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汀陽
坏世界研究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赵汀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4
《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讨论了决定人们命运的制度、自由、权利和权力,这《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揭示了治国、治人、治事的秘密、策略和智慧!《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最适合读者:学者、政治家、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传媒工作者、学生以及关心政治的各界人士。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人手里,每个人都欠着别人的幸福和自由。人的命运是最大的哲学问题,而政治是命运的最大问题。虽然世界是个坏世界。但我们渴望一个好世界。马基雅维利教人制造坏世界,赵汀阳试图指出如何对付坏世界。
一个或所有问题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1998 - 3
《一个或所有问题》的一个基本主张是“智慧的复兴”。因为现在很缺乏智慧,缺乏智慧就创造不出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哲学错误地以为能够“知道”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因此以为哲学必须去“描述”或“解释”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可是又描述不出来,解释不妥当。维特根斯坦曾经开玩笑说,哲学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就像找不到真正的止痒药方,我们就只好一直胡乱挠下去。可是我担心的是,我们后来其实已经不痒了,问题已经变成了打嗝,可是还在盲目地挠下去。哲学的困难不在于我们缺乏知识能力,而在于生活和思想的意义是活的,它的问题不断变化,它不是认识对象,而是创作对象。智慧与创作并行,而知识落后一步。
每个人的政治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8
《每个人的政治》内容简介:赵汀阳的这本书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来展开讨论“每个人的政治”问题,他提出:合作的条件“和”策略是最可信赖的合作方式,是在互相伤害最小化的条件下去谋求互惠利益的最大化。共在存在论事的问题比物的问题更重要;我行的问题比我思的问题更重要。我行故我在,我在必与他人共在,因此,共在先于存在。
道德金规则的新版本要以“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代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由己及人”的方法论中,可能眼界只有一个,即“我”的眼界,而“由人至人”的方法论则包含了所有的可能眼界,这样才有可能尊重每个人。这个把每个人的精神考虑在内的方法也可以称为“无人被排挤”的原则。
预付人权理论每个人生来就获得人类预付借贷给他的与任何他人相同的权利,人权虽然不劳而授,但绝非不劳而享,否则损害公正。一个人获得并接受了预付人权就意味着承诺了做人的责任,并且将以完成做人的责任来偿还所借贷的权利。如果拒绝了预付人权所要求的部分或全部义务,就视同自动放弃了部分或全部人权。
精神政治的四大发明基督教主张的心灵管理、宣传、群众和绝对敌人,所有这些发明都是为了再造心灵。宗教在今天的世俗社会已不再具有统治地位,但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在模仿宗教的政治模式上走得太远了。宗教把思想论辩变成话语斗争和政治宣传,把生活方式变成政治问题,把知识问题变成权力问题,把观念变成了意识形态。
天下体系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10
《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堪称哲学家赵汀阳近十年来最具创造力,同时也是引起争沦最多的作品。赵汀阳试图通过重新分析周朝的天下概念和制度而重新思考中国和世界,并且试图建构一个作为未来世界政治制度的“天下体系”。这是当今最新的世界和平理沦。按照赵汀阳的想象,天下体系能够解决康德和平理沦所无法解决的冲突问题,比如亨廷顿的文明帅突问题。 《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影响力超越了哲学领域而波及政治学、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相关领域。自2005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具创意的政治哲学。包括中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在内的多位知名学者,对赵汀阳的天下体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经济学家》、《世界经济与政治》、《狄奥根尼》等许多海内外重量级杂志都纷纷刊发评论。本次出版,特选编了15篇评论文章作为附录,作者也撰写了再版序言,对近年来争论较多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回应。我们期望本书的命题和争议能够继续深入展开,增进对世界和平和世界政治理论的理解。
论可能生活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本书以无立场方法论重新分析了幸福和公正问题,试图重建一种综合中西理论优势的当代美德伦理学,其中关于幸福的两条原则,自成目的和他人礼物,典型地表达了作者在美德伦理学上的当代推进。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 4
近20年来,政治、伦理、文化的一体化分析模式成为哲学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转向。在本书中,赵汀阳以他的“综合文本”和“无立场分析”作为方法论,深入分析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问题,推出“天下制度分析模型”,力图说明当代世界的理念困境,并且以中国哲学为基本资源,重塑关于“中国”的概念和关于“世界”的世界观。 赵汀阳的“综合文本”研究法同时也是对哲学方法论的一种探索,其中引进了博弃论、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某些分析。这种新的方法论加强了哲学的创造性,同时也可能形成有争议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