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豆瓣
Aristotle's metaphysics
作者: W.D.Ross 译者: 徐开来 商务印书馆 2017 - 6
罗斯的这部著作,是世界认可的学术经典,从1924年出版以来,已再版6次,任何国家的任何学者,只要真正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都必须作为重要参考文献。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形而上学》的结构”。由于该书是后人编撰而成的,所以,作者在考证的基础上,对该书的总体结构(包括时间先后和内在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二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者”。作者以《形而上学》为背景,清理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三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学说”。作者分形而上学的方法、形而上学的主题、形而上学主题的进一步确立、范畴、实体——形而上学的主要主题、载体、本质、普遍、本质是实体、个体性原则、生成分析、潜能与现实等12个问题,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提出了不少重要见解。四是“亚里士多德的神学”。作者结合《物理学》等著作,对《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作了深入分析。五是“《形而上学》的文本”。从文本学的角度,对于他自己的希腊文本与其它文本的一些关系作了说明。
2023年3月27日 已读
确实是非研究者不必读。阅读重点在第三四章。 “σοφία是对第一本原和原因的探究”(《形而上学》982b9),“这些原因必定是某物自身本性方面的原因,而这只不过是τὸ ὄν本身”(1003a26)。“理性(νοῦϛ)通过参与或分享可思想的东西而思想自身。因为它由于接触和思想变成可思想的,所以,理性和可思想的东西是同一的”(1072b20),这里,理智不经中介直接认识它的对象,并且正因为对该物的认识,理性才变成自身的对象。而亚氏之神是只有它自身才是其对象的那种知识,而非以认识它物为起点。亚氏之神是无质料的、在空间之外的,然而同时又以一种比喻性的方式(借用他老师柏拉图的“光”),作为“第一推动者”影响它物、“在之外却又无所不在”。用海德格尔的方式可以逃避问题但……还是要读司各脱。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哲学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豆瓣
作者: W. D. 罗斯 译者: 王路 1997
2023年2月22日 已读
清晰,清晰到让我错觉自己的文盲状态有救了。参考文献亦有价值。呈现了一位承认“人是有所欲求、有所恐惧的有死者”的亚里士多德。赋予生命价值的是纯粹的自我认识,最好的生活是从事“沉思的活动”,纯思想即是“对认识的认识”,却又并不同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实用倾向,亚氏对“我们如何看到黑暗”的回答能够导向对自我意识的最古老的讨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哲学 导论
奥德赛 豆瓣
8.8 (19 个评分) 作者: 荷马 译者: 王焕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7
●古希腊不朽英雄史诗,西方文化的奠基之作,最受国内读者欢迎的长篇叙事史诗,几千年来代代传诵的永恒经典;
●日知古典,最佳译本,精装典藏,隆重上市!古希腊语—汉语对照译本,国内首次出版;逐字逐句从权威古希腊文校勘本译出,真正呈现原汁原味的古希腊经典巨著;
●最权威、最精良、最可信的顶级名家译作:译者为毕生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翻译的学者王焕生先生,20年后全新修订。
《奥德赛》是古希腊语—汉语对照本,为“日知古典丛书”最新一种。本书希腊文本采用洛布古典丛书中《奥德赛》版本,为通行近百年的权威校勘本。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不朽英雄史诗《奥德赛》,与《伊利亚特》合称为“荷马史诗”,被公认为西方文学的始祖、西方文化的源泉。全诗24卷,共计12110行,叙述的是希腊军队主要将领、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历经十年漂泊返回家园的故事,不仅生动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全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是古希腊之于人类的不朽遗产。
2022年8月29日 已读
无法喜欢奥德修斯。他不怜悯任何人,不信任任何有死的凡人,甚至还要试探不死的神明。全诗止于奥德修斯虐杀人民,“提大盾的宙斯的女儿帕拉斯·雅典娜主使双方为未来立下了神圣的盟誓”。“大地上呼吸和行动的所有生灵之中,没有哪一种比大地抚育的人类更可怜。他们以为永远不会遭遇到不幸,只要神明赋予他们勇力和康健;待到幸福的神明们让各种苦难降临时,他们便只好勉强忍受,尽管不情愿。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就是这样思想,随着人神之父遣来不同的时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可超越限度,要默默地接受神明赐予的一切礼物。”可惜,神明的礼物总是带着恶意,奥德修斯永久的归途注定在那酒色的大海。
古希腊 史诗 荷马史诗
范畴篇 解释篇 豆瓣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方书春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 1
《世界汉译学术名著:范畴篇·解释篇》主要内容简介:存在于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与它们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的差别、一切不是第一性实体的东西,都或者是第一性实体的一个本质属性,或者是第一性实体的一个偶然属性、在第二性实体中,属比种更加真正地是实体、一切不是种的属都是同等程度的实体,所有的第一性实体都是同等程度的实体、除属和种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是第二性实体等。
2020年7月7日 已读
并不是能速读的文本,康德批评亚里士多德多从经验归纳而存在诸多漏洞,确实亚氏不断讨论的例外太多了,然而整个哲学史从这里开始:“第一实体乃是那既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范畴篇》),“存在的东西,当它存在的时候,必定要存在,而不存在的东西,当它不存在的时候,必定要不存在”(《解释篇》)。希腊语注释几近没有,找时间再看笺注版吧。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古希腊哲学 西方古典哲学 阐释学
索福克勒斯悲剧集2:俄狄浦斯王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Goodreads
9.7 (13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索福克勒斯 译者: 罗念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5 其它标题: 索福克勒斯悲剧集(名译插图本共5册)(精)/文景古典 / 索福克勒斯悲剧集3:厄勒克特拉
古希腊经典作品,西方文明的源头与首次巅峰;
油画、版画、雕塑等精美插图,生动重现戏剧场景;
罗念生名家译本,详尽注释,还原悲剧神韵。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索福克勒斯,
伟大的悲剧家,把悲剧艺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索福克勒斯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期的思想。索福克勒斯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专制,歌颂英雄人物,重视人的才能。索福克勒斯的悲剧风格质朴,简洁有力,人物丰富多彩,布局严密而和谐,形式趋于完美,把悲剧艺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俄狄浦斯王》
根据哲布(SirRichardC.Jebb)编订的《索福克勒斯全集及残诗》(Sophocles,ThePlaysandFragments,Cambridge,1914)第一卷《俄狄浦斯王》(TheOedipusTyrannus)希腊原文译出。
2020年6月16日 已读
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对比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对神正论的态度差别上……索福克勒斯的人物确实没有欧里庇得斯的性情激烈,但《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的伟大是永恒的!即便再怎么清楚俄狄浦斯的命运,看到真相被揭示的那刻,我还是和在场的观众一样震惊。凡人只能哀叹于神定的命运,坦然地面对死亡反倒显出一种英雄态度。另外必须要吐槽,书读完了,塞不回盒子了,硬塞进去以后险些没能拔出来……
世界文学 古希腊 悲剧 戏剧
实践哲学 豆瓣
Praktische Philosophie Das Modell des Aristoteles
作者: 奥特弗里德·赫费 译者: 沈国琴 / 励洁丹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 10
《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模式》是赫费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赫费从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及作为概貌性科学的实践哲学两个方面对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模式作了全面剖析,揭示了亚里士多德思维中的实践维度。在赫费看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便是过一种合乎道德的、幸福论意义上的美好生活,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赫费同时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具有显明的概貌性特征,概貌性科学的理念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及其动态的思维逻辑。
2019年12月5日 已读
康德主义的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或曰亚里士多德模式的康德实践理性。唯有以自身为根据的人才是自由的人。分歧在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德性并不矛盾,有德性的人才能是幸福的人,而康德认为幸福与道德的统一只能在未来形而上学里寻找可能。亚氏的实践哲学是针对人生活的特殊状况的,德性需要在城邦的生活中培养,也唯有经历城邦生活的人配享有良好生活(但仍不是幸福的生活),而康德的实践理性却是更先验的。德性和明智都必不可少,尽管人的事不能用λογός解释,伦理学不是行为科学,实践哲学也不是政治科学。亚里士多德试图摆脱柏拉图的理念,但他的善却仍非实体而只能进行切近性的探讨(有如星丛)。伦理中究竟是否有真理?这是康德试图用绝对律令证明的。但二者都轻视了τέχνη,虽然这仍异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跟赫费学写博士论文#
伦理学 古希腊 哲学 政治哲学 赫费
柏拉图书简 豆瓣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译者: 彭磊/译注 华夏出版社 2018 - 4
此译本由年轻的柏拉图学者完成,作为译著,译文忠实于古希腊原文且文笔优美;作为研究,文前题解、文中注释详尽而深入。目前国内虽然已有一种柏拉图书信的译本在先,但未加笺注,帮助有限。因此,这个译本可以称得上柏拉图书信研究领域的填空之作。
译本在追求“信”与“达”的基础上,兼顾文本的文学价值。语言从容不迫,不紧不慢,稳步前行,既保留了古希腊原文雍容宁静的风度气质,读起来也晓畅明白,毫不缠夹。几可媲美另一部柏拉图译作,即吴飞老师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柏拉图的作品,除了对话录之外,还有十三封书简。这些书简是柏拉图实际写就,还是虚拟性的、类似于小说的文学创作,迄今仍是不解之谜。这些书简展现了柏拉图一生的行迹,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柏拉图与现实政治的关系,以及柏拉图对哲学的理解。
本译本基于希腊文文本译出,同时吸纳多个英译本、法译本的注释,意在提供汉语学界第一部可靠翔实、可供研究者使用的译本。
译者为每封书简撰写“题解”,说明书简写作的时间、语境、收信人身份,概述书简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并指出西方学界相关的研究和争议。注释部分极其详尽,广纳各家之说,涉及文本问题、背景考证、义理阐释等等,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文本。篇末另附有人名和地名索引,可供读者进一步查考。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 豆瓣
Aristotle
6.6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纳森·巴恩斯 译者: 史正永 / 韩守利 译林出版社 2010 - 3
作为哲学家中的翘楚,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思想史的影响无人能及。在本书中,乔纳森·巴恩斯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及个人理解,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印象的亚里士多德。作者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还原到历史背景中,探究了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逻辑学发现、形而上学理论,亚里士多德在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方面的著作,以及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与诗的思想。
会饮篇 豆瓣
Συμπόσιον
9.5 (137 个评分)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王太庆 商务印书馆 2013 - 1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的一篇对话式的作品,是以对话或者演讲的形式写成的,其背景是古希腊的一群男子在一场酒宴之中的谈话,所讨论的主题是爱的本质。
本书表达了柏拉图的内心信念,即不可见的事物是永久的。本书也讲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爱,在本书中,这群男子认为最高贵的爱是男人之间的爱,他们认为男子应该去爱另一个男子,但是他们反对古希腊风俗中男子对少年的爱,这是他们讨论的前提。
2019年9月20日 已读
手头只有这个中文版本,也懒得翻剑桥版了,权当练习古希腊语。Eros 当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的,和 philosophy 一样,它显明了我们永恒的渴求——始于肉体之美,终于永恒的美好之物,而最美好的东西在灵魂和知识里。苏格拉底最精通爱欲但又不耽于爱欲,因为他已经在哲学中获得自满,他是孤独而完满的。“我好像被蝮蛇咬了一口,咬在我的心上,我的灵魂上”。我能说我读这本的最大动力是嗑 CP 么 o(*≧▽≦)ツ┏━┓
古希腊 哲学 爱情 美学 苏格拉底
The Unspeakable Girl 豆瓣
作者: Giorgio Agamben / Monica Ferrando 译者: Leland de la Durantaye Seagull Books 2014 - 4
Italian philosopher Giorgio Agamben is the rare writer whose ideas and works have a broad appeal across many fields, and his devoted fans are not just philosophers, but readers of political and legal theory, sociolog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as well. Agamben's intuition and meditation are fascinating, and not least when he turns his critical eye to the mysteries and contradictions of early religion. The "Unspeakable Girl: The Myth and Mystery of Kore" is a book of three richly detailed treatments of the myth of Kore. Kore, also called Persephone and referred to poetically by the Greeks as "the unspeakable girl," was the daughter of Demeter and Zeus who was abducted by Hades and made queen of the netherworld. Kore and her story gave rise to a mysterious cult at Eleusis, the site of the well where Demeter mourned her lost daughter. This book opens with an innovative and insightful essay that focuses on the mysterious indeterminacy of the figure of Kore/Persephone - at once a woman and a girl, a virgin and a mother - as well as the attendant divisions of speech and silence,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animal and the human, and the mortal and the divine. Tracing these dichotomies, Agamben is in top form, able to articulate paradoxes that in another writer's hands might be ineffable.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s of the book the reader is treated to a series of beautiful paintings by acclaimed artist Monica Ferrando, as well as her translation of crucial Greek and Latin source materials. As a whole, "The Unspeakable Girl" will not only be welcomed by Agamben's many readers across the disciplines, but also by enthusiasts of classical mythology in general.
2019年7月18日 已读
Kore, Persephone, 与Dionysus、Orpheus 一样从冥府归来者,与母亲 Demeter 一道,丰饶的赐予者,死亡的统治者,被玷污的又是神圣的,既是活的又是死的,无法言说自身命运也无法被言说的,为丰收女神带来哀痛和欢喜的,喂养一切凡人与神祗同时可以杀尽一切的,普路同的配偶,既是母亲又是女儿,既是少女也可是老妪,甚至是性别不定的。阿甘本到底有多喜欢这种多种意向的复合体……就当是 The opening 的前传好了。
Agamben Myth 历史 古希腊 神话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全三册) 豆瓣
作者: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 译者: 周作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 1
《苦雨斋译丛》体现了翻译家周作人的主要成就。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绝大部分(除只有印本存留的《希腊拟曲》、《财神》、《伊翁》、《厄勒克特拉》和《腓尼基妇女》外)都依译者手稿印行,恢复了此前印本被删改的部分,而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谈论周氏的翻译成就。
周作人是以文学家、思想家而兼作翻译家的;受众(无论论家还是读者)要一下子把这些身份全盘接受下来,恐怕并非易事。结果,思想家周作人为文
2019年7月11日 已读
一个多月,1472页,最近花费时间最多的书了。正如止庵所言,周译的珍贵之处正在于大量比正文还长的注释。“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赫卡柏的悲剧与我何干?”从今以后我终于知道赫卡柏究竟遭遇了什么。欧里庇得斯的写法当然不太传统,与荷马不一致,和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等同时代人亦不同,他是阿拉克萨戈拉的学生,越是往后的剧目越展示出对神义论的怀疑。凡人的命运总是被众神玩弄,从伊翁对阿波罗的质疑,到生来就是整个悲剧的俄狄浦斯,就算是大英雄赫拉克利斯亦无法反抗,唯有“死后升天娶了女神/成为星星”的安慰。欧里庇得斯笔下有毒后克吕泰涅斯特拉,也有甘心为家国自我献祭的伊菲格涅亚,还有众多的母亲,周说欧对女性的态度总体上是赞扬的,我想是的。过不了多久我应该就会忘掉这些拗口的古希腊人名和神祗的复杂的别名、代称吧…
古典 古希腊 周作人 希腊 悲剧
蒂迈欧篇 豆瓣
9.1 (11 个评分) 作者: 柏拉图 / 校注 谢文郁 译者: 谢文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蒂迈欧篇》为柏拉图的晚期著作,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本篇对话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作为事物材料来源的载体,以及为事物提供形式结构的理型。柏拉图运用几何化的理型来解释万事万物的结构,并认为事物的内在结构是事物的本质。在第一部分中,柏拉图讨论了造物者的作用,在第二部分中,他指出宇宙生成是必然作用和理性作用的结果。必然作用即是载体概念和理型几何化的过程,而理性的承载者,即人类的生成,是理性“说服”了必然而产生的结果。因此,人的出现意味着宇宙演化的最终实现,造物者在自己的创造物中实现了自身:宇宙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神自身。
A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豆瓣
作者: W. K. C. Guthri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 2
All volumes of Professor Guthrie's great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have won their due acclaim. The most striking merits of Guthrie's work are his mastery of a tremendous range of ancient literature and modern scholarship, his fairness and balance of judgement and the lucidity and precision of his English prose. He has achieved clarity and comprehensiveness.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豆瓣
作者: 汪子嵩 人民出版社 1993 - 5
《希腊哲学史(2)》介绍公元前五——四世纪的希腊哲学,主要论述智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这时候已经开始进入希腊哲学的全盛时期,它的主要特征是从早期以研究自然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伦理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成为讨论的重点。但是我们的着重点还是论述他们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力图提示希腊哲深思想发展的逻辑。
论希腊哲学 豆瓣
作者: 陈康 著 / 汪子嵩 商务印书馆 1990
此书或可代表汉语希腊哲学研究之最高水平,由作者弟子-同为著名希腊哲学专家之王太庆,汪子嵩两位先生编集,信可传世不朽。
名哲言行录 豆瓣
作者: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 译者: 马永翔 / 赵玉兰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 1
在经历了如此久的时光和如此多的毁灭之后,这部古典时代的著作几乎毫发无伤地留存于世,我们真要感谢上苍。
本书既致力于古希腊世界几乎所有重要思想家生平行迹的描述,又试图勾勒出希腊思辩的全息图。他对古希腊文献的丰富占有和熟悉,使他在上述两方面几乎接近了成功。此外,本书对希腊精神的还原方式,使我们得以亲近那个逝去的时代,感受希腊的光芒和人性欲求。总之,这部大约成书于古典时代晚期的著作,适时地开列整个古希腊时代的精神遗产清单,留存无比珍贵的文献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已足够配得上它在西方世界获得的荣耀。
2013年10月21日 已读
哪是什么哲学史,分明是八卦杂闻录。关于斯多亚派和伊比鸠鲁收益较多。读了更觉得该学好康德的先验理性论。
传记 八卦 古希腊 哲学 哲学史
陈康:论希腊哲学 豆瓣
作者: 陈康 译者: 汪子嵩 王太庆 编 商务印书馆 2011 - 11
陈康对希腊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研究具有国际声誉。《陈康——论希腊哲学》是陈康先生关于希腊哲学的论文集,可以说代表了汉语希腊哲学研究的水平,由作者的学生、著名希腊哲学研究家王太庆、汪子嵩编集。
古希腊哲学探本 豆瓣
作者: 杨适 商务印书馆 2003 - 8
《古希腊哲学探本》对古希腊罗马哲学史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了希腊哲学的历史和当代希腊哲学研究的新课题,论述了希腊哲学的开端、希腊古典时代的哲学、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几个时期的哲学问题与现象。
斐多 豆瓣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杨降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 - 8
《斐多(中英对照)》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清新可读、充分还原了苏格拉底与其门徒平易家常的对话风格,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一部文学价值与哲学价值并重的经典作品。
2013年9月27日 已读
The immortality of soul. 使用辩证法(非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与他人的辩论)来求真理,不断推敲自己的前提是否足够准确,用反问和归纳的手法辩倒对方。绝对的、纯粹的东西不存在于现象界而只在我们心中(即形而上界),若要追求纯粹的概念只有跳出现象界(肉体)的桎梏,也即死亡。哲人追求真理而禁欲,凡人为强烈的欲望而禁欲,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保持灵魂的纯洁。人死之后躯壳就是无意义的,所以不必在意形式。死去的人是幸福的,留下的才是不幸的。谋杀永远都是邪恶的,不论以国家之名还是正义之名。灵魂不死,永生不灭,对真理的追求无穷无尽,持此一观点即可笑对死亡。
古希腊 哲学 基友的赠礼 杨绛 柏拉图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豆瓣
Ἰλιάς
作者: [古希腊] 荷马 译者: 王焕生 / 罗念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 11
相传特洛亚王子帕里斯在爱神阿佛罗狄忒的帮助下,拐走了希腊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妻子海伦,由此引发了特洛亚战争。希腊军队由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统帅,战争进行到第十个年头,阿加门农为女俘事与希腊军中最强大的英雄阿基琉斯发生争执,阿基琉斯受辱,愤然拒绝继续出战,并要求母亲女神忒提斯请求主神宙斯惩罚希腊军队。特洛亚人进攻希腊军队,在宙斯的保护下连连获胜,直把希腊军队逼进海边的船家。阿伽门农请求与阿基琉斯和解,遭到拒绝。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为解除希腊军队的危难,出战阵亡。阿基琉斯悔恨自己的执拗,与阿伽门农和解,重新出战,一举击溃特洛亚人,杀死特洛亚主将赫克托尔王子。普里阿库斯王忍痛向阿基琉斯赎取儿子的遗体,进行安葬。