文明的两个有代表性的符号,本片以这两大博物馆为载体,从本土观众视角切入,强调文明之间并行同存的关系,把对不同文明的理解体现在艺术品的展示和欣赏上,体现博物馆对人类文明共享与弘扬的责任。
行行出状元 第一季 (2005) 豆瓣
Dirty Jobs Season 1 所属 : 行行出状元
演员: 麦克•罗维
每天,都会有一些普通人做着没有人愿意做的脏活累活,主持人Mike Rowe在片中成为他们的学徒,向观众介绍这些劳动者,亲身参与并且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各种“脏活”。从动物园兽笼清洁工到道路尸体清理员,从垃圾回收员到下水道检查员,从养猪场清理员到化粪场工人,各种“脏、乱、臭”的工作都被主持人一一试遍,当然,一路下来,他也闹了不少笑话。这部剧让你看到一个你无法领略的世界,了解那些辛苦工作的无名英雄们的生活。
灼热的亚洲 (2010) 豆瓣
NHKスペシャル灼热アジア
(1):“脱日入亚”的考验
新能源带来的变革,可匹敌工业革命,20年后,绿色能源将占世界4成。
未来能源的试验都市,由中东阿布扎比建立的马斯达尔城,利用庞大石油资金,为夺取新能源的主导权,购入世界最先端技术,将建成完全实现碳零排放的超级都市。
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如今也开始利用照耀沙漠的太阳能,附带风力发电的巴林摩天大楼,作为石油替代品的液化石油天然气,巴林的世界出口量第一。
依赖石油的时代已经结束。
截至目前,通过高技术支援中东的日本企业正遭遇巨变。围绕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展开激烈争夺的中东各国,谁将掌握沙漠中的财富,日本企业仍在继续苦战。
(2):中东沙漠财富争夺战
新能源带来的变革,可匹敌工业革命,20年后,绿色能源将占世界4成。
未来能源的试验都市,由中东阿布扎比建立的马斯达尔城,利用庞大石油资金,为夺取新能源的主导权,购入世界最先端技术,将建成完全实现碳零排放的超级都市。
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如今也开始利用照耀沙漠的太阳能,附带风力发电的巴林摩天大楼,作为石油替代品的液化石油天然气,巴林的世界出口量第一。
依赖石油的时代已经结束。
截至目前,通过高技术支援中东的日本企业正遭遇巨变。围绕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展开激烈争夺的中东各国,谁将掌握沙漠中的财富,日本企业仍在继续苦战。
(3):争夺2亿人巨大伊斯兰市场
(4):中日韩绿色战争
能称霸中国环境市场即可称霸世界。
面对约中国80兆日元的巨大市场,世界各方纷至沓来,这里是世界环境技术决一雌雄的战场。
以技术立国为本的日本企业,借助引以为豪的绿色科技抢滩中国市场。另一方面,韩国亦举全国之力进军中国市场,从三星、LG到没名气的新兴企业,依托国家强力支援,从中国获得一个个绿色商机。
为争夺巨大绿色商机主导权,日韩中三国间的竞争,在中国点燃了导火索,这场战争将重绘世界经济版图。
道兰2010年收官之作,字幕组2010年第100部译作,灼热的亚洲系列,本回让我们共同揭秘绿色战争的实态——
日本的穷忙族(三)解决之道 (2007) 豆瓣
ワーキングプアⅢ.~解決への道~
8.9 (13 个评分)
其它标题: ワーキングプアⅢ.~解決への道~
2006年,NHK特别节目放映了两部关于穷忙族的特辑,揭示了穷忙族即使努力工作,也无法摆脱穷困生活的严酷现实。非正式职工的扩增,与外国的竞争,以及地区的衰退,大家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拼命工作,如何才能解决穷忙族的问题?本回我们将走访面临相同难题的各个国家。
在韩国,非正式员工的兴起比日本还要迅速,表示希望成为正式员工的兼职女性,全部遭到解雇。在这里,被称为“劳动贫困层” 的穷忙族人数正在激增。
在美国这一全球化经济中心,就连引领尖端技术的IT工作者们也沦为穷忙族。这位在露营车上生活的男子,曾是电脑程序员,而今则在快餐店打工,国外的廉价劳动力夺去了他的职位。
英国已开始实施对策,国家派出专门人员在街上与年轻人搭话,为他们得到稳定工作提供全面支持。
我们回到未能及时采取对策的日本,这位男子开始从事道路清扫的工作,目前还无力租房,依旧露宿街头。
全球化,社会底层的竞争,穷忙族激增。工作的尊严,社会责任,穷忙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各个国家是如何应对这个难题的?而日本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在穷忙族系列第三集中探索解决之道。
世界致命动物系列:印度篇 (2009) 豆瓣
World's Deadliest Animals: India
导演: National Geographic
其它标题: World's Deadliest Animals: India / 世界致命动物.印度
我们居住的世界充满各式各样的动物,这些动物为了生存不断地演化,适应环境的挑战,从生存竞赛中脱颖而出。国家地理频道《世界致命动物》节目,将介绍八个地区的菁英动物,牠们分布在亚洲、亚马逊雨林、中美洲和亚太等地区。每集都以高超的拍摄技巧和手法,拍下令人叹为观止的动物行为。本系列节目旁白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巨细靡遗地介绍动物的致命杀伤力。
动物杀手:印度篇
没有几个国家像印度这样幅员辽阔,或人口众多。贫瘠的沙漠、茂密的森林和崎岖的山脉,都栖息着各种动物杀手。在这里你无法以动物的体形大小,来判断它们安全与否。它们全都发展出各种妙计捕猎,凭着求生技巧茁壮成长。
印度是全球最古老文化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严峻的国度,严峻的天气,严峻的人口数字,严峻的野生动物。这里无法从动物的大小判断危险或安全与否,有些动物还没有手掌大,有的动物关也关不住,但全部发展出各种秒计来捕猎,御敌,杀戮。这些动物引人瞩目,不同凡响,而且危险,准备面对面迎接印度十二煞。
动物杀手:亚马逊篇
亚马孙河流域的丛林回荡着各种生物的叫声,这些生物为了生存相互竞争,其中包括利用毒液捕食小型哺乳动物的扁斑奎蛇、会将尸体吃到剩下骨头的食人鱼、身长达16尺的凯门鳄、在中南美洲造成最多人死亡的矛头蝮、绰号叫巴西吸血鬼鱼的寄生鲶、只吸食鸡和牛血液的吸血蝠、可产生强力电流的电鳗、遭威胁时会发动猛烈攻击的白唇猯猪、皮肤可分泌剧毒的箭毒蛙、体型有成年人类一半的角雕,以及咬人最痛的子弹蚁。
动物杀手:亚洲篇
从北极延伸到热带,亚洲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大陆,居住人口最多,生活环境困苦。此地的动物为了求生存而演化出超强的适应力。例如亚洲黑熊、北极熊、眼镜蛇、白唇蝮蛇、北美灰熊、老虎、咸水鳄、攻击性强的无螫蜂、野猪、尖吻蝮蛇、山栋蛇、大黄蜂等等。
动物杀手:非洲篇
非洲的野生大地上住着各种奇异的动物,它们每天都要面对生死激战。这之中,又有十二种动物精英,个个身怀掠食绝技,出手不凡。从北边的撒哈拉沙漠、南边的苍翠平原,到浩瀚的尼罗河,这些动物到底有什么必杀本领?我们将一探究竟。我们不仅要探究这些动物如何在物竞天择的演化法则中生存下来,还会请亲身经历动物追杀的人现身说法。
非洲是野生动物的战场,古老的巨兽是潜行捕猎者,它们凶残无比地掠食动物,在此抗争和生存,但在这些物种当中,由十二种动物称霸,这些掠食动物敏捷、有力、凶残,准备和非洲十二凶煞面对面吗?国家地理频道的“动物杀手:非洲篇”将为您展现。动物也有黑社会,不信?看看 “十二凶煞”是如何称霸非洲的吧。
动物杀手:北美篇
在北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高山水下还是丛林深处,大自然都洋溢着勃勃生机。然而,这里同样弥也漫着死亡的气息,危险无处不在。杀戮的游戏随时都可能上演。因为,这里有着北美洲十二种最致命的动物,他们就是所有噩梦的主角,凶残的刽子手。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北美十二金刚的隐秘世界。
动物杀手:中美篇
中美洲那里有耸立在杳无人烟雨林的历史遗迹,以及蠢蠢欲动的大地,此地的荒野住著大量致命动物,他们从树冠层纵身跃下或纵深海冒上来,鬼祟又狡猾地跟踪猎物,以剧毒利器……和蛮力大开杀戒,请和中美洲动物杀手面对面。
动物杀手:澳大利亚篇
澳洲是一块独特的大陆,这里住著数十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杀手动物,有些难以被人察觉,有些则令人难忘,但他们全懂得利用巧妙的方法猎食、自保及猎杀。有时我们会闯入他们的地盘,结果因为太靠近他们而送命。现在我们要介绍澳洲十二煞。
动物杀手:亚太篇
这地区的面积是欧洲的7倍,其范围横跨两大洋,绵延1万4千公里,受温暖的热带海域影响,拥有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以及奇异的动物,这里是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拥有的陆生与水生动物杀手。种类位居全球之冠,其中有些我们很熟悉,有些则极少人见过,但他们全都拥有高明猎食本领及自保本领,我们将深入丛林和草原,并潜入礁脉与亚太地区的动物杀手打照面。
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口最稠密的洲陆。人类在这里与最惊人的动物争夺生存空间。西伯利亚和太平洋热带海域有强壮的大型掠食动物,亚洲草原和湿地上有古老有鳞生物,地面上有蛇,树上有狡猾的猴子,其中最让人佩服的是最大陆生食肉动物北极熊。本片将带领观众了解这些动物如何猎食和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