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维瓦尔第-四季 豆瓣
9.5 (13 个评分) Antonio Vivald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Archiv
这张唱片收录Archiv古乐版维瓦尔第《四季》,由西蒙·斯丹戴奇和英国音乐会乐团在演奏羽管键琴的平诺克指挥下录制的,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保留一星,这个版本的音响效果相对亲切,虽然他们的处理不无戏剧性,但独奏的品位与炫技令人印象深刻。整体效果精致优美,极具画意,并在生动的音乐形象与艺术氛围之间却得力自然的平衡。数码录音师一流的。持正统观念的人应该非常满意。
亨德尔 - 弥赛亚 豆瓣
Trevor Pinnock / The English Concert & Choi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Archiv Produktion
平诺克指挥的古乐版,同样是《弥赛亚》唱片中比较有名的版本之一。
和当代其它的古乐器演奏团不同,平诺克手下的这支古乐团只演奏18世纪以前、特别是巴洛克时代的作品,追求的是旧瓶老旧式的原汁原味。

作曲: Handel
指挥: Trevor Pinnoc 特雷沃·平诺克
演出: The English Concert & Choir 英国音乐会乐团与合唱团
演唱: George Frideric Handel, Arleen Auger, et al.
唱片公司: Archiv Produktion
唱片编号: #23630
出版日期:October 25, 1990
DDD/2CD
Hilary Hahn: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No.1 豆瓣
8.8 (10 个评分) Hilary Hahn / Os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2月17日 出版发行: Sony
虽然今年才二十二岁,神童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如今已经几乎要将所有历史上重要的小提琴协奏曲灌录完了,今年她更排出了孟德尔颂和萧士塔高维奇这两首音乐厅中长青的经典协奏曲。这两首协奏曲在她的演奏曲目中已经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她在十一岁就学会孟氏的协奏曲,所以心得也最深入。至于萧士塔高维奇的第一号协奏曲则是她十七岁时自己学会的,她也因此成为是新生代小提琴家首先将此曲纳入演奏曲目中的一位。专辑中还附赠希拉里•哈恩以相当浅易的文字,详细地剖析、描述这两首协奏曲创生的过程,以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是钢琴家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7岁时作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1829年在巴赫逝世后首次指挥《马太受难曲》,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1829年访问英国,以钢琴家身份首次演奏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这段时间成为他创作的崛起期,创作了《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随后又到德、奥、意大利,在《第一交响曲》后又创作了《意大利交响曲》、《宗教改革交响曲》。门德尔松1835-1836年任莱茵音乐节的艺术指导,1835-1846年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指挥,1837年婚后为其创作的第二阶段,创作了《第二交响曲》(颂赞歌)、《苏格兰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庄严变奏曲》等几部最重要的作品。1843年在莱比锡创办新音乐学院,任院长,晚年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清唱剧《以利亚》。
门德尔松最优秀的作品是:《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第四交响曲,管弦乐《芬格尔山洞》、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为钢琴而作的《无词歌》、《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和清唱剧《以利亚》。 彪罗称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使,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的作品中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他的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门德尔松善于把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式,他是一个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一个善于运用虚无飘渺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其中充满温柔的情感。门德尔松的出色才能表现为对景像的诗意把握与对精灵鬼怪的描绘,但他的音乐中太注重感情的表达而呈纤巧,亦有人认为致命弱点是缺少激情与纤巧情感的对比。
门德尔松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OP.64完成于1844年,为当时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菲迪南.大卫(Ferdinand David,1810-1873年)而作,构思诞生于1838年。1845年3月13日由大卫首演。这首协奏曲,是门德尔松所有作品中最杰出者,也是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佼佼者,与贝多芬、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协奏曲并称为四大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共3个乐章:1.热情的很快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式。以弦乐分散和弦的喃喃低语开头,主奏小提琴奏优美而又带有忧郁的第一主题。主奏小提琴技巧复杂的经过句后,第一主题再由乐队呈示。再双簧管与第一小提琴表达后,主题小提琴又展示技巧。第二主题为G大调,先由长笛与单簧管四重奏表现,主奏小提琴接替后结束束呈示部。发展部以主奏小提琴发展第一主题始,木管呈示第一主题开头动机而加入,主奏小提琴再由开头动机进入华彩。再现部第一主题由长笛、单簧管静静地开始,主奏小提琴反复。第二主题再由木管以E大调再现,主奏小提琴反复。结尾主奏小提琴的华彩转向急板而达高潮。2.行板,C大调,三段体。第一低音管以B音始,转入C大调后,主奏小提琴奏极优美的主题,乐队伴奏。中段由第一小提琴与双簧管呈示庄严的主题,主奏小提琴装饰变奏。第三段发展第一段。3.序奏为不太快的稍快板,E小调,以第二乐章中段主题为基础发展。主题为活泼的快板,转成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开头动机反复4次后,活泼的展开第一主题,经经过句,第二主题以B大调由乐队呈示,主奏小提琴接替。发展部由主奏小提琴以第一主题始,出现新旋律,乐队与主奏小提琴的表现交替。再现部第一、二主题同时以E大调呈现,结尾部主奏小提琴奏长大的颤音后,乐队以辉煌而结束。
Bach Concertos 豆瓣
8.9 (36 个评分) Allan Vogel / Hilary Hah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3年9月9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aphon
Hilary Hahn (born November 27, 1979) is an American violinist. She has performed throughout the world both as a soloist with leading orchestras and conductors and as a recitalist. She has also built a reputation as a champion of contemporary music. Several composers have written works for her, including concerti by Edgar Meyer and Jennifer Higdon, partitas by Antón García Abril, and a violin and piano sonata by Lera Auerbach.
巴赫:B小调弥撒 / Bach: Mass in B minor 豆瓣
9.3 (20 个评分) Johann Sebastian Bach / Münchener Bach-Orchest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6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Archiv
作曲:J.S.Bach
作词:J.S.Bach
指挥:Gustav Leonhardt
演唱:Isabelle Poulenard(soprano), Guillemette Laurens(mezzo-soprano), Rene Jacobs(alto), John Elwes(tenor), Max van Egmond(bass), Hary van der Kamp(bass)
乐团: La Petite Bande, Collegium Musicum Van De Nederlandse Bach Vereniging
录音日期:1985
发行公司:DHM
资源出处:Emule搜索
专辑介绍:
巴赫一共作有5部弥撒曲,这一部规模最大,无疑也是5部中最优秀的一部。
弥撒是一种极为古老的形式,是基督教从一开始就经常举行的为纪念耶稣在被卖的前夜所举行的“末次晚餐”,13世纪起,弥撒成了教会中重要的仪礼。弥撒一词源于:“It missa est”,即举行仪式后,神职人员向会众所说的“会众可以退席”,因此仪式没有名称,后即以“mass”一词作为专指此仪式之名词。正规弥撒分几大部分,即:1.恳求主,赐怜悯(Kyrie eleison);2.荣耀颂(Gloria);3.使徒信经(Gredo);4 圣哉,圣哉,圣哉(Sanctus);5.奉主名来的当受称颂(Benedlictus);6.上帝的羔羊(Agnus Dei)。
巴赫于1733年写成了这部弥撒中的“恳求主。赐怜悯”(Kyrie)和“荣耀颂”(Gloria)这两段,是为奉献给萨克逊的选侯西格斯蒙德三世(Sigismund III)的,当时这位选侯是巴赫所居之地的地方长官,后来成为波兰的国王。巴赫将这两段乐曲奉献给他并附有一信,请求选侯指派他为选侯的宫廷作曲家,信中还说:“这两首作品可以算作我的作品中非常有特殊意义的乐曲。”
巴赫是一位新教路德宗的信徒,但1514年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成立新教之后,在新教的崇拜中,并没有废除原来天主教所用的弥撒这一崇拜仪式,只是有时把弥撒中“奉献”(Offertory)部分改为由牧师宣教,所以《B小调弥撒》中没有“奉献”这一部分。新教崇拜仪式中仍保留传统天主教弥撒中的“恳求主,赐怜悯”(Kyrie eleison),荣耀颂”(Gloria),“使徒信经”(Credo),“圣哉,圣哉,圣哉!”(Sanctus)和“上帝的羔羊”(Agnus Dei)5部分。作品中又加上了高度成熟的技术,使之更有浓重的宗教气氛。
美国著名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Stokowski, Leopold 1882—1977)曾说过:“巴赫的这部作品确实是音乐领域中最崇高的作品。”他又说,“巴赫的《B小调弥撒》是从一个很广泛的音域中构筑成功的,音乐的结构非常复杂而且其技术集中反映出巴赫的灵感是缓慢而很丰富地流露出来的。在巴赫笔下,把传统弥撒的段落加以扩充了,几乎在《B小调弥撒》中,包含了全宇宙所有的情感和意识……”
巴赫的这首《B小调弥撒》属于“康塔塔—弥撒”(Cantata-Mass)。在这种弥撒中,独唱与合唱之间有强烈的对比,管弦乐色彩宏丽,把一切歌剧及清唱剧(Oratorio)中的手法也引用进来。在这部作品中,女高音的花腔式唱法来自意大利的歌剧,华美壮丽的二重唱则来自阿戈斯蒂诺·斯特凡尼(Agostino Steffani 1654—1728)的手法。
巴赫把这部弥撒分为5部分24段,这种分法完全是他自己的决定,绝无先例。他把“使徒信经”分为8段也完全没有任何先例,而第8段(总第19段)又明显地可以再分为两段,这就使“使徒信经”成了9段,这9段中是以“被钉于十字架”(第5,总第16段)为中心,前后各有4段。巴赫作为基督徒,其信仰的中心就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这也就是耶稣所以降生于世上的目的,从而我们可以证明巴赫的这部作品是以深刻的神学思考为背景的。
巴赫一生创作的5部弥撒中,这首弥撒与其它4部有很大不同,其它4部都没有分如此多的段,例如《A大调弥撒》(BWV234)只有6段,《G大调弥撒》(BWV236)只有6段,《G小调弥撒> (BWV235)也只有6段,只有这部《B小调弥撒》(BWV232)却有24段。
5部分24段内容为:一、恳求主,赐怜悯:1.“上主赐怜悯于我们”(Kyrie eleison)合唱;2.“主耶稣赐怜悯于我们”(Christe, eleison)女高,女中二重唱;3.“上主,赐怜悯于我们”(Kyrie eleison)合唱。
二、荣耀颂(Gloria);4.“荣耀归与至高的上主,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Gloria in excelsis Deo)合唱;5.“我们赞美你,祝福你,崇敬你,荣耀你”(Laudamuste, benedicimus te)女中音独唱;6.“因你伟大的光荣我们向你献上感谢”(Gratias agimus)合唱;7.“上帝我主,天上君王,全能的上主,上主的独生于耶稣基督,上帝我主,上帝的羔羊,上主之子,”(Domine Deus, rex Coelestis)女高音,男高音二重唱;8.“你除掉了世界的罪恶,赐怜悯于我们,倾听我们的祈求”,(Qui tollis peccata mundi)合唱;9.“你坐在天父的右边的主,赐怜悯与我们”(Qui sedes ad dextram Patris)女中音独唱;10.“因为只有你是圣洁的,只有你是上主,只有你,耶稣基督,至高无上。”(Quonian ta solas Samtus)男低音独唱;11.“与圣灵一起,在天父上帝的荣耀中阿门”(Cum Sancto Spirita)合唱。
三、使徒信经(Credo):12.“我信唯一上帝”(Gredo in unum Deum)合唱;13.“我信唯一上帝,天父大有权能创造天地与一切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主”(Credo in unum Deum, Patrem omnipoten tontem)合唱;14.“我信唯一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就曾生成,神中之神光中之光,真神中的真神是生成非造成,与上帝天父的本质相同,万物都是藉着他造成的,为了我们和为了拯救我们,从天上降生于人世间。”(Et in unum Dominum, Jesum Christum)女高音,女中音,二重唱;15.“因圣灵感孕由童贞玛利亚所生”(Et incarmatus est de Spiritu Sancto)合唱;16.“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受死,埋葬”(Crucifixus etiam Pronobis Pontio Pilato)合唱;17.“按《圣经》所记载的,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度直到永远无穷尽”(Et resurrexit tertia die secundum)合唱;18.“我信圣灵从圣父圣子而来,并与圣父圣子同受崇拜,同享荣耀,是古代先知所说的,我信一个圣而公的教会”(Et in Spiritum Santum)男中音独唱;19.“我信洗礼可除掉罪恶,我指望死人复活和生命的来世,阿门”(Confiter unum baptisma)合唱。
四、圣哉、圣哉、圣哉(Sanctus):20.“圣哉、圣哉、圣哉万灵之主,他的荣光充满大地”(Sanctus, Sanctus, Snctus)合唱;21.“和散那归最高神”(Osanna in excelsis)合唱;22.“奉主名来的当受祝福”(Benedictus, qui Venit)男高音,独唱;22.“和散那归最高神”(Osanna in excelsis)合唱(重唱b段)。
五、上帝的羔羊(Agnus Dei):23.“上帝的羔羊除掉世界上罪恶的,恳求赐怜悯于我们”(Aguns Dei)女中音独唱; 24.“赐给我们平安”(Dona nobis Pacem)合唱。(林逸聪)
勃兰登堡协奏曲 豆瓣
9.7 (58 个评分) Johann Sebastian Bach / Münchener Bach-Orchest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9年9月8日 出版发行: Archiv Produktion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 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
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洛克音乐发展的顶峰。
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巴赫被称为 “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 《赋格的艺术》一书。
这张录音是非常著名的,卡尔·李希特与他指挥的慕尼黑巴赫乐团堪称巴赫作品的最佳诠释组合之一,也被誉为最富有德国气质的巴赫作品演奏专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这个经典录音中,正处自己艺术生涯巅峰时期的李希特为我们展现出正是这样一种风格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李希特的演绎舒缓平稳,而且非完全仿古,但是在精神层面他却具有与巴赫最为贴近的气质,而且具有令人屏息的戏剧性与魅力,充满对现世的否定和对彼岸的向往。这套唱片虽然是60年代的录音,但是效果却非常出色,音响效果颇佳,被评选为《音乐圣经》中《勃兰登堡协奏曲》的首选版本,在《日本唱片艺术》“名曲300首”它则占据了第一名的宝座。
maria CALLAS: ses plus belles scènes d'amour 豆瓣
Maria Calla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瑪麗亞·卡拉絲,美國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卡拉絲是義大利「美聲歌劇」復興的代表人物。她兼備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超凡的舞台表演能力,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女高音之一。卡拉絲能夠勝任各種風格的歌劇,出演的歌劇涵蓋從早期古典歌劇直到晚近的威爾第和普契尼的作品。社會也曾廣泛留意卡拉絲的個人生活。
Vox Angeli 豆瓣
9.4 (17 个评分) Vox Angeli
发布日期 2008年9月30日 出版发行: RCA Victor Europe
喜欢听《放牛班的春天》里的童声合唱的朋友们,现在有新选择了。法国一支轻柔舒缓的天籁童声组合刚刚出道,共有六名成员:三女 (Lola, Iris and Claire)
三男 (Mathis, Louis and Etienne),出道同名专辑《Vox Angeli》于2月4日发售。Vox Angeli(天使之音)是6名8岁到13岁的法国小朋友组成的童声合唱团,乾净空灵的和声在法国一片充斥黑人rap和阿拉伯流行音乐的唱片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泉。主唱Louis Alxander曾在法国电视节目“不可思议的天才”中,用乾净的童音美声诠释著名歌剧,加上优雅大方的台风一鸣惊人,获得了“小王子”的称号。其他小朋友来历也都不小,个个都是从五六岁起开始唱歌剧,并且在各大歌唱比赛拿过奖。《Vox Angeli》专辑中的曲目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相信小朋友的诠释一定会有新的味道。(转)
豆瓣
9.4 (7 个评分) Andrea Bocell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4月6日 出版发行: Insieme Srl
Celine Dion说过,如果上帝也能够歌唱,那么Andrea Bocelli便是上帝。

Celine Dion和Andrea Bocelli合作了一曲《The Prayer》,Andrea Bocelli如丝绸般顺滑的声线犹如太阳的光辉一般光芒四射,温暖听者的心田,同Andrea Bocelli比起来,Celine Dion甚至显得有些生硬和黯淡了。媒体称Andrea Bocelli时,使用的是这样的赞美词:“被上帝亲吻过的嗓子”。

Luciano Pavarotti和Zucchero Fornaciari的门徒Andrea Bocelli曾被冠以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美誉。这位著名盲人歌唱家1999年偏向于流行的专辑《Sogno》因百万的白金销量而获得了金球奖,以及格兰美奖的提名。可见他在流行音乐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全球经济不景气,唱片市场迫切需要制造新偶像以求刺激。流行乐坛需要,古典乐坛同样需要。来自意大利的盲人歌手安德烈·波伽利躬逢其时,横跨古典、流行两界,近年来成为在欧美人气最旺盛的男歌手。

唱片公司对波切里的包装可谓极其成功。古典歌唱家出身的他,已不再是为一席小众唱唱咏叹调,他的歌声已突破古典与流行的藩篱,既博得艺术界的交口赞誉,亦倍受普罗歌迷的大声喝彩。其个人专辑每张均有超过百万的销量,并在德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先后打入流行排行榜的榜首。过去的两张专辑《浪漫情事》和《真爱情声》在“壁报”大碟榜上分别有66周和47周的记录,去年更获得跨界类及古典类艺人双料冠军。

今年,波切里更因一曲《 The Prayer 》再获葛莱美与奥斯卡的提名,歌声触动了亿万人心

此张全新流行专辑《 Sogno 》除收录有他和天后女歌手塞琳。迪翁合唱《 The prayer 》;更有十多首作品,首首散发男性魅力与温柔情调,那浓浓而有回味的歌声仿佛令人尝到一杯上等的意大利“卡布基诺”咖啡,意犹未经,如果您正徘徊在古典与流行之间,如果您一直追求梦一般的音乐享受,不认识波切里,没有这张《 Sogno 》必将抱憾三生!
Romanza 豆瓣
9.1 (7 个评分) Andrea Bocell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erve
Bocelli 在1997年发行的专辑《Romanza》将他的成功带到了另一个高度。发行后很短的时间内,《Romanza》在各个地区都拿到了白金或双白金唱片。Andrea 空前的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得益于他那独一无二的声音的力量、那令人难以抗拒的温暖的感觉,这使得语言和文化都不再是阻挡交流的障碍。值得一提的是,《Romanza》中的第一首歌曲《Con Te Partiro》正是此后红透半边天的《Time To Say Goodbye》的原始版本
Cieli di Toscana 豆瓣
10.0 (6 个评分) Andrea Bocell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10月16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Exclusive UK version of Bocelli's third pop release includes the exclusive bonus track 'Tornera La Neve' and CD-ROM. The album also features 'L'Incontro' a duet with Gerard Depardieu. David Foster co-composes some of the tracks on this album as well. 2001.
Verdi 豆瓣
Andrea Bocell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0年9月12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出生在托斯卡纳的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被称为“第四大男高音”,他在古典轻歌剧中最激动人心的嗓音,甚至在歌剧界也是颇负盛名。他参与了帕瓦洛蒂(Pavarotti)1992年《Miserere》金曲专辑的录制和意大利流行乐坛泰斗级人物Zucchero Fornaciari 1993年的世界巡唱,引起了国际性的关注。在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的告别拳赛上,他与跨界女高音莎拉布莱曼合唱的一曲《Time to say goodbye》迅速火爆全球,也让波切利的名字被无数次在世界提起,他作为最成功的古典跨界抒情歌手,他曾与席琳·迪翁(Celine Dion)、宋祖英等多名歌唱家合作。2008年与中国流行歌手张靓颖合作《拥抱爱的梦想》。波切利得到过卢奇亚诺·帕瓦罗蒂的指导,曾被誉为帕瓦罗蒂的接班人。
Amore 豆瓣
9.4 (17 个评分) Andrea Bocell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31日 出版发行: Decca
Celine Dion曾说:“若上帝也有歌声的话,那声音就是Andrea Bocelli”。

从Andrea Bocelli与Sarah Brightman合唱《Time To Say Goodbye》开始,全球乐迷似乎找到一种映照心灵的歌声,一道照亮心灵的曙光,一份对生命的热情礼赞。生于1958年9月22日的Andrea Bocelli,来自距离意大利比塞塔不远的莱亚提柯市的小镇农庄,六岁开始学钢琴,接着又学了横笛与萨克斯风,之后转而对歌剧的兴趣,大学念法律的Andrea Bocelli,当了一年的辩护律师,偶遇传奇男高音Franco Corelli,拜师学唱。

Andrea Bocelli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热爱音乐的农业家庭中。家中人口众多,以种植葡萄和橄榄为生,安德烈的父亲桑德罗至今仍在自制他那小产量的“Chianti Bocelli”葡萄酒。拉亚蒂科靠近具有悠久音乐传统的名城塔斯卡尼,拉亚蒂科人都非常热爱音乐。波切利从6岁时开始学钢琴,随后又学长笛、萨克管,并且显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尤其在歌唱方面,小小年纪就对歌剧特别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波切利自小是一个弱视儿童,12岁时,一次踢足球的意外,使他双眼全盲,但他不自暴自弃,坚持学唱。

中学毕业后,波切利离开家乡,进入比萨大学法律系。成为法学博士之后,他当了一年的执业律师。童年的梦想似乎越来越远了。就在他30岁的时候,机会来了,有消息传出弗兰科·科瑞利将在都灵招募学生,公开授课,他欣喜若狂,立刻报名投考,并顺利地成为了大师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帕瓦洛蒂在歌唱上也给过他重要的意见:“记住要唱得柔和,不要强迫用嗓……”,至今波切利他那像说话似的歌唱就是受到帕瓦洛蒂的启示。那时候为了交学费,波切利白天当律师,晚上去酒吧弹钢琴,并在期间遇到了一个叫尤瑞卡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幸福生活至今。

1992年开始,一连串的机遇使波塞利从一个酒吧钢琴师一跃成为国际巨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意大利着名摇滚歌手佐凯洛听到波切利的演唱,大为欣赏,立即联同他唱《求主怜悯歌》。这让波切利随即获得1993年圣雷莫音乐节最佳新人奖。之后他签约总部设在米兰的着名的Sugar唱片公司。不久之后推出的首张个人专辑《宁静的夜海》,并再获得圣雷莫音乐节大奖,打进了意大利流行榜十大之一,他与莎拉·布莱曼灌唱的《告别的时刻》一曲,更是盛兴一时,成为欧洲流行榜冠军歌,奠定了他的国际流行歌手的地位。1994年,他应邀参与在摩德纳举行的帕瓦洛蒂与流行群星音乐会的演出,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继《意大利之旅》之后,1997年他推出《浪漫曲》,以崭新的演绎方法突破了古典、流行的界限,雄踞荷兰、比利时、瑞典、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流行榜。其实,波切利是学Bel Canto的,却以Pop闯进乐坛,而且搞出了名堂。

“我认为流行音乐在我的古典音乐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即使如卡鲁索、吉利等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也曾唱过流行歌曲啊。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剧院观赏歌剧。”波切利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1998年波切利推出的《咏叹调》是国际上发行最成功的歌剧专辑,在多个国家的古典音乐排行榜上遥遥领先。 波切利在这张专辑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大胆与能力,所选唱的曲目都是传统男高音中最难唱和最富于技巧性的咏叹调,有普契尼“冰冷的小手”、奇妙的和谐、“今夜星光灿烂”、“再见吧,可爱的家”;威尔第的“美女如云”;比才的“花之歌”等,一个新秀能将这些沉重的咏叹调“啃”下来已算不错,唱法也比较正统、自然、舒服,始终保持着柔和的音色和稳定的声音,不过重也不太冲,听来令人放心。他高声区的CLOSE是采用母音变圆变暗的唱法,有很强的穿透力,混合共鸣使用得很好,也就是说他的CLOSE给人的感觉声音是从胸、腹中发出的。如他带有胸声唱出9个HIGH C的"多么快乐的一天",有着帕瓦洛蒂的影子。

如今,被万千歌迷喜爱的波塞利已经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但事业的巨大成功并没有破坏他内心的宁静。他依然是一个喜欢冒险、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除了音乐,他还喜欢文学,尤其是俄法作家的作品,他喜欢朋友,喜欢做菜,经常占领家中厨房,兴致勃勃地搞出几道拿手的意大利名菜。他并不介意自己是一个盲人的事实,他坚信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尤伯瑞的话:“心灵是通向世界的唯一窗口。”

2006年冬奥会将在意大利都灵市举行,波切利也将在闭幕式上表演,同时情人节也临近,波切利适时推出了他个人新专辑《Amore》。唱片仍然由老朋友及着名制作人Tony Renis操刀制作。
Andrea 豆瓣
Andrea Bocell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假如上帝会歌唱,祂的歌声听起来应该像Andrea Bocelli。”这是歌后 Celine Dion对 Andrea Bocelli的评价。毫无疑问,Andrea的广阔音域,放声高歌时都令人恍如置身于天堂一样。在这张专辑中,Andrea尝试将古典与流行乐融合起来,获相当好评,证明他处理流行乐也得心应手。Andrea故意将声音变得沙哑,到副歌高声歌唱,好像在天空中飞翔,就像封面中Andrea那样开怀大笑般
安德烈·波切利:美哉意大利,费朵谢耶夫指挥 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演奏 豆瓣
Andrea Bocell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7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出生在托斯卡纳的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被称为“第四大男高音”,他在古典轻歌剧中最激动人心的嗓音,甚至在歌剧界也是颇负盛名。他参与了帕瓦洛蒂(Pavarotti)1992年《Miserere》金曲专辑的录制和意大利流行乐坛泰斗级人物Zucchero Fornaciari 1993年的世界巡唱,引起了国际性的关注。在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的告别拳赛上,他与跨界女高音莎拉布莱曼合唱的一曲《Time to say goodbye》迅速火爆全球,也让波切利的名字被无数次在世界提起,他作为最成功的古典跨界抒情歌手,他曾与席琳·迪翁(Celine Dion)、宋祖英等多名歌唱家合作。2008年与中国流行歌手张靓颖合作《拥抱爱的梦想》。波切利得到过卢奇亚诺·帕瓦罗蒂的指导,曾被誉为帕瓦罗蒂的接班人。
Andrea Bocelli - Sacred Arias / Myung-Whun Chung 豆瓣
George Frideric Handel / Giulio Caccin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11月9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01 Caccini/Mercurio: Ave Maria
02 Mascagni: Sancta Maria
03 Gounod: Ave Maria
04 Schubert: Ave Maria
05 Franck: Panis Angelicus
06 Rossini: Cuius animam
07 Verdi: Ingemisco
08 Mozart: Ave verum
09 Wagner: Der Engel
10 Handel: Ombra mai fu
11 Niedermeyer: Pieta signore
12 Rossini: Dominus Deus
13 Schubert/Mercurio: Mille Cherubini in coro
14 Gruber/Mercurio: Silent Night
15 Wade: Adeste Fideles
16 Gloria a Te, Christo Gesu
Verdi 豆瓣
Andrea Bocelli
发布日期 2000年9月12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波塞利演唱威尔弟的歌剧》席琳狄翁曾说过,若上帝也有歌声的话,那声音就是安德烈·波塞利。这位1998美国告示牌杂志最新年度大奖双冠军,世界音乐类最佳艺人,古典音乐类最佳艺人,1999格莱美奖最佳新人奖提名的天才歌唱家波塞利演绎意大利歌剧之王“威尔第”作品。

01 Di Quella Pira
02 Ah Si, Ben Mio
03 La Donna ?Mobile
04 Di'tu Se Fedele
05 Ma Se M'E Forza Perderti
06 Ella Mi Fu Rapita!
07 Possente Amor Mi Chiama
08 Se Quel Guerrier Io Fossi...Celeste Aida
09 Lunge da Lei...De Miei Bollenti Spiriti
10 Oh Mio Rimorso!
11 La Mia Letizia Infondere Vorrei
12 Merc? Diletti Amici...Come Rugiada Al Cespite...Dell'esilio Nel Dolore
13 Io l'Ho Perduta...Io la Vidi E Il Suo Sorriso
14 Oh! Fede Negar Potessi...Quando le Sere Al Placido
15 La Vita E Inferno All'infe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