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科幻中的中国历史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宝树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 9
科幻中蕴含着更广大更深远的可能性。它仿佛双面的雅努斯神,既朝向未来也回望过去。与其说科幻所想象的是科技本身的发展,倒不如说是其所依托的世界观所揭示出来的诸多神奇世界,这些世界无法被限制在特定的时间维度上,而必然向无垠时空的深处延展。
与一般科幻作品集不同,本书的重点不是 对未来的展望,而是对历史的重新发现。其中既有各显神通的时间旅行故事如《长平血》(姜云生)、《三国献面记》(宝树)、《晋阳三尺雪》(张冉)和《永夏之梦》(夏笳),也有千姿百态的“科幻秘史”如《飞升》(钱莉芳)、“科幻别史”如《西洋》(刘慈欣),以及“科幻错史”如《一九三八年上海记忆》(韩松)、《一览众山小》(飞氘)、《征服者》(阿缺),共同描摹出中国历史科幻小说的缤纷图景。
当人们投入一种崭新的未来时,必然会带着他们的整个历史,在这种冲击下,历史想象的新颖可能才得以浮现。而通过未来的反照,历史自身的更多可能性才会被激活。
2019年4月21日 已读
选集的出发点很好很期待来着。把迅哥放第一篇能镇住场子但落差也太大了吧,《一览众山小》里把“子在川上曰”直接写成了“夕阳下,夫子孔独自站在黄河边上,望着滔滔的河水出神”,《征服者》一篇槽点太多了。但种草了序言里的《东游记》
中国 中国历史 历史 历史科幻 科幻
乡土中国 豆瓣
9.3 (43 个评分) 作者: 费孝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8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神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中国的现代化 豆瓣
作者: 吉尔伯特·罗兹曼 编 译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 3
《中国的现代化》是美国一批著名学者近年研究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综合性著作。它从晚清中国与西方交手并着手现代化说起,一直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科技进步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晚清、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起步、彷徨、动摇、发展、挫折、再发展的艰难历程。作者对于中国国内问题的探讨,持论颇为客观。对于想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化的读者来说,《中国的现代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金时代 Goodreads 豆瓣
黄金时代
9.1 (419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花城出版社 1999 - 4
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年代。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处之坦然,乐观为本,获得了价值境界上的全线胜利。作者用一种机智的光辉烛照当年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使人的精神世界从悲惨暗淡的历史阴影中超拔出来。
2019年5月27日 已读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经验只有在体验之后才会有繁复的意义增殖
中国 中国文学 小说 当代 文学
中国思想史(三卷本) 豆瓣
9.2 (8 个评分) 作者: 葛兆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 6
《中国思想史(套装共3卷)》为《中国思想史》第二版。全书以个人的观察角度与理解视野,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进行历史的研究与描述。该书不仅关心古代中国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而且分析这些思想得以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和终极依据,也描述产生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以及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作者改变了过去作为教科书的思想史以人为中心的章节模式,引徵丰富的古代文献,也参考现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与叙述从上古以来到十九世纪的中国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及其连续性历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说明今天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到现代被逐渐建构起来的。论者评此书“突破了以往描述观念的历史嬗变的思想史写法,试图从知识、思想与信仰三者的经纬交错中、从精英与世俗之间观念的互动中揭示中国文明构成及发展的复杂底蕴”。
与光同尘 豆瓣
7.8 (12 个评分) 作者: 赛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9
本书从影史、影人、影片三重视角,详细解读了中国电影的历史脉络、人事掌故,以及思想与形制的演变。其中影史部分以“百年流影”为题,借历代导演、女演员、古龙、译制片等特定主题,以线带面铺陈中国百年影史的完整风貌;影人部分以“以人为本”为题,对大陆、台湾、香港等地不同世代的电影人代表进行精描,以此勾勒中国电影人的独特样貌;影片部分以“如影随形”为题,以数部电影杰作为范本,多角度剖析中国电影的精神内核与外在肌理。
2019年6月22日 已读
在公众号上每次看他的评论似乎天下没有什么电影可以入眼,看到这本书纯粹好奇他眼中的好电影就拿来看了看,文风却和想象和印象中多有出入。的确是漫谈,掉了一整本书的书袋,但因为迷影特质也不觉得不耐烦,反而有一种迫不及待补片的冲动。文字是有趣的,肆意陈列自己的电影库的同时有一种老友会晤时的半亲昵半稳重的姿态,随性而舒适。说的不一定我都同意,但想一直听下去。总之是一次很不错的阅读体验,第一章的中国影史梳理也可以用来做入门和回顾。
2016 与影相关 中国 中国电影 影视研究
明清社会性爱风气 豆瓣
8.1 (9 个评分) 作者: 吴存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本书是“旸谷文丛”之一。本书介绍了明清时代流行着的审美的、性爱的风气和文学,从历史的更长远更开阔的角度审视性爱问题,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目录: (节选)
第一章 绪论
一 性爱是一种风气
二 性别问题与性爱风气
第二章 明清时期正统性爱观与节烈风气
一 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家规闺训中的性爱观
二 爱伦常甚于爱美色--正统性爱观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体现
第三章 晚明的纵欲主义思潮
一、从“心”到“身”的全面解放--晚明纵欲风气的思想源流
二、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糜相争--晚明社会的纵欲风气
第四章 明清社会男性同性恋风气
一、致娈单为厮役,狎丽竖若友昆--明中晚期社会男风流行状况
二、展示男风众世相--明中晚期的同性恋文学
第五章 女子缠足的流行与金莲崇拜
一、明清两代缠足风气概况
二、处于性爱活动中心的三寸金莲
第六章 明清社会的异装癖风气
一、羞涩如处子--审美趣味上的女性化
二、美男妆成如美女--明清社会异装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