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Cuba & Alaska (2025)
Куба та Аляска
导演: Iegor Troianovskyi 演员: Olexandra Alaska / Yulia Sidorova
Cuba and Alaska are two Ukrainian paramedics who decide to leave their civilian lives behind and join the military. There they experience friendship, love, and acceptance, but also pain, sorrow, and death. As the prospect of returning to their once peaceful lives slips away, they find solace in creating art and fashion.
2025年7月3日 看过
#FFMUC 2025 喜欢这部电影。除了更加靠近真实的战争以外,看到了两个活生生的个体。电影中还加入了Cuba之前参加音乐节视频片段,在耀阳的阳光下跳舞,这一段太蒙太奇了,太像梦境了。德国首映,不仅导演和制片人到场,甚至两个女主演也来了。Cuba还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来了现场,真的超级惊喜。
FFMUC 女性 战争 纪录片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豆瓣 Goodreads
9.1 (130 个评分) 作者: [德]娜塔莎·沃丁 译者: [德]祁沁雯 新星出版社 2021 - 3
★内容介绍
“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母亲总是一再重复这句话。
“亲爱的上帝,请让我感觉她感觉到的,只要一瞬间就好。”多年之后,女儿这么说道。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雷格尼茨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父亲则酗酒,终日埋首俄语书籍。——在那之后,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点一点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发现,这个家族的过往是一个巨大的谜,是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
------------------------------------------------
★编辑推荐
◎一部家族史,百年世界灾难缩影
◎20世纪东欧灾难实录,填补二战东方劳工史出版空白
◎堪与温弗雷德·塞巴尔德媲美的作家,用文字抢救逝去的生命与记忆之书
◎重写东欧史,拼接历史的碎片,完整还原悲恸个人史。12000000名东方劳工,绝非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之外的历史注脚,展示欧洲文明悲剧的全景,揭示乌克兰人不为人知的命运
◎斩获德语第二大文学奖“莱比锡图书奖”(非虚构类)、德布林奖,德语文学在线、《明镜周刊》、《德国时代周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等高度赞誉
◎一出版即译为法国、黎巴嫩、意大利、立陶宛、荷兰、西班牙、乌克兰、阿拉伯等文字,长期踞于德国图书榜首
------------------------------------------------
★媒体评论
以家族史展现了世纪全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明镜周刊》
……只有通过个人性的叙述,我们才能知道历史事件是怎样影响了一个人的经历,当下的事件是怎样从根本上形塑了一个人的生命。这部作品让人看到了德国伟大的记忆艺术家塞巴尔德从遗忘中抢救逝去生命的影子,这绝非偶然。
——勒夫勒(Sigrid Löffler),2015年德布林奖颁奖词
关于遗忘的重要文本。……这部扣人心弦的杰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寻找个人家族之根的范畴。
——德语文学在线
人类的生命是如此渺小又如此丰富,在历史的粉碎机里消逝得又是如此悄无声息。这就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所讲述的,作者在虚构和研究、重构和记忆中游走,寻找。……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这再合适不过。……非常伟大、极富影响力的艺术。
——犹克‧玛根瑙(Jörg Magenau),德国广播电台文化台
不可预知和令人大跌眼镜的线索盘根错节,活像一部犯罪悬疑片,每个细节都增添了张力,偶然又衍生出了一连串不可思议……《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是二十世纪灾难史的缩影,其影响至今绵延不绝。
——赫尔穆特·伯蒂格(Helmut Böttiger),《德国时代周报》
近年来有好几部关于二十世纪梦魇的作品,它们与暴力相关,如档案中记录般遥远。虽然娜塔莎·沃丁仅展示了正在发生的故事的一小部分,但她的讲述是如此拉近了读者,我们在当中看到了我们自己。
——《法兰克福汇报》
娜塔莎·沃丁确立了一种既古典又非凡的写作范式。
——汉斯-彼得·库尼施(Hans-Peter Kunisch),《南德意志报》
革命,饥饿,世界大战,内战,古拉格,这是一个更富戏剧性的家族故事。……娜塔莎·沃丁继承了历史学家似乎无法接续的使命:将强制劳工和战俘的历史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
——德意志广播电台
这本书引人入胜,读开头第一句话就把心提溜到了嗓子眼,悲壮,震撼,很难停下翻动纸页的手指。……属于赫塔·米勒和凯尔泰斯·伊姆雷一脉。
——《科隆城市报》
……一部伟大的书,对抗沉默。那是一段鲜活的,生动的,发出叩问的,绝望而又动人的历史。当然,也充满了痛苦。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书,是多重线索和寻找下的个人史书写。
——巴伐利亚州第二电台文化频道
凭借有限的信息,沃丁小心翼翼地把谜一般的家族史碎片拼接起来,于是便有了这部饱受赞誉的深情杰作,堪与W. G. 塞巴尔德媲美。……《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填补了文学领域的空白,通过对母亲家族的深情追溯,为成千上万东欧人民树立了纪念碑。
——New Books in German
这本书呼吁人们关注那些鲜为人知且往往不是焦点的历史议题,纳粹德国的东方劳工史即其中之一。有时候它像一本推理小说,在这本书面前你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你不知道娜塔莎·沃丁还要往窟窿里填充什么。许多东西浮出历史地表,但还有许多没有说出来。这就是书写家族史的意义。
——Beyond History
此书再次揭开了德国历史上的一块伤疤。许多档案材料被刻意销毁,记忆随着当事人的去世而荡然无存,即便尚有知情人在世也大多缄口不言。……相信随着该书的传播,这段被遮蔽和遗忘的历史会重新进入公共记忆之中。
——中国《文艺报》
2025年2月13日 已读
[25.06] 明明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任何虚构的作品都惊骇残忍。犹太人集中营广为人知,但东欧强制劳工却好像从未被提及。姨母莉迪娅回忆录的部分最牵动我的心。
历史 女性 战争 离别 非虚构
对我无害之人 Goodreads 豆瓣
<내게 무해한 사람> <쇼코의 미소>
8.3 (33 个评分) 作者: [韩] 崔恩荣 译者: 徐丽红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3 - 10
■我们都是无害之人,我们都曾伤害他人。
50位韩国作家票选2016、2018年度最佳小说。
BLACKPINK成员 金智秀 诚挚推荐
韩国七项文学大奖得主,备受瞩目的80后天才女作家 崔恩荣 获奖处女作首度引进。
八个故事,个人的记忆交织着历史的记忆,从洁白的少年到斑驳的老年,就让我们刻进彼此的生命里,直到永不分离。
----------------------------------------------------------
■你是那个自以为善良无害, 实际上却冷漠残忍的人吗?
《对我无害之人》收录了崔恩荣创作的八篇小说。在作者的文字中,那些在呜咽中无声无息结束的关系,那些不以为意、后知后觉的辜负,那些冷漠决绝的转身和无视,一同构建起了比故事情节更为复杂的情感网络。
遭遇不公不义的犯人妻子,被家暴的学生,逃往非洲苦修的教徒,沉船遇难者家属,战争隔绝的异国知己……故事中的人们游离在俗世边缘,大多弱小而安静,无害却屡受伤害,难以逃脱忧郁和痛苦。他们的内心以固有的创伤形成自己的独特纹理,无法抹去亦无法修补。而加害者,往往是与他们一样的无害之人。
世人渴望的安逸和幸福,总是在将他人的孤独和痛苦屏蔽后才得以实现。崔恩荣用温柔的笔调记录下这些残忍的故事,它们在和煦阳光下散发冰冷,在亲密中涌出巨大的失落。当回忆响起无声的破裂音,故事中的人们一半义无反顾地向前,另一半则永远留在了原地,只有寂寞在回响。
-----------------------------------------------------------
■媒体&读者评论
“我想成为无害之人。我不想带给别人痛苦。因为我亲身感受过人给人的痛苦多么具有破坏性。可是,我做到了吗?我没能成为那样的人......我们真的彼此了解吗?我们真的想要理解吗?通过写小说,每次我都能切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有多么遥远,我们也永远不可能完全理解彼此......很多人仅仅因为自己是自己而成为蔑视和憎恶的对象,我想站在这些人的立场上看世界,看人,我想成为这样的作家。”——崔恩荣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非凡的亮相。——华盛顿独立书评
崔恩荣与萨莉·鲁尼、吉本芭娜娜和玛丽莲·罗宾逊一样,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都毫不掩饰地审视人际关系和女性经历。崔恩荣是一位值得关注的作家。——企鹅出版
这些故事痛苦而复杂,但并不令人沮丧。它们展示了有着痛苦过去和未知将来的普通人,在冰冷的阳光下度过的岁月是什么样的。——英国观察家报
崔恩荣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既像宝石又像燃烧的煤块般的时刻。每个这样的时刻都如同一份痛苦的礼物。——纽约时报书评
崔恩荣以作家的力量将这个世界映照成一个虽然寂寥却闪耀着透明光辉的地方。——姜知希(韩国文学评论家)
这是近来难得一见的短篇典范。——权汝宣(韩国作家)
书中每个故事的核心都在于drifting away。分离不一定是痛斥心扉,它也能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挖掉原本属于你的一块血肉。——Goodreads 读者 Eve
书中记录的都是关于人如何失去人的故事,因为时间、死亡、错误和一些你不理解也永远不会理解的原因,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Goodreads 读者Edeh
------------------------------------------------------------
■关于选篇:
本书中的篇目选自崔恩荣作家的两部代表短篇小说集《祥子的微笑》《对我无害之人》。
书中收录的短篇小说《祥子的微笑》为作家的获奖处女作,也是其成名之作。《你好,再见》《姐姐,我那小小的顺爱姐姐》《韩志与英珠》《米迦勒》均收录自该篇同名小说集《祥子的微笑》(韩国文学村出版社 2016 年版)。此外,《601,602》《援手》《筑沙为家》则收录自本书同名小说集《对我无害之人》(韩国文学村出版社 2018 年版)。两部原作延续了高度相似的主题和风格,讲述了身边那些“无害的普通人”的故事。
“这些人物的心里渗透着我在生活中感受过的感情经历。在读者能从我的小说人物的心里体会到共鸣的瞬间,我们将在彼此看不见对方的地方相遇。”——崔恩荣
2025年2月18日 已读
[25.08] 崔恩荣是一个关心社会议题和小人物的作者,轻描淡写的背后隐含着深意。PS: 太喜欢书的内封和书签了,另外开始好奇台版究竟在哪里不一样,删去了哪一部分
女性 战争 离别 虚构 韩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