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
白夜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0 (67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 周朴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白夜》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集,选收名篇《穷人》、《白夜》、《赌徒》。《白夜》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一个年轻的房客,两人约定一年后在彼得堡的一座桥上相会,但届时房客没露面。主人公“幻想家”被姑娘的深情深深打动,接连四个晚上陪伴她在河边等候,直到房客出现。
2022年2月6日 已读
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时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有病。”可是《穷人》里有那么多的悲悯,《白夜》又是那样温柔————但读完《赌徒》再想想他明明已经如此深刻地洞悉了赌徒的心境却还在一把接一把地赌钱,我只能说:他真的有病,而且病得不轻!“那些小说家为什么要写这种东西呢?这不就是我的生活嘛!换成我,也一样写得出来!应当禁止他们写作……他们为什么不给穷人安排一个幸福的结局呀!”
俄国文学 俄罗斯 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
忏悔录 豆瓣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冯增义 译林出版社 2012 - 8
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出现了巨大的思想困惑和抑郁,在这期间,他写出了这部作品。全书共分十六卷,追溯了作者五十年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重点描述了作者在东西方各伟大思想、宗教间的求索过程,以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灵魂的慰藉。全书思想深刻、内容广博、文风质朴,尤其是对自我的剖析严酷苛刻,是一部难得的伟大心灵史。
2022年1月19日 已读
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真诚。这两人简直是命中注定要互相厌恶又互相吸引。托尔斯泰是身心都洁净高贵的老爷,一开始就宣称自己是无信仰者,却又为了不被虚无吸引着走向死路而苦苦思索信仰。太过热爱生命者才会感到生命的苦痛与无意义。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烂泥沟里挣扎着要爬出来的人,出场即笃信自己的信仰之正确并大声布道,但我总能读出他隐隐的怀疑……“身陷深渊,上有野兽,下有巨龙,手中紧握的唯一一根灌木枝条正被老鼠啃噬————可是面前的叶子上滴落着几滴蜂蜜,于是我们伸出舌头舔舐蜂蜜。这就是生命。”“当我忘记身下的深渊,只向上看去,我发现自己躺在一根细绳上。它没有任何支撑,但又无比牢固。”“记住了!小心些!”
俄国 俄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 思想
罪与罚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6 (106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岳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为生计所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精神失常,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前后的心里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2021年12月17日 已读
我读过最痛苦的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些疯狂的呓语与幻象有如当头一棒,锤得我感觉自己也要犯病了。陀真是很奇怪,他看起来总是在布道,可是在他的笔下,那些宗教狂却都是一些最软弱可欺的人。她们的自我牺牲十分动人,可她们也任人践踏。“有一类人,他们更高贵,更优秀,而另一类人卑贱下流,他们只不过是虱子罢了,前一类人有权杀死另一类人。拿破仑在杀人的时候根本不会思考这是否正义,我的失败就在于我不是拿破仑!”“人不是虱子!有些人杀了人,可他们知道自己是在犯罪。还有些人呢,他们做了坏事,却说自己无罪,因为这是在为高贵的理念做牺牲。”尼采那么不喜欢陀,反对柏拉图,可他的超人竟与认罪前的拉斯柯尔尼科夫那么相似,他不喜欢陀的理由是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屈服于索尼娅的爱情,屈服于宗教信仰了吗?索尼娅竟成了圣母……
俄国 俄国文学 名著 外国文学 小说
白痴 豆瓣
ИДИОТ
9.4 (110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小说描写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娜斯塔霞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
2021年12月5日 已读
人人都叫他白痴,可围绕在他身边的都是疯子!我只喜欢将军夫人,她是个孩子,可她同时也是个有力量的成年人。我有点儿怀疑陀不太喜欢克尓凯郭尔,什么“正因为荒谬所以真实”,什么“可怜的骑士”,公爵对那些高喊着真理狂热地杀人的理想主义者的抨击让我大吃一惊,喜欢这样的陀的卢卡奇居然在《策略与伦理》里说“为同志、为兄弟做出的真正牺牲即是玷污纯洁的灵魂(也就是杀人)”?陀的小说里总有一个耶稣:《白痴》里的梅诗金公爵,《被伤害与侮辱的人》里的万尼亚,《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阿辽沙,宗教大法官一节里耶稣甚至亲自出场……《地下室手记》的“我”也是一样不管不顾地布道。尼采说得没错啊,陀笔下的人物是一群绵羊,这些绵羊还要坚持说,我们本可以和狮子一样,但我们偏不,因为我们不是狮子!“抽象地爱人类实质上几乎总是只爱自己。”
*上海译文出版社* 俄国 俄国文学 俄罗斯 俄罗斯文学
地下室手记 豆瓣 谷歌图书
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
9.1 (45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漓江出版社 2019 - 10
《地下室手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是“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地下室人”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但是又有人认为,“地下室人”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是“多余人”的当代变形。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地下室手记》成为一本越来越受到世人追捧的书,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涯的里程碑。人心的深,人心的苦,人心的无奈与悲剧,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但又难以言说的,尽在此书中。
2021年11月13日 已读
这是本让人不痛快的书。正派人士不必看这书,因为它没完没了地谈论人的自私与卑劣;躲在“美与崇高”里的人也不必看,因为它会提醒你这有多么造作,多么可笑。如果你觉得和地下室人有共鸣———完了,你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人。人呐!已经可以活着了,为什么还要追求自由意志,为什么要为眼见的一切卑劣、庸俗、愚蠢而恶心流泪呢?“如果活着仅仅为了不致让雨淋湿的话”。
人性 俄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