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4 (1031 个评分) 作者: 林奕含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2
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
向死而生的文学绝唱 打动万千读者的年度华语小说。
李银河 戴锦华 骆以军 张悦然 冯唐 詹宏志 蒋方舟 史航 等多位学者作家社会名人郑重推荐。
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好险这个世界还有文学。
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改。他掏出来,我被逼到涂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辉煌的人生里,她的脸和她可以想象的将来一样漂亮。补习班语文名师李国华是同一栋高级住宅的邻居。崇拜文学的小房思琪同样崇拜饱读诗书的李老师。
有一天李老师说,你的程度这么好,不如每个礼拜交一篇作文给我吧,不收你周点费。思琪听话地下楼了。老师在家里等她,桌上没有纸笔。
思琪的初恋是李老师。因为李老师把她翻面,把他的东西塞进去。那年的教师节思琪才十三岁,这个世界和她原本认识的不一样。 如果这是爱情,为什么觉得暴力?为什么觉得被折断?为什么老师要一个女学生换过一个女学生?如果这不是爱情,那满口学问的李老师怎么能做了以后,还这么自信、无疑、无愧于心?
故事必须重新讲过,与房思琪情同双胞的刘怡婷,接到警局通知,去带回神志不清,被判定疯了的房思琪。透过思琪的日记,怡婷得知思琪五年中的所见所思……
嫁入钱家的许伊纹,是两位少女的忘年交,二十余岁的她,是两位少女的文学启蒙者同时也是丈夫家暴的沉默受害者…… 升入大学后的郭晓奇仍旧爱着高中时的补习教师李国华,而这位文质彬彬的补习教师并不只有平时人们眼中受人尊敬的老师形象的一面……
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别的小说,小说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又是一个近距离目击者,使这整件事像一个“幸存的标本”那样地被保留下来。整本书反覆地、用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直直逼视那种“别人夺去你某个珍贵之物”的痛苦──且掠夺之人是以此为乐。
呼兰河传 豆瓣
作者: 萧红 2015 - 10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小说,前者为萧红成名作,后者则公认为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部小说都是在讲述东北大地上普通人的生活。《生死场》偏重于表现偏僻村庄里一群人的生命状态,以刚硬直拙的笔触描摹中国人“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呼兰河传》偏重于童年的小城生活记忆,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就只是讲述着小镇上人、事、物的种种,其中有落后、愚昧、人性的阴狠晦暗,也有明亮、温暖、赤子的烂漫可爱,美好与丑恶并存,怀念与批判兼具,其诗化语言和隽永内涵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编辑推荐】
教育部新课标推荐学生必读书目
民国“文学洛神”萧红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名列《亚洲周刊》所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
【名家推荐】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现代作家)
《生死场》《呼兰河传》真是好得不得了。
——夏志清(文学评论家)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林贤治(当代作家)
银河铁道之夜 豆瓣
7.4 (16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泽贤治 译者: 王小燕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6
本书是宫泽贤治作品集,收录了《夜鹰星》《双子星》《猫的事务所》《奥兹贝尔和大象》和《银河铁道之夜》等五个故事。篇篇经典,图文并茂。
惶然录 Eggplant.place 豆瓣
Livro do desassossego
8.9 (41 个评分) 作者: [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韩少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7
★ 文字典雅、精准、洁净,充满了诗性之美和智性之魅,体现其对思想对生活一种智慧的悟力,穿透了尘世和自然。
★ 这是一本意蕴深厚的书,只要你不断阅读,你就会领悟佩索阿博大精深的感知。什么时候阅读都会像初次阅读那样,字里行间总有新的空间浮现出来。
★ 法国头牌大报《世界报》图书副刊刚刚评出1944年解放七十五年来在法国出版的全世界一百部最佳小说之一。
《惶然录》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都是“仿日记”的片断体。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后来由众多佩索阿的研究专家们搜集整理而成。作者在随笔中的立场时有变化,有时是个精神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物质化的人……这是变中有恒,异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坚定,是不知所云中的明确。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这种独自面向全世界的突围,使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作家。
护士的故事 豆瓣
The Language of Kindness: A Nurse's Story
7.6 (9 个评分) 作者: [英] 克里斯蒂·沃森 译者: 王扬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 - 4
20年的护士生涯,我为此付出许多,但收获更多。我想同你分享这桩非凡事业中的悲伤与喜乐。跟我一起走进病房,历经出生到死亡;穿过儿童特护区,推开双扇门来到内科病房;响应电铃敲击的哔哔声,奔跑过走廊,路过药房和职工餐厅,来到急诊室。我们将探索医院本身,以及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沿途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有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你可能早已熟悉这些人,因为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我们都受到过他人的照护。我们每个人,都是护士。
ossi di seppia 豆瓣
Eugenio Montale
作者: Eugenio Montale Mondadori (11 novembre 2003) 2003 - 11
Sinossi
"Ossi di seppia" è un grande classico, una tappa esistenziale nel cammino della poesia europea del Novecento, un'opera in cui la tensione ininterrotta del pensiero si esprime nella sintesi di uscite folgoranti, ma anche nell'articolarsi per immagini della meditazione lirica. Il libro si propone come strumento non solo di lettura ma anche di approfondimento e studio degli "Ossi di seppia". Il testo, corredato da un cappello introduttivo e da un commento a cura di Pietro Cataldi e Floriana d'Amely, è infatti accompagnato dall'importante saggio di uno dei nostri maggiori critici, Pier Vincenzo Mengaldo da un profilo biografico dell'autore, da una bibliografia sull'opera e da un intervento di un poeta e critico come Sergio Solmi.
魔鬼作坊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捷克]雅辛·托波尔 译者: 李晖 花城出版社 2019 - 7
本书是蓝色东欧第五辑作品,故事发生在泰雷津。这座城镇是著名的城堡旧址,也是昔日的纳粹监狱。一位年轻小伙儿自幼在这里幸福成长,直到某天出现的一场变故导致他被迫离开。多年以后他重返泰雷津,并且参加了当地保护旧城的运动。然而没过多久,当权者开始进行残酷镇压,混乱也接踵而来。叙述者在不知不觉中只身逃往他国,但那里新近发生的系列可怖事件,又把他进一步推向他希望逃离的诸种罪恶。
直白、精彩、不乏黑色幽默。《魔鬼作坊》绘制出一幅让人深感困扰的画像。它描摹了两个东欧国家在如何面对旧日魂灵时的困惑,并且发出疑问:我们应当在哪一时刻将往事彻底交还给历史?
博物志 豆瓣
作者: [法国] 勒纳尔 译者: 蔡惠廷 花城出版社 2004 - 5
《博物志》内容简介:他大清早从床上跳起,只在神志爽朗,心头清净,身子轻得好像夏衣一般的时候才出门。他一点儿吃的东西也不带。一路上,他饮着新鲜的空气,大力地吸着健康的香味。他把猎具留在家里,他只需把眼睁开便够了,眼睛用来当网罟,各种形象会来自投罗网的。
首先投入网里来的是路的形象。它夹在丰绕地结着野梅与桑椹的两道篱笆之间,露出它骨头般的光溜溜的石子和它破裂的血管似的车辙。
十八相送 豆瓣
作者: 苏童 2008 - 1
大师经典短篇全收录。此套图书将苏童自1984年至2006年的经典短篇小说全部收录,以编年的形式分为五卷,值得读者珍藏。苏童在自序中写道:“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短篇小说,喜欢读别人的短篇,也喜欢写。许多事情恐怕是没有渊源的,或者说旅程太长,来路已经被尘土和落叶所覆盖,最终无从发现了,对我来说,我对短篇小说的感情也是这样,所以我情愿说那是来自生理的喜爱。”
《十八相送》为此套图书中的一卷。收录了《蝴蝶与棋》、《十八相送》、《犯罪现场》《新天仙配》等短篇小说。
土星之环 豆瓣
Die Ringe des Saturn
8.6 (61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译者: 闵志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8
☀内容简介
悼念上升的幻觉
悼念瓦解于尘的秩序
这是一场举行过无数次的葬礼
我们终将在沉降中汇合
本书是塞巴尔德继《移民》之后又一享誉国际的作品,记录了叙事者“我”一段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以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他行经古老的英国庄园、已故作家的宅邸、破败的海滨度假胜地、被遗弃的岛屿,回忆讲述各种奇异的故事,如托马斯·布朗的头颅、伦勃朗的解剖课、鲱鱼的自然史、康拉德的非洲之行、中国的宫廷火车、糖与艺术的历史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耶路撒冷神庙的模型、诺维奇的蚕桑业,等等。
这是一段真正的文学之旅,这些穿杂在旅程中的事件涉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集体与个人回忆交织,图片与文本相辅,梦境与现实共生。读者受邀进入这座回忆博物馆,与塞巴尔德一同观察生存与记忆、变化与遗忘。
☀媒体推荐
塞巴尔德的书写具有道德重量和忧倦智慧,它超越了文学,进入了神谕般的境界。
在现代文学中他的声音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存在,也许还需要十年才能完全领会其言语的重量和精细。
——《纽约客》
这本书就像一个你想永远做下去的梦。
塞巴尔德完成了每个作家梦寐以求的工作。《土星之环》闪耀着人类心灵的光辉和坚韧。
——《纽约时报书评》
塞巴尔德就是这样罕有的存在:一个无法效仿的创作者,他创造的不同凡响的句子像水晶一般,同时折射并放大了它们的意义。
——《书单杂志》
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 豆瓣
L’Autre Langue à portée de voix. Essais sur la traduction de la poésie
9.4 (13 个评分) 作者: [法] 伊夫·博纳富瓦 译者: 许翡玎 / 曹丹红 拜德雅丨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0 - 3
- 编辑推荐 -
★瓦尔特·本雅明《译作者的任务》以来至为重要的翻译论著。
★法国当代举足轻重的世界级诗坛巨匠、著名翻译家、艺术评论家,龚古尔诗歌奖、卡夫卡文学奖得主,法兰西公学院院士,伊夫·博纳富瓦翻译论集首部中译本。
★一场生命诗学的盛宴:从但丁、莎士比亚、爱伦·坡、兰波、波德莱尔、马拉美到俳句,作者邀约我们亲赴诗的腹地。
★“一首诗歌(poème)的诗(poésie)以一种声音(voix)的方式走向读者。”
★通过诗的翻译,对虚幻的概念性言语提出质疑,在进一步自我批评的同时重新思考与异的关系,从而探寻真实的生活与场所,与自己真实的信念相遇。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法国著名诗人、翻译家、艺术评论家伊夫·博纳富瓦关于诗及诗的翻译的重要论集,是一部极具研读价值的诗学著作,堪称瓦尔特·本雅明《译作者的任务》以来至为重要的翻译论著。此外,它不仅是一部翻译论著,更是一场生命诗学的盛宴:从但丁、莎士比亚、爱伦·坡、兰波、波德莱尔、马拉美到俳句,作者邀约我们亲赴诗的腹地。
在本书中,我们会读到这位诗人翻译家从自己的写作和翻译经验出发,对诗及诗的翻译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的阐述,对某些诗歌译作的批评,对译者处境与任务的思考,以及对不同语言的诗歌的独特见解……总而言之,在博纳富瓦看来,诗,我们在声音中触及的另一种语言,是存在僭越概念性日常言语,书写生命真实“在场”的语言,诗的语言不同于世上其他一切语言,它斟酌词语,倾听节奏,“一首诗歌(poème)的诗(poésie)以一种声音(voix)的方式走向读者”。诗的翻译是可能的,但不同于其他任何翻译,只能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诗歌唯一需要忠实的是‘在场’”,译者要保留诗意,便要倾听词语的音乐,重新经历诗人用声音勾起的关于“在场”的记忆,用自己的语言和存在经验去重构、去分享原诗的“在场”。诗的翻译应当受到重视,通过诗的翻译,处于两种语言间隙的译者和另一种语言的读者能够对虚幻的概念性言语提出质疑,在进一步自我批评的同时重新思考与异的关系,从而探寻真实的生活与场所,与自己真实的信念相遇。
池塘 豆瓣
作者: 哈金 译者: 金亮 時報文化 2001
2020年10月17日 已读
池塘里虾兵蟹将翻搅,泥潭子自有一扇龙门。而远在北京的柴青有可能是一条认得出邵彬身上长了几片闪光鳞的鲤鱼,也说不好是不是一个更大的池塘里模样更唬人的虾兵蟹将。
哈金 小说 文学
西班牙三棵树 豆瓣
7.5 (28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9
“三棵树”是西班牙产的一种酒Tres Cepas,初就觉得清纯,继之赞赏,不久又嫌那点点甘味是多余而不良的。
曼哈顿上城区,麦德逊大街,白鲸酒吧,进门两侧橱窗,尽量海洋风调,别人还以为讨好梅尔维尔,其实是借借Moby Dick的光,做生意。
在白鲸酒吧啜“三棵树”,写长短句,消磨掉像零碎钱一样的零碎韶华,韶华,在辞典里是青春岁月的称谓,我忘掉辞典就是了。
待要成集,乱在体裁上,只好分辑,分三辑。
哀利丝·霍珈走过来悄悄说,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种一棵树——这也太美丽得犬懦主义的春天似的;我是,是这样想,当谁欺侮了谁时,神灵便暗中播一棵树,森林是这样形成的,谁树即谁人,即又都不知道。
诗集无以指唤,才袭用一用酒的牌名,西班牙与我何涉,三棵树与我何涉,诚如Faust作者所云:假如我爱你,与你何涉。
他山的石头记 豆瓣
作者: [美]宇文所安 译者: 田晓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6
《他山的石头记》是宇文所安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一直以来评价都很高,这不仅有赖于译者优质细腻的文笔,也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书中的文章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对具体文本、名篇的细读阐释——《诗经》、《左传》、司马迁、刘勰、李商隐、《桃花扇》等等——这其中蕴含了作者历史主义的解读理路。另一类则是宏观的思考,对文学史、文学史写作的重新考量,在《瓠落的文学史》等文章中,他对中国文学史的传统活力进行了整体思索,突破性地探讨着中国文学、文化传统在全球主义背景中的价值。
身为“他山之石”,宇文所安用世界性的文化视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新颖夺目的观点,冲击着我们惯有的文学史认知。
秘鲁传说 豆瓣
Tradiciones peruanas
作者: [秘] 里卡多·帕尔马 译者: 白凤森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1
秘鲁文学之父帕尔马不朽之作
流传秘鲁民间的《一千零一夜》
历史、民俗、传说、逸闻……
鲜活再现秘鲁三百年历史风貌
◎内容简介
《秘鲁传说》是秘鲁作家里卡多·帕尔马的代表作品,“传说”是里卡多·帕尔马创造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一种把历史纪事、逸闻传奇和风俗故事融为一体的秘鲁 式文学。书中讲述的故事自印卡时期始,到共和国时期结束,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艺术创作,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鲜活地凸现出来,生动地再现了三百年间秘鲁的历史风貌。
关于“传说”的创作,它的出发点或借口,可以是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则未被证实的传闻,一则珍闻掌故,一件人物传奇,一句谚语或俏皮话,一个成语……题材确定后,以这个事件或人物(或拟人化的东西)为核心,运用想象力进行艺术加工,结构情节,编织对话,描写人物,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编辑推荐
🌟一部妙趣横生的秘鲁风情画卷,鲜活再现秘鲁三百年的历史风貌。
🌟西班牙美洲文学经典重现,评价极高的秘鲁文学遗产。
🌟秘鲁“文学鼻祖”里卡多·帕尔马脱离西班牙文学规范,走向发现本土艺术才能的第一步。
🌟印卡人的美丽传说,西班牙人的残酷统治,波澜壮阔的独立战争,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秘鲁传说》通过新创的文学体裁,将秘鲁的历史纪事、逸闻传奇和风俗故事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秘鲁生活图景。
◎名人推荐
传说是民间故事又不是民间故事,是历史又不是历史。它的形式轻松而愉快,叙述迅速而幽默。这就像做糖衣丸,把它们分发给公众,自己用不着有顾虑点儿,一点儿谎话,一剂从来都是极少的真实性,加 上一大堆既文雅又粗俗的文笔,这便是创作《传说》的处方。
——阿图罗·托雷斯—里奥塞科,《拉丁美洲文学简史》
传说不是轶事,不是历史,不是民间文学,不是风俗主义场景的组合,不是想象的产物也不是现实的产物。不是这一切,也是这一切,是一系列文章、故事、传奇、风俗画面、轶事和趣闻的几乎无穷无尽的展览。
——西班牙文学史家迪亚斯-埃查里
◎后浪文学「西语文学补完计划」第四本,此系列已出版《一千零一次死亡》《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帝国轶闻》
豆瓣
Il Gattopardo
9.8 (8 个评分) 作者: (意)兰佩杜萨 译者: 费慧茹 艾敏 等译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 5
目 录
译者序言
E.M.福斯特引言
豹 (费慧茹 艾敏 译)
第一章 亲王其人
第二章 多纳富伽塔
第三章 堂法布里契奥的烦恼
第四章 多纳富伽塔之恋
第五章 彼罗内神父返乡
第六章 舞会
第七章 亲王之死
第八章 尾声
莉海娅 (袁华清 译)
瞎眼的猫 (费慧茹 译)
幸福与法规 (吕同六 译)
我幼年呆过的地方 (郝一匡 译)
编者后记
遍地風流 豆瓣
作者: 鍾阿城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1 - 7
《遍地風流》是鍾阿城的短篇小說集。書中「遍地風流」一輯有山川風景的襯托;「彼時正年輕」一輯的內容有年輕作為底色,寫各種知青下鄉的景況;「雜色」一輯裡,寫各種人生百態,使人迫得承認人生不過如此。傳奇或神奇褪盡,一把破提琴、一塊豆腐,一雙布鞋,一座茅房,提醒人們俗世無所不在的物質性。阿城的小說讀來如行雲流水,彷彿不著一力,細看則頗有講究。
古籍序跋集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2
《古籍序跋集》收入1912年至1935年间鲁迅为自己辑录或校勘的古籍而写的三十五篇序跋。按各篇协作时间先后排列,对正文中的资料性差错,参照相关文献作了必要的订正。
圣殿春秋 豆瓣 Goodreads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作者: [英国] 肯·福莱特 译者: 胡允桓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9
《巨人的陨落》作者肯•福莱特开山之作 荡气回肠的历史惊悚悬疑小说
全球销量过亿 欧洲美国十大畅销小说排行榜冠军
英格兰第一座哥特大教堂建造引发善恶较量
谋杀、叛逆、纵火和残暴肆虐的王权阴谋
情欲、贪婪、狡诈和欺骗交织的兄弟阋墙
即使天堂不在,把教堂建造起来
12世纪的英格兰,高耸的哥特式教堂的出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小说就以此为背景,以修建世界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为经,以王位、爵位争夺战为纬,描绘了善恶交战引发的政教冲突、兄弟阋墙,讲述了一段有关勇气、奉献、梦想、爱情、贪婪和复仇的故事。本书被评论家誉为“史诗般的巨著”,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混沌的中世纪,与主人公们一起经历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豆瓣
作者: [德] 托马斯·曼 译者: 朱雁冰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4
“一等的天才搞文学,顺便把哲学也给讲透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无疑是这样的一等天才,他的文论《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和《歌德与托尔斯泰》首次被译为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4月出版。
“今天当我们回眸远望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称托马斯•曼为十九世纪‘遗老’的人已经身影模糊,儿托马斯•曼却作为人类精神林苑中的一株大树永远挺拔地兀立着,以其真、善、美滋养着世世代代爱着他的人们的心灵。翻译此书是艰苦的工作,也是审美的享受,但愿我并未因情害意,我期待着读者的指教。”——译者 朱雁冰
在《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一书中,托马斯•曼以其深湛的思想和细腻的笔触,对叔本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瓦格纳等伟大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以及沙米索、克莱斯特、冯塔纳、施托姆等作家的思想与艺术创作展开评述。“叙述了这个世纪经受过苦难和在艰辛求索中所形成的伟大的巨人群体”。这些随笔展现了托马斯•曼小说世界的基础,以及他与德国卓越的文学和哲学传统的广泛联系,反映出他对文学、音乐、哲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