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豆瓣 Spotify
9.9 (18 个评分)
Pierre Fournier
/
Johann Sebastian Ba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6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Archiv Produktion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1012),大约作于1717年的克滕宫廷。这一套组曲采用标准的古典组曲形式,由数种古典舞曲组成。当时克滕宫廷中有两位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贝尔与李尼希克,巴赫以这两位演奏家作为对象作成这套组曲。这套组曲谱系巴赫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玛格达琳娜抄录,原谱没有速度标记。现在这套组曲的速度标记有多种历代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所标标志,公认的版本是19世纪著名大提琴家贝尔卡所标,卡萨尔斯所标版本也极为重要。
演奏者皮埃尔·富尼埃(Pierre Fournier 1906-1986)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大提琴家,以演奏风格高雅、情感浪漫著称。富尼埃的录音录于60年代初,大师接近60岁时。这时,立体声录音技术早已成熟。那是个大师录音杰作不断涌现的年代。富尼埃在录制了这个录音之后的年代中,巴赫这套作品逐渐变成了他的演出曲目中的焦点。在1974年,也就是卡萨尔斯死后的第二年,富尼埃应邀到法国南部的普拉德斯(Prades)在卡萨尔斯创立的年度音乐节上演奏这套巴赫组曲。那天在普拉德斯城外的圣米切德卡萨教堂内坐满了听众。他们深深地被富尼埃追思卡萨尔斯的演奏打动。在全曲结束时,没有鼓掌,而是全部听众在寂静中肃立。
皮埃尔·富尼埃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共有三套录音(另外两个版本为TDK和Philips),且尤以这个版本最受欢迎,他的速度舒缓,节奏把握恰到好处,几乎是所有版本中最为合理妥帖者。音色温厚,内涵深刻,情感流露自然,这个演奏如娓娓道来而又虚怀若谷,并不以表现自我为目的却自有个性,且拥有一种浓烈的慈父性格,恰与巴赫人格与作品特有之父性相契合。且录音优良,确实是首选版本。
演奏者皮埃尔·富尼埃(Pierre Fournier 1906-1986)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大提琴家,以演奏风格高雅、情感浪漫著称。富尼埃的录音录于60年代初,大师接近60岁时。这时,立体声录音技术早已成熟。那是个大师录音杰作不断涌现的年代。富尼埃在录制了这个录音之后的年代中,巴赫这套作品逐渐变成了他的演出曲目中的焦点。在1974年,也就是卡萨尔斯死后的第二年,富尼埃应邀到法国南部的普拉德斯(Prades)在卡萨尔斯创立的年度音乐节上演奏这套巴赫组曲。那天在普拉德斯城外的圣米切德卡萨教堂内坐满了听众。他们深深地被富尼埃追思卡萨尔斯的演奏打动。在全曲结束时,没有鼓掌,而是全部听众在寂静中肃立。
皮埃尔·富尼埃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共有三套录音(另外两个版本为TDK和Philips),且尤以这个版本最受欢迎,他的速度舒缓,节奏把握恰到好处,几乎是所有版本中最为合理妥帖者。音色温厚,内涵深刻,情感流露自然,这个演奏如娓娓道来而又虚怀若谷,并不以表现自我为目的却自有个性,且拥有一种浓烈的慈父性格,恰与巴赫人格与作品特有之父性相契合。且录音优良,确实是首选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