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
西西弗神话 豆瓣 Goodreads
Le Mythe de Sisyphe
8.8 (38 个评分) 作者: 【法】加缪 译者: 沈志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如果说加缪一生创作和思考的两大主题就是“荒诞”和“反抗”的话,那么哲理随笔《西西弗神话》就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深入和集中的考察以及最透彻和清晰的阐释。西西弗这个希腊神话人物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最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纛。因此,与其说《西西弗神话》是对人类状况的一幅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是一曲自由人道主义的胜利高歌,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在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也许只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品味上可与之相媲美。
2013年1月14日 已读
同为火车读物看得我头大
2013年1月14日 评论 对虚无的胜利 - 加缪的哲学观是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我们对荒诞的思考只有三种结果:承认,反抗,和保留冒险的激情。<鼠疫>里的神父说要么一切全托付给上帝,要么否定上帝。这也许会走向异端。荒诞人既不否定永恒也不为永恒做任何事。我们不当把一切托付给未来,因为未来属于虚无,属于荒诞。荒诞使一切行为合情合理化,使它与其结果相抵消,但这并不意味着荒诞既允许一切。我们的道德正是建立在这不允许之上。我们在荒诞面前无处可逃,但并非无能为力。人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从而感到失去了自由,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宗教的人是要得到一种有主子的自由,人创造上帝是为了避免自杀。在神之庇护下人卸下了本应自己承担的重负。 艺术家明白自己的作品免不了毁于一旦所以他们并不为自己的作品世代流传而创作。这种边否定边激励的行为既是一种苦行。我们认出荒诞的时刻正是开始偏离它的时刻。艺术和创作生而为荒诞,一切都为"无为"。 自杀是对荒诞的反抗。若没有神明,人就是地球上完全自由的生灵,要完全自由就要否定神明。自杀是对无法对抗的命运的反抗,即使这对他人并无意义。而对归向虚无的命运面前仍断定一切皆善,是为西西弗反抗众神加予他无用而痛苦的命运的反抗,他的命运由此而不再微不足道,众神得以被推翻。在我看来,这是对荒诞的更大的胜利。
加缪 哲学 基友的赠礼 存在主义 法国
鼠疫 豆瓣
La Peste
8.8 (108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刘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2013年1月10日 已读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人能逃开的死使人顾不上考虑其他事物,人们忙于考虑如何躲避死亡却忘了生之意义。我们要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类,我们一直都在间接促进谋杀,只为我们都同意的一些原则。
上海译文 加缪 基友的赠礼 存在主义 小说
局外人 豆瓣
L'ÉTRANGER
9.1 (73 个评分) 作者: (法) 加缪 译者: 柳鸣九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1
《局外人(精装)》内容简介:即使放到近七十年后的今天,《局外人》仍然是一部很酷的小说。主人公那冷冷的语调,那不动声色的表情,那懒洋洋的姿态,那优雅的无聊,至今依然让我们着迷不已。《局外人》就像一个经典文学版的硬汉侦探,不过,他追捕的不足罪犯,而是人生的荒诞与虚无。
局外人 Goodreads 豆瓣
L'Etranger
9.1 (811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柳鸣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然而,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这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尔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